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86881发布日期:2019-07-17 05:23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行业的发展,交换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它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最常见的交换机是以太网交换机,其他常见的还有电话语音交换机和光纤交换机等。

现在使用的通信工程交换机通常安装在机柜里面,交换机一般采取堆叠式安装,这个方式集成度很高,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现有的交换机结构设计不合理,内部产生的热量无法快速散发出去,热量的累积使交换机温度升高,降低电路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此外现有通信工程交换机的通信接口通常焊接在主控板上,一旦通讯接口损坏需要拆下主控板,导致其他通信接口无法使用,使用起来非常不便,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主体,所述交换机主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交换机底座,所述交换机主体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交换机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转动轴,所述下转动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下转动杆,所述下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夹块,所述下夹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穿线管,所述交换机主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转动轴,所述上转动轴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上转动杆,所述上转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夹块,所述上夹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穿线管,所述上转动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隔尘板,所述交换机主体外表面靠近散热孔的一侧通过滑轨活动连接有连接盘体,所述连接盘体的外表面开设有交换机接口,所述连接盘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指示灯。

可选的,所述交换机底座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所述安装底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六个。

可选的,所述上穿线管和下穿线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锁口,所述上穿线管和下穿线管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套。

可选的,所述交换机主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气孔,所述交换机主体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扇。

可选的,所述连接盘体、交换机接口和指示灯的数量均为十六个,十六个所述连接盘体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交换机主体的外表面。

可选的,所述交换机主体的上表面开设有把手槽,所述把手槽的内部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把手。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通信工程用交换机,通过散热孔、隔板和散热扇的设置,散热扇工作,通过隔板将交换机主体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快速散发至交换机主体的外部,避免交换机主体内部的温度过高,散热效果全面,提高该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2、该通信工程用交换机,通过连接盘体、交换机接口和指示灯的设置,使用者可通过指示灯观察交换机接口是否正常进行工作,通过滑轨将连接盘体抽出,对一个交换机接口进行维修更换,另外的交换机接口可以正常工作,保证了交换机的正常使用,避免出现一旦通讯接口损坏需要拆下主控板,导致其他通信接口无法使用情况的发生,易于维修,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交换机主体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交换机主体、2-交换机底座、3-安装底座、4-安装孔、5-散热孔、6-下转动轴、7-下转动杆、8-下夹块、9-下穿线管、10-上转动轴、11-上转动杆、12-上夹块、13-上穿线管、14-隔尘板、15-锁口、16-连接盘体、17-交换机接口、18-指示灯、19-隔板、20-散热扇、21-把手槽、22-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通信工程用交换机,包括交换机主体1,交换机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筋,起到了避免交换机主体1受压变形,提高该装置整体强度,使用效果好,交换机主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隔板19,隔板19的上表面开设有通气孔,交换机主体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散热扇20,通过散热扇20的设置,将交换机主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5快速散发至交换机主体1的外部,避免交换机主体1内部的温度过高,散热效果全面,提高该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交换机主体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交换机底座2,交换机底座2外表面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底座3,安装底座3是为了解决工作人员在安装和使用该装置过程中,工作人员无需使用辅助零件即可将该装置固定,在使用时可以防止连接线与交换器分离,方便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和提高工作效率,安装底座3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4,安装孔4的数量为六个,交换机主体1的外表面开设有散热孔5,交换机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下转动轴6,下转动轴6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下转动杆7,下转动杆7和上转动杆11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撞圈,使得下转动杆7和上转动杆11能够与交换机主体1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能够有效防止上夹块12向下翻转时发生碰撞,使得该装置的使用更加安全,下转动杆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下夹块8,下夹块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下穿线管9,交换机主体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上转动轴10,上转动轴10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上转动杆11,上转动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上夹块12,通过上夹块12和下夹块8的设置,通过上夹块12和下夹块8使锁扣15闭合,起到了将交换机相连的电线进行固定的作用,以防止电线移动造成交换机接头17处发生损伤的现象,使得该装置的耐用度更好,延长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上夹块1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穿线管13,上穿线管13和下穿线管9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锁口15,上穿线管13和下穿线管9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绝缘套,上转动杆1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隔尘板14,通过隔尘板14的设置,起到了能够对交换机接头17部位进行防尘的作用,以防止灰尘进入交换机接头17的凹槽中,造成交换机使用不便的现象,交换机主体1外表面靠近散热孔5的一侧通过滑轨活动连接有连接盘体16,通过连接盘体16的设置,通过滑轨将连接盘体16抽出,对一个交换机接口17进行维修更换,另外的交换机接口17可以正常工作,保证了交换机的正常使用,避免出现一旦通讯接口损坏需要拆下主控板,导致其他通信接口无法使用情况的发生,易于维修,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连接盘体16、交换机接口17和指示灯18的数量均为十六个,十六个连接盘体16以矩形阵列的形式设置在交换机主体1的外表面,连接盘体16的外表面开设有交换机接口17,连接盘体1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指示灯18,交换机主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把手槽21,把手槽21的内部通过转动轴活动连接有把手22,通过把手22的设置,起到了方便移动拿放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交换机主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加强筋。

综上所述,该通信工程用交换机,使用时,通过散热孔5、隔板19和散热扇20的设置,散热扇20工作,通过隔板19将交换机主体1内部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5快速散发至交换机主体1的外部,避免交换机主体1内部的温度过高,散热效果全面,提高该装置使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延长该装置的使用寿命,通过连接盘体16、交换机接口17和指示灯18的设置,使用者可通过指示灯18观察交换机接口17是否正常进行工作,通过滑轨将连接盘体16抽出,对一个交换机接口17进行维修更换,另外的交换机接口17可以正常工作,保证了交换机的正常使用,避免出现一旦通讯接口损坏需要拆下主控板,导致其他通信接口无法使用情况的发生,易于维修,运行稳定可靠,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