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010347发布日期:2020-02-22 04:0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超薄扬声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



背景技术:

公开号为cn2924981y,主题名称为扬声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磁路;音圈线轴,具有音圈缠绕于其周围;以及振动系统,包括支片和振动膜,所述支片和所述振动膜结合为集成元件,使得所述振动膜从所述支片的外周径向地向外延伸;所述支片位于所述音圈线轴内;所述支片的外周与所述音圈线轴固定;以及所述支片的中心区域固定于所述磁路的中心部分,使得缠绕于所述音圈线轴的所述音圈悬置于所述磁路的磁隙中”。

换而言之,以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为例,现有的扬声器带支片的设计方案,通常可以满足功率大低失真的要求,但是支片位于音圈中间,无法满足超薄的设计要求。

类似地,现有的扬声器,还包括无支片的设计方案(单悬挂系统)。该种类型的扬声器,尽管高度可以满足要求,但不乏实现大功率、低失真的要求,并且稳定性较差。

类似地,现有的扬声器,还包括微型扬声器的设计方案。该种类型的扬声器,尽管高度可以满足,但功率、失真、f0(固有谐振频率点)等参数无法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包括支撑系统、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片和盆架,所述支片部分地内置于磁路系统,其中: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和音盆,所述支片的一端与音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片的另一端与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导磁片和磁钢,所述磁碗具有供支片运动的槽,使得支片内藏于磁路系统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还包括折环,所述折环的一端与音盆相接,所述折环的另一端与盆架相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磁片、磁钢和磁碗同轴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碗具有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延伸部,位于两侧的延伸部同时相对于主体部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形成朝向音圈的开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碗具有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延伸部,位于两侧的延伸部同时向音圈的方向延伸。

本发明专利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包括支片和磁路系统,其中:

所述支片部分地内置于磁路系统;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导磁片和磁钢,所述磁碗具有供支片运动的槽,使得支片内藏于磁路系统中。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还包括音圈和盆架,所述支片的一端与音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片的另一端与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还包括折环和音盆,所述折环的一端与音盆相接,所述折环的另一端与盆架相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磁片、磁钢和磁碗同轴设置。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磁碗具有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延伸部,位于两侧的延伸部同时相对于主体部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形成朝向音圈的开口。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片具有第一粘接位和第二粘接位以及振纹支撑带,所述第一粘接位与盆架的底部相接,所述第二粘接位与音圈的底部相接,所述振纹支撑带位于第一粘接位和第二粘接位之间,振纹支撑带得以在磁碗的开口中运动。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振纹支撑带的数量与磁碗的开槽数量相同。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振纹支撑带可被设计为均匀(规则)的条状,也可设计成特定形状,例如扇形。

本发明公开的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其有益效果在于,保证扬声器超薄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扬声器功率,降低扬声器失真,提高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包括:1-支片;2-音圈;3-盆架;4-磁碗;5-折环;6-音盆;7-导磁片;8-磁钢。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的截面结构,图2示出了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的整体结构。

优选实施例。

优选地,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包括支撑系统、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所述支撑系统包括支片1和盆架3,所述支片1内藏于(部分地内置于)磁路系统,其中:

所述振动系统包括音圈2和音盆6,所述支片1的一端与音圈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片1的另一端与盆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4、导磁片7和磁钢8,所述磁碗4具有供支片1运动的槽,使得支片1内藏于磁路系统中,从而压缩扬声器的轴向距离(厚度),保持低失真、大功率特性。

进一步地,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还包括折环5,所述折环5的一端与音盆6相接,所述折环5的另一端与盆架3相接,使得折环5在音盆6和盆架3之间形成径向的紧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片7、磁钢8和磁碗4同轴设置(沿扬声器的轴线方向),尽量减轻音圈2在振动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磁碗4具有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延伸部,位于两侧的延伸部同时相对于主体部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形成(磁碗4的)朝向音圈2的开口。

换而言之,所述磁碗4具有朝向音圈2的开口,所述磁碗4的位于两侧的延伸部同时向朝向音圈2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支片1具有第一粘接位和第二粘接位以及振纹支撑带,所述第一粘接位与盆架3的底部相接,所述第二粘接位与音圈2的底部相接,所述振纹支撑带位于第一粘接位和第二粘接位之间,振纹支撑带得以在磁碗的开口中运动。

其中,所述振纹支撑带的数量与磁碗4的开槽数量相同。

其中,所述振纹支撑带可被设计为均匀(规则)的条状,也可设计成特定形状,例如扇形。

第一实施例。

优选地,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包括支片1,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还包括磁路系统,其中:

所述支片1内藏于(部分地内置于)磁路系统;

所述磁路系统包括磁碗4、导磁片7和磁钢8,所述磁碗4具有供支片1运动的槽,使得支片1内藏于磁路系统中,从而压缩扬声器的轴向距离(厚度),保持低失真、大功率特性。

进一步地,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还包括音圈2和盆架3,所述支片1的一端与音圈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片1的另一端与盆架3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磁路内藏支撑系统扬声器还包括折环5和音盆6,所述折环5的一端与音盆6相接,所述折环5的另一端与盆架3相接,使得折环5在音盆6和盆架3之间形成径向的紧固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导磁片7、磁钢8和磁碗4同轴设置(沿扬声器的轴线方向),尽量减轻音圈2在振动过程中受到的影响。

进一步地,所述磁碗4具有主体部和位于主体部两侧的延伸部,位于两侧的延伸部同时相对于主体部向相同的方向延伸,形成(磁碗4的)朝向音圈2的开口。

换而言之,所述磁碗4具有朝向音圈2的开口,所述磁碗4的位于两侧的延伸部同时向朝向音圈2的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所述支片1具有第一粘接位和第二粘接位以及振纹支撑带,所述第一粘接位与盆架3的底部相接,所述第二粘接位与音圈2的底部相接,所述振纹支撑带位于第一粘接位和第二粘接位之间,振纹支撑带得以在磁碗的开口中运动。

其中,所述振纹支撑带的数量与磁碗4的开槽数量相同。

其中,所述振纹支撑带可被设计为均匀(规则)的条状,也可设计成特定形状,例如扇形。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磁钢的具体配方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发明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发明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