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TR组件外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00279发布日期:2019-10-29 21:44阅读:6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TR组件外壳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TR组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于散热的TR组件外壳体结构。



背景技术:

TR组件在通常意义下是指一个无线收发系统中频与天线之间的部分,即TR组件的一端连接天线,另一端连接中频处理单元,这样便构成一个无线收发系统,在雷达系统中的运用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TR组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设置外壳体,然而现有的外壳体在工作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散热性能不够好,容易出现内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影响了TR组件的运作,进而降低了对外壳体的使用效率,所以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散热的TR组件外壳体结构,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TR组件外壳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TR组件的外壳体使用时散热性能不够好,容易出现内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影响了TR组件的运作,进而降低了对外壳体的使用效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TR组件外壳体结构,包括外壳体、左连接件、进气口和转轴,所述外壳体的上方设置有盖板,且外壳体和盖板上均开设有螺栓孔,并且盖板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设置于盖板上的螺栓孔之间,所述左连接件安装于外壳体的左侧,且外壳体的右侧安装有右连接件,所述进气口开设于外壳体的左右两侧外壁上,且进气口分别位于左连接件和右连接件的下方,所述外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且旋转杆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叶片,并且旋转杆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转轴贯穿第二锥形齿轮的内部,且转轴的外壁上连接有支撑杆,并且支撑杆与外壳体的内壁相连接,所述转轴远离第二锥形齿轮的一端安装有扇叶,所述外壳体的内部正中间位置设置有内连接板,且内连接板的顶部通过导热片与盖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盖板和外壳体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盖板上的散热孔等间距分布,并且散热孔的位置和导热片的顶部位置交错设置。

优选的,所述进气口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进气口设置有两个,并且每个进气口的出气端均与叶片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锥形齿轮和旋转杆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第一锥形齿轮设置有两组,并且每组第一锥形齿轮关于旋转杆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和转轴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且支撑杆和外壳体内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

优选的,所述内连接板和外壳体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内连接板的外壁为镂空状,并且内连接板和外壳体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导热片与内连接板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导热片与内连接板的连接端喷涂有导热硅脂。

优选的,所述导热片和盖板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且导热片等间距分布于内连接板和盖板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于散热的TR组件外壳体结构,

(1)设置有叶片,且叶片和进气口的出气端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当外界气流从进气口进入时,可以带动叶片进行旋转,从而通过叶片带动内部的散热结构进行运作,非常方便,节省了能源,提高了该外壳体的实用性;

(2)设置有扇叶,当外界气流流进外壳体内部时,可以驱动扇叶进行旋转,进而通过扇叶对该外壳体的内部进行散热,促进该外壳体内部的气流流动,从而使热量快速向外排散;

(3)盖板和内连接板之间设置有导热片,且导热片和内连接板的连接端喷涂有导热硅脂,可以促使热量更好的向外排散,进一步加快了热量的散发效率,提高了该外壳体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内部俯剖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和左连接件连接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外壳体内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体;2、盖板;3、螺栓孔;4、散热孔;5、左连接件;6、右连接件;7、进气口;8、叶片;9、旋转杆;10、第一锥形齿轮;11、第二锥形齿轮;12、转轴;13、支撑杆;14、扇叶;15、内连接板;16、导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散热的TR组件外壳体结构,包括外壳体1、盖板2、螺栓孔3、散热孔4、左连接件5、右连接件6、进气口7、叶片8、旋转杆9、第一锥形齿轮10、第二锥形齿轮11、转轴12、支撑杆13、扇叶14、内连接板15和导热片16,外壳体1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且外壳体1和盖板2上均开设有螺栓孔3,并且盖板2上设置有散热孔4,散热孔4设置于盖板2上的螺栓孔3之间,左连接件5安装于外壳体1的左侧,且外壳体1的右侧安装有右连接件6,进气口7开设于外壳体1的左右两侧外壁上,且进气口7分别位于左连接件5和右连接件6的下方,外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旋转杆9,且旋转杆9的四周固定连接有叶片8,并且旋转杆9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第一锥形齿轮10,第一锥形齿轮10的右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锥形齿轮11,转轴12贯穿第二锥形齿轮11的内部,且转轴12的外壁上连接有支撑杆13,并且支撑杆13与外壳体1的内壁相连接,转轴12远离第二锥形齿轮11的一端安装有扇叶14,外壳体1的内部正中间位置设置有内连接板15,且内连接板15的顶部通过导热片16与盖板2相连接;

盖板2和外壳体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盖板2上的散热孔4等间距分布,并且散热孔4的位置和导热片16的顶部位置交错设置,便于对盖板2和外壳体1之间的安装,从而易于对该外壳体1内部进行检修,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便利;

进气口7设置有两组,且每组进气口7设置有两个,并且每个进气口7的出气端均与叶片8位于同一水平线上,这样在外界气流从进气口7进入时,可以驱动叶片8进行转动,节省了能源;

第一锥形齿轮10和旋转杆9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第一锥形齿轮10设置有两组,并且每组第一锥形齿轮10关于旋转杆9的横向中心线对称分布,可以使第一锥形齿轮10和旋转杆9连接的更加牢固,有效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掉落的现象;

支撑杆13和转轴12的连接方式为轴承连接,且支撑杆13和外壳体1内壁的连接方式为焊接,可以通过支撑杆13对转轴12进行支撑,从而使转轴12与运转时更加稳定;

内连接板15和外壳体1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且内连接板15的外壁为镂空状,并且内连接板15和外壳体1的中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可以使内连接板15内部的零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向外散发,不影响热量的排散效率,从而不影响该外壳体1散热结构的使用;

导热片16与内连接板15的连接方式为焊接,且导热片16与内连接板15的连接端喷涂有导热硅脂,保证了导热片16与内连接板15连接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导热片16可以使热量更快速的向外排散;

导热片16和盖板2的连接方式为贴合连接,且导热片16等间距分布于内连接板15和盖板2之间,进一步提高了热量的散发进度,从而提高了该外壳体1的使用效率。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便于散热的TR组件外壳体结构时,根据图1-5,首先工作人员将该TR组件的外壳体1放置在相应位置,然后通过左连接件5和右连接件6分别与相应的接口相连接,接着将盖板2放在外壳体1的上方,并且将固定螺栓插入盖板2和外壳体1上的螺栓孔3中,对盖板2和外壳体1进行安装固定,确保后期该TR组件可以正常使用,由于外壳体1左右两侧的外壁上均开设有进气口7,而且进气口7与旋转杆9四周的叶片8位于同一水平线上,因此当外界自然风从进气口7进入时,可以吹动叶片8进行转动,从而通过叶片8带动旋转杆9和旋转杆9上下两侧的第一锥形齿轮10一起旋转,而第一锥形齿轮10和第二锥形齿轮11啮合连接,因而由第一锥形齿轮10带动第二锥形齿轮11一起转动,进而使与第二锥形齿轮11焊接连接的转轴12进行旋转,由于转轴12远离第二锥形齿轮11的一端安装有扇叶14,所以可以使扇叶14转动扇风,在外壳体1的内部产生风力;

因内连接板15的四周为镂空状,所以在扇叶14运转产生风力时,可以将风吹向内连接板15中,因而可以使内连接板15中的零部件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经过风力吹向散热孔4,从散热孔4中向外排散,与此同时,因内连接板15和盖板2之间设置有导热片16,且导热片16和内连接板15的连接端喷涂有导热硅脂,因此可以使热量更加快速传向盖板2,使盖板2在自然环境下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了热量的散发效率,有效防止外壳体1内部出现温度过高的现象,保证了该外壳体1的正常运作,以上便是整个装置的工作过程,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