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施工场景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961发布日期:2020-05-26 18:35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现场施工场景远程实时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施工监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现场施工场景远程实时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为对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做监管需要相关人员对施工过程做监理。当前,随着视频监控和远程通讯技术的发展,有通过其对施工现场做远程监管。

公开号为cn106254840a的专利-建筑施工现场的无线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包括多功能头盔、视频监视器和远程操作台,所述多功能头盔和视频监视器均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在施工现场搭建一个信号中转塔,多功能头盔和视频监视器无线通讯模块发出的信号经过信号中转塔的放大和稳定传递至远程操作台上,并由远程操作台边的操作人员进行远程监控和指挥。

上述技术方案远程操作台的人员可通过多功能头盔能够查看施工细节,使得施工质量有保障,其次可以远程指挥施工人员的施工;还可通过视频监视器可整体把握施工现场的状况,根据现场的情况进行施工的改进以及整治;在施工现场发生险情时,还可以进行远程的指挥。

上述技术方案在应用于实际生产时存在这样的问题:若将所有施工人员的安全帽都装上视频监视器,则成本相对较高且相对不必要,而若只是某几个安全帽上安装视频监视器,则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该工人专注做某一工作时,其所能监控的范围及其有限,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现场施工场景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其使用成本相对较低且局限相对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现场施工场景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包括视频监视器以及与之连接的远程监管终端,还包括集成安装座以及移动支架,所述移动支架包括载物板以及多个连接于载物板的支脚,所述载物板上开设有适配集成安装座的卡槽,所述集成安装座卡接于卡槽内,所述视频监视器安装固定于集成安装座,所述集成安装座内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置有集绳机构且其壁上开设连通外界的出绳口,所述集绳机构收纳有捆绑绳,所述捆绑绳的一端从出绳口伸出。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某一位置做监控时,工作人员可以将安装有视频监视器的集成安装座通过捆绑绳直接捆绑至合适位置,也可以将其卡接固定于移动支架,通过多个支脚支撑设立于合适位置,以采集指定区域的视频图像并传输至远程监管终端,实现远程对施工现场做监管;该种方式只需选定相对合适的监测点,其就可通过少量的视频监视器对较大范围的施工区域做监控,从而节省成本;同时,因其可以不再置于施工人员的头上,所以其监控区域不会受施工人员当前状态所限,从而使用效果相对较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连接于载物板的一端与载物板呈铰接且转动平面为竖平面,所述支脚为伸缩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可以根据监测点地面情况对各个支脚的落点,长度做调节,以保证移动支架能够通过多个支脚相互配合,相对稳当的设立于指定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远离载物板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锚地机构,所述锚地机构包括尖锥体以及连脚组件,所述尖锥体的外壁环绕固定有螺旋叶片,所述连脚组件铰接于尖锥体的锥底且可拆卸连接于支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施工环境的地面为泥土地面时,工作人员可以选择将尖锥体锚入土层并通过螺旋叶片增强稳固性;后续再通过连脚组件将尖锥体和支脚连接,以增强支脚的支撑效果;又因为连脚组件和支脚可拆卸连接,所以当不需要锚地机构时,工作人员又可以将其拆卸。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脚组件包括中间杆以及螺纹管套,所述中间杆的一端的铰接于尖锥体的锥底,另一端被螺纹管套套设且呈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套远离尖锥体的一端螺纹连接于支脚远离载物板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尖锥体和支脚固定,工作人员只需转动螺纹管使其和支脚下端螺纹连接即可,从而锚地机构安装拆卸相对方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脚远离载物板一端的端头固定有弹性底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直接采用支脚支撑于地面时,其依靠下端的弹性底块抵接地面,此时即便地面不够平整,支脚支撑也相对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载物板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从载物板的外壁穿入卡槽内且抵接于集成安装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集成安装座卡入移动安装架上的卡槽后,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转动定位螺栓,使其杆端抵接集成安装座的方式对其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成安装座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容纳腔开设于下座体且朝向上座体一侧开口,所述集绳机构包括主轴、同轴固定于主轴的主齿轮、啮合主齿轮且分布于其两侧的从动齿轮以及同轴固定于从动齿轮的绳盘,所述主轴转动连接于下座体且其朝向背离下座体一侧延伸固定于上座体,所述从动齿轮转动连接于下座体,所述捆绑绳为两根且分别卷绕于两个绳盘,所述捆绑绳的一端固定于绳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不需要使用捆绑绳时,工作人员可以相对下座体转动上座体,此时上座体带动主齿轮转动,主齿轮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与之同轴的绳盘转动,以将捆绑绳收纳进容纳腔中,从而使用效果相对更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捆绑绳置于集成安装座的一端固定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的截面面积大于出绳口的口端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捆绑绳被收入容纳腔的过程中,可利用限制块做限制阻挡,防止捆绑绳被完全收入容纳腔而影响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座体上开设有供捆绑绳绕过的卡绳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在利用捆绑绳对集成安装座做捆绑固定时,捆绑绳可绕过集成安装座并从卡绳槽中通过,以加强其捆绑固定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置集成安装座用于安装视频监视器,集成安装座内开设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集绳机构,集绳机构收纳有捆绑绳,捆绑绳的一端伸出容纳腔;工作人员可选择将集成安装座捆绑固定于合适位置,再利用其上视频监视器对指定施工区域做监测;

2、设置有移动安装架,集成安装座可拆卸连接于移动安装架;移动安装架通过多个支脚配合矗立于指定位置;

综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只需选定相对合适的监测点,其就可相对方便的完成视频监视器的安装且通过少量的视频监视器对较大范围的施工区域做监控,从而节省成本;同时,因其不再置于施工人员的头上,所以其监控区域不会受施工人员当前状态所限,从而使用效果相对较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系统框图,主要用以展示视频监视器和远程监管终端的连接结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除远程监管终端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脚下端的局部爆炸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锚地机构;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爆炸示意图,主要用以展示安装座和集绳机构的结构。

图中:1、视频监视器;2、远程监管终端;3、安装座;30、容纳腔;31、上座体;310、出绳口;311、卡绳槽;32、下座体;4、移动支架;41、载物板;411、卡槽;42、支脚;43、锚地机构;431、尖锥体;432、连脚组件;4321、中间杆;4322、螺纹管套;433、螺旋叶片;44、定位螺栓;5、集绳机构;50、捆绑绳;501、限制块;51、主轴;52、主齿轮;53、从动齿轮;54、绳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现场施工场景远程实时监控系统,参照图1和图2,包括视频监视器1以及与之连接的远程监管终端2,其中视频监视器1可选择网络摄像头,例如:hikvision/海康威视型号为ds-ipc-e12h-iw/e12h-iwt/e14的网络摄像头;远程监管终端2可选择计算机,其安装于施工现场的监管中心;远程监管终端2和视频监视器1通过网络连接。

为方便将本实用新型布设于施工现场,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移动支架4,在移动支架4设置有集成安装座3,视频监视器1安装在集成安装座3上。此时工作人员可根据需求,通过移动支架4将视频监视器1布设于各个位置,相对于在安全帽上安装视频监视器1,该种方式只需选定相对合适的监测点,其就可通过少量的视频监视器1对较大范围的施工区域做监控,从而节省成本;同时,因其不再置于施工人员的头上,所以其监控区域不会受施工人员当前状态所限,从而使用效果相对较佳。

参照图2,移动支架4包括载物板41,在载物板41的底部铰接有三个支脚42,支脚42的上端铰接于载物板41且其转动平面为纵平面(基于使用态)。支脚42进一步设置为伸缩杆,例如:包括轴向滑移连接的主杆和次杆,主杆套接于次杆外且其径向螺纹连接固定螺栓,固定螺栓的螺杆端穿入主杆的内腔抵接次杆。此时移动支架4呈三脚架结构,其相对适应施工环境复杂的地面环境,保证移动支架4的支撑矗立效果。

参照图2,由于本实用新型应用时需要相对长时间的设立于指定位置,所以在支脚42远离载物板41的一端(下端)可拆卸连接锚地机构43,以增强其安装稳固性。

参照图3,锚地机构43包括尖锥体431以及连脚组件432,其中尖锥体431的外壁环绕固定螺旋叶片433;当尖锥体431锚入地面后,螺旋叶片433可增强尖锥体431的抗拔能力和稳定性。

参照图3,连脚组件432包括中间杆4321以及螺纹管套4322,中间杆4321的一端铰接于尖锥体431的锥底,另一端螺纹连接且套接螺纹管套4322;螺纹管套4322的另一端螺纹连接于支脚42的下端。

使用时,工作人员先预估支脚42的落点,再将尖锥体431锚入土层,接着将支脚42和螺纹管套4322螺纹连接即可完成安装。

支脚42远离载物板41一端的端头固定有弹性底块,弹性底块可采用橡胶制成,其棱边倒角为弧角,例如:下椭圆状。当支脚42不需要锚地机构43时,其可通过弹性底块相对更稳的支撑于某一位置。

参照图2和图4,由于实际应用时,并不一定需要利用移动支架4支撑矗立视频监视器1(标示于图2),为此将集成安装座3和移动支架4设置为可拆卸连接。

在载物板41上开设卡槽411,卡槽411呈上开口结构;集成安装座3卡接固定于卡槽411内。为加强卡接稳固性,在载物板41的侧壁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栓44,定位螺栓44穿入卡槽411内且抵接于集成安装座3。

参照图4,为在必要时,可方便直接将集成安装座3安装于某一位置,例如:脚手架。在集成安装座3内开设有容纳腔30,容纳腔30内设置有集绳机构5,集绳机构5收纳有捆绑绳50,捆绑绳50伸出容纳腔30且始终一端置于集成安装座3外。捆绑绳50置于集成安装座3外的一端固定有限制块501,限制块501的纵截面面积大于集成安装座3供捆绑绳50穿出的孔的端面积(基于抵接于孔端时的状态),以防止捆绑绳50收束过度进入容纳腔30而影响使用效果。供捆绑绳50穿出的孔称为出绳口310;在集成安装座3外壁开设适配限制块501的嵌设槽,以方便后续将集成安装座3卡入卡槽411内。

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将捆绑绳50拉出容纳腔30,将集成安装座3捆绑固定于某一位置,实现安装固定。

参照图4,集成安装座3包括呈上下分布的上座体31和下座体32,其中容纳腔30开设于下座体32且其朝向上座体31的一侧呈开口结构。集绳机构5包括主轴51、同轴固定于主轴51的主齿轮52、啮合于主齿轮52且分布于其两侧的从动齿轮53以及同轴固定于从动齿轮53的绳盘54,其中主轴51的一端转动连接于下座体32,另一端向上延伸并固定于上座体31;从动齿轮53同轴固定次级转轴,次级转轴转动连接于下座体32。捆绑绳50为两根且分别卷绕于两个绳盘54,捆绑绳50一端固定于绳盘54。

当捆绑绳50大多置于容纳腔30外而此时又不需要时,工作人员将上座体31相对下座体32转动,使其带动主齿轮52转动,主齿轮52转动后带动与之啮合的从动齿轮53转动,从动齿轮53转动后带动与之同轴的绳盘54转动,绳盘54转动后,其对与之固定的捆绑绳50卷绕,以驱使捆绑绳50收入容纳腔30内。当需要直接采用捆绑的方式对集成安装座3固定时,工作人员拉出捆绑绳50即可。

参照图4,上座体31还开设有卡绳槽311,卡绳槽311位于上座体31背离下座体32一侧且其两端和背离下座体32的一侧呈开口结构。当需要捆绑固定集成安装座3时,捆绑绳50从卡绳槽311中绕过,以实现对其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