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摔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04402发布日期:2019-12-03 18:42阅读:35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摔手机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壳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防摔手机壳。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壳已经成为手机使用者必不可少的配件之一,对手机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也起到装饰的效果。但是,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手机在摔落的过程中,更多的是手机的四个角与地面接触,即使手机套有手机壳,但与地面接触的手机的一角的屏幕还是会出现破损或者有裂缝,导致屏蔽损坏。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摔手机壳,以解决上述
背景技术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防摔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体和减震结构,所述的减震结构分别设置在手机壳体的四个角上且与手机壳体一体成型,所述的减震结构包括具有一定弧度的固定片,所述的固定片与手机壳体一体成型且与手机壳体光滑过渡,固定片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分别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固定片的内侧和外侧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片,所述的第一减震片的内侧表面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相互贴合的第一小孔,所述的第二减震片的内侧表面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若干个第二凸起相互贴合的第二小孔。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减震片与固定片的内侧表面贴合时,第一减震片的外表面与手机壳体内侧表面相平。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减震片与固定片的外侧表面贴合时,第二减震片的外表面与手机壳体的外侧表面相平。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凸起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一小孔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凸起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二小孔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片均采用弹性橡胶。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摔手机壳,当手机落下且其中的一角与地面接触时,设于手机壳体角部的减震结构通过第一减震片和第二减震片吸收手机与地面碰撞产生的冲击力,防止手机屏幕的角处出现破损或者断裂,以此达到保护手机的目的。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摔手机壳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摔手机壳的减震结构结构示意图;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摔手机壳的减震结构的截面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手机壳体2减震结构21固定片22第一凸起23第二凸起24第一减震片25第二减震片26第一小孔27第一小孔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参照图1,该一种防摔手机壳,包括手机壳体1和减震结构2,所述的减震结构2分别设置在手机壳体1的四个角上且与手机壳体1一体成型。进一步地,参照图2和图3,所述的减震结构2包括具有一定弧度的固定片21,弧度的大小与手机四个角的弧度大小相适配,便于把手机装配在手机壳体1内。所述的固定片21与手机壳体1一体成型且与手机壳体1光滑过渡,固定片2的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分别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凸起22和第二凸起23,固定片21的内侧和外侧上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减震片24和第二减震片25,所述的第一减震片24和第二减震片25均采用弹性橡胶。所述的第一减震片24的内侧表面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若干个第一凸起22相互贴合的第一小孔26,所述的第一凸起22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一小孔26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所述的第二减震片25的内侧表面上均匀地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若干个第二凸起23相互贴合的第二小孔27。所述的第二凸起23的大小和形状与第二小孔27的大小和形状相适配。当手机摔下且其中的一角与地面相接触时,第二减震片25首先对部分冲击力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另一些冲击力通过固定片21上的第一凸起22和第二凸起23被分散到第一减震片24或第二减震片25中,从而对冲击力进行吸收,防止手机屏幕的角处出现破损或者断裂,以此达到保护手机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减震片24与固定片21的内侧表面贴合时,第一减震片24的外表面与手机壳体1内侧表面相平。所述的第二减震片25与固定片21的外侧表面贴合时,第二减震片25的外表面与手机壳体1的外侧表面相平。以保持整体的美观性。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