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膜及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73040发布日期:2020-04-03 19:16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振膜及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声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振膜及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扬声器振膜结构多采用工程塑料、弹性体材料的一种或几种复合结构制作。弹性体材料因良好的回弹、耐候性能及高阻尼特点,而广受应用;但弹性体模量低、收缩大,热压成型后材料往往因应力释放不均而导致变形,导致成型后的扬声器振膜收缩变形大,振膜平面度差,则导致音圈位于磁间隙的同心度差,扬声器的非线性失真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膜及发声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弹性体振膜成型后收缩变形大,使得扬声器失声严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振膜,包括:

中心部;

折环部,连接所述中心部、且围设于所述中心部的外侧;以及,

固定部,连接所述折环部、且围设于所述折环部的外侧,所述固定部呈多边形设置,所述固定部上且至少在所述固定部相邻边的过渡处设置有凹凸结构。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具有两个端表面以及连接两个端表面的外侧环周面;

所述凹凸结构设置在至少一所述固定部的端表面。

可选地,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固定部的端表面的凸部,所述凸部沿着内外侧的方向延伸或者沿着所述固定部的周向延伸。

可选地,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凸设于所述固定部的端表面的多个凸部,每一所述凸部沿着内外侧方向延伸,且所述多个凸部沿着所述固定部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多个凸部包括第一凸部、第二凸部和第三凸部,所述第二凸部位于所述固定部的过渡处的中部位置;和/或,

所述凸部突出于所述固定部的端表面的高度为h,其中,0.02mm≦h≦0.2mm。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部和所述第三凸部以所述第二凸部为中心轴呈对称分布。

可选地,在自内靠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呈逐渐靠近或逐渐分开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呈夹角α1设置,其中,10°≦α1≦45°;和/或,

在自内靠外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呈逐渐靠近或逐渐分开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三凸部与所述第二凸部之间呈夹角α2设置,其中,10°≦α2≦45°。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部的宽度为d1,所述第一凸部的长度为l1,其中,0.1mm≦d1≦1.5mm,0.2mm≦l1≦10mm;和/或,

所述第二凸部的宽度为d2,所述第二凸部的长度为l2,其中,0.1mm≦d2≦1.5mm,0.2mm≦l2≦10mm;和/或,

所述第三凸部的宽度为d3,所述第三凸部的长度为l3,其中,0.1mm≦d3≦1.5mm,0.2mm≦l3≦10mm;和/或,

所述第二凸部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一凸部的长度或所述第三凸部的长度的1.1~1.5倍。

可选地,所述第一凸部的外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缘之间距离为d1,其中,0.02mm≦d1≦1.5mm;和/或,

所述第二凸部的外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缘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0.02mm≦d2≦1.5mm;和/或,

所述第三凸部的外端与所述固定部的外侧缘之间的距离为d3,其中,0.02mm≦d3≦1.5mm。

可选地,所述固定部相邻两侧边的过渡处呈圆弧状设置,所述圆弧的半径为r;

其中,0.5mm≦r≦1.5mm;和/或,1.0mm≦r≦1.2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包括振膜,所述振膜包括:

中心部;

折环部,连接所述中心部、且围设于所述中心部的外侧;以及,

固定部,连接所述折环部、且围设于所述折环部的外侧,所述固定部呈多边形设置,所述固定部上且至少在所述固定部相邻边的过渡处设置有凹凸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振膜的固定部呈多边形设置,在多边形设置的振膜上,相邻边的转角处的应力集中比较大,通过在所述固定部上且至少在所述固定部相邻边的过渡处设置有凹凸结构,以对振膜的应力集中较大处的应力进行有效释放,从而保证振膜裁切后固定部不会产生扭曲变形,改善了传统的多边形振膜转角处无增强,周转易变形的问题,振膜平面度更优,保证了音圈与振膜粘接后,音圈位于磁间隙内的同心度好,从而扬声器的非线性振动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振膜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所述细节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所述振膜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所述细节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振膜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振膜的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异效果,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以及附图做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现有扬声器振膜结构多采用工程塑料、弹性体材料的一种或几种复合结构制作。弹性体材料因良好的回弹、耐候性能及高阻尼特点,而广受应用;但弹性体模量低、收缩大,热压成型后材料往往因应力释放不均而导致变形,导致成型后的扬声器振膜收缩变形大,振膜平面度差,则导致音圈位于磁间隙的同心度差,扬声器的非线性失真严重。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振膜及发声装置,图1至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振膜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膜100主要用于发声装置中,如扬声器,所述振膜包括中心部1、折环部2以及固定部3;所述中心部1用于同发声装置中的硬质球顶、音圈粘接固定,音圈振动,从而带动所述中总部振动,以引起发声;所述折环部2连接所述中心部1、且围设于所述中心部1的外侧;所述固定部3连接所述折环部2、且围设于所述折环部2的外侧;所述固定部3呈多边形设置,所述固定部3上且至少在所述固定部3相邻边的过渡处设置有凹凸结构31,所述固定部3相邻边的过渡处的应力集中最大,因此所述凹凸结构31应设置在所述固定部3相邻边的过渡处,当然也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3的其他位置或者所述过渡处和其他位置均设有所述凹凸结构31,所述固定部3用于将所述振膜100固定于发声装置中的支撑结构上,以将所述振膜100固定在所述发声装置中。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振膜100的固定部3呈多边形设置,在多边形设置的振膜100上,相邻边的转角处的应力集中比较大,通过在所述固定部3上且至少在所述固定部3相邻边的过渡处设置有凹凸结构31,以对振膜100的应力集中较大处的应力进行有效释放,从而保证振膜100裁切后固定部3不会产生扭曲变形,改善了传统的多边形振膜100转角处无增强,周转易变形的问题,振膜100平面度更优,保证了音圈与振膜100粘接后,音圈位于磁间隙内的同心度好,从而扬声器的非线性振动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振膜100可呈多边形设置,也可呈圆形设置,所述凹凸结构31可有效增加所述固定部3上的应力释放面积,多而可以使所述固定部3的内应力得到释放,以使固定部3成型制造更平整,从而使所述振膜100的安装更稳定。在所述折环部2环设形成的区域上,所述中心部1位于所述折环部2的中心区域,即处于所述折环部2的最内侧,所述固定部3处于所述折环部2的边缘区域,即处于所述折环部2的最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具有两个端表面以及连接两个端表面的外侧环周面,所述外侧周面即为所述固定部3的外侧缘;所述凹凸结构31设置在至少一所述固定部3的端表面,即在所述固定部3的端表面呈水平向设置时,所述凹凸结构31即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3的顶面,也可设置在所述固定部的底面,所述端表面以用以安装固定至发声装置的其他支撑结构上。所述凹凸结构31可以包括多个凸部,或者也可以包括多个凹部,所述凹部或所述凸部可以使得固定结构上的应力释放面积更大,从而可使所述固定部3不易产生变形。

在一实施例中,可参阅图1和图5,所述凹凸结构31包括凸设于所述固定部3的端表面的凸部,所述凸部可以沿着内外侧的方向延伸,即沿着所述折环部2的中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方向延伸设置;或者,可参阅图6,所述凸部也可沿着所述固定部3的周向延伸,以分布在相邻边的过渡处。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凹凸结构31包括凸设于所述固定部3的端表面的多个凸部,每一所述凸部沿着内外侧方向延伸,即沿着所述折环部2的中心区域向边缘区域方向延伸设置,且所述多个凸部沿着所述固定部3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多个凸部包括第一凸部311、第二凸部312和第三凸部313,所述第二凸部312位于所述固定部3的过渡处的中部位置,当所述固定部3的两邻边呈直角设置时,则所述第二凸部312们于所述两邻连接的等分线上,以均匀分布于所述固定部3的过渡处,以使所述固定部3的应力释放更均衡,使得所述振膜100的成型效果更好。

具体地,所述凸部突出于所述固定部3的端表面的高度为h,若所述凸部的凸设高度过高,则会影响所述固定部3的安装,以使所述固定部3粘接于其他结构上时不牢靠;若所述凸部的凸设高度过低,则起不到释放应力的作用,因此,一般取0.02mm≦h≦0.2mm,在可有效增加应力释放面积的同时,也可使所述固定部3便于安装。

而且所述第一凸部311和所述第三凸部313以所述第二凸部312为中心轴呈对称分布,以使所述固定部3各过渡处的应力释放更均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凸部311和所述第三凸部313以分设在所述第二凸部312的两侧,且所述第一凸部311和所述二凸部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凸部312与所述第三凸部313之间均呈一定角度设置,以形成“爪”型结构分布。具体地,可参阅图1、图2和图5,在自内靠外的方向上,即沿着所述折环部2的中心区域向所述折环部2的边缘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凸部311与所述第二凸部312呈逐渐靠近或逐渐分开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一凸部311与所述第二凸部312之间呈夹角α1设置,其中,10°≦α1≦45°,所述第一凸部311靠近应力集中点设置,可缓冲内应力拉伸,以可有效分散应力集中,将其设置为与所述第二凸部312呈一定角度设置,可延长所述第一凸部311的设置长度,以增加应力释放面积,保证所述振膜100的成型形状。

同样地,基于与所述第一凸部311同样的设置原理,在自内靠外的方向上,即沿着所述折环部2的中心区域向所述折环部2的边缘区域的方向上,所述第三凸部313与所述第二凸部312呈逐渐靠近或逐渐分开设置,以使得所述第三凸部313与所述第二凸部312之间呈夹角α2设置,其中,10°≦α2≦45°。当然,若所述第一凸部311和所述第三凸部313可呈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凸部312的两侧,则两边对称进行分布,以可使所述振膜100的成型度更好;当然,也可根据所述振膜100上的实际应力的分布情况,以呈不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凸部312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阅图2,所述第一凸部311的宽度为d1,所述第一凸部311的长度为l1,所述第一凸部311的长度和宽度均不宜设置过大或过小,设置过大,以使得所述固定部3粘接于其他结构上的安装面积过小,使所述振膜100的安装不牢靠,设置过小则起不到缓冲应力拉伸的效果;因此,一般取0.1mm≦d1≦1.5mm,0.2mm≦l1≦10mm,可使所述振膜100成型度好且安装牢靠。

基于同样的设计原则,所述第二凸部312的宽度为d2,所述第二凸部312的长度为l2,其中,0.1mm≦d2≦1.5mm,0.2mm≦l2≦10mm;所述第三凸部313的宽度为d3,所述第三凸部313的长度为l3,其中,0.1mm≦d3≦1.5mm,0.2mm≦l3≦10mm,所述第一凸部311和所述第三凸部313的形状大小可设置有一致;也可根据具体所述振膜100的成型需求呈差异设置。但均应保证所述第二凸部312的长度大小所述第一凸部311的长度和所述第三凸部313的长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凸部312的长度也可以所述第一凸部311或所述第三凸部313为参照,将所述第二凸部312的长度设置为所述第一凸部311的长度或所述第三凸部313的长度的1.1~1.5倍,以使应力最大处的应力释放面积更大。

在本实施例中,可参阅图3和图4,所述第一凸部311的外端与所述固定部3的外侧缘之间距离为d1,若将所述第一凸部311的设置位置太靠近所述固定部3的外侧边缘,则会易加工,若将所述第一凸部311的设置位置距离所述固定部3的外侧边缘太远,则所述第一凸部311的设置长度有限,以使应力释放面积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因此,一般取0.02mm≦d1≦1.5mm,以使所述第一凸部311便于加工且可有效分散所述固定部3上的应力。

基于同样的设计原理,所述第二凸部312的外端与所述固定部3的外侧缘之间的距离为d2,其中,0.02mm≦d2≦1.5mm;所述第三凸部313的外端与所述固定部3的外侧缘之间的距离为d3,其中,0.02mm≦d3≦1.5mm,以使所述振膜100的成型效果更好,平整度更高。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3相邻两侧边的过渡处呈圆弧状设置,以在所述固定部3的周侧的转角处成圆弧过渡,使得应力更分散,具体地,所述圆弧的半径为r,其中,0.5mm≦r≦1.5mm,且在1.0mm≦r≦1.2mm时,所述振膜100的成型效果最优。所述圆弧的大小以可根据所述振膜100的具体尺寸进行适应性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振膜100可通过模具加工成型,具体可由机加工、放电加工、激光处理、刻蚀工艺、喷砂工艺加工或上述加工工艺的组合形式。所述凹凸结构31的成型可通过热压工艺进行成型,所述热压工艺包括有:气爆成型、模压成型、真空吸附成型或上述成型工艺的组合形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发声装置,所述发声装置包括上述振膜100,以具有所述振膜100的全部技术特征,以及所述技术特征带来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在重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