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色彩校准方法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0917931发布日期:2020-05-29 13:4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色彩校准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图像形成系统中,理想的是多个的图像形成装置分别具有相同的颜色再现性。以往,各图像形成装置的颜色再现性的共用化,是由扫描仪或设备内的内联传感器读取图像形成装置的输出图像,并通过调整图像输出特性来进行的。具体地说,是通过进行一次色(三原色)的输出γ校准的调整、多次色的校准的调整、或者被称为色彩特性文件(colorprofile)的多维查找表(lut:lookuptable)的更新等,来实现各图像形成装置的颜色再现性的共用化的。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41765号公报)公开了能够有效地形成所有的测试图样的图像形成系统。该图像形成系统的图样生成部生成颜色不同的多个的测试图样,并且,图像形成部在用纸上形成该多个的测试图样。图像读取部读取形成有多个的测试图样的用纸面并生成读取图像。错误检测部对该读取图像进行分析,将形成在用纸上的多个的测试图样中的、位置从进行多个的测试图样的色度测量的色度计的色度测量区域偏离的一个或多个的测试图样作为色度测量错误来检测。然后,图样生成部对检测到色度测量错误的一个或多个的测试图样进行再生,并且图像形成部在用纸上对再形成的测试图样进行再生成。但是,对于测试图样的形成位置的读取位置的偏离量及方向是难以把握的。另外,该偏离量及方向对色彩校准(acc:autocolorcalibration)精度的影响也是难以把握的。因此,生成正确的色彩校准参数也变得困难。所以,根据用纸上的测试图样的读取错误来进行色彩校准的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难以使用正确的色彩校准参数来进行适当的色彩校准处理。【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041765号公报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正确的色彩校准参数来进行适当的色彩校准处理的图像形成装置、色彩校准方法以及色彩校准存储介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包括:图样生成部,其生成用于形成在用纸上、颜色互为不同的多个的图样;错误检测部,其根据读取装置从用纸上读取的图样和与图样相邻的多个空白区域的读取值,来检测图样的读取错误,和色彩校准部,其使用图样的读取值来对标准颜色进行色彩校准处理。根据本发明,具有能够基于正确的色彩校准参数来进行适当的色彩校准处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实施方式的数字式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的整体结构图。图2所示是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图3所示是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图4所示是实施方式的mfp中的色彩校准(颜色校准)处理的整体流程的流程图。图5所示是自动色彩校准(acc)用的读取图样数据(acc图样)的一个例示图。图6所示是用于说明acc图样的读取动作的详细的图。图7a-图7b所示是acc图形的读取值的正当性评价的处理流程的同一个流程图(因一张图纸表示不下而分为两张来表示)。图8所示是色彩校准处理(颜色校准处理)的基础γ控制点生成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图9是用于说明在生成基础γ控制点时所需的rawγ特性的取得的图。图10所示是说明acc读取值的质地底面校正的图。图11所示是用于说明acc目标数据(特性)的计算的图。图12所示是用于说明acc的机差校正值计算方法的图。图13所示是用于说明acc的高浓度部校正方法的图。图14所示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mfp中的基础γ控制点计算的概念的图。图15所示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mfp中的颜色转换部所使用的色相分割方式的掩模系数的计算法的图。图16所示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mfp中的颜色转换部所使用的色相分割颜色转换的色相分割方法的图。图17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作为实施方式的数字式多功能外围设备进行说明。(mfp的结构)图1所示是实施方式的数字式多功能外围设备(以下记述为mfp)的整体结构图。实施方式的mfp具有读取装置1、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总线控制装置3、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hdd(硬盘驱动器)5、cpu(centerprocessingunit)6以及存储器7。另外,该mfp具有绘图仪接口装置(绘图仪i/f装置)8、绘图仪装置9、操作显示装置10、线路i/f装置11、外部i/f装置12、南桥(s.b.:southbridge)13及rom(readonlymemory)14。在线路i/f装置11中连接有作为外部装置之一的传真装置(fax)15。另外,在外部i/f装置12中连接有作为外部装置之一的个人计算机装置(pc)。读取装置1具有线传感器、模拟/数字转换器(a/d转换器)以及它们的驱动电路。作为线传感器,能够使用例如由电荷耦合器件(ccd:chargedcoupleddevices)图像传感器或互补式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图像传感器等的光电转换元件构成的线传感器。读取装置1从通过对放置的原稿进行扫描而得到的原稿的浓淡信息,来生成并输出rgb(红绿蓝)的各色各为10比特的数字图像数据。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对来自读取装置1的数字图像数据实施并输出统一为预先设定的特性的处理。图2所示是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的框图。如图2所示,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具有扫描仪校正处理部30、γ转换部31、滤波处理部32、颜色转换部33、变倍处理部34、图像区域分离部35以及分离解码部36。扫描仪校正处理部30对来自图1所示的读取装置1的数字图像数据实施黑点校正处理等。由此,在读取装置(扫描仪)的机构上(照度失真等)发生的读取不均等就得到了校正。滤波处理部32进行扫描仪的mtf特性的校正。另外,滤波处理部32通过改变读取图像的频率特性来防止莫尔条纹,来形成清晰的图像或平滑的图像。基本上是通过校正扫描仪特性的γ转换部31及颜色转换部33的处理,来将统一了颜色再现特性的图像数据存储到mfp内部。然后,在再利用时,转换并输出适合于输出目的地特性的图像信号。详细的将在后面说明。图像区域分离部35进行原稿所具有的特征性区域的提取。例如,进行由一般的印刷所形成的网点部的提取、字符等的边缘部的提取、图像数据的有彩/无彩的判定、以及底面图像是否为白色的白色底面的判定等。分离解码部36将来自图像区域分离部35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解码为图1所示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中的后级处理所需的信息量并输出。具体来说就是,从图像区域分离部(35)向分离解码部36提供例如以下所示的7比特图像区域分离信号。ch2:字符中(1)/字符中以外(非字符中)(0)chr:字符/(1)/非字符(0)ht:高线数网点(1)/非高线数网点(0)cw:有彩(1)/非有彩<无彩>(0)ws:白底(1)/非白底(0)lht:低线数网点(1)/非低线数网点(0)t:跟踪图样(1)/非跟踪图样(0)分离解码部36将这样的7比特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解码,以能够将黑色字符、颜色字符、字符中、网点上字符、高线数网点、低线数网点、照片或跟踪图样的各状态表现为3比特。或者,分离解码部36将上述7比特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解码,从而能够以2比特来表现黑色字符、颜色字符、字符中或非字符的各状态。图1所示的总线控制装置3是在实施方式的mfp内进行必要的图像数据以及控制指令等各种数据的发送接收的数据总线的控制装置,并具有多种总线规格之间的桥功能。作为一例,实施方式的mfp通过pci-express总线来连接"总线控制装置3"和"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以及cpu6",并以ata总线来连接"总线控制装置3"和"hdd5"后进行集成电路化(asic: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对于被统一为由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预先决定的特性的数字图像数据和附带信息(解码后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实施并输出适合于由用户指定的输出目的地的图像处理。详细的将在后面说明。作为hdd5,例如可以使用对集成设备电路(ide:integrateddriveelectronics)进行扩展并标准化了的高技术配置(ata:advancedtechnologyattachment)总线连接的硬盘。在hdd5中主要存储数字图像数据和数字图像数据的附带信息。另外,在hdd5中存储有色彩校准程序。作为色彩校准部一例的cpu6通过执行该色彩校准程序,就如后所述地来进行基于自动色彩校准图样(acc图样、acc:autocolorcalibration:图样例)的色彩校准处理。此外,cpu6是错误检测部的一个示例。cpu6是控制实施方式的mfp整体的微处理器。作为cpu6,例如可以使用在cpu内核单体里追加(集成)了例如与通用标准i/f的连接功能以及使用了纵横开关(crossbarswitch)的这些总线连接功能的"集成cpu(integratedcpu)"。作为存储器7,例如可以使用双列直插式存储模块(dimm:dualinlinememorymodule)型的易失性存储器。存储器7临时存储发送/接收的数据,以吸收在对多种总线标准之间桥接时的速度差以及所连接的部件自身的处理速度差。此外,存储器7在cpu6进行实施方式的mfp的控制时,暂时存储程序或中间处理数据。由于要求cpu6高速处理,所以在通常启动时,是通过存储在rom中的引导程序来启动系统,之后,则通过在可以高速访问的存储器7中展开的程序来进行处理。绘图仪i/f装置8进行将数字图像数据输出到绘图仪装置9的专用i/f的总线桥接处理,该数字图像数据是通过被集成到cpu6中的例如外设组件互连标准(pci:peripheralcomponentinterconnect)-express总线等的通用标准i/f发送来的cmyk(青色、品红色、黄色、黑色或黑(keyplate))的数字图像数据。绘图仪装置9使用电子照相处理来将接收到的cmyk的数字图像数据输出到转印纸上。s.b.13是在个人计算机设备中使用的芯片组之一,是被称为"南桥(southbridge)"的通用的电子设备。s.b.13是将总线的桥功能进行通用电路化而成的,该总线的桥功能用于构筑主要包含pci-express和工业标准结构(isa;industrystandardarchitecture)桥的cpu系统时。在实施方式的mfp中,s.b.13用于和rom14之间的桥接。在rom14中存储有用于cpu6进行mfp的控制的程序(包括引导程序)。操作显示装置10通过pci-express总线与cpu6连接,并用作mfp的用户接口。具体而言,操作显示装置10具有lcd(液晶显示装置)和按键开关,在lcd上显示装置的各种状态及操作方法,并检测来自用户的按键开关输入。线路i/f装置11通过连接pci-express总线和电话线路,使得mfp能够通过电话线路来与外部的传真装置15(fax)等之间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外部i/f装置12连接pci-express总线和pc16等的外部装置。由此,在mfp和pc16之间能够进行各种数据的发送和接收。作为一例,在实施方式的mfp中,在连接i/f中使用网络(以太网(注册商标))。即,实施方式的mfp通过外部i/f装置12来与网络连接。pc16具有安装在内部的应用程序或驱动程序。用户通过操作pc16来对实施方式的mfp进行各种控制及图像数据的输入输出。另外,从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或外部i/f装置12发送来、特性统一的图像数据及图像区域分离信号等的附带信息由cpu6编码后被存储到hdd5中。然后,在由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以后来处理时,就从hdd5读出并解码后使用。在此,实施方式的mfp对特性统一的图像数据(rgb)是使用非可逆的联合图像专家小组(jpeg:jointphotographicexpertsgroup)编码等的高压缩率的编码方法来编码的。另外,实施方式的mfp对图像区域分离信号等的附带信息是使用可逆的k8编码等的编码方法来编码的。由此,就将画质劣化抑制到最小限度。(复印动作)通过实施方式的mfp进行复印时,用户将原稿放置到读取装置1上,并通过操作显示装置10来进行期望的画质模式等的设定和复印开始的输入。操作显示装置10将用户所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设备内部的控制指令数据,并通过pci-express总线通知到cpu6里。当接收到复印开始的控制指令数据时,cpu6就根据复印动作处理的程序来依次执行复印动作所需要的设定及动作。在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中,供给有通过读取装置1扫描原稿所得到的各10比特的rgb(红、绿、蓝)的数字图像数据。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与所设定的画质模式无关,通过上述图2所示的扫描仪校正处理部30、γ转换部31、滤波处理部32以及颜色转换部33,将rgb的数字图像数据统一为特性被预先决定的rgb信号,并供给到总线控制装置3里。作为一例,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将rgb的数字图像数据统一为srgb(standardrgb)或romm(referenceoutputmediummetric)-rgb等的rgb信号并供给到总线控制装置3里。分离解码部36根据所设定的画质模式,将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的图像区域分离部35生成的7比特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解码为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中的后级处理所需的信息并输出。作为一例,在分离解码部36中,从图像区域分离部35供给来例如以下所示的7比特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ch2:字符中(1)/非字符中(0)chr:字符/(1)/非字符(0)ht:高线数网点(1)/非高线数网点(0)cw:有彩(1)/非有彩<无彩>(0)ws:白底(1)/非白底(0)lht:低线数网点(1)/非低线数网点(0)t:跟踪图样(1)/非跟踪图样(0)分离解码部36根据所设定的画质模式,将这种7比特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解码为以下所示的2比特的属性信息(图像区域分离信号)。字符原稿模式:黑色字符、颜色字符、字符中、非字符字符照片混合原稿模式:字符/非字符、有彩/无彩照片原稿模式:有彩/无彩、白色底面/非白色底面复印原稿模式:黑色字符、颜色字符、白色底面、非字符总线控制装置3根据来自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的统一rgb图像数据以及所设定的图像模式来取得属性为不同的属性信息(图像区域分离信号)时,通过cpu6进行编码处理,并存储到存储器7或hdd5里。被存储在存储器7或hdd5里的rgb图像数据以及每个像素的属性信息通过cpu6解码处理后,经由总线控制装置3被供给到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里。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根据每个像素的属性信息,将接收到的rgb图像数据转换为绘图仪输出用的cmyk图像数据并输出。总线控制装置3从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接收到cmyk图像数据时,经由cpu6存储到存储器7里。被存储在存储器7里的cmyk图像数据经由cpu6及绘图仪i/f装置8来被供给到绘图仪装置9里。绘图仪装置9将接收到的cmyk图像数据输出到转印纸上。由此,就形成了原稿的复印。(传真机发送动作)接着,进行传真发送时,用户将原稿放置到读取装置1中,并经由操作显示装置10来进行期望的模式等的设定以及传真开始的输入操作。操作显示装置10形成与用户的输入操作相对应的控制指令数据,并经由pci-express总线供给到cpu6里。cpu6按照传真发送开始的控制指令数据,根据传真发送动作处理的程序,来以如下所示顺序执行传真发送动作所需要的设定及动作。由读取装置1扫描原稿而得到的各10比特的rgb的数字图像数据通过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被转换成统一为预先决定的特性的rgb值(例如各颜色8比特),并被供给到总线控制装置3里。总线控制装置3接收来自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的rgb图像数据时,经由cpu6存储到存储器7里。被存储在存储器7中的统一rgb图像数据经由cpu6及总线控制装置3被供给到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里。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将接收到的统一rgb图像数据转换成传真发送用的黑白2值的图像数据并输出。总线控制装置3从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接收到黑白的2值图像数据时,经由cpu6存储到存储器7里。被存储在存储器7中的黑白的2值图像数据经由cpu6被发送到线路i/f装置11里。线路i/f装置11将接收到的黑白的2值图像数据经由线路发送到所连接的传真装置15里。(扫描仪发送动作)在发送扫描得到的图像时,用户将原稿放置到读取装置1中,并经由操作显示装置10来进行期望的模式等的设定操作以及扫描仪发送开始的输入操作。操作显示装置10形成与用户的输入操作对应的控制指令数据,并经由pci-express总线通知到cpu6里。cpu6根据扫描仪发送动作处理的程序,通过执行由扫描仪发送开始的控制指令数据所指定的动作,来如下所述地依次执行扫描仪传送动作所需要的设定或动作。首先,由读取装置1扫描原稿而得到的各10比特的rgb的数字图像数据通过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被转换成统一为预先决定的特性的rgb值,并被传送到总线控制装置3里。总线控制装置3接收到来自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的统一rgb图像数据时,经由cpu6存储到存储器7里。被存储在存储器7中的rgb图像数据经由cpu6及总线控制装置3被传送到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里。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将接收到的rgb图像数据转换为例如srgb等的扫描仪发送用的图像数据并输出(rgb多值、灰度、黑白2值等)。总线控制装置3接收到来自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的统一rgb图像数据时,经由cpu6存储到存储器7里。被存储在存储器7中的图像数据经由cpu6被发送到外部i/f装置12里。外部i/f装置12将接收到的图像数据发送到经由网络连接的pc16中。(复印动作+对hdd的存储和保存动作)下面,说明在实施方式的mfp中,将扫描原稿得到的图像数据存储和保存到mfp内,并在之后再利用存储和保存了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的动作。这时,用户将原稿放置在读取装置1上,并在操作显示装置10上进行期望的画质模式等的设定和复印开始的输入。操作显示装置10将对应于用户的输入操作的控制指令数据经由pci-express总线通知到cpu6里。cpu6根据复印动作处理的程序,通过进行由复印开始的控制指令数据所指定的动作,来如下所述地依次进行复印动作所需要的设定及动作。由读取装置1扫描原稿得到的各10比特的rgb的数字图像数据,在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中,与所设定的画质模式无关,经由图2所示的扫描仪校正处理部30、γ转换部31、滤波处理部32以及颜色转换部32,例如srgb或adobe-rgb等地被统一为预先决定了特性的rgb信号,并被发送到总线控制装置3里。扫描仪校正处理部30通过对来自图1所示的读取装置1的数字图像数据实施黑点校正处理等,来校正读取装置1(扫描仪)的机构上(照度失真等)发生的读取不均匀等。γ转换部31将从读取装置1接收到的rgb图像数据的γ特性转换为预先设定的特性(例如,1/2.平方)。滤波处理部32将rgb图像数据的锐度统一到事先确定的特性里。作为一例,滤波处理部32在扫描基准图表时,对于每个线数,按照所设定的每个图像质量模式转换到事先确定的mtf特性值里。此时,使用基于在图像区域分离35中生成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的参数来进行处理。颜色转换部33如通常已知的srgb及oprgb那样地,转换成预定设定的特性的rgb图像数据值。变倍处理部34将rgb图像数据的尺寸(分辨率)统一为例如600dpi等的预先设定的特性。分离解码(36)根据所设定的画质模式,将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的图像区域分离部35中生成的7比特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解码为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中的后级处理所需的信息并输出。即,从图像区域分离(35)输出如下所示的7比特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ch2:字符中(1)/非字符中(0)chr:字符/(1)/非字符(0)ht:高线数网点(1)/非高线数网点(0)cw:有彩(1)/非有彩<无彩>(0)ws:白底(1)/非白底(0)lht:低线数网点(1)/非低线数网点(0)t:跟踪图样(1)/非跟踪图样(0)分离解码部36根据所设定的画质模式,将这种7比特的图像区域分离信号解码为以下所示的2比特的属性信息(图像区域分离信号)。字符原稿模式:黑色字符、颜色字符、字符中、非字符字符照片混合原稿模式:字符/非字符、有彩/无彩照片原稿模式:有彩/无彩、白色底面/非白色底面复印原稿模式:黑色字符、颜色字符、白色底面、非字符总线控制装置3根据来自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的统一rgb图像数据以及所设定的图像模式来接受属性为不同的属性信息(图像区域分离信号)时,经由cpu6进行编码处理并存储到存储器7里。被存储在存储器7中的统一rgb图像数据经由cpu6及总线控制装置3被发送到hdd5,并与图像输入条件(这时是扫描仪输入及画质模式等)一起存储和保存在hdd5内。然后,如前所述地,存储器7的统一rgb图像数据通过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由输入时设定的画质模式解释为是扫描仪读取图像,并被转换为适当的信号方式后供给到绘图仪装置(9)。由此,就形成了原稿的复印。这里,图3所示是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的框图。该图3所示的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的滤波处理部50校正统一rgb图像数据的锐度,以使得向绘图仪装置9输出时的再现性变得良好。具体来说就是,滤波处理部50根据所设定的画质模式,按照解码后的属性信息(图像区域分离信号)来实施锐化/平滑化处理。作为一例,滤波处理部50在字符原稿模式中,为了使字符清晰/鲜明而执行锐化处理,并在照片模式中为了平滑地表现灰度性而执行平滑化处理。颜色转换部51接收各8比特的统一rgb数据时,转换为与绘图仪装置9用的颜色空间对应的cmyk图像数据。此时,颜色转换部51也根据所设定的画质模式信息,按照解码后的属性信息(图像区域分离信号)来实施最合适的颜色相整。变倍处理部53按照绘图仪装置9的再现性能,对cmyk图像数据的尺寸(分辨率)进行尺寸(分辨率)转换。另外,实施方式为mfp时,由于绘图仪装置9的性能是600dpi输出,所以不进行特别的转换。打印机γ校正54使用预先在cpu6中生成的、为了绘图仪输出而设定的cmyk用的边缘用γ表和非边缘用γ表,来实施每个cmyk的表转换处理,并进行γ校正。灰度处理部55接收各8比特的cmyk图像数据时,进行按照绘图仪装置9的灰度处理能力的灰度数转换处理。另外,作为图像存储时的其他动作,cpu6还检测存储器7及hdd5的使用率,并将解码后的属性信息变更后,进行编码并存储。例如,在hdd5的使用率超过规定值的状态下输入图像时,cpu6是将来自分离解码部36的属性信息(图像区域分离信号)的一部分废弃(例如,在低位比特的全部像素中设定0)后,进行编码并存储的。在该条件下动作时,例如根据所设定的画质模式,将其解释为如下所示的属性信息(图像区域分离信号)。(打印动作以及对hdd的存储/保存动作)用户在pc16上运行桌面出版(dtp:desktoppublishing)的应用程序,进行各种文章及图形的创建以及编辑,并指示期望的打印输出模式等的设定和打印开始。pc16将创建/编辑的文档件或图形转换成由页面描述语言(pdl)描述的指令及数据等信息。另外,pc16翻译pdl数据,并进行转换为光栅图像数据的光栅图像处理(rip),经由外部i/f装置12供给到cpu6里。在实施方式的mfp中,进行光栅图像处理(rip)时,在转换为预先决定的特性的统一rgb图像数据的同时,也生成如下所示的4比特的属性信息。chr:字符线条(1)/非字符线条(0)cw:有彩(1)/非有彩<无彩>(0)ws:白底(1)/非白底(0)hs:饱和色(1)/非饱和色(0)更进一步地,pc16根据所设定的打印输出模式,解码为以下所示的2比特的属性信息,并经由外部i/f装置12供给到cpu6里。一般文档输出:图像以外的无彩色、图像以外的有彩色、图像、白色底面图形输出:无彩色、有彩色、白色底面、饱和色照片图像输出:白色底面/非白色底面cpu6根据来自第1图像数据处理装置2的统一rgb图像数据以及所设定的图像输出模式来接受属性为不同的属性信息时,进行编码处理并存储到存储器7里。被存储在存储器7中的统一rgb图像数据经由cpu6及总线控制装置3发送到hdd5,并与例如打印输出或图像输出模式等的图像输入条件信息一起被存储和保存。之后,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如前所述地解释存储器7的统一rgb图像数据为打印输出图像、以及输入时所设定的图像输出模式,并转换为适合绘图仪装置9的信号方式后供给到绘图仪装置9里。由此,就形成了打印输出图像。在颜色转换部51中,接收各8比特的统一rgb数据时,转换到作为绘图仪装置用的颜色空间的cmyk各8比特里。此时,也根据所设定的画质模式信息,按照解码后的属性信息来实施最合适的颜色相整。变倍处理部53按照绘图仪装置9的再现性能,对cmyk图像数据进行尺寸(分辨率)转换处理。另外,实施方式为mfp时,由于绘图仪装置9的性能是600dpi输出,所以不进行特别的转换。打印机γ校正54使用预先由cpu6生成的、为了绘图仪输出而设定的cmyk用的边缘用γ表和非边缘用γ表,来实施每个cmyk的表转换处理,并进行γ校正。灰度处理部55接收各8比特的cmyk图像数据时,根据绘图仪装置9的灰度处理能力和所设定的画质模式信息,来对解码后的属性信息实施最合适的灰度数转换处理。另外,作为图像存储时的其他动作,cpu6还检测存储器7及hdd5的使用率,并将解码后的属性信息变更后,进行编码并存储。(存储和保存的图像数据的再利用动作)接下来,说明在hdd5内存储和保存的图像数据的再利用动作。(传真机发送动作)用户通过操作操作显示装置10,来对复印动作时存储在hdd5内的图像数据进行期望的模式的设定操作以及传真发送开始的输入操作等。操作显示装置10将用户所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设备内部的控制指令数据并发放。所发放的控制指令数据经由pci-express总线被通知给cpu6。cpu6按照传真发送开始的控制指令数据,来执行传真发送动作处理的程序,并依次进行传真发送动作所需要的设定及动作。下面按顺序记述动作处理。总线控制装置3将存储在hdd5内的rgb图像数据经由cpu来输出到存储器7里。然后,如前所述地,存储器7的rgb图像数据经由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被输出到线路i/f装置11,来进行fax发送。在图3所示的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中,滤波处理部50校正rgb图像数据的锐度,以使得向传真发送时的再现性变得良好。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期望的模式信息来进行锐化/平滑化处理。例如,在字符模式中,为了使字符清晰/鲜明而执行锐化处理,并在照片模式中为了平滑地表现灰度性而执行平滑化处理。当rgb分别接收8比特的数据时,颜色转换部51就通过传真装置115来转换成一般的单色(黑白)的8比特的单色图像数据。变倍处理部53将黑白图像数据的尺寸(分辨率)转换为例如主扫描:200dpi×副扫描:100dpi等的、由传真装置15发送接收的尺寸(分辨率)。打印机γ校正部54,使用预先由cpu6设定的fax发送用的γ表来实施γ校正。灰度处理部55接收各8比特的黑白图像数据时,进行按照由传真装置15发送接收的灰度处理能力的灰度数转换处理。作为一例,在实施方式为mfp时,是使用作为伪半色相处理之一的误差扩散法来灰度数转换处理为2值。(扫描仪发送动作)接着,在发送扫描的原稿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用户如上所述地进行复印动作时,对于存储在hdd5里的图像数据,是经由操作显示装置10来进行期望的模式等的设定和扫描仪发送开始的输入的。操作显示装置10将用户输入的信息转换为设备内部的控制指令数据并发放。所发放的控制指令数据经由pci-express总线被通知给cpu6。cpu6按照扫描仪发送开始的控制指令数据来执行扫描仪发送动作处理的程序,并依次进行扫描仪发送动作所需的设定和动作。以下,按动作处理顺序进行说明。总线控制装置3将存储在hdd5里的rgb图像数据经由cpu6来输出到存储器7里。然后,如前所述地,存储器7的rgb图像数据经由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被输出到外部i/f装置11,来进行fax发送。在图3所示的第2图像数据处理装置4中,滤波处理部50校正rgb图像数据的锐度,以使得扫描仪发送时的再现性变得良好。具体来说就是,按照期望的模式信息来进行锐化/平滑化处理。例如,在字符模式中,为了使字符清晰/鲜明而执行锐化处理,并在照片模式中为了平滑地表现灰度性而执行平滑化处理。颜色转换部51接收各8比特的统一rgb数据时,例如通过扫描仪发送来以各色8比特转换处理到一般的srgb色彩空间里。变倍处理部53将srgb图像数据的尺寸(分辨率)转换处理为例如主扫描:200dpi×副扫描:200dpi等的、以指定的扫描仪发送来进行传送接受的尺寸(分辨率)。打印机γ校正部54使用预先由cpu6设定的发送用的γ表来进行γ校正处理。灰度处理部55进行按照由所指定的扫描仪发送来发送接收的灰度处理能力的灰度数转换处理。另外,例如也可以将rgb识别为分别指定了8比特的16万色,并且不实施灰度处理。由此,对于存储并保存在实施方式的mfp中的数据,在指定了与输入时不同的输出目的地的情况下,不改变通常动作时(从最初开始指定了输出目的地时的动作)和图像质量,就能够变更输出目的地。因此,就能够实现数据的再利用性的提高。(色彩校准(颜色校准)处理)下面,说明实施方式的mfp中的色彩校准(颜色校准)处理。图4所示是实施方式的mfp中的色彩校准(颜色校准)处理的整体流程的流程图。在该图4的步骤s1中,进行用于色彩校准处理的自动色彩校准图样(acc图样、acc:autocolorcalibration、彩色图表)的打印要求。在该acc图样的打印要求时,执行以下的动作。1.在进行acc图样的打印请求时,用户对操作显示装置10的"acc图样打印按钮"进行操作。2.cpu6执行acc动作所需的自检查/处理控制。3.cpu6请求生成acc图样,并生成所指定的acc图样。4.cpu6对acc图样进行打印控制,并返回打印成功(ok)或打印失败(ng)。接着,当acc图样的打印结果为好“ok”时,用户在步骤s2中通过操作读取按钮,来对读取装置1发出开始读取被放置在原稿台上的原稿上的acc图样的请求。由此,读取装置1进行原稿的acc图样的读取。被读取的acc图样的读取数据被存储在存储器7中。具体来说就是,读取装置1访问各acc色标补片的存储数据,进行10比特数据的加法平均计算,并作为所指定的acc图样的读取值暂时存储在存储器7中。acc图样的读取值与判定结果无关地被存储在存储器7等的指定的存储区域中。在步骤s3中,cpu6进行acc图样的读取值检查。在步骤s4中,cpu6判定acc图样的读取值有无错误(判定结果为好“ok”或不好“ng”)。在acc图样的读取值里存在错误时(步骤s4:是“yes”),cpu6在步骤s9中进行与错误对应的各部的控制。具体来说就是,在第1次的读取值的判定为ng时,cpu6在操作显示装置10上显示"是否再次进行acc图样的读出"、或者"是否中止读取"的选择画面。另外,cpu6在第2次的读取值的判定为ng时(步骤s10:否“no”),结束acc图样的读取。接着,当acc图样的读取值的判定结果为ok时(步骤s4:否),cpu6就在步骤s5中执行基础γ控制点(accγ原来值)的计算。基础γ控制点是色彩校准(颜色校准)参数,是作为生成图3的打印机γ校正部54中的cmyk各颜色的输出γ校正中所使用的1维查找表时的代表点而存储在存储器7中的值。cpu6在步骤s6中,判定生成的基础γ控制点是否有错误。在基础γ控制点中存在错误时(步骤s6:是),cpu6在步骤s11中进行与错误对应的各部的控制。具体来说就是,在第1次的判定时存在错误时(ng的判定),cpu6就在操作显示装置10上显示"是否再次进行基础γ控制点的生成"、或者"是否中止基础γ控制点的生成"的选择画面。另外,cpu6在第2次判定时存在错误时(再次的ng的判定:步骤s10:否),就结束基础γ控制点的生成。在基础γ控制点中不存在错误时(步骤s6:否),cpu6就在步骤s7中,将基础γ控制点信息存储到存储器7中。然后,cpu6在步骤s12中,更新存储在存储器7中的基础γ控制点(accγ原来值)的存储数据。然后,根据更新后的基础γ控制点信息,在步骤s8中,cpu6生成基础γ控制点,结束图4的流程图的处理。存储器7的被更新后的基础γ控制点信息通过cpu6从存储器7读出,并被设定在第2图像处理装置4中。cpu6根据所设定的基础γ控制点信息,调整第2图像处理装置4中的打印机γ校正部54的γ转换特性。由此,即使因长时间使用而在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输出浓度里发生变化,也能够校正为适当的所希望的输出浓度,从而能够保持输出图像的颜色再现性。(详细的色彩校准(颜色校准)处理)下面,详细说明使用了mfp中实际在记录纸上形成了图像的acc图样的扫描仪读取值的色彩校准(颜色校准)动作。该功能是通过读取装置1读取实际在记录纸上形成了图像的acc图样后调整输出γ转换特性的功能。由此,即使因mfp的长时间使用导致图像输出浓度变化,也能够校正为适当的目标输出浓度,从而能够保持输出图像的颜色再现性。在使用mfp中的扫描仪读取值的颜色校准(acc)动作时,图3所示的滤波处理部50及颜色转换部51不专门进行转换处理。图样生成部52输出例如图5所示那样的预先被设定的自动颜色校准(acc)用的读取图样数据(acc图样)。实施方式的mfp设定以下所示的143个矩形区域的图样生成。图5中的acc图样中,1列和5列:k版的19级色标补片(将预先指定的k版输出值设定到ram区域)2列和6列:c版的19级色标补片(将预先指定的c版输出值设定到ram区域)3列和7列:m版的19级色标补片(将预先指定的m版输出值设定到ram区域)4列和8列:y版的19级色标补片(将预先指定的y版输出值设定到ram区域)1列~4列:照片模式(设定为"属性信息")5列~8列:设定为字符模式(设定为"属性信息")。作为一例,cpu6将kcmy的各版的输出灰度值设定为如下所述的值。black→0,8,16,32,51,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5(,0,255)cyan→0,8,16,32,51,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5(,0,255)magenta→0,8,16,32,51,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5(,0,255)yellow→0,8,16,32,51,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5(,0,255)另外,色彩校准图样发生时第1级(底面部)的色标补片不描绘。因此,省略开头的要素,第19级为底面图样,第20级与第18级是相同的图样。变倍处理部53按照绘图仪装置9的再现性能,对cmyk图像数据的尺寸(分辨率)进行尺寸(分辨率)转换。实施方式为mfp时,由于绘图仪装置9的性能是600dpi输出,所以不进行特别的转换。打印机γ校正部54对每个颜色执行1维表转换,以使得前述的cmyk图像数据成为所希望的输出特性,并执行γ校正。灰度处理部55分别接收8比特的cmyk图像数据及属性信息(例如,字符和照片)时,根据2比特的属性信息,进行按照绘图仪装置9的灰度处理能力的灰度数转换处理。绘图仪装置9根据实施了这样的灰度数转换处理的图像数据来形成图像,并作为acc图样来输出。读取装置1从通过扫描所放置原稿上的acc图样而得到的原稿的浓淡信息来输出rgb各10比特的数字图像数据。(acc图样的详细的读取动作)图6所示是用于说明acc图样的读取动作的详细的图。在读取acc图样时,执行的是以下的处理。对于每个色标补片,都对例如96dot的四边形读取值进行加法处理及除法处理,以生成10比特数据。将每个色标补片的10比特数据作为指定的acc图样的读取值来发送。还有,在基础γ控制点生成时,与各acc输出色标补片对应的acc读取值如下所述。但是,位置偏移检测用色标补片是以与邻接的色标补片相同的设定来读入的。在图6中,pat10n(n是从0到19的整数),将读取颜色成分作为"green",将读取画质模式作为"照片"。另外,pat10n+9(n是从0到19的整数),将读取颜色成分作为"blue",将读取画质模式作为"字符"。色标补片颜色:black→acc读取颜色成分:green色标补片颜色:cyan→acc读取颜色成分:red色标补片颜色:magenta→acc读取颜色成分:green色标补片颜色:yellow→acc读取颜色成分:blue色标补片输出模式:照片→acc读取画质模式:照片色标补片输出模式:字符→acc读取画质模式:“字符”(图样读取值的正当性评价)图7a-图7b所示是acc图形的读取值的正当性评价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图7a-图7b所示的各错误检查(除了步骤s21的错误检查)是按着字符部、照片部的黑、青、品红、黄的8种来进行,并且只要有一个错误时,cpu6就判定为错误。在判定为错误时,cpu6对对应的错误码进行显示控制。cpu6对上述的acc图样的读取值,就以下的项目进行正当性评价。1.读取数据范围(底面水平异常)的第1检查(错误检查)2.读取数据范围(底面水平异常)的第2检查(错误检查)3.对保证浓度范围的acc图样读取值的反转检查(错误检查)4.底面读取值的反转检查及修复(读取值的校正)5.反转色标补片数据(读取值)的修复(读取值的校正)6.对于最大浓度相当色标补片的读取值的反转的修复(读取值的校正)7.最大浓度相当色标补片的浓度范围检查(错误校验)下面所示是acc图样读取值的正当性评价所需的参数例。如下所述,设定值被参数化,并且可以根据所要求的acc(自动色彩校准)精度来设定。acc最大浓度下限值acctop<black>→192<cyan>→240<magenta>→256<yellow>→384参考底面数据:accwhite<black>→716<cyan>→716<magenta>→716<yellow>→716左右位置偏移检测浓度:accpositionlr<black>→192<cyan>→240<magenta>→256<yellow>→384上下位置偏移检测段:accstep<up>→19<down>→16上下位置偏移检测浓度:accpositionud<up>→192<down>→450最高亮度数据(最明亮的值):accbrightest<val>→1020最低亮度数据(最暗的值):accdarkest<val>→0数据反转容许宽度:accdiffer<val>→12(读取数据范围(底面水平异常)的第1检查)主扫描方向上的图表偏移的判定是通过检查底面部(空白区域的一个示例:acc图样之外的第x级)的读取值是否落入预定的数据范围内来执行的。在以下任一个成立的情况下,判定为位置偏移。与上下位置偏移检测浓度的比较(比上下位置偏移检测浓度暗时的位置偏移判定)acc图样外的up(accstep)级读取值<上下位置偏移检测浓度up(accpositionud)与上下位置偏移检测浓度的比较(比上下位置偏移检测浓度暗时的位置偏移判定)acc图样外的down(accstep)级读取值<上下位置偏移检测浓度down(accpositionud)(读取数据范围(底面水平异常)的第2检查)副扫描方向上的图表偏移的判定是通过检查底面部(cc图样的第0、18级)的读取值是否落入预定的数据范围内来执行的。在以下的情况下,判定为位置偏移。与左右位置偏移检测浓度的比较(比各色的位置偏移检测浓度暗时的位置偏移判定)acc图样各第18级(照片用、字符用的底面部分)读取值<左右位置偏移检测浓度(accpositionlr)另外,在以下的任一种情况下,发送错误码。与左右位置偏移检测浓度的比较(比各颜色的位置偏移检测浓度暗时为错误)acc图样各第0级(照片用、字符用的底面部分)读取值<左右位置偏移检测浓度(accpositionlr)与最高亮度数据(最亮的值)比较(比最亮的亮度数据更亮的误差)acc图样各0级(照片用、字符用的底面部分)读取值>最高亮度数据(accbrightest)(对保证浓度范围的acc图样读取值的反转检查)当各色标补片的acc图样的读取值在从参考底面数据(accwhite)到acc最大浓度下限(acctop)的范围内时,在相邻色标补片之间的读取值的明暗反转的情况下,就检查其差是否大于数据反转容许宽度(accdiffer)。参考底面数据和最大浓度下限使用与色标补片颜色对应的值。在满足以下所示所有条件的情况下,发送意味着acc图样的灰度值反转的错误码。acc图样第n-1级的读取值+反转容许宽度≤acc图样n级的读取值acc图样第n-1级的读取值<参考底面数据(accwhite)acc图样第n-1级的读取值>acc最大浓度下限(acctop)(底面读取值的反转检查及修复)检查acc图样第0级(底面相当色标补片)的读取值是否大于各颜色的acc图样第1级的值(亮),并在暗的情况下如下所示地进行校正。在acc图样第0级(底面相当色标补片)的读取值比第1级暗(小)的情况下,<条件1>acc图样第1级的读取值<最高亮度数据(accbrightest)第0级的读取值=第1级的读取值+1<条件2>条件1以外第0级的读取值=第1级的读取值=accbrightest(最高亮度数据)(反转色标补片数据(读取值)的修复)与相邻的前一个色标补片进行读取值的比较,并在反转(亮)的情况下,将反转的读取值置换成前一个数据(从acc图样第2级开始)。(对最大浓度数据(读取值)的反转的修复)acc图样第17级(最大浓度色标补片)和前一个色标补片(第16级)的读取值比较,并在符合以下条件时进行校正。acc图样第17级(最大浓度色标补片)的读取值和前一个色标补片(第16级)相同时(由于是反转色标补片数据的修复之后,所以在语义上是同等或明亮的情况)<条件>前一个色标补片(第16级)的读取值>最低亮度数据(accdarkest)第17级的读取值=第16级的读取值-1(最大浓度相当色标补片的浓度范围检查)对acc图样第17级(最大浓度相当色标补片)实施以下的评价。另外,参考底面数据、最大浓度下限使用与色标补片颜色对应的值的acc图样第17级(最大浓度色标补片)的读取值和参考底面数据(accwhite)比较,并在比参考底面大(明亮)的情况下,发送表示acc图样为白纸的错误码。在这种情况下,当acc图样第17级(最大浓度相当色标补片)的读取值比参考底面数据(accwhite)小(暗)的时候,就进一步与acc最大浓度下限值(acctop)进行比较。然后,在比下限值大(明亮)的情况下,返回表示acc图样的实心部为低浓度的错误。(acc图样的读取值的正当性评价的处理流程)图7a-图7b的流程图所示是这样的acc图样的读取值的正当性评价的处理流程。在图7a-图7b的流程图中,首先,cpu6判别位置偏移检测色标补片(底面)的读取值是否大于(明亮)上下位置偏移检测浓度(步骤s21)。当读取值比上下位置偏移检测浓度小(暗)时,cpu6就判定为上下位置偏移,并设定错误标志(步骤s34)。接着,cpu6判别各颜色的第18级(底面)的读取值是否大于(明亮)左右位置偏移检测浓度(步骤s22)。当各颜色的第18级(底面)的读取值比左右位置偏移检测浓度小(暗)时,cpu6就判定为左右位置偏移,并设定错误标志(步骤s35)。接着,cpu6判别各颜色的第0级(底面)的读取值是否大于(明亮)左右位置偏移检测浓度(步骤s23)。当各颜色的第0级(底面)的读取值比左右位置偏移检测浓度小(暗)时,cpu6就判定为左右位置偏移,并设定错误标志(步骤s36)。接着,cpu6判别各颜色的第0级(底面)的读取值是否比最高亮度数据小(暗)(步骤s24)。当各颜色的第0级(底面)的读取值比最高亮度数据大(亮)时,cpu6设定底面读取错误标记(步骤s37)。接着,cpu6在规定范围的相邻色标补片之间的读取值里存在反转时,判别是否小于反转容许值(步骤s25)。在规定范围的相邻色标补片之间的读取值里存在反转的情况中,如果大于反转容许值,就设定灰度反转错误标志(步骤s38)。接着,cpu6判别各颜色的第0级(底面)的读取值是否大于(明亮)第1级(步骤s26)。在各颜色的第0级(底面)的读取值小于(暗)第1级时,cpu6进行底面读取值的修复(步骤s39)。接着,cpu6对于第2级至第17级,判别是否小于(暗)前一个的读取值(即,判别是否没有反转:步骤s27)。在第2级至第17级比前一个读取值大(亮)时,cpu6修复反转的读取值(步骤s40)。接着,cpu6判别各颜色的第17级(最大浓度相当)的读取值是否比第16级小(暗)(步骤s28)。在各颜色的第17级的读取值比第16级大(亮)时,cpu6修复第17级(最大浓度相当)的读取值(步骤s41)。接着,cpu6判别各颜色的第17级(最大浓度相当)的读取值是否比参考底面(纸白色)小(暗)(步骤s29)。在各颜色的第17级的读取值大于参考底面(纸白色)时,cpu6设定acc图表输出错误标志(步骤s42)。接着,cpu6判别各颜色的第17级(最大浓度相当)的读取值是否比acc最大浓度下限小(暗)(步骤s30)。当各颜色的第17级(最大浓度相当)的读取值比acc最大浓度下限大(亮)时,cpu6设定最大浓度错误标志(步骤s43)。接着,cpu6判别在步骤s21或步骤s22中是否判定为位置偏移(步骤s31)。在步骤s21或步骤s22中判定为是位置偏移时(步骤s31为“是”),就显示acc图样的位置偏移的状态(步骤s44)。相对于此,在步骤s21或步骤s22中没有判定为是位置偏移时(步骤s31为“否”),cpu6就在步骤s32中,当存在错误时就建立错误标志,当没有错误时,就进行表示没有错误的"ok"的通知。然后,进行图4的流程图的步骤s8所说明的基础γ控制点的生成(步骤s32)。由此,图7a-图7b的流程图的处理就结束了。(基础γ控制点生成动作)接着,图8所示是色彩校准处理(色彩校准处理)的基础γ控制点生成动作的流程的流程图。如上所述,基础γ控制点是色彩校准(颜色校准)参数,是作为生成图3的打印机γ校正部54中的cmyk各颜色的输出γ校正中所使用的1维查找表时的代表点而存储在存储器7中的值。另外,图8的流程图所示的各步骤的处理,在字符部及照片部的各属性中的黑色、青色、品红色及黄色的共8种处理结束时,处理进入下一步骤。如该图8所示,cpu6通过按rawγ特性的取得(步骤s51)→底面校正(步骤s52)→目标数据取得(步骤s53)→acc机差校正(步骤s54)→高浓度部的校正(步骤s55)→基础γ控制点计算(步骤s56)的顺序进行处理,来生成基础γ控制点。(rawγ特性的取得)图9所示是用于说明在生成基准γ控制点时所需的rawγ特性的取得的图。该图9所示是前述acc图样读取值的正当性评价后的acc读取数据和acc输出图样数据的关系的图。取得acc读取值,并将与acc输出模式的对应作为rawγ特性来保持。acc的输出模式(值)相当于前述基础γ控制acc图样发生中记载的矩形区域。(参数例)<black>→0,8,16,32,51,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5<cyan>→0,8,16,32,51,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5<magenta>→0,8,16,32,51,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5<yellow>→0,8,16,32,51,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5对照片区域、字符区域的每个cmyk数据都进行这样的参数的设定,并作为rawγ特性来保持。(底面修正)图10所示是说明acc读取值的质地底面校正的图。对于前述acc图样读取值的正当性评价后的acc读取数据,进一步进行图10所示的底面校正。参数是对每个字符部及照片部的成像版来设定的。(参数设定例)底面校正用参照数据:<basis>→128<char>字符用<black>black<ld>→0,258,518,915,1024<rgb>→0,0,128,128,128<cyan>cyan<ld>→0,303,555,915,1024<rgb>→0,0,128,128,128<magenta>magenta<ld>→0,367,623,915,1024<rgb>→0,0,128,128,128<yellow>yellow<ld>→0,477,699,915,1024<rgb>→0,0,128,128,128<phot>照片用<black>black<ld>→0,258,518,915,1024<rgb>→0,0,128,128,128<cyan>cyan<ld>→0,303,555,915,1024<rgb>→0,0,128,128,128<magenta>magenta<ld>→0,367,623,915,1024<rgb>→0,0,128,128,128<yellow>yellow<ld>→0,477,699,915,1024<rgb>→0,0,128,128,128另外,"basis"表示底面参照数据基准值,"ld"表示acc读取值,"rgb"表示校正用系数。另外,校正率从basis和rgb转换成比例。转换成比例后的校正率(acc_u_crct)根据以下的数式来计算。acc_u_crct=rgb/basis(校正方法)接着,校正方法首先作为第1步骤,如下所示地求出对于任意的acc读取值的底面校正率。即,以上述参数的字符(黑色)为例进行说明时,对于参数的acc读取值的校正率就如图10所示。该图10的横轴表示acc读取值(将原点设为1024),纵轴表示校正率。如该图10所示,将各参数间的校正率对应于acc图样读取值来线性插值后的值,成为实际使用的底面校正率。图10中的实线所示是对于读取面的校正率。接着,作为第2步骤,取得acc目标数据的底面部(第0级),并作为acc目标底面部(acc_t0)。接着,作为第3步骤,如下式所示,是通过计算底面(第0级)的acc图样读取值(b_det)和acc目标底面部(acc_t0)的数据之差,来求出各acc读取值的校正值(cng_acct_k)。另外,该数式所示"k"表示对第k级(k=0~17)的读取值的校正。cng_acct_k=(acc_t0-b_det)×(acc_u_crct_k)接下来,作为第4步骤,如下式所示,在各acc读取值(acc_scn_k)中加上在第3步骤中求出的底面校正值(cng_acct_k)来进行校正。另外,校正是对所有acc读取值来进行的。另外,该数式所示"k"表示对第k级(k=0~17)的读取值的校正。acc_scn_k'=(acc_scn_k)+(cng_acct_k)但是,校正后的读取值大于"1024"时会被修改为"1024",校正后的读取值为负值时会被修改为"0"。(acc目标数据(特性)的计算)接着,图11所示是用于说明acc目标数据(特性)的计算的图。在acc读取数据的校正后,取得作为色彩校准(颜色校准)的目标的控制点目标数据。首先,在第1步骤中,进行acc目标刻度的选择。这是根据预先求出的设定值,对每个输出版及输出模式(字符·照片)进行acc目标和ld数据的选择(默认值为0)。但是,在设定值0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是根据对应的颜色版的最大浓度(各色第17级的读取值)的acc目标和ld数据的选择。将rgb_x的第17级的读取值设为y时,y<s0:(acc目标数据,ld数据)选择表1y<s1:(acc目标数据,ld数据)选择表2y<s2:(acc目标数据,ld数据)选择表3y<s3:(acc目标数据,ld数据)选择表4上述之外:(acc目标数据,ld数据)选择表5<参数结构>面向acc的acc目标数据(表)的设定例<刻度(notch)5>表5<rgb_k>905,800,700,570,450,350,290,235,190,165,135,105,85,65,52,45,38,30<rgb_c>910,850,770,655,575,470,415,340,285,230,190,170,128,112,93,77,62,55<rgb_m>870,700,740,640,585,500,455,405,350,315,280,230,190,155,135,105,85,75<rgb_y>900,850,800,700,630,570,510,450,380,340,300,260,230,205,175,140,110,100最大浓度阈值例(s0s1s2s3)<rgb_k>→10,35,60,85<rgb_c>→38,68,98,128<rgb_m>→10,70,130,190<rgb_y>→20,90,160,230面向复印acc的ld数据(表)的例<刻度(notch)5>表5<ld>0,8,16,32,48,64,80,96,112,128,144,160,176,192,208,224,240、255接着,作为第2步骤,取得控制点acc目标。这时,将在第1步骤中获得的值如下所述地作为相对于ld数据(输入)的acc目标(对应于作为目标的输出浓度的读取值)特性进行表格化后来保持。图12所示是用于说明acc的机差校正值计算方法的图。图12所示是色彩校准(acc)的机差校正的概念,表示预先校正来使得色彩校准(acc)后的输出颜色不会因为设备个体的特性而变化。这里使用的数据,成为前述acc目标数据和制造工序等预先设定的acc机差校正(亮部、暗部)。如图12所示,从acc机差校正值(亮部、暗部)通过线性插补来计算(相对于字符部和照片部,对kcmy的每个成像版都进行)对应于acc目标数据的大小的校正值(acc_kh)。使用该校正值(acc_kh),基于下式来校正acc目标数据。校正后的acc目标数据=校正前的acc目标数据+acc_kh接着,图13所示是用于说明acc的高浓度部校正方法的图。用于高浓度部acc目标的校正的数据如下所述。acc目标数据(机差校正后的目标)acc读取数据(底面校正后的读取数据)acc参照标志数据进行预先计算出的参照标志数据(表)的选择。在该实施方式中,选择的参照标志对应于控制点目标数据所选择的目标。<参数设定例>面向acc参照标志数据<flag_k>→ld数据0:on,ld数据8:on,ld数据16:on,ld数据32:on,ld数据48:on,ld数据64:on,ld数据80:on,ld数据96:on,ld数据112:on,ld数据128:on,ld数据144:on,ld数据160:on,ld数据176:off,ld数据192:off,ld数据208:off,ld数据224:off,ld数据240:off,ld数据255:off<flag_c>→ld数据0:on,ld数据8:on,ld数据16:on,ld数据32:on,ld数据48:on,ld数据64:on,ld数据80:on,ld数据96:on,ld数据112:on,ld数据128:on,ld数据144:on,ld数据160:on,ld数据176:off,ld数据192:off,ld数据208:off,ld数据224:off,ld数据240:off,ld数据255:off<flag_m>→ld数据0:on,ld数据8:on,ld数据16:on,ld数据32:on,ld数据48:on,ld数据64:on,ld数据80:on,ld数据96:on,ld数据112:on,ld数据128:on,ld数据144:on,ld数据160:on,ld数据176:off,ld数据192:off,ld数据208:off,ld数据224:off,ld数据240:off,ld数据255:off<flag_y>→ld数据0:on,ld数据8:on,ld数据16:on,ld数据32:on,ld数据48:on,ld数据64:on,ld数据80:on,ld数据96:on,ld数据112:on,ld数据128:on,ld数据144:on,ld数据160:on,ld数据176:off,ld数据192:off,ld数据208:off,ld数据224:off,ld数据240:off,ld数据255:off通过这样的参数,来读取acc追随性off的开始点(目标浓度根据最大浓度来变更的最低浓度的点)和acc追随性off的结束点(目标浓度根据最大浓度来变更的最高浓度的点)。追随性off开始点是指从前头的元素来看第一次off出现的点,追随性off结束点是从后端的元素来看第一次off出现的点。在该例子的情况下,acc追随性off的开始点:ld=176acc追随性off的结束点:ld=255另外,通过acc图样读取值来提取与实际设备的最大浓度相当的数据(读取值)。这里,将acc追随性off开始点的1点前的acc目标数据设为"ref_max(在acc追随性off开始点之前没有on时追随性off开始点的目标数据)",将acc追随性off结束点的acc目标数据设为"ref_min"。另外,将acc读取数据(最大浓度相当的第17级色标补片)设为"det_min"、将高浓度部acc目标校正前的acc目标设为"x"、将高浓度部acc目标校正后的acc目标设为"y"时,高浓度部的校正值就如下所示了。(参照标志)追随性为"on"时,y=x(参照标志)追随性为"off"时,y=ref_max-(ref_max-x)×(ref_max-det_min)/(ref_max-ref_min)其中,在ref_max=ref_min时,y=ref_max。如图13所示,将这样校正后的acc目标与ld数据关联后进行表格化。另外,acc追随性开始点和最大浓度之间的目标值例如可以通过直线插补处理来求出。另外,在acc追随性on/off的关系中存在矛盾时,以及acc读取数据(最大浓度的读取值)或acc追随性off开始点的目标值小于最大的目标值时(高浓度时),不进行校正动作。(基础γ控制点计算方法)图14所示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mfp中的基准γ控制点计算的概念的图。在该图14中,基础γ控制点是按照以下步骤来求出的。其中,控制点输入参数与"0"对应的基础γ控制点为"0"。作为控制点输入参数,例如使用以下的16种参数。00h,11h,22h,33h,44h,55h,66h,77h,88h,99h,aah,bbh,cch,ddh,eeh,ffh首先,作为第1步骤,是使用进行了前述的高浓度部acc目标的校正处理的acc目标,来从控制点输入参数如下所述地求出目标数据的。<第1步骤-a>搜索控制点输入参数相相对于ld数据是在哪个点的之间。ld数据→ldn(n表示是否是第n个ld数据)控制点输入参数→am(m表示第m个控制点输入参数)控制点输入参数(am)和所搜索的ld数据的关系如下所述。ldn-1<am≤ldn<第1步骤-b>通过线性插补来从对ldn-1和ldn设定的acc目标数据,计算与控制点输入参数(am)对应的acc目标数据。acc目标数据→acc_tn(n为第n个ld数据的acc目标)校正后的目标数据→acc_tm'(m为第m个控制点输入参数的acc目标)当目标数据被设为acc_tn时,相对于控制点输入参数的目标数据就如下所示。acc_tm'=((acc_tn-acc_tn-1)/(ldn-ldn-1))×(am-ldn)+acc_tn<第1步骤-c>对所有的控制点输入参数am都重复以上的第1步骤-a及第1步骤-b,并求出与各个控制点输入参数对应的acc目标数据。(第2步骤)接着,从实施了前述的底面校正处理的acc图样读取值、第1步骤计算的acc目标数据、控制点输入参数来实施以下的处理,计算基础γ控制点。<第2步骤-a>检索第1步骤求出的acc目标数据位于实施至底面校正的acc图样读取值的哪个区间。acc目标数据→acc_tm'(m表示第m个控制点输入参数的acc输出图样)acc图样读取值→acc_scn_k'(k表示第k个acc读取值)acc读取值与acc目标数据(acc_tm')的关系如下所示。acc_scn_k'<acc_tm'≤acc_scn_k-1'<第2步骤-b>从与acc_scn_k-1'和acc_scn_k'对应的acc输出图样数据中,将与acc目标数据对应的acc输出图样数据求取为线性插补。acc输出图样数据→acc_pk(k表示第k个acc输出图样)插补后的acc输出图样数据→acc_pm'(m表示第m个控制点输入参数)相对于控制点输入参数的acc输出图样数据如下所示。acc_pm'=((acc_pk-acc_pk-1)/(acc_scn_k'-acc_scn_k-1'))×(acc_tm'-acc_scn_k')+acc_pk<第2步骤-c>对所有的控制点输入参数acc_sm'都重复以上的第2步骤-a及第2步骤-b。(第3步骤)接着,由于第2步骤-c求出的acc_pm'成为基础γ控制点输出参数,所以最终的基础γ控制点参数就如下所示。(控制点输入参数、基础γ控制点输出参数)=(am,acc_pm')接着,图15所示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mfp中的颜色转换部33(参照图2)所使用的色相分割方式的掩模系数的计算法的图。另外,图16所示是用于说明实施方式的mfp中的颜色转换部33所使用的色相分割颜色转换的色相分割方式的图。相对于颜色转换部33进行的扫描校正处理之后的色彩校准测试图样读取值的颜色转换处理,是根据rgb值的大小关系来对被色相分割的每个颜色区域实施线性掩模运算的。如图15所示,对rgb数据的色相分割是对于三维的rgb色彩空间整体,以无彩色轴(dr=dg=db)为中心呈放射状地扩展的平面来进行分割的。具体的色相判定是通过将图像信号(snpr,snpg,snpb)转换为色相信号(hue)与色相边界值(hue00~11)比较,并根据其结果判定图16所示的色相区域(12分割)后输出色相区域信号(huejo)来进行的。<色差信号生成>从图像信号(snpr,snpg,snpb)的差值(例如g分量-r分量和b分量-g分量)来生成色差信号(x,y)。<广域色相检测>从色差信号(x,y)生成广域色相信号(hueh)。广域色相信号(hueh)表示将x-y信号平面分割为8时的位置(参照图16)。<色差信号旋转>根据广域色相信号(hueh)来生成色差信号(xa,ya)。色差信号(xa,ya)是旋转色差信号平面(x,y),使其移动到"hueh=0"的区域里时的坐标。<窄域色相检测>从色差信号(xa,ya)来生成窄域色相信号(huel)。窄域色相信号(huel)是色差信号平面坐标的斜率(huel/32=ya/xa)。<色相边界寄存器>输出色相边界寄存器(hue00~hue11)设定值。<色相区域判定>将色相边界信号(hue00~hue11:8bit)与色相信号(huehl{hueh,huel})的大小关系进行比较,生成色相区域(hue)。<色相分割掩模处理>根据色相区域判定的色相hue,进行与色相对应的掩模运算。在实施方式的mfp中,对于从扫描仪rgb被标准化了的ciexyz等的rgb数据进行掩模运算。在此,对rgb的每一种颜色都进行12色相分割的线性掩模的乘积累加运算。基于通过色相区域判定计算出的色相判定信号hue,来选择并计算色彩校正系数和色彩校正常数。各色相的掩模系数是根据无彩色轴上的2点和两边界平面状的2点(共计4点)的的对应关系来决定的。这里,是将输入颜色定义为rgb(扫描仪向量)、将输出颜色(对应颜色)定义为cmyk(打印机向量)来说明的。但是,输入输出数据的属性可以任意设定,可以进行通用的颜色转换,可以进行从扫描仪rgb到ciexyz或srgb等的掩模运算。在图15中,4点的的对应在下式(1)的情况下,建立将它们整理后的矩阵的对应关系的掩模系数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计算,即,对于将颜色1~颜色4的右边整理后的矩阵的逆矩阵和将左边整理后的矩阵的乘积进行运算。如果像这样确定了无彩色轴上的2点(白和黑)和两边界平面上的2点的共计4点的关系,就能够求得掩模系数。因此,颜色转换参数的设计与输入输出数据的属性无关,而是将上述(1)的右边定义为扫描仪向量,将左边定义为打印机向量,来求取各分割点的扫描仪向量和打印机向量了。色相分割掩模颜色转换处理如图16所示地,将色彩空间的分割点相对于一次色(c,m,y)和二次色(r,g,b)分别来进行2点的共计12点的分割。然后,在设定了以下所示的无彩色轴上的白点和黑点以及包含了色彩校准测试图样中使用的cmy单色的14点的最终扫描仪向量和打印机向量之后,对于每个色相区域,在制造工序中按每个读取设备来计算掩模系数。表1颜色扫描仪向量打印机向量无彩色w(wr,wg,wb)(wc,wm,wy,wk)无彩色k(kr,kg,kb)(kc,km,ky,kk)有彩色rm(rmr,rmg,rmb)(rmc,rmm,rmy,rmk)有彩色ry(ryr,ryg,ryb)(ryc,rym,ryy,ryk)有彩色yr(yrr,yrg,yrb)(yrc,yrm,yry,yrk)有彩色yg(ygr,ygg,ygb)(ygc,ygm,ygy,ygk)有彩色gy(gyr,gyg,gyb)(gyc,gym,gyy,gyk)有彩色gc(gcr,gcg,gcb)(gcc,gcm,gcy,gck)有彩色cg(cgr,cgg,cgb)(cgc,cgm,cgy,cgk)有彩色cb(cbr,cbg,cbb)(cbc,cbm,cby,cbk)有彩色bc(bcr,bcg,bcb)(bcc,bcm,bcy,bck)有彩色bm(bmr,bmg,bmb)(bmc,bmm,bmy,bmk)有彩色mb(mbr,mbg,mbb)(mbc,mbm,mby,mbk)有彩色mr(mrr,mrg,mrb)(mrc,mrm,mry,mrk)另外,这时,各色相区域的边界上的连续性得到保持。rout=coef_rr[hue]×rin+coef_rg[hue]×gin+coef_rb[hue]×bin+constgout=coef_gr[hue]×rin+coef_gg[hue]×gin+coef_gb[hue]×bin+constbout=coef_br[hue]×rin+coef_bg[hue]×gin+coef_bb[hue]×bin+constkout=coef_kr[hue]×rin+coef_kg[hue]×gin+coef_kb[hue]×bin+const在该式子中,rgb的各输入为以下值。rin→扫描仪的r输出(扫描仪设备的r分量读取值)gin→扫描仪的g输出(扫描仪设备的g分量读取值)bin→扫描仪的b输出(扫描仪设备的b分量读取值)另外,在该式子中,rgb的各输出为以下值。rout→r输出(标准r分量:例如ciexyz_x)gout→g输出(标准g分量:例如ciexyz_y)bout→b输出(标准b组分:例如ciexyz_z)kout→k输出(标准k分量:例如ciexyz_y)另外,在该式子中,各系数为以下值。coef_[hue]→色相hue区域中的颜色分解用掩模系数const→常数(实施方式的效果)从以上的说明可知,实施方式的mfp通过读取装置1来读取形成在记录纸上的acc图样,并分析与错误检测对象的acc测试图样相邻的多个空白区域的读取值,来估计位置偏移的量和方向后检测错误。由此,能够提高acc图样的读取错误判定精度,能够生成可以正确地校准成像引擎的输出特性的色彩校准参数。然后,通过使用该色彩校准参数来调整输出γ转换特性,能够将通过长时间使用而担心变化的mfp的图像输出浓度始终调整在恒定的输出浓度里,因而就能够保持输出图像的颜色再现性。另外,与acc图样相邻的多个空白区域至少设定在包含被同颜色的实心图样夹住的区域的2个方向里。因此,考虑了读取位置相对于acc图样的形成位置的偏移量及方向、更进一步地是对其色彩校准(acc)精度的影响的色彩校准,即使以较少的信息量也能够有效地实施。另外,作为色彩校准错误检测部的一例的cpu6,是从acc图样的位置偏移的量及方向的估计结果来推定acc误差并进行acc误差判定的。由此,就能够检测相对于acc图样的形成位置的读取位置的偏移量及方向的错误,该acc图样的形成位置考虑了对于根据使用状况求得的色彩校准(acc)精度的影响。另外,为了成为标准化的rgb数据,acc图样的读取值是每个读取装置1都校正。由此,即使用于色彩校准的读取装置1具有特性的个体差异,也能够检测相对于acc图样的形成位置的读取位置的偏移量及方向的错误,该acc图样的形成位置考虑了对于根据使用状况求得的色彩校准(acc)精度的影响。另外,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是包括处理器、保存了计算机程序的存储器的计算机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通过所述处理器执行,可以实现图像形成装置各部分的功能。图17所示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计算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该计算机装置中各个网络接口501和设备之间通过总线互连,将由处理器502代表的一个或者多个中央处理器(cpu201),由存储操作系统5041和应用程序5042的存储器504代表的一个或者多个存储器,以及硬盘505、显示设备506等各种电路连接在一起。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揭示的功能和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中,或者由处理器实现。处理器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各项功能或方法的步骤。可以理解的是,本文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申请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文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文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功能部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功能部、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盘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最后,上述实施方式是作为一例来示出的,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该新的实施方式可以由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主旨的范围内也能够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另外,实施方式及其变形都包含在发明的范围和主旨中,同时包含在与权利要求书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均等的范围内。当前第1页12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