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29778发布日期:2020-04-17 18:35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发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声学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声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技术的发声装置包括下壳、与下壳形成收容腔的上壳、以及固定收容于收容腔内的发声单体,在将发声单体装配在收容腔内的过程中,需将柔性电路板进行同步装配,在将柔性电路板的焊脚与发声单体上的焊盘焊接完成后,需将柔性电路板布置在下壳上,然后放好发声单体,再将上壳盖合在下壳上,此时,柔性电路板从上壳与下壳形成的出线口伸出。在目前技术中,出线口处的下壳位置设计时会将该位置的下壳进行掏空设计,以便柔性电路板在掏空位置填充胶水来满足收容腔的密封要求。但是,出现口处的下壳位置被掏空后不仅无法满足对柔性电路板的定位要求而无法有效固定柔性电路板,而且在进行补胶密封的过程中胶水容易外流而产生污染或堆积的问题。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发声装置的新出线口密封结构方式来解决目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声装置,在布置柔性电路板时能够有效定位并固定柔性电路板,并且能够在补胶时防止胶水外流。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声装置,包括上壳、与上壳超声焊接形成收容腔的下壳、固定收容于收容腔的发声单体、以及一端与发声单体电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收容腔的柔性电路板,下壳包括壳主体以及自壳主体的侧边朝远离壳主体的方向延伸出出线承载部以及理线槽边,上壳设有与出线承载部相对盖合形成出线口的出线覆压部,柔性电路板由出线口穿出,理线槽边抵压定位住柔性电路板,且理线槽边与出线承载部相对并相连形成补胶通孔。

进一步地,理线槽边设置于壳主体的侧边与出线承载部相接的拐角位置。

进一步地,理线槽边的一部分设置于壳主体的侧边,另一部分则垂直延伸出壳主体的侧边并与出线承载部相对并相连形成补胶通孔。

进一步地,位于壳主体侧边的部分理线槽边与另一部分理线槽边之间形成圆弧过渡的圆拐角,且圆拐角覆压于柔性电路板上。

进一步地,补胶通孔为腰形孔,补胶通孔的腰形长度大于柔性电路板的宽度。

进一步地,补胶通孔沿柔性电路板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超出柔性电路板两侧边设置。

进一步地,柔性电路板与出线承载部、理线槽边之间设有与三者均粘合的定位双面胶,定位双面胶的形状与柔性电路板的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柔性电路板的出线端由穿出并被理线槽边抵压定位,然后通过补胶通孔进行补胶,使得柔性电路板与出线承载部、理线槽边及出线覆压部之间均形成良好密封;柔性电路板在出线口处被理线槽边、出线承载部和出线覆压部协同压紧定位固定;并且,补胶通孔将胶水围住而使得胶水不再外溢,从而避免了胶水外流造成污染或堆积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的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的上壳的与下壳相对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的下壳的与上壳背离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的下壳的与上壳相对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发生装置的发声单体的装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声装置包括上壳10、与上壳10超声焊接形成收容腔22的下壳20、固定收容于收容腔22的发声单体30、以及一端与发声单体30电连接另一端延伸出收容腔22的柔性电路板40,下壳20包括壳主体201以及自壳主体201的侧边朝向远离壳主体201的方向延伸出出线承载部21以及理线槽边23(理线槽边23也是自壳主体201的侧边朝向远离壳主体201的方向延伸),上壳10设有与出线承载部21相对盖合形成出线口100的出线覆压部11,柔性电路板40由出线口100穿出,理线槽边23抵压定位住柔性电路板40,且理线槽边23与出线承载部21相对并相连形成补胶通孔211。

在装配该发声装置过程中,首先将发声单体30放置在下壳20的收容腔22中,同时将柔性电路板40(fpc)对应发声单体30的连接焊盘放置好并将柔性电路板40的焊脚与发声单体30的连接焊盘焊接好,然后将上壳10覆盖在下壳20上进行超声焊接。此时,柔性电路板40的出线端由出线口100穿出并被理线槽边23抵压定位,然后通过补胶通孔211进行补胶,使得柔性电路板40与出线承载部21、理线槽边23及出线覆压部11之间均形成良好密封,而且,由于出线口100的下壳20位置处并未如目前技术进行掏空设计,而是设计了理线槽边23对柔性电路板40进行抵压定位并通过补胶通孔211进行补胶而密封,这样,柔性电路板40在出线口100处即可被理线槽边23、出线承载部21和出线覆压部11协同压紧定位固定,从而使得柔性电路板40在装配过程易于定位且安装更加稳固。并且,利用补胶通孔211进行补胶时候,由于补胶通孔211将胶水围住而使得胶水不再外溢,从而避免了胶水外流造成污染或堆积的问题。

如图1和图5所示,理线槽边23设置于壳主体201的侧边与出线承载部21相接的拐角位置处。具体地,理线槽边23的一部分设置于壳主体201的侧边上,另一部分理线槽边23则垂直延伸出壳主体201的侧边,并且该垂直延伸出壳主体201侧边的理线槽边23与出线承载部21相对并连接形成补胶通孔211。这样,在柔性电路板40有出线口100延伸出去时,理线槽边23的两部分均同时抵压定位住柔性电路板40,进一步优化用于延伸出柔性电路板40的出线口100设计位置,并且,由这两部分组成的理线槽边23能够在垂直柔性电路板40的延伸方向以及平行柔性电路板40的延伸方向同时两个方向进行抵压定位,使得柔性电路板40在安装时候的外形定位更加稳定有效。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中,位于壳主体201侧边的该部分理线槽边23与另一部分自壳主体201侧边延伸出的理线槽边23之间形成圆弧过渡的圆拐角231,且该圆拐角231覆压于柔性电路板40上进行抵压定位。通过圆拐角231的设计,使得圆拐角231在抵压定位住柔性电路板40时候对于柔性电路板40产生的拐角应力被消除,从而有利于保证柔性电路板40的完整性与使用性能。

如图1、2、4、6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补胶通孔211为腰形孔,补胶通孔211的腰形长度大于柔性电路板40的宽度,如此确保柔性电路板40在装配时候对准补胶通孔211之后补胶通孔211仍然具有使胶水流动至出线覆压部11的间隙,使得补胶密封的效果更加显著。

如图1所示,补胶通孔211沿柔性电路板40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均超出柔性电路板40两侧边设置。这样,在补胶的过程中,胶水从柔性电路板40的两侧同时流动至出线覆压部11形成补胶密封,提高了补胶密封的效率。

如图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柔性电路板40与出线承载部21之间设有与两者均粘合的定位双面胶50,定位双面胶50的形状与柔性电路板40的形状相同。并且,在沿柔性电路板40的宽度方向上定位双面胶50的宽度小于等于柔性电路板40的宽度,在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定位双面胶50的宽度等于柔性电路板40的宽度。这样使得定位双面胶50更易于与柔性电路板40的表面对齐粘合。在布置柔性电路板40的过程中,利用定位双面胶50将柔性电路板40暂时定位在出线承载部21上,并且,定位双面胶50与补胶通孔211正对设置,使得柔性电路板40不会在盖合上壳10时候发生偏移窜位,保证柔性电路板40装配准确,保证柔性电路板40相对于补胶通孔211的布置位置准确,从而有利于后续进行补胶密封。

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发声装置中的发声单体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盆架31、装配于收容空间的磁路系统33、以及一端固定连接于盆架31另一端插入收容空间内与磁路系统33之间产生磁感应作用的振动系统32,振动系统32由于与磁路系统33之间产生磁感应作用而进行振动发声。结合参见图2所示,在将发声单体30放置于下壳20的收容腔22过程中,同时将柔性电路板40(fpc)对应发声单体30的连接焊盘放置好并将柔性电路板40的焊脚与发声单体30的连接焊盘焊接好,并将柔性电路板40布置并将其出现端沿出线口100伸出,然后再将上壳10合盖在下壳20上,再进行超声焊接,最后通过补胶通孔100进行补胶密封操作,实现在出线口100处对柔性电路板40的良好密封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在此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改进,但这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