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50180发布日期:2019-11-06 00:13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讯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推进,终端设备在射频和天线布局环境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天线净空区的增大,相应增加的天线弹片会占据主板底端边缘原先设置麦克风的区域,这导致麦克风所在的位置需要进一步内移,由此导致麦克风需要通过更长的导音通道与设备壳体上的采音孔连通,导音通道的长度决定麦克风的谐振频率,导音通道的延长会导致麦克风在谐振频率附近形成较为尖锐的谐振峰。在麦克风拾音后通常通过增益放大后进入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即数模转换器)进行编码,当谐振频率处于终端设备的窄带/宽带工作频率范围内时,麦克风谐振峰附近的灵敏度会超过ADC的阈值而造成限幅,最终导致录音严重失真。

目前通常通过选用声阻较大的防尘网或多片防尘网,实现谐振峰值的降低,但是效果有限,而且声阻较大的防尘网增加了堵孔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目前的终端设备的麦克风工作时无法抑制谐振峰,从而导致录音质量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麦克风和吸音结构件,所述终端设备的内部具有与所述麦克风连通的导音通道,所述吸音结构件设置在所述导音通道中。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外壳、主板上盖和电路板,所述主板上盖安装在所述外壳内,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盖上,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上。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安装在所述外壳上,所述主板上盖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表面开设有导音槽,所述显示模组覆盖在所述导音槽的槽口上,且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导音槽形成所述导音通道的第一导音段。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导音槽的底面的两端分别开设有贯穿所述主板上盖的第二导音孔和第三导音孔,所述导音通道包括所述第二导音孔、所述第一导音段和所述第三导音孔,在所述导音通道的导音方向上,所述第二导音孔、所述第一导音段和所述第三导音孔依次连通。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外壳开设有第一导音孔,所述电路板设置在所述主板上盖背离所述显示模组的表面,所述电路板开设有第四导音孔,所述麦克风设置在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主板上盖的板面;所述第一导音孔、所述第二导音孔、所述第一导音段、所述第三导音孔和所述第四导音孔依次连通、且形成所述导音通道。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导音支架,所述导音支架开设有第五导音孔,所述第五导音孔连通所述第一导音孔与所述第二导音孔。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导音支架与所述主板上盖之间夹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覆盖在所述第五导音孔和所述第二导音孔的衔接处。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第一导音孔开设在所述外壳的中框上且贯穿所述中框,所述第五导音孔包括第二导音段和与所述第二导音段连通的第三导音段,所述第二导音段与所述第三导音段相交,所述第二导音段与所述第一导音孔连通、且与所述第一导音孔的贯通方向一致,所述第三导音段与第二导音孔连通、且与所述第二导音孔的贯通方向一致。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二导音段与所述第三导音段的衔接处的内壁包括导向斜面。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在所述导音方向上,所述导音槽的横截面积逐渐减小,且所述第二导音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三导音孔的横截面积。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吸音结构件位于所述第一导音段中。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吸音结构件粘接固定在所述导音槽中。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固定在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主板上盖之间,所述密封件围绕所述槽口的边缘设置。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吸音结构件为吸音棉。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终端设备对现有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连通麦克风的导音通道内设置吸音结构件,吸音结构件的吸音特性能够增加声阻,进而能够降低导音通道的谐振峰,从而使得麦克风具有较为平坦的响应曲线,最终能够实现对谐振峰的抑制,从而增强采音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剖视图,图1中的虚线箭头为采音方向的示意;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外壳、110-第一导音孔、

200-主板上盖、210-导音槽、220-第二导音孔、230-第三导音孔、

300-电路板、310-第四导音孔、

400-麦克风、

500-吸音结构件、

600-导音支架、610-第五导音孔、611-第二导音段、612-第三导音段、613-导向斜面、

700-显示模组、

800-防尘网、

900-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麦克风400和吸音结构件500。

麦克风400为终端设备的声音采集部件,麦克风400位于终端设备的内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的内部具有导音通道,导音通道与麦克风400连通,具体的,导音通道能够连通麦克风400与终端设备的外部环境,在具体的工作过程中,麦克风400可以通过导音通道采集终端设备的外部环境中的声音。

吸音结构件500设置在导音通道中,吸音结构件500由吸音材料制成,吸音结构件500具备吸音特性。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吸音结构件500可以为吸音棉,当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吸音结构件500的具体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对现有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在连通麦克风400的导音通道内设置吸音结构件500,吸音结构件500的吸音特性能够增加声阻,进而能够降低导音通道的谐振峰值,从而使得麦克风具有较为平坦的响应曲线,最终能够实现对谐振峰的抑制,从而增强采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外壳100、主板上盖200和电路板300,主板上盖200安装在外壳100内,电路板300设置在主板上盖200上,麦克风40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300上,在此种情况下,电路板300不但为麦克风400提供安装位置,与此同时,电路板300还能够为麦克风400供电。具体的,麦克风400通常通过贴片工艺设置在电路板300上。

导音通道的结构及形成方式有多种,只要能够连通麦克风400与终端设备的外部环境即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通常包括显示模组700,显示模组700可以安装在外壳100上,主板上盖200朝向显示模组700的表面可以开设有导音槽210,显示模组700覆盖在导音槽210的槽口上,显示模组700与导音槽210形成导音通道的第一导音段。也就是说,显示模组700覆盖在导音槽210的槽口上之后,显示模组700与导音槽210形成的空间可以作为导音通道的一段。此种结构中,通过在主板上盖200上开设导音槽210,然后通过主板上盖200与显示模组700之间的装配形成一部分导音结构,能够充分利用终端设备的内部空间。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导音槽210的底面的两端可以分别开设有第二导音孔220和第三导音孔230,第二导音孔220和第三导音孔230均贯穿主板上盖200,由于第二导音孔220和第三导音孔230开设在导音槽210的底面,因此第二导音孔220和第三导音孔230均与上文形成的第一导音段连通。基于此,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音通道可以包括第二导音孔220、第一导音段和第三导音孔230。在导音通道的导音方向上,第二导音孔220、第一导音段和第三导音孔230可以依次连通。此种情况下,第二导音孔220、第一导音段和第三导音孔230连通的结构具有折弯,因此有利于导音通道的防尘设计,从而避免外部环境中的灰尘进入到终端设备的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导音槽210的底面,指的是导音槽210内朝向导音槽210的槽口的内侧表面。

具体的,在导音方向上,导音槽210的横截面积可以逐渐减小,此种结构形成的第一导音段也是横截面积逐渐减小,有利于扩展麦克风工作的有效频宽,进而能够减少因谐振频率前移而造成的麦克风消波失真、录音杂音以及多个麦克风频率响应不一致而导致的降噪效果较差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导音槽210的横截面积,指的是垂直于导音槽210的延伸方向剖成的截面的面积。

在导音槽210的横截面积在导音方向逐渐减小的前提下,第二导音孔220的横截面积可以大于第三导音孔230的横截面积,这能够进一步辅助上述结构的导音槽210,达到更好的降噪效果,同时能够更好地提高录音质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音孔220的横截面积,指的是垂直于第二导音孔220的贯通方向剖成的截面的面积。同理,第三导音孔230的横截面积,指的是垂直于第三导音孔230的贯通方向剖成的截面的面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外壳100可以开设有第一导音孔110,电路板300可以设置在主板上盖200背离显示模组700的表面,电路板300开设有第四导音孔310,麦克风400可以设置在电路板300背离主板上盖200的板面,第一导音孔110、第二导音孔220、第一导音段、第三导音孔230和第四导音孔310依次连通、且形成上文所述的导音通道。通常情况下,电路板300紧邻主板上盖200设置,麦克风400设置在电路板300背离主板上盖200的板面,无疑能够更好地适应终端设备的内部环境,从而实现更为紧凑的装配。

为了确保终端设备的外观,通常情况下,第一导音孔110可以设置在外壳100的边框上,且背离显示模组700,此种设置方式还降低对外壳100支撑显示模组700部分的强度影响。如上文所述,主板上盖200和电路板300较为靠近显示模组700,为了更方便形成导音通道,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外壳100内可以设置有导音支架600,导音支架600可以开设有第五导音孔610,第五导音孔610连通第一导音孔110和第二导音孔220,从而能够较好地弥补第一导音孔110和第二导音孔220的位置差。具体的,导音支架600可以为塑料支架,从而不会对终端设备的整机重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音孔110通常开设在外壳100的中框上,第一导音孔110贯穿中框。请再次参考图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五导音孔610可以包括第二导音段611和第三导音段612,第二导音段611与第三导音段612连通,第二导音段611与第三导音段612相交。第二导音段611与第一导音孔110连通、且可以与第一导音孔110的贯通方向一致,第三导音段612与第二导音孔220连通、且可以与第二导音孔220的贯通方向一致。上述结构的第五导音孔610能够实现导音通道的转向,进而能够更灵活地适应终端设备的装配。

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第二导音段611与第三导音段612的衔接处的内壁可以包括导向斜面613,导向斜面613能够避免灰尘在第二导音段611与第三导音段612的衔接处的堆积。与此同时,导向斜面613还能起到良好的导音效果,避免衔接死角对采音质量的影响。

为了起到良好的防尘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导音通道内可以设置有防尘网800,防尘网800能够起到防尘效果,进而能够避免外部环境中的灰尘通过导音通道进入到麦克风400之内。

为了方便防尘网800的安装,同时避免灰尘进入导音通道过深的部位,在优选的方案中,防尘网800覆盖在第五导音孔610与第二导音孔220的衔接处。如图1所示,在装配的过程中,防尘网800固定在主板上盖200与导音支架600之间。为了方便装配,防尘网800与涂胶的泡棉件组合成一个整体后,被固定在主板上盖200与导音支架600之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吸音结构件500可以设置在导音通道的各个位置,如上文所述,第一导音段通过导音槽210与显示模组700配合形成,基于此,在优选的方案中,吸音结构件500可以位于第一导音段中。在装配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先将吸音结构件500安装到导音槽210中,然后再实现显示模组700与主板上盖200的装配,上述结构方便吸音结构件500的安装,当然也方便吸音结构件500的拆卸。为了提高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吸音结构件500在第一导音段内窜动,吸音结构件500可以固定在导音槽210中,具体的,吸音结构件500可以通过粘接的方式固定在导音槽210中。

为了实现更优的对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还可以包括密封件900,密封件900固定在显示模组700与主板上盖200之间,密封件900围绕导音槽210的槽口的边缘设置,从而使得显示模组700与导音槽210对接处具有较高的密封性,确保具有较好的导音效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密封件900可以为密封泡棉件,也可以是硅胶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密封件900的具体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游戏机、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表)等终端设备,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终端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实用新型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