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场通信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83096发布日期:2019-09-13 23:23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近场通信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涉及有一种近场通信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检测的是近场通信天线本体且需要相互接触,难以保证近场通信天线置于完整的设备是仍具备良好的天线性能,且近场通信天线的接收与发射均需要连接有源的测试设备,使用过程中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近场通信检测设备不能非接触地检测近场通信天线和成品设备中的近场通信天线以及检测的近场通信天线需要连接有源的测试设备等局限性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近场通信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近场通信检测设备包括面板、检测主板和下盖板,所述检测主板包括线圈和射频连接器,所述线圈设置在所述检测主板的一面,所述射频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检测主板的另一面,所述检测主板夹在所述面板和下盖板之间。

可选的,所述射频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线圈的引线连接,所述射频连接器的另一端与外部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

可选的,所述面板的背面设置有定位柱,所述检测主板通过定位柱卡在所述面板的背面。

可选的,所述下盖板通过所述定位柱固定在所述面板的背面。

可选的,所述下盖板包括支撑结构,当所述进程通信检测设备安装完整时所述支撑结构与所述检测主板的背面抵接。

可选的,所述面板和下盖板的材质为非金属。

可选的,所述面板包括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面板的上表面,所述限位装置与外部被检测设备形状相对应。

可选的,所述线圈的形状与外部被检测的近场通信天线形状相对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功能强大,同时具有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完全非接触的情况下检测带有近场通信天线的设备整机、有源近场通信天线和无源近场通信天线,对近场同行天线的性能、谐振频率的检测更加真实。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一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一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低的爆炸图;

图3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一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各部件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一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的的测试结果图;

图5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二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二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与外部被检测近场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三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四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五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六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底”“顶”通常是指以相应附图的图面为基准定义的,“内”“外”是指相应部件轮廓的内和外,另外,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参考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近场通信检测设备,所述近场通信检测设备包括面板1、检测主板2和下盖板3,所述检测主板2包括线圈21和射频连接器22,所述线圈21设置在所述检测主板2的一面,所述射频连接器22设置在所述检测主板2的另一面,所述检测主板2夹在所述面板1和下盖板3之间。

参考图2,在实施例一种,所述射频连接器22通过手工焊接或者表面贴装的方式连接到在所述检测主板2的背面,所述线圈21的引线与所述射频连接器22的一端连接,从而形成一个包含线圈21和射频连接器22的检测主板2,所述检测主板2通过所述射频连接器22的另一端与外部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射频连接器21可以是SMA型或N型50欧姆同轴射频连接器,所述检测主板2上设置有线圈21的一面在本实施例中称之为正面,所述检测主板2的另一面称之为背面。

参考图3,所述面板1的上表面为平面,所述面板1的背面设置有定位柱11,将所述面板1带有“NFC”字样的正面朝下,将检测主板2带有线圈21的一面朝下通过定位柱11安装到面板1上,通过所述定位柱11将所述检测主板2固定安装在所述面板1的背面,防止在使用的过程中造成所述主板2的松动从而导致测试的不良现象发生。

所述面板1的长宽厚等尺寸是根据待检测近场通信设备的形状来设计的,所述检测主板2的尺寸是根据待检测近场通信天线的形状来设计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面板1的长度尺寸为250mm,宽度尺寸为200mm,厚度尺寸为30mm,检测主板2的支撑部位厚度为6mm,长度尺寸为130mm,宽度尺寸为1.6mm,所述线圈21采用铜质材料,线圈21的长度为65mm,宽度为44mm,线间距为4mm。

参考图3,所述下盖板3的背面开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的位置与所述定位柱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下盖板3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定位柱11上,从而与所述面板1组合成一个近场通讯检测设备的壳体,该壳体内部用于容纳所述检测主板2。

由于检测主板2会辐射出射频信号,如果所述面板1和下盖板3采用金属材料制作,所述检测主板2发出的射频信号被屏蔽而导致整个近场通讯检测设备无法工作,因此所述面板1和下盖板3均采用非金属材料制成,制作时,根据待检测近场通信设备来设计所述面板1的长、宽、厚,根据待检测近场通信天线的形状来设计检测主板2,确定所述检测主板2上的线圈21的形状尺寸大小以及匝数多少,再设计所述下盖板3,所述下盖板3上设置有支撑结构31,当所述下盖板3通过螺钉与面板1固定结合之后,所述支撑结构31与所述检测主板2的背面紧密贴合,也就是说所述支撑结构31用于支撑所述检测主板2,保证所述近场通信检测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与准确性。

参考图4,通过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一校准并检测的近场通信设备天线谐振频率结果,可以看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NFC检测设备,可以很好的满足近场通信天线的谐振频率的校准与检测功能,使得近场通信天线性能得到很好的优化。

参考图5,在实施例二中,所述面板1进一步包括限位装置12,所述限位装置12设置在所述面板1的上表面,所述限位装置12与外部被检测设备形状相对应,在使用时,将外部被检测设备放在所述限位装置12内,使外部被检测设备与所述近场通信检测设备内部的线圈21位置相对应,且外部被检测设备不会随意晃动,从而保证检测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所述限位装置12的形状是根据被检测近场通信设备的形状来设计的,并不仅限于本实施例中的限位装置12的形状。

参考图6,为了使所述近场通信检测设备的检测效果更佳,所述线圈21的形状与外部被检测的近场通信天线4的形状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线圈21与外部被检测的近场通信天线的形状都是方形。

参考图7,在实施例三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主板2,然后用同轴电缆23代替本实用新型中的射频连接器22,所述同轴电缆23的一端与所述线圈21的引线连接,所述同轴电缆23的另一端与外部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而不需要面板1和下盖板3,亦可很好的工作。

参考图8,在实施例四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线圈21,然后用同轴电缆23代替本实用新型中的射频连接器22,所述同轴电缆23的一端与所述线圈21的引线连接,所述同轴电缆23的另一端与外部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而不需要面板1和下盖板3,亦可很好的工作。

参考图9,在实施例五中,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检测主板2,然后用同轴电缆23代替本实用新型中的射频连接器22,所述同轴电缆23的一端与所述线圈21的引线连接,所述同轴电缆23的另一端与外部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板1和下盖板3,亦可很好的工作。

参考图10,在实施例六中,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线圈21,然后用同轴电缆23代替本实用新型中的射频连接器22,所述同轴电缆23的一端与所述线圈21的引线连接,所述同轴电缆23的另一端与外部矢量网络分析仪连接,同时采用本实用新型中的面板1和下盖板3,亦可很好的工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近场通信检测设备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功能强大,同时具有发射和接收射频信号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完全非接触的情况下检测带有近场通信天线的设备整机、有源近场通信天线和无源近场通信天线,对近场同行天线的性能、谐振频率的检测更加真实。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