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装置以及声音通信的监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728789发布日期:2021-04-16 21:51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中继装置以及声音通信的监控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对声音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特别涉及进行中继的声音信号的录音功能。


背景技术:

2.提出了经由网络对无线收发器、电话机等的声音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装置(参照专利文献1、2、3)。通过将多个中继装置连接于网络上,还能够使ip电话机与无线机等不同种类的通信设备相互进行声音通信。如果中继装置向外部输出中继的声音信号,则能够对该声音信号进行录音。
3.在先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087027号公报
6.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wo2015/068663公报
7.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wo2016/002866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9.但是,在上述结构的中继装置中,为了将声音信号取出到中继装置的外部,需要使外部输出用的设备参加通信,需要新的硬件。此外,虽然能够以软件方式对通信进行录音,但对中继装置追加新的录音功能是费事的,并且对进行声音通信的中继处理的控制部强加新的负担。
10.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用中继装置的混音功能在内部对通信声音进行录音的中继装置。
11.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2.本发明的中继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通信部,与进行声音通信的多个通信终端进行通信;通信会话处理部,在存在从某通信终端呼叫其他1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的呼叫时,建立将该呼叫的通信终端以及被呼叫的1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登记为参加终端的通信会话,当从所建立的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发送来声音信号时,将该声音信号发送到相同的通信会话的其他参加终端;以及通信监控部,将虚拟的通信终端即虚拟设备登记为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取得从通信会话处理部发送给虚拟设备的声音信号并进行录音或者再现。
13.本发明的声音通信的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与进行声音通信的多个通信终端进行通信的中继装置中,当存在从某通信终端呼叫其他1个或者多个通信终端的呼叫时,建立将该呼叫的通信终端以及被呼叫的1或者多个通信终端登记为参加终端的通信会话,当从所建立的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发送了声音信号时,将该声音信号发送到相同的通信会话的其他参加终端,将用于向设置于中继装置内部的通信监控部发送信号的虚拟的通信终端即虚拟设备登记为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在通信监控部将从通信会话发送给虚拟设备的声音
信号进行录音或者再现。
14.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将虚拟设备与的规定的通信终端或者由多个通信终端构成的规定的群组建立对应,在建立对应的通信终端或者群组被登记为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的情况下,将虚拟设备登记为该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
15.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设置多个虚拟设备,同时将多个通信会话平行并分别进行录音或者再现。
16.在上述发明中,也可以是,建立在参加终端中分别包含进行电话通信的通信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通信终端以及进行经由网络的声音通信的通信终端的通信会话。
17.发明效果
18.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虚拟设备参加通信会话,能够使用中继装置的混音功能,在内部取得每个通信会话的通信声音,能够对该声音进行录音或者再现。
附图说明
19.图1是声音通信系统的框图。
20.图2是中继装置的框图。
21.图3a是表示设置于中继装置的终端表的图。
22.图3b是表示设置于中继装置的混音表的图。
23.图3c是表示设置于中继装置的优先级表的图。
24.图3d是表示设置于中继装置的虚拟设备表的图。
25.图4是表示声音分组的结构的图。
26.图5是表示声音分组接收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27.图6是表示通信会话登记处理的流程图。
28.图7是表示会话脱离处理的流程图。
29.图8是表示通信会话结束处理的流程图。
30.图9是表示通信会话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31.图10是表示录音管理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声音通信系统进行说明。图1是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声音通信系统1的结构图。图2是表示中继装置2的结构的图。
33.声音通信系统1通过由中继装置2进行的声音信号的中继来实现多个通信终端间的声音通信。准备后述的sip电话机20、内线电话机22、wlan收发器23、lte收发器24、模拟收发器26以及数字收发器28等作为通信终端。这些通信终端是分别以不同的方式发送接收声音信号的装置,中继装置2对这些不同种类的通信终端间的声音通信进行中继。
34.中继装置2能够监控通信的声音。在2台以上的通信终端相互通信时,中继装置2建立用于该通信的通信会话。中继装置2能够同时建立多个通信会话,但选择并监控这当中特定的通信终端(或者群组)参加的通信会话。监控手段是录音、声音输出中的一方或者双方。
35.在图1中,中继装置2对包含ip电话系统13,wlan收发器系统14、lte收发器系统15以及无线通信系统16的多个通信系统间的声音通信进行中继。中继装置2为了进行该中继
而具有电话中继部3、网络通信中继部4以及无线通信中继部5。
36.在ip电话系统13连接电话中继部3连接。ip电话系统13具有与网络10连接的sip电话机20、voip网关21以及与voip网关21连接的内线电话机22。voip网关21具备pbx功能,也与电话线路(外线)连接。
37.具有无线接入点(未图示)的网络10以及具有基站(未图示)的lte通信网11与网络通信中继部4连接。在网络10上构建有wlan收发器系统14,在lte通信网11上构建有lte收发器系统15。wlan收发器系统14具有经由无线接入点接入网络10的wlan收发器23。lte收发器系统15具有经由基站接入lte通信网11的lte收发器24。网络通信中继部4的结构以及功能在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即“国际公开wo2015/068663”中详述。
38.如图2所示,在无线通信中继部5连接有作为信号处理部33的一部分的多个外部设备接口34。在各外部设备接口34分别连接有模拟方式的无线收发器(中继器)25以及数字方式的无线收发器(中继器)27。中继器25与同种模拟方式的手持无线收发器(模拟收发器)26进行通信。中继器27与同种数字方式的手持无线收发器(数字收发器)28进行通信。无线通信中继部5的结构以及功能在本申请人的在先申请即“日本特开2014

087027号公报”、“国际公开wo2016/002866”中详述。
39.图2是中继装置2的框图。中继装置2具有电话中继部3、网络通信中继部4、无线通信中继部5以及通信监控部6,但它们主要由软件功能性地实现。中继装置2具有控制部30。控制部30由具有cpu、rom、ram等的计算机构成。外部存储装置7、网络连接部31、lte连接部32以及信号处理部33与控制部30连接。外部存储装置7例如是usb连接的硬盘等非易失性/大容量的存储装置,存储有对通信终端的通信声音进行录音的声音文件。网络连接部31与网络10连接。lte连接部32与lte通信网11连接。在图1中,分别记载了与电话中继部3、网络通信中继部4连接的网络10,但也可以全部为相同的网络。
40.在中继装置2中,通过包含控制部30的硬件和软件的协作,功能性地实现电话中继部3、网络通信中继部4、无线通信中继部5以及通信监控部6。电话中继部3具有用于与网络通信中继部4发送接收声音信号等的接口3a。网络通信中继部4具有用于与无线通信中继部5发送接收声音信号等的接口4a。此外,无线通信中继部5具有用于与信号处理部33发送接收声音信号等的接口5a。信号处理部33从从控制部30(接口5a)输入的rtp分组中取出声音信号,转换为数字或者模拟的信号波并输出到外部设备接口34。此外,信号处理部33对从外部设备接口34输入的数字或者模拟的声音信号进行压缩、编码以及rtp分组化后输入到控制部30(接口5a)。
41.外部设备接口34(34

1~3)设有3个,分别为模拟接口34

1、数字接口34

2、模拟(手边麦克风/扬声器)接口34

3。在图1中,示出了在模拟接口34

1以及数字接口34

2连接有中继器25、27的状态。
42.网络通信中继部4对wlan收发器23彼此的通信、lte收发器24彼此的通信以及wlan收发器23

lte收发器24间的通信进行中继。此外,网络通信中继部4与来自电话中继部3的呼叫对应地,对电话机20、22(sip电话机20、内线电话机22)与wlan收发器23或者lte收发器24的通信、以及电话机20、22与无线收发器26、28的通信进行中继。此外,后述的通信会话的控制、声音信号的混音由网络通信中继部4执行。网络通信中继部4与本发明的通信会话处理部对应。
43.电话中继部3接收来自sip电话机20或者内线电话机22的呼叫,决定作为其呼叫目的地的通信对方的通信设备(目标无线机),将该目标无线机的信息以及从电话机20、22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网络通信中继部4。另外,包含电话中继部3、网络通信中继部4以及信号处理部33的无线通信中继部5的全部或者一部分与本发明的通信部对应。
44.通信监控部6监控多个通信终端中的成为监控对象的通信终端参加的通信会话的声音。如上所述,监控是通信声音的录音和/或输出。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录音进行说明。被录音的声音(声音文件)被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7中。
45.各通信终端被登记在图3a所示的终端表(呼叫目的地表)40中。要开始通信的用户在所持有的通信终端中呼叫通信对方的通信终端。通过该呼叫操作生成呼叫消息并发送至中继装置2。当中继装置2接收到呼叫消息时,中继装置2将通信会话登记在图3b所示的混音表41中(建立通信会话),并呼叫通信对方的通信终端。由此,通信终端彼此的通信开始。
46.除电话机20、22以外的通信终端通过发送将声音信号作为数据主体保存的rtp分组而开始通信。即,以ptt开关被按压而开始通信的无线收发器那样的方式开始通信。将该通信开始时最先发送的rtp分组称为呼叫分组。该呼叫分组作为呼叫消息发挥功能。在该声音通信系统1中使用的rtp分组如图4那样构成。另一方面,在电话机20、22开始通信时,首先将sip消息(invite)发送到中继装置2。中继装置2按照sip步骤建立与其他通信设备的通信会话。在以下的说明中,对通过wlan收发器23等通信终端发送呼叫分组来建立通信会话的情况进行说明。
47.参照图3,对设置于中继装置2的控制部30的各种表进行说明。图3a是表示终端表(呼叫目的地表)40的图。在终端表40中登记有在声音通信系统1中登记的通信终端以及群组的信息。当多个通信终端属于群组、群组被呼叫时,所属的多个通信终端被一起呼叫。与各通信终端建立对应地存储识别编号(id)、用于访问通信终端的地址信息、表示参加的通信会话的参加会话编号。针对所登记的各群组,存储属于该群组的通信终端的识别编号。识别编号(id)与本发明的识别信息对应。在该表中,所有通信终端所属的群组“全体”也与其他群组同样地处理。
48.另外,呼叫类别是表示在呼叫了该id的情况下执行哪个方式的通信的信息。“单独”通信是指1对1的单独的通信终端彼此的通信。“群组”通信是指多个通信终端(一般为3台以上)相互交换声音信号的通信。“全体”通信是指与网络10、lte通信网11以及外部设备接口34连接的能够通信的所有的通信终端相互交换声音信号的通信。
49.在通信终端呼叫其他通信终端的情况下,通信终端向中继装置2发送写入了被呼叫的通信终端的识别编号(目标id)的rtp分组(声音分组)。图4是表示在该声音通信系统中使用的rtp分组的结构的图。rtp分组具有报头和数据主体(有效载荷),在报头中记载有发送目的地地址以及发送源地址。数据主体包含用于声音通信的声音信号和会话信息。会话信息是与图3b的混音表41中登记的通信会话有关的信息,由此识别该rtp分组是哪个通信会话的。会话信息包含会话编号、目标id以及主叫id。另外,在开始通信时最先发送的声音分组即呼叫分组的情况下,由于尚未建立用于该声音分组的通信会话(在混音表41中未登记通信会话),因此会话编号为空栏。
50.图3b是表示混音表41的图。混音表41登记所建立并执行的通信会话。中继装置2将从参加通信会话的通信终端接收到的声音信号转发到参加该通信会话的其他通信终端。同
时,在输入了多个声音信号的情况下,将它们进行混音并发送给通信终端。中继装置2即使在将声音信号进行混音并向各通信终端发送的情况下,也对每个通信终端进行回声消除并发送,以使得某通信终端发送的声音信号不会返回到该通信终端。
51.在混音表41中,针对各通信会话,设置有会话编号、主叫id、目标id、参加终端、排除终端以及保持时间计时器(ts)的栏。会话编号是识别该通信会话的编号,按照通信会话的建立顺序(登记顺序)被串行地附加。在主叫id栏中存储有主叫(发送了呼叫分组的)通信终端的识别编号。在目标id的栏中存储由呼叫分组呼叫的通信终端或者群组的识别编号。
52.在参加终端的栏中登记有参加该通信会话的通信终端的识别编号。此外,在排除终端的栏中,由于虽然在该通信会话中被呼叫(所属的)但却在参加其他通信会话而正在通信,因此登记未参加该通信会话的通信终端的识别编号。当从在参加终端的栏中登记有识别编号的通信终端(参加终端)发送来声音信号时,控制部30将该声音信号转发到其他参加终端。
53.在群组通信会话的情况下,在参加终端的栏中登记有主叫终端的识别编号以及属于被指名为通信对方的群组的通信终端的识别编号。但是,属于该群组但却在参加其他通信会话的通信终端不能参加该群组通信会话,因此,该通信终端从参加终端去除,在排除终端的栏中登记其识别编号。此外,在主叫终端是不属于该群组的通信终端的情况下,即,在主叫终端呼叫了自身所属的群组以外的群组的情况下,主叫终端的识别编号也被登记在参加终端的栏中。在全体通信会话的情况下,能够通信的所有通信终端被登记为参加终端。
54.各通信会话的保持时间例如被设定为30秒。混音表41的保持时间计时器(ts)是在从哪个参加终端都未发送声音信号的情况下倒计时的计时器。保持时间计时器ts在通信会话管理处理(参照图9)中被重置(设置30秒),并且被倒计时。在30秒未从参加终端发送来声音信号而计时器ts超时的情况下,该通信会话被消除,从混音表41删除该通信会话的信息。
55.图3c是表示优先级表42的图。优先级表42中存储有每个呼叫类别的通信的优选级。优选级用数值表示,值越小则表示优选级越高。在一个通信终端被重复从多个通信会话呼叫的情况下,基于优先级表42的优选级来决定使该通信终端参加哪个通信会话。一个通信终端被重复从多个通信会话呼叫的情况例如是被同时从多个通信会话呼叫的情况、或在参加一个通信会话中从其他通信会话被呼叫的情况等。
56.另外,在当前的通信会话的优先级与新的通信会话的优先级相同的情况下,通信终端继续参加当前的会话,不移动到新的通信会话。也可以是相同的优先级也移动到新的通信会话。此外,优先级表42的内容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将单独通信会话设为优先级1。
57.图3d是表示虚拟设备表43的图。在虚拟设备表43中,将虚拟设备的识别代码(vd1等)与录音对象(成为监控对象的通信终端或者群组)的识别编号(id)建立对应地存储。在建立了该识别编号的通信终端参加的通信会话时,使虚拟设备参加该通信会话。通信会话的混音功能也对虚拟设备发送在通信会话中发送接收的声音信号。通信监控部6取得该声音信号并进行录音。虚拟设备是为了从进行声音信号的混音的功能部(网络通信中继部4)取得录音用的声音信号而参加通信会话的虚拟设备,通信监控部6使该虚拟设备一起参加通信对象参加的通信会话。由此,网络通信中继部4对通信监控部6输出声音信号,作为在混音时发送给虚拟设备的声音信号,通信监控部6能够全部取得该(录音对象参加的)通信会
话的声音信号。在录音对象从通信会话脱离时,虚拟设备也一起从会话中脱离。通信监控部6也能够对录音对象的通信会话的声音信号进行录音(或者不录音),并输出到扬声器等而使用户听取。
58.详细内容在流程图中进行后述,通信监控部6连续地缓存录音对象参加的通信会话的声音,每规定尺寸(例如每100mb)划分而进行文件化。此外,在录音对象参加的通信会话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例如,在参加的通信会话开始/移动/结束时,每次都将缓存的声音信号进行文件化。
59.中继装置2将通过通信终端发送并经由网络10、lte通信网11以及外部设备接口34输入的声音分组(声音信号)进一步经由网络10、lte通信网11以及外部设备接口34发送到其他通信终端。在群组通信的情况下,向属于该群组的多个通信终端发送声音信号。此外,在群组通信的情况下,存在多个通信终端的用户同时发言,从多个通信终端同时发送声音分组的情况。在该情况下,中继装置2将这些多个声音分组的声音信号进行混音而编辑新的声音分组,并将该新的声音分组发送到各通信终端。另外,对于未发送声音信号的通信终端,将全部的声音信号进行混音并发送,对于发送了声音信号的通信终端,将该通信终端发送的声音信号去除,将除此以外的声音信号进行混音并发送。由此,在发送了声音信号的通信终端中不会产生本装置发送的声音信号的回波。另外,在进行全体通信的方式的通信的情况下,也以与群组通信相同的方式进行混音。由于虚拟设备不发送声音信号,因此向虚拟设备发送该通信会话的全部的声音信号。
60.参照图5~图10的流程图对中继装置2的动作进行说明。图5表示接收声音分组时的控制部30的处理动作。控制部30在接收到声音分组时,读取该声音分组的会话信息,判断通信会话是否已经被登记在混音表41中(s10)。在通信会话已经被登记在混音表41中的情况下(在s10中为“是”),控制部30参照混音表41的参加终端的栏,将接收到的声音分组的声音信号发送给参加通信会话的其他通信终端(s17)。然后,控制部30将混音表41的保持时间计时器ts重置为30秒(s18)。
61.在接收到的声音分组的通信会话未被登记到混音表41的情况下(在s10中为“否”),即,在该声音分组是作为最初的声音分组的呼叫分组的情况下,控制部30进行用于将基于该声音分组的新的通信会话登记到混音表41的登记处理(s11)。以下,使用图6对该登记处理进行说明。
62.图6是表示在图5的s11中执行的通信会话的登记处理的动作的流程图。控制部30从接收到的呼叫分组中包含的目标id、主叫id中提取由该新的通信会话的主叫终端以及呼叫的通信终端构成的参加终端候补,选择其一个(s20)。接下来,控制部30判断该参加终端候补的通信终端是否在通话中(参加其他通信会话中)(s21)。在s21中,在通信终端不在通话中的情况下(在s21中为“否”),控制部30将该通信终端决定为本次建立的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s22)。控制部30判断该通信终端是否是录音对象的通信终端(s23)。在录音对象的通信终端的情况下(在s23中为“是”),与该通信终端建立对应的虚拟设备vdn也包含在参加终端中(s24)。
63.在s21中,在参加终端候补的通信终端为通话中的情况下(在s21中为“是”),控制部30将该通信终端当前参加的通信会话与本次的新的通信会话的优选级进行比较(s25)。在新的通信会话的优选级高的情况下(s25中为“是”),控制部30执行使该通信终端从当前
参加的通信会话脱离的脱离处理(s26),将该通信终端决定为新的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s22)。控制部30在该通信终端为录音对象的情况下(在s23中为“是”),也将对应的虚拟设备vdn包含在参加终端中(s24)。在s25中,在新的通信会话的优选级与当前通信终端参加的通信会话的优选级相同或者低的情况下(在s25中为“否”),控制部30使该通信终端不参加新的通信会话,而决定为新的通信会话的排除终端(s27)。控制部30针对全部参加终端候补,反复进行s20~s27的处理(s28)。
64.当针对全部参加终端候补执行上述处理时(在s28中为“是”),控制部30判断决定为参加终端的通信终端的数量(s29)。在参加终端的数量除了虚拟设备以外为2以上的情况下(s29中为“是”),控制部30将该新的通信会话登记于混音表41(s30),结束该处理。此外,在s29中,在参加终端的数量不足2的情况下(在s29中为“否”),控制部30设为新的通信会话不成立,不进行新的通信会话向混音表41的登记,结束该登记处理。
65.返回图5,控制部30判断在通信会话登记处理(s11,图6)中是否登记了新的通信会话(s12)。在没有登记新的通信会话的情况下(在s12中为“否”),控制部30结束伴随该声音分组接收的处理。另一方面,在s12中,在登记了新的通信会话的情况下(在s12中为“是”),控制部30在参加终端中包含虚拟设备的情况下(在s13中为“是”),开始该缓存(s14),并参照混音表41的参加终端的栏,将接收到的声音分组的声音信号转发到参加通信会话的通信终端(s15)。
66.接下来,参照图7对在图6的s26中执行的会话脱离处理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该处理是为了使参加通信会话的通信终端移动到优选级高的其他通信会话而从当前参加的通信会话中脱离的处理。控制部30删除终端表40的参加会话编号(s40),使该通信终端的识别编号从混音表41的当前参加的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的栏向排除终端的栏移动(s41)。然后,判断该通信终端是否为录音对象(s42)。在是录音对象的情况下(在s42中为“是”),从参加终端的栏中删除虚拟设备vdn(s43),停止该通信会话的录音(缓存),对到此为止的相应量的缓存声音进行文件化(s44)。然后,在由于该通信终端的脱离而该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的数量变得小于2的情况下(在s45中为“是”),执行该通信会话的会话结束处理(s46)。在录音对象的通信终端在该处理中从通信会话脱离的情况下,该通信终端在新参加的通信会话中立即开始录音(参照图6的s24,图5的s14)。
67.图8是表示会话结束处理的流程图。该处理在如上述那样通过参加终端的脱离而参加终端的数量变得小于2的情况、以及通信会话的声音中断而保持无声的状态下经过了规定时间(30秒)的情况下执行。控制部30选择一个使结束的通信会话的参加终端(s50),删除终端表40的该通信终端的参加会话编号(s51),判断该通信终端是否是录音对象(s52)。在是录音对象的情况下(在s52中为“是”),控制部30从参加终端的栏中删除虚拟设备vdn(s53),停止该通信会话的录音(缓存),对到此为止的相应量的缓存声音进行文件化(s54)。
68.控制部30在登记于混音表41的其他通信会话的排除终端的栏中检索该通信终端的识别编号是否被登记(s55)。在存在该通信终端成为排除终端的通信会话的情况下(在s56中为“是”),为了使该通信终端参加排除的通信会话,控制部30使该通信编号的识别编号从通信会话的排除终端栏移动到参加终端栏(s57),将该通信会话的会话编号写入到终端表40的该通信终端的参加会话编号栏(s58)。然后,判断该通信终端是否为录音对象(s59)。在是录音对象的情况下(在s59中为“是”),将虚拟设备vdn写入到通信会话的参加终
端栏(s60),开始该通信会话的录音(缓存)(s61)。在对所有参加终端执行了s50~s61的处理之后(在s62中为“是”),从混音表41中删除通信会话(s63),结束会话结束处理。
69.图9是表示通信会话管理处理的流程图。在通信会话管理处理中,控制部30对在混音表41中登记的通信会话的无声时间进行计数,在经过了规定时间(30秒)时结束该通信会话。该处理定期(例如每隔20毫秒)反复执行。控制部30首先指定混音表41的排头行的通信会话(s80)。控制部30将所指定的通信会话的保持时间计时器ts减去1次计数(20毫秒相应量)(s81),判断是否通过该减法运算而保持时间计时器ts成为0(s82)。在保持时间计时器ts成为0的情况下(在s82中为“是”),控制部30认为该通信会话结束,对该行的通信会话删除会话结束处理(s83、图8)。控制部30通过依次进行以上的处理直至成为混音表41的最终行为止(s84、s85),进行混音表41的管理。
70.图10是表示由控制部30的通信监控部6执行的录音管理处理动作的流程图。该处理是管理基于虚拟设备vdn的通信会话的录音的处理,每隔一定时间(20ms)执行。通信监控部6对n设置1(s90),选择虚拟设备vdn(s91)。通信监控部6判断该虚拟设备vdn是否处于当前录音中,即判断录音对象的通信终端是否在参加通信会话(s92)。在录音中的情况下(在s92中为“是”),判断缓存的录音声音的尺寸是否达到规定尺寸(100mb)(s93)。在缓存的录音声音的尺寸达到了100mb的情况下(在s93中为“是”),通信监控部6对缓存的录音声音进行文件化,消除此前的录音声音的缓存(s94)。但是,继续新的录音声音的缓存。在虚拟设备vdn不在录音中的情况下(在s92中为“否”),以及录音声音的缓存尺寸未达到100mb的情况下(在s93中为“否”),通信监控部6什么也不进行。一边依次加上n(s96),一边执行s90~s94的处理,对所有的虚拟设备vdn执行上述处理之后(在s95中为“是”),结束处理。
71.被文件化的录音声音被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7中。在外部存储装置7中,制成各虚拟设备vdn(n=1~4)各自的录音声音的保存目录“voice_data[n]”(n是虚拟设备编号)。在各目录下制成每个日期的文件夹。文件夹名使用“保存开始时的日期”。例如,虚拟设备vd1用的2018年9月10日份的文件夹成为“/voice_datal/20180910”。此外,按每100mb制成的声音文件的文件名为在缓存开始时的mm(月)dd(日)mm(时)dd(分)ss(秒)附加了通信类别而得到的名称。通信类别在全体通信的情况下是“all”,在群组通信的情况下是“group100”(100是群组id),在单独通信的情况下是“uid10”(收发器的id),“tel1234”(ip电话机的电话编号)等。例如,在9月10日的18时01分开始缓存的群组id100的通信会话的声音信号的文件名成为“0910180100_group100.wav”。因此,例如,虚拟设备vd1在2018年9月10日的18时01分开始缓存的群组id100的通信会话的声音信号被保存为“/voice_data1/20180910/0910180100_group100.wav”。
[0072]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录音声音数据设为wav,但编码格式可以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是mp3等。此外,在外部存储装置7的用量不足的情况下,从旧的录音声音文件依次删除(覆盖)即可。
[0073]
在该实施方式中,设置虚拟设备表43,使虚拟设备通信终端或者群组建立对应,但也可以不将虚拟设备预先与通信终端或者群组建立对应,而使中继装置2的用户适当地将适当虚拟设备与通信终端或者群组建立对应。
[007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每次缓存的录音声音的尺寸成为规定尺寸时进行了文件化,但也可以每当录音时间达到规定的时间时进行文件化。
[0075]
附图标记说明
[0076]
1 声音通信系统
[0077]
2 中继装置
[0078]
3 电话中继部
[0079]
3a 接口
[0080]
4 网络通信中继部
[0081]
5 无线通信中继部
[0082]
6 通信监控部
[0083]
7 外部存储装置
[0084]
20 sip电话机
[0085]
22 内线电话机
[0086]
25 模拟无线机(中继器)
[0087]
26 模拟收发器
[0088]
27 数字无线机(中继器)
[0089]
28 数字收发器
[0090]
29 麦克风/扬声器
[0091]
34

1~3 外部设备接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