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提供方法、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装置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6937461发布日期:2021-10-12 10:50阅读:52来源:国知局
服务提供方法、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装置及设备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信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服务提供方法、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账号是数字时代的产物。服务的提供方通过账号区分用户,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并将用户信息与账号进行对应存储。

现有方案大多是使用登录名(手机号、邮箱或自定义登录名)加密码的方式来实现账号的注册、登录及管理。

一方面,现有方案需要用户明确感知账号的存在。

另一方面,现有方案中账号注册和账号登录是分开进行的。即,用户需要先通过设置登录名、登录密码注册账号,然后使用注册时填写的登录名和登录密码登录账号。整个过程较为繁琐,并且在存在大量需要登录的应用程序的情况下,用户很难记住每个应用程序的账号名和密码,而如果将不同应用程序的账号名和密码设置成一致,又很容易泄漏。

因此,需要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登录名+密码”的服务提供方案,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的服务提供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提供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判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在判定不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并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提供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基于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确定的;判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一致的识别信息;在判定不存在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一致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并指令所述客户端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登录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在判定不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并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登录后应用界面。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提供方法,包括: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判断电子设备的操作人集合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在判定不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当前操作人添加到所述操作人集合,将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并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提供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关联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不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提供模块,用于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提供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识别信息,所述第一识别信息是基于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确定的;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一致的识别信息;关联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不存在与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一致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所述第一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指令模块,用于指令所述客户端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登录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关联模块,用于在判定不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提供模块,用于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登录后应用界面。

根据本公开的第八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服务提供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电子设备的操作人集合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关联模块,用于在所述判断模块判定不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当前操作人添加到所述操作人集合,将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提供模块,用于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

根据本公开的第九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十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由此,本公开通过使用基于用于表征用户身份的特征信息确定的识别信息,代替传统的由“登录名+密码”组成的账号信息,来区分用户,使得注册和登录可以合为一体,即用户不再感知账号的创建过程,而只需要进行一次对当前操作人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操作即可获取服务方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服务提供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服务提供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应用登录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服务提供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服务提供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服务提供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登录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计算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目前用户都是基于传统的“登录名+密码”的帐密模式登录应用程序,需要用户明确感知账号的存在,并且账号注册和账号登录是分开进行的,整个过程较为繁琐且存在泄密风险。而应用登录的本质是确定当前操作人的身份,即从本质上来说,应用登录并不需要账号的存在。

有鉴于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登录名+密码”的方案。

在本公开中,服务方可以将基于用户输入的用于表征其身份的特征信息确定的识别信息与用户关联。即,识别信息可以代替传统的由“登录名+密码”组成的账号来区分用户。

服务方在需要验证当前操作人的身份以为当前操作人提供个性化服务时,用户只需要输入能够表征其身份的特征信息,由服务方对该特征信息进行验证。如果该特征信息已被注册,即存在与该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表明当前用户为已注册用户,可以为该识别信息关联的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如果该特征信息未被注册,即不存在与该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表明当前用户为未注册的新用户,可以基于该特征信息得到用于区分当前用户(即新用户)的识别信息,将该识别信息与新用户关联,并为新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由此,可以将注册和登录合为一体,用户不再感知账号的创建过程,而只需要进行一次对当前操作人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操作即可获取服务方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的服务提供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1所示的方法可以由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的一方(即服务方)执行。

服务方可以部署在电子设备中,即可以由电子设备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手机、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等终端设备。

服务方也可以设计为Client-Server(C/S)结构,Client(客户端)可以部署在电子设备中,Server(服务端)可以部署在服务器上,可以由服务端执行图1所示的方法,其中客户端可以通过与服务端交互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参见图1,在步骤S110,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例如可以由服务端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也即当前操作人通过客户端输入的特征信息。当前操作人可以是指当前使用客户端的人员,即当前用户。

特征信息可以是能够表征人体的生理特征和/或行为特征的生物特征信息。以特征信息为表征人体的生理特征的生物特征信息为例,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指纹、面相、掌纹、虹膜、视网膜、脉搏、耳廓、DNA等人体所固有的生理特征信息;以特征信息为表征人体的行为特征的生物特征信息为例,特征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步态(即走路姿态)、声音、笔迹、按键力度等具有一定行为特征的信息。

特征信息也可以是由当前操作人自定义设置的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类型信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例如当前操作人可以根据自身喜好将一段视频、音频、文本甚至一张或若干张图片作为用于表征其身份的特征信息。举例来说,当前操作人可以设置一段口令(如“喵喵喵,我是快乐的小黑猫”)作为用于表征其身份的特征信息。

在步骤S120,判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即判断步骤S110获取的特征信息是否已被注册。

已注册操作人也即已注册用户。如上文所述,本公开是将识别信息替代账号信息作为用于区分操作人身份的辅助验证信息,因此,每个已注册操作人可以具有一个与其关联的识别信息。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是基于之前用户注册时使用的特征信息确定的。其中识别信息可以是特征信息本身,也可以是基于特征信息生成的新的信息,如可以是基于摘要技术得到的特征信息的摘要。

作为示例,可以维护一个已注册操作人列表,每个已注册操作人具有关联的识别信息,可以判断已注册操作人列表中所有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步骤S110获取的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

以识别信息为特征信息本身为例,可以判断已注册操作人的特征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步骤S110获取的特征信息一致的特征信息。以识别信息为基于特征信息得到的新的信息为例,可以首先可以确定步骤S110获取的特征信息所对应的识别信息,然后将得到的识别信息与已注册操作人的识别信息进行比对,判断是否存在一致的识别信息。

在判定不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表明当前操作人为未注册的新用户,可以执行步骤S130,将基于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并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其中可以将特征信息作为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也可以基于摘要技术生成特征信息的摘要,将摘要作为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

基于特征信息确定的识别信息可以作为后续用于判断其他操作人是否为当前操作人的身份验证项。也即,识别信息可以视为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账号信息”。因此,通过将基于特征信息确定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可以实现当前操作人的注册。

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也即为当前操作人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当前操作人提供的服务类型及服务内容与服务方的处理逻辑相关。作为示例,可以由服务端向客户端发送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信息,由客户端输出该服务信息。

在判定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表明当前操作人为已注册用户,执行步骤S140,提供针对识别信息所关联的操作人的服务。

由此,本公开将注册和登录合为一体,用户不再感知账号的创建过程,而只需要进行一次对当前操作人的身份进行验证的操作即可实现登录,获取服务方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为了提升安全性,客户端可以通过调用集成在设备内的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特征信息。即,步骤S110获取的特征信息可以是由客户端通过调用数据采集装置实时采集到的信息,而非当前操作人通过数据上传接口上传的已有信息。如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不法分子盗用他人的特征信息。其中根据特征信息的类型不同,调用的数据采集装置也不尽相同。以特征信息为指纹为例,可以通过调用指纹传感器采集用户指纹,以得到表征当前操作人的特征信息;以特征信息为人脸为例,可以通过调用摄像头采集人脸图像,以得到表征当前操作人的特征信息。

进一步地,在判定不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还可以向客户端(如客户端所在设备)发送第一验证信息;获取用户通过客户端输入的第二验证信息,比较第二验证信息与第一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在第二验证信息与第一验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130。由此,可以确保当前操作人为拥有客户端的使用权限的用户。其中第一验证信息可以显示在客户端的消息中心,例如,可以通过手机系统推送通道将第一验证信息推送给客户端所在的手机并在消息中心中显示,其中第一验证信息可以是但不限于短信验证码。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实施例的服务提供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如图2所示,客户端可以接收当前操作人输入的用于表征其身份的特征信息。客户端在获取到特征信息后,可以执行步骤S211,基于特征信息确定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第一识别信息。其中,第一识别信息可以是特征信息本身,也可以是基于特征信息得到的新的信息,如可以是指特征信息的摘要。

在得到第一识别信息后,客户端可以执行步骤S213,将第一识别信息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在接收到第一识别信息后,可以执行步骤S221,判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第一识别信息一致的识别信息。

在判定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表明当前操作人为已注册用户,服务端可以执行步骤S223,向客户端发送针对识别信息所关联的操作人的服务。客户端在接收到服务后可以输出该服务。

在判定不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表明当前操作人为未注册的新用户,服务端可以执行步骤S225,将第一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并执行步骤S227,指令客户端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例如服务端可以向客户端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信息,由客户端输出该服务信息。

本公开使得用户只需要执行一次输入特征信息的操作,即可获取服务方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而不再感知账号的创建过程,用户使用方便;并且不同用户可以在同一设备上通过输入特征信息,实现快速登录,不存在数据泄露问题。因此,本公开适用于任何需要通过区分用户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的场景。

下面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就本公开的服务提供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应用程序登录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参见图3,应用程序启动后可以执行步骤S310,判断应用程序当前是否处于登录状态。在应用程序当前处于登录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执行步骤S370,加载APP功能,以为登录用户提供应用服务。

在应用程序当前处于未登录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执行步骤S320,输出用于提示用户输入特征信息的提示信息。其中根据特征信息的类型不同,输出的提示信息也不尽相同。例如在特征信息为指纹或人脸的情况下,可以输出需要验证用户指纹或人脸的提示信息。

在步骤S330,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可以调用应用程序所在设备中的数据采集装置采集特征信息,如可以通过手机系统采集指纹或人脸。

在步骤S340,判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客户端在得到特征信息后,可以基于该特征信息确定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第一识别信息,并将第一识别信息发送给云端,由云端执行步骤S340,验证当前操作人是否为已注册用户。

在判定不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表明当前操作人为未注册的新用户,此时可以执行步骤S350,将基于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即第一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并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登录后应用界面。关于步骤S330至步骤S350,可以参见上文结合图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登录后应用界面,也即以当前操作人的身份登录应用程序,以输出针对当前操作人的登录后应用界面。其中,可以通过执行步骤S360、步骤S370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登录后应用界面。

在步骤S360,以当前操作人的身份登录应用程序;在步骤S370,加载APP功能,如此可以输出针对当前操作人的登录后界面,并为当前操作人提供相应的应用服务。

作为示例,在步骤S350之后,可以生成账号注册验证码(即上文述及的第一验证信息)并通过手机系统推送通道推送给当前手机并在消息中心显示,然后对用户填写的验证码进行校验,若用户填写无误,再执行步骤S360和步骤S370。

2、多用户使用同一电子设备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服务提供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图4所示的方法可以由能够为用户提供服务的电子设备执行,也可以由电子设备对应的服务端执行。其中,电子设备可以是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等终端设备。

可以在本地或云端维护针对电子设备的操作人集合,操作人集合中的操作人为电子设备的已注册用户。因此,操作人集合中的操作人可以称为已注册操作人。

如上文所述,本公开是将识别信息替代账号信息作为用于区分操作人身份的验证项,因此,每个已注册操作人具有关联的识别信息。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是基于之前用户注册时使用的特征信息确定的。其中识别信息可以是特征信息本身,也可以是基于特征信息生成的新的信息,如可以是基于摘要技术得到的特征信息的摘要。

参见图4,在步骤S410,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关于步骤S410可以参见上文结合步骤S110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步骤S420,判断电子设备的操作人集合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关于步骤S420的具体实现细节可以参见上文结合步骤S120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判定不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表明当前操作人为之前未使用该电子设备的新用户,此时可以执行步骤S430,将当前操作人添加到操作人集合,将基于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并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

在判定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表明当前操作人为该电子设备的已注册用户,此时可以执行步骤S440,提供针对识别信息所关联的用户的服务。

以电子设备为智能电视为例,家庭内成员或访客可以使用自定义设置的一段口令作为用于表征其身份的特征信息。智能电视将采集到的用户的口令与用户关联起来,作为用于区分该用户的识别信息。由此,智能电视可以维护一个操作人集合,操作人集合中的每个操作人具有关联的口令。智能电视可以将口令与其关联的操作人的用户信息(如用户的历史浏览记录)对应存储。而无论是已注册用户还是未注册的新用户,在使用时只需要输入口令,由智能电视执行本公开的服务提供方法,即可获取智能电视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如个性化视频推荐服务。

由此,同一电子设备可以被多个用户使用,并且用户可以通过输入特征信息实现快速登录,以体验由电子设备为其提供的个性化服务。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服务提供装置的结构框图。其中,服务提供装置的功能模块可以由实现本公开原理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5所描述的功能模块可以组合起来或者划分成子模块,从而实现上述发明的原理。因此,本文的描述可以支持对本文描述的功能模块的任何可能的组合、或者划分、或者更进一步的限定。

下面就服务提供装置可以具有的功能模块以及各功能模块可以执行的操作做简要说明,对于其中涉及的细节部分可以参见上文结合图1或图4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5,服务提供装置500包括获取模块510、判断模块520、关联模块530以及提供模块540。

获取模块510用于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关于特征信息可以参见上文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判断模块520用于判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关于判断模块520可以执行的操作可以参见上文结合图1中步骤S120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关联模块530用于在判断模块520判定不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基于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提供模块540用于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

在判定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提供模块540可以用于提供针对识别信息所关联的操作人的服务。

作为示例,获取模块510可以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特征信息,其中,所述特征信息是由所述客户端通过调用数据采集装置采集得到的。

服务提供装置500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比较模块。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客户端发送第一验证信息;获取模块510还可以获取当前操作人通过所述客户端输入的第二验证信息;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是否一致;在所述第二验证信息与所述第一验证信息一致的情况下,关联模块530将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提供模块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

可选地,判断模块520可以用于判断电子设备的操作人集合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关联模块530可以用于在判断模块判定不存在与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当前操作人添加到操作人集合,将基于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个实施例的服务提供装置的结构框图。其中,服务提供装置的功能模块可以由实现本公开原理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6所描述的功能模块可以组合起来或者划分成子模块,从而实现上述发明的原理。因此,本文的描述可以支持对本文描述的功能模块的任何可能的组合、或者划分、或者更进一步的限定。

下面就服务提供装置可以具有的功能模块以及各功能模块可以执行的操作做简要说明,对于其中涉及的细节部分可以参见上文结合图2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6,服务提供装置600包括接收模块610、判断模块620、关联模块630以及指令模块640。

接收模块610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识别信息,第一识别信息是基于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确定的。判断模块620用于判断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第一识别信息一致的识别信息。关联模块630用于在判断模块判定不存在与第一识别信息一致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第一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指令模块640用于指令客户端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服务。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例的应用程序登录装置的结构框图。其中,应用程序登录装置的功能模块可以由实现本公开原理的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来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图7描述的功能模块可以组合起来或者划分成子模块,从而实现上述发明的原理。因此,本文的描述可以支持对本文描述的功能模块的任何可能的组合、或者划分、或者更进一步的限定。

下面就应用程序登录装置可以具有的功能模块以及各功能模块可以执行的操作做简要说明,对于其中涉及的细节部分可以参见上文结合图3的相关描述,这里不再赘述。

参见图7,应用程序登录装700包括获取模块710、判断模块720、关联模块730以及提供模块740。

获取模块710用于获取用于表征当前操作人身份的特征信息。判断模块720用于判断所述应用程序的已注册操作人关联的识别信息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关联模块730用于在判定不存在与所述特征信息对应的识别信息的情况下,将基于所述特征信息确定的用于区分当前操作人的识别信息与当前操作人关联。提供模块740用于提供针对当前操作人的登录后应用界面。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实施例可用于实现上述服务提供方法或应用程序登录方法的计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8,计算设备800包括存储器810和处理器820。

处理器820可以是一个多核的处理器,也可以包含多个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可以包含一个通用的主处理器以及一个或多个特殊的协处理器,例如图形处理器(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等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820可以使用定制的电路实现,例如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s)。

存储器810可以包括各种类型的存储单元,例如系统内存、只读存储器(ROM),和永久存储装置。其中,ROM可以存储处理器820或者计算机的其他模块需要的静态数据或者指令。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可读写的存储装置。永久存储装置可以是即使计算机断电后也不会失去存储的指令和数据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采用大容量存储装置(例如磁或光盘、闪存)作为永久存储装置。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永久性存储装置可以是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软盘、光驱)。系统内存可以是可读写存储设备或者易失性可读写存储设备,例如动态随机访问内存。系统内存可以存储一些或者所有处理器在运行时需要的指令和数据。此外,存储器810可以包括任意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的组合,包括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存储芯片(DRAM,SRAM,SDRAM,闪存,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磁盘和/或光盘也可以采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810可以包括可读和/或写的可移除的存储设备,例如激光唱片(CD)、只读数字多功能光盘(例如DVD-ROM,双层DVD-ROM)、只读蓝光光盘、超密度光盘、闪存卡(例如SD卡、min SD卡、Micro-SD卡等等)、磁性软盘等等。计算机可读存储媒介不包含载波和通过无线或有线传输的瞬间电子信号。

存储器810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当可执行代码被处理器820处理时,可以使处理器820执行上文述及的服务提供方法或应用程序登录方法。

上文中已经参考附图详细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服务提供方法、应用程序登录方法、装置及设备。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还可以实现为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用于执行本发明的上述方法中限定的上述各步骤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指令。

或者,本发明还可以实施为一种非暂时性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当所述可执行代码(或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指令代码)被电子设备(或计算设备、服务器等)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本发明的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将明白的是,结合这里的公开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逻辑块、模块、电路和算法步骤可以被实现为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两者的组合。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和方法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也应当注意,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记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记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操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