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及设备、数据包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23624595发布日期:2021-01-12 10:36阅读:56来源:国知局
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及设备、数据包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及设备、数据包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nr(newradioaccess)网络或第五代5g网络中,为了延伸网络的覆盖范围,提出了iab(integratedaccessandbackhaul)课题,该课题的主要目的是构建一个多跳中继网络架构。如图1所示,图1中给出了一个包含锚节点(iabdonor),两个中继节点(iab节点,iabnode)的多跳中继网络架构。用户1/2/3分别通过锚节点的分布单元,中继节点1的分布单元部分,中继节点2的分布单元部分接入该中继网络。锚节点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基站,也可以是由集中单元cu(iab-donorcentralunit)和分布单元du(iab-donordistributedunit)组成,其中集中单元与分布单元间的接口是f1接口(参见3gppts38.473),集中单元包括的协议栈有:服务控制平面的协议栈包括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层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服务用户平面的协议栈包括服务数据自适应协议(sdap:servicedataadaptationprotocol)层和pdcp层;分布单元包括的协议栈有:服务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的协议栈包括无线链路控制(rlc)协议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协议层,和物理层(phy)。中继节点包括移动终端部分和分布单元部分,其中移动终端部分用于与该中继节点的上一级节点通信(如中继节点1的移动终端部分用于与锚节点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通信,中继节点2的移动终端部分用于与中继节点1的分布单元部分通信),分布单元部分用于与该中继节点的下一级节点通信(如中继节点1的分布单元部分用于与用户2通信,也可以用于与中继节点2的移动终端部分通信)。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包括的协议栈有rlc,mac和phy。中继节点与锚节点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之间,或者中继节点之间的链路为回程链路(backhaullink),在该回程链路上会建立一个或多个不同的回程链路信道(backhaulchannel),如图1中的回程链路信道1和回程链路信道2。回程链路信道的一个例子是,回程链路无线链路控制协议层(rlc:radiolinkcontrol)信道,即backhaulrlcchannel。在中继网络中,每个回程链路信道会被用来发送属于相同用户无线承载,或者不同用户无线承载的数据包。该用户无线承载可以是数据无线承载(drb:dataradiobearer),也可以是信令无线承载(srb:signalingradiobearer),也可以是f1接口的控制面信令,也可以是f1接口的用户面数据。

在多跳中继网络中,定义了一个新的协议层,即回程适配协议层(bap:backhauladaptationlayer),该协议层会配置在锚节点的分布单元和中继节点中,其主要作用是数据包的路由和数据包的映射。数据包的路由指的是将收到的数据包发送到正确的下一跳节点以便能被该数据包的目的接收节点(该目的接收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也可以是锚节点,也可以是锚节点的分布单元,也可以是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如果是中继节点,表示该数据包为该中继节点的数据包,如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需要接收的f1接口的控制信令的数据包,接入该中继节点的用户的数据包)收到。数据包的映射是指将数据包交由正确的回程链路信道发送。每个中继节点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在进行数据包的路由时,会读取数据包中与路由有关的信息,并根据所配置的路由表来确定数据包应该发送到哪一个节点。数据包中与路由有关的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1)路由标识信息(如routingid,baproutingid);2)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destinationaddress,bapaddress);3)路径标识信息(pathid),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标识信息所代表的传输路径可以是数据包的源发送节点到目的接收节点间的一条端到端的路径,即该传输路径代表了传输该数据包所依次经过的源节点(该源节点可以是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以及目的接收节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标识信息所代表的传输路径可以是数据包的下一跳节点,如果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不同,下一跳节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路由标识信息可以是由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与路径的标识信息组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路由标识信息可以用来指示目的接收节点与路径标识。路由表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1)路由标识信息;2)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3)路径标识信息;4)下一跳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下面以图2为例来说明数据包在中继网络中的路由方法。中继节点1/2/3/4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分别为地址1/2/3/4。有三个数据包(数据包1/2/3)从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到中继节点4(中继节点4是这些数据包的目的接收节点)。当锚节点的分布单元发送上述三个数据包给中继节点1时,每个数据包中所包含的信息分别为表1所示:

表1数据包所包含的信息

中继节点1收到上述三个数据包后,会分别进行如下处理:

1)对于数据包1:中继节点1获取该数据包的bapaddress是地址4,pathid是1,根据中继节点1的路由表,可以确定该数据包的下一跳节点是中继节点2,于是中继节点1将数据包1发送给中继节点2。

2)对于数据包2:中继节点1获取该数据包的bapaddress是地址4,pathid是2,根据中继节点1的路由表,可以确定该数据包的下一跳节点是中继节点3,于是中继节点1将数据包2发送给中继节点3。

3)对于数据包3:中继节点1获取该数据包的bapaddress是地址4,pathid是1,根据中继节点1的路由表,中继节点1获知发送给中继节点4的数据包的下一跳节点可以是中继节点2,也可以是中继节点3。如果发送给中继节点2,其对应的pathid是1,如果发送给中继节点3,其对应的pathid是2。在这种情况下,中继节点1可以将数据包3发送给中继节点3。中继节点1在收到数据包3时,该数据包所包含的pathid是1,根据这个信息,中继节点1需要将其发送给中继节点2。但是,由于中继节点1决定将该数据包发送给中继节点3,而不是中继节点2,中继节点可以将数据包3中所包含的pathid由1修改为2,并将该数据包3发送给中继节点3。

同理,中继节点2收到数据包1后会根据其路由表将数据包1发送给中继节点4,中继节点3收到数据包2和3后会根据其路由表将数据包2和3发送给中继节点4。

在上述示例中,如果某个节点的路由表指示到达一个目的接收节点的可选路径有多个,该节点有可能会改变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修改数据包中包含的与传输路径有关的信息)。

根据上述示例的说明,中继网络中数据包的路由机制可以总结为:

1)数据包的路由是根据数据包中所包含的路由信息以及中继网络中的节点处的路由表来确定的。

2)中继网络中的节点(如中继节点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接收到数据包后,根据数据包中的路由信息以及存储在该节点处的路由表来确定接收该数据包的下一跳节点。

3)中继网络中的节点(如中继节点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可以改变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如果中继网络中的某个节点的路由表指示发送给同一个目的接收节点的数据包有多个不同的下一跳节点(即发送给同一目的接收节点的数据包,在该节点处可以经由不同的下一跳节点发送并最终到达该目的接收节点),该节点可能改变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如图2所示,对于目的接收节点是中继节点4的数据包,中继节点1可以将其发送给中继节点2,也可以将其发送给中继节点3,而中继节点1改变了数据包3的传输路径。进一步的,当中继网络中的某个节点改变数据包的传输路径时,其可以改变数据包中的路由信息(如图2所示,数据包3中的pathid由1变为2)。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1)中继网络中的节点可能改变数据包的传输路径(这种传输路径的改变依然能够保证数据包能够发送到同一个目的接收节点)。该节点进行上述传输路径的改变的原因可能有:负载均衡,数据包的传输路径的出现了问题(如信号质量变差,链路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链路发生了拥塞等),也不排除还有其他原因。但是,现有技术没有定义控制这种传输路径改变的机制,如果中继网络中的节点任意修改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会导致网络负载不均衡以及网络资源的浪费。

2)如果中继网络中的节点改变了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则意味着有着相同的目的接收节点的数据会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发送到该目的接收节点。现有的技术中,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无法获知通过不同传输路径发送的数据的数据量信息,这样不利于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为用户数据选择合适的传输路径。同时,也不利于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进行数据发送的控制(如流量控制)。

3)现有技术中,中继网络中的某个节点可以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将数据包发送到同一目的接收节点。当中继网络中的一条回程链路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rlf:radiolinkfailure),所有经过该链路的数据包就无法进行传输了。如果中继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能够获知发生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该其他节点就可以改变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以避开发生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从而保证用户数据的继续发送。但是,现有技术无法让中继网络的其他节点获知发生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中继网络中的节点无法改变数据的传输路径,这样可能导致用户数据继续向发生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发送,从而造成用户数据无法继续发送到目的接收节点。

4)现有技术中,一个中继节点可能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父节点(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所接入的节点)接入网络,或者一个中继节点所直接连接的或间接连接的节点可能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父节点接入网络,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数据可能会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发送给该中继节点。通常情况下,对于中继节点所服务的一个drb的数据,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和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之间会为该drb建立一个隧道(tunnel)。但是,当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到该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间存在多个传输路径时,可能需要为该drb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隧道,不同的隧道上的数据会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发送给中继节点。在现有技术中,如果为了一个drb,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和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间建立了两个隧道,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需要为该drb建立两个不同的rlc实体,每个rlc实体会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且还会配置服务每个rlc实体及相应的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这样配置的目的是为了支持pdcp层的包重复的功能(一个pdcp层的包会被复制成两个,基站的集中单元会将这两个包通过两个不同的隧道发送给基站的分布单元部分,然后通过两个不同的rlc实体,两个不同的逻辑信道,不同的小区发送给用户,这样做的目的是提供数据发送的可靠性)。但是在中继网络中,即使pdcp层的包重复功能没有启用的情况下,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与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之间也可能为一个drb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隧道,这是因为该drb的数据会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发送到中继节点,但是,现有技术需为该drb配置两个rlc实体,这样造成了对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的资源浪费,且限制了drb数据的发送。

5)现有技术中,一个中继节点可能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接入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中继节点可以与每个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直接相连或通过一个或多个其他中继节点间接相连。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确定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后,中继节点需要确定与该传输路径相对应的下行地址(如下行ip地址)。但是现有技术中,中继节点无法获知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所选定的传输路径,从而导致中继节点无法选择合适的下行地址用于接收下行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针对现有的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及设备、数据包传输的控制方法及设备,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包括:

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

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包括:

发送第一消息给第二节点,以用于第二节点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以用于确认第二节点已经接收到第一消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传输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五节点,包括:

接收第四节点发送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帮助第五节点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辅助信息;

根据第三消息,确定数据包的发送。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传输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四节点,包括:

获取第三消息;

发送第三消息给第五节点,第三消息包括帮助第五节点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辅助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第六节点,包括:

确定无线链路失败;

发送第五消息给第七节点,以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第七节点,包括:

接收第六节点发送的第五消息;

根据第五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包括:

发送第六消息给中继节点,以用于配置路由的数据所属的用户drb;

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七消息,以确认收到了第六消息,或确认无线承载的配置过程成功完成。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中继节点,包括:

接收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第六消息,以用于配置路由的数据所属的用户drb;

发送第七消息给锚节点的集中单元。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数据传输路径的方法,应用于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包括:

发送第八消息给中继节点,以用于配置用户数据的发送;

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九消息,以确认收到了第八消息,进一步的,确定接收用户数据所需的地址信息。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数据传输路径的方法,应用于中继节点,包括:

接收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第八消息,以用于配置用户数据的发送;

发送第九消息给锚节点的集中单元。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二节点设备,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第十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一节点设备,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消息给第二节点,以用于第二节点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以用于确认第二节点已经接收到第一消息。

第十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五节点设备,包括: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四节点发送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帮助第五节点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辅助信息;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三消息,确定数据包的发送。

第十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第四节点设备,包括:

第七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三消息;

第八处理模块,用于发送第三消息给第五节点,第三消息包括帮助第五节点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辅助信息。

第十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第六节点设备,包括:

第九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无线链路失败;

第十处理模块,用于发送第五消息给第七节点,以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第十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第七节点设备,包括:

第十一处理模块,用于接收第六节点发送的第五消息;

第十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第五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第十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设备,包括:

第十三处理模块,用于发送第六消息或第八消息给中继节点,以用于配置路由的数据所属的用户drb或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

第十四处理模块,用于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七消息或第九消息,以确认收到了第六消息或第八消息。

第十八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设备,包括:

第十五处理模块,用于接收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第六消息或第八消息,以用于配置路由的数据所属的用户drb或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

第十六处理模块,用于发送第七消息或第九消息给锚节点的集中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中继节点可以确定使用其他的传输路径发送用户的数据的条件,从而有效的利用多条传输路径完成用户数据的发送。

2)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可以根据收到的辅助信息确定合适的传输路径,提供用户数据发送的效率。另一个效果在于,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可以根据收到的辅助信息有效的进行数据发送的流量控制,如果数据是通过多条路径发送的,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可以根据收到的辅助信息有效的在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上进行数据发送的流量控制(如选择合适的数据发送速率,选择合适的数据发送量,等)

3)当中继节点的无线链路发生失败时,可以通知其他节点链路的失败,并通过该通知信息将用户数据切换到其他的传输路径上发送,避免因为无线链路失败导致的用户数据发送的中断。

4)中继节点收到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隧道的地址信息后,可以根据无线承载的配置请求消息中的信息决定是否需要为用户drb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lc实体,从而有效的利用中继节点侧的资源。

5)当中继节点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接入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时,中继节点可以根据收到的用户数据的配置信息确定接收下行数据的地址信息。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现有的多跳中继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数据包路由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包传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包传输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置用户数据传输路径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配置用户数据传输路径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路径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选择传输路径的辅助信息的提供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改变传输路径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现有机制中建立两个rlc实体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网络中建立两个隧道的示意图;

图15a为现有机制中中继节点使用不同ip地址接收数据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承载的配置的流程示意图;

图1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配置用户数据传输路径的流程示意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继节点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或耦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或“耦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或无线耦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中,消息的序号只是用于指示不同的消息(如第一消息,第二消息等是用于代表不同的消息),并不代表消息执行的次序;节点的序号只是用于指示不同的节点(如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等是用于代表不同的节点),并不代表信息交互流程中节点出现的次序。

本申请中,消息名称只是示例,不排除使用其他名称。

实施例一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第二节点,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101,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

步骤s102,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可选地,中继网络中的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可以为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中继节点。第一消息为传输路径配置请求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如此,中继节点可以确定使用其他的传输路径发送用户的数据的条件,从而有效的利用多条传输路径完成用户数据的发送。

可选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与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二信息、指示是否可以启用其他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激活或去激活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与路由有关的第七信息。

可选地,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用户数据属性的指示信息、用户的标识信息、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信息、信令无线承载srb的标识信息、用户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控制信令的类型信息、第二节点接收用户数据所用的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第二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所用的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用户数据的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用户数据的路由标识信息、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上下行数据的指示信息、重传数据包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与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主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主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传输路径的目的接收节点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或标识信息、传输路径的路由标识信息、启用传输路径的条件信息、传输路径上所传输的数据的数量信息、传输路径上所传输的数据的服务质量qos信息、第二节点与传输路径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间的回程链路上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与路由有关的第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第二节点的地址信息、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地址信息、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ip地址信息、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的ip地址信息、一个或多个路由表项、支持的一个或多个切片的信息。

可选地,第二节点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为数据包增加与传输路径修改有关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修改传输路径的节点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或标识信息;

在修改传输路径前,数据包所包含的传输路径信息、路由标识信息、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中的至少一种;

在修改传输路径后,数据包所包含的传输路径信息、路由标识信息、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第一节点,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201,发送第一消息给第二节点,以用于第二节点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步骤s202,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以用于确认第二节点已经接收到第一消息,或确认传输路径配置过程的成功完成。

可选地,第二消息为传输路径配置请求响应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包传输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五节点,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301,接收第四节点发送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帮助第五节点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辅助信息。

步骤s302,根据第三消息,确定数据包的发送。

可选地,第三消息为辅助信息传输消息。

可选地,中继网络中的第四节点和第五节点可以为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中继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接收所述第四节点发送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支持第五节点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辅助信息;根据第三消息,确定数据包的发送。如此,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可以根据收到的辅助信息确定合适的传输路径,提高用户数据发送的效率。

可选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四信息、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发生改变时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第四节点所建议的传输路径的信息。

可选地,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传输路径的类型的指示信息、传输路径的标识指示信息、与传输路径上的数据有关的第六信息。

可选地,第四节点所建议的传输路径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第四节点所建议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第四节点所建议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包传输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第四节点,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401,获取第三消息。

步骤s402,发送第三消息给第五节点,第三消息包括帮助第五节点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辅助信息。

可选地,第四节点接收第五节点发送的第四消息,以用于指示所述第四节点向所述第五节点提供辅助信息。

可选地,第四消息为辅助信息请求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第六节点,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501,确定无线链路失败。

步骤s502,发送第五消息给第七节点,以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可选地,第五消息为无线链路失败上报消息。

可选地,中继网络中的第六节点、第七节点和第九节点可以为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中继节点。

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无线链路失败;发送第五消息给第七节点,以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如此,当中继节点的无线链路发生失败时,可以通知其他节点链路的失败,并通过该通知信息将用户数据切换到其他的传输路径上发送,避免因为无线链路失败导致的用户数据发送的中断。

可选地,第五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指示信息、第六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的指示信息、无法到达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可到达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无法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可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无法用于数据传输的路由的标识信息、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路由的标识信息、无线链路失败恢复的指示信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已经恢复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可选地,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已经恢复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第七节点,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601,接收第六节点发送的第五消息。

步骤s602,根据第五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701,发送第六消息给中继节点,以用于配置路由的数据所属的用户drb。

步骤s702,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七消息,以确认收到了第六消息,或确认无线承载的配置过程成功完成。

可选地,第六消息为无线承载的配置请求消息,第七消息为无线承载的配置响应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第六消息给中继节点,以用于配置路由的数据所属的用户drb;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七消息。如此,中继节点收到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隧道的地址信息后,可以根据无线承载的配置请求消息中的信息决定是否需要为用户drb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lc实体,从而有效的利用中继节点侧的资源。

可选地,第六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用户的drb的标识信息、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隧道的地址信息、配置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实体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七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用户的drb的标识信息、中继节点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隧道的地址信息、用户drb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应用于中继节点,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1,接收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第六消息,以用于配置路由的数据所属的用户drb。

步骤s802,发送第七消息给锚节点的集中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配置用户数据传输路径的方法,应用于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a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1a,发送第八消息给中继节点,以用于配置用户数据的发送。

步骤s802a,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九消息,以确认收到了第八消息,进一步的,确定接收用户数据所需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第八消息为无线承载的配置请求消息,第九消息为无线承载的配置响应消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发送第八消息给中继节点,以用于配置用户数据的发送;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九消息。如此,中继节点收到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路由配置信息后,可以根据该信息确定中继节点在接收数据时所用的地址信息。

可选地,第八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与用户数据的配置有关的信息,与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配置信息。

可选地,第九消息包括与用户数据的配置有关的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另一种配置用户数据传输路径的方法,应用于中继节点,该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0b所示,该方法包括:

步骤s801b,接收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第八消息,以用于配置用户数据的发送。

步骤s802b,发送第九消息给锚节点的集中单元。

通过如下实施例来对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数据包路由的方法进行全面详尽的介绍:

本申请中,中继网络中的节点可以为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中继节点。

需要说明的是,节点1为第一节点,节点2为第二节点,节点3为第三节点,节点4为第四节点,节点5为第五节点,节点6为第六节点,节点7为第七节点,节点8为第八节点,节点9为第九节点。

可选地,传输路径表示传输用户数据所经过的节点,在一个实施例中,传输路径可以是数据包的源发送节点到目的接收节点间的一条端到端的路径,即该传输路径代表了传输该数据包所依次经过的源节点(该源节点可以是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节点2),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有可能没有中间节点),以及目的接收节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针对一个数据包,传输路径可以是接收数据包的下一跳节点,如果传输路径不同,下一跳节点就不同。

可选地,用户数据可能为用户面的数据,如drb所承载的数据,f1接口的用户面的数据,也可能是控制面的数据,如srb所承载的数据,f1接口的控制面的数据;所针对的用户可能是终端用户(该用户不是中继节点),也可能是中继节点,也可能是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如图1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节点1向节点2发送传输路径配置请求消息1-1,该配置请求消息可以帮助节点2确定是否启用一个传输路径来发送用户数据。该配置请求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该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用户数据属性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用来指示用户数据的属性信息,该属性信息是该“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所包含的其他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不同的指示信息,表示所针对的用户具有不同的属性;

■用户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用户是该用户数据所属的用户;

■drb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所指示的drb是该用户数据所属的drb;

■srb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所指示的srb是该用户数据所属的srb;

■用户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这个信息可以用来指示用户数据所属的用户以及无线承载;

■控制信令的类型信息,如与用户无关的f1接口的控制信令,与用户有关的f1接口的控制信令等;

■节点2接收用户数据所用的回程链路信道(即接入回程链路信道,ingressbackhaulrlcchannel)的标识信息;

■节点2发送用户数据所用的回程链路信道(即发送回程链路信道,egressbackhaulrlcchannel)的标识信息;

■用户数据的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用户数据的路由标识信息;

■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

■上下行数据的指示信息,指示用户数据是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或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

■重传数据包的指示信息,指示数据包是否为重传数据包。

■与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二信息,传输路径是指到达同一个目的接收节点的不同传输路径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与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二信息”所针对的用户数据具有相同的属性(该属性是上述“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属性)。针对一个传输路径,

该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

■主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primarypathid),主传输路径是传输用户数据时所需采用的主要传输路径,只有在一定条件(例如,参见如下的“启用该传输路径的条件信息”)满足的情况下,节点2才能使用其他路径传输用户数据;

■主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主传输路径是传输用户数据时所需采用的主要传输路径,只有在一定条件(例如,参见如下的“启用该传输路径的条件信息”)满足的情况下,节点2才能使用其他路径传输用户数据

■传输路径的目的接收节点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或标识信息;

■传输路径的路由标识信息,该路由标识信息指示了目的接收节点及到达该目的接收节点的一条传输路径;

■启用该传输路径的优先级信息,该优先级信息指示了当需要启用其他传输路径发送用户数据时,启用该传输路径的优先级;

■启用该传输路径的条件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条件信息可以是针对具有相同属性(该属性是上述“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数据而设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节点2收到的数据包中包含了传输路径信息(如pathid),则该启用的传输路径不同于数据包中所指示的传输路径,且能够将节点2收到的数据包发送到目的接收节点的一个或多个其他传输路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节点2收到的数据包中没有包含传输路径信息,则该启用的传输路径为能够将节点2收到的数据包发送到目的接收节点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针对一个传输路径,该条件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是否能够启用该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不能启用该传输路径,也可以指示可以启用该传输路径;

◆节点2的缓存中所存储的数据包的门限信息,如果存储的数据包的量超过了该门限信息所指示的量,则启用该传输路径,该门限信息可以是以比特为单位,也可以是以字节为单位,也可以是以个数为单位,也可以是以其他的量为单位。该门限信息可以是针对缓存中平均存储的数据包而设置的门限,也可以是针对缓存中任意时刻存储的数据包而设置的门限;该存储的数据包是节点2从其他一个或多个节点收到的所有数据包,也可以是节点2从其他一个或多个节点收到的部分数据包(一个实施方式为,该部分数据包可以是在其他一个或多个节点存储时间超过一定门限的数据包,如果节点2收到的数据包中,有些数据包在其他一个或多个节点的存储时间没有超过门限,则这些数据包就不被计算在内);

◆数据包在节点2的缓存中所存储的时间的门限信息,如果数据包在缓存中所存储的时间超过该门限信息所指示的值,则启用该传输路径;

◆数据包从中继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送到节点2时所经历的时间的门限信息,如果数据包从中继网络中的其他节点发送到节点2所经历的时间超过该门限信息所指示的值,则启用该传输路径;

◆指示当节点2到其下一跳节点的链路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时启用该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该下一跳节点是节点2收到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路由信息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

◆节点2到其下一跳节点或上一跳节点的链路的质量(如信号强度,信干噪比,rsrp,rsrq,cqi等)的门限信息,如该链路的质量低于该门限时,启用该传输路径。该下一跳节点是节点2收到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路由信息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该上一跳节点为向节点2发送数据包的节点;

◆节点2的下一跳节点所上报的可用缓存大小的门限信息,如可用缓存大小小于该门限信息时,启用该传输路径,该缓存大小可以是针对具有相同属性(该属性是上述“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数据。该下一跳节点是节点2收到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路由信息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

◆节点2收到的数据包中所包含的路由信息所指示的传输路径中的一个或多个节点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

■该传输路径上所传输的数据的数量信息,该信息指示了启用该传输路径后所传输的数据量。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数量信息指示了在该传输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包的个数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数量信息指示了在该传输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包的比特或字节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数量信息指示了在该传输路径上传输的数据包占所需传输的具有相同属性(该属性是上述“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数据包的百分比信息;

■该传输路径上所传输的数据的qos信息,该信息指示了该传输路径被启用后所传输的数据的qos信息;

■节点2与该传输路径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间的回程链路上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该回程链路信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如果是多个,就会包括多个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回程链路信道的qos信息;

■指示是否可以启用其他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或者指示是否修改数据包中的路径标识信息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是针对具有相同属性(该属性是上述“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数据而设置的;

■激活或去激活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用来指示传输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不用来传输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该指示信息可以是针对节点2发送给同一目的接收节点的所有数据,也可以是针对节点2发送给同一目的接收节点的部分数据(如该部分数据为有着相同属性的数据,该属性是上述步骤1-1中“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属性),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比特串(bitmap),每个比特代表了一条传输路径,用该比特的值来指示该传输路径的激活与去激活(如“1”表示激活,“0”表示去激活,或者“0”表示激活,“1”表示去激活);

■与路由有关的第七信息,该与路由有关的第七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节点2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是当节点2为目的接收节点时所用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举个例子,当用户数据包中所包含的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是该地址信息时,表示该数据包的目的接收节点是节点2;

■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是将锚节点的分布单元作为目的接收节点时所用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在一个实施例中,该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是节点2直接连接或通过其他中继节点间接连接的。举个例子,当节点2传输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是接入节点2的终端用户(非中继节点)的数据)或节点2自身产生的数据(该数据是节点2产生的f1控制面的数据或者是f1用户面的数据)时,如果该数据需要发送到该锚节点的分布单元,节点2会将数据包中的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设置为该信息;

■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ip地址信息。一个实施例中,该ip地址信息与“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地址信息”对应,如当节点2要发送的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为该ip地址,节点2可以在数据包中添加“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地址信息”;

■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的ip地址信息。一个实施例中,该ip地址信息与“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地址信息”对应,如当节点2要发送的数据包的目的ip地址为该ip地址,节点2可以在数据包中添加“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地址信息”;

■一个或多个路由表项,每个路由表项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路由标识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路由标识信息可以是由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与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组成。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路由标识信息可以用来指示目的接收节点与传输路径标识;

◆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

◆下一跳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支持的一个或多个切片的信息,如一个或多个s-nssai(singlenetworksliceselectionassistanceinformation)信息。节点2在收到这个信息后,只有节点2收到属于该切片所服务的用户数据后才可以利用该路由表项来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支持的一个或多个切片的信息,如一个或多个s-nssai(singlenetworksliceselectionassistanceinformation)信息,该信息指示了,只有被该切片所服务的用户数据才能根据上述路由表来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步骤1-2:节点2向节点1发送传输路径配置请求响应消息1-2,该消息用于确认节点2已经收到了传输路径配置请求消息1-1,或者用于确认传输路径配置过程已经成功完成,或者用于确认传输路径配置请求消息1-1与传输路径配置请求响应消息1-2所涉及的信令交互流程成功完成。该步骤可以为可选步骤。

步骤1-3:当节点2收到数据包后,如果步骤1-1所配置的条件满足,节点2就会根据步骤1-1的配置,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可选的,修改数据包中包含的传输路径信息(将数据包中的传输路径信息修改为所选定的传输路径),并根据所选定的传输路径,将数据包发送到相应的下一跳节点。进一步的,如果节点2改变了数据包的传输路径,节点2可以在数据包中添加与传输路径修改有关的第三信息,该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修改传输路径的节点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或标识信息;

■修改传输路径前,该数据包所包含的传输路径信息,和/或路由标识信息,和/或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修改传输路径后,该数据包所包含的传输路径信息,和/或路由标识信息,和/或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可选地,上述方法适用于下行数据(由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发送到中继节点的数据)和/或上行数据(由中继节点发送到锚节点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的数据)的发送。

可选地,上述步骤中配置请求消息1-1可以是f1控制消息(如gnb-cuconfigurationupdate消息,uecontextsetup/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或新定义的消息),也可以是x2接口的控制消息(sgnbaddition/modificationrequest),也可以是xn接口的控制消息(s-nodeaddition/modificationrequest),也可以是rrc消息(如rrcreconfiguration消息,或新定义的消息),也可以是放在mac层的包头中的信息,也可以放在bap层的包头的信息,也可以放在rlc层的包头中的信息,也可以以任何其他的形式发送。传输路径配置请求响应消息1-2可以是f1控制消息(如gnb-cuconfigurationupdateacknowledge消息,uecontextsetup/modificationresponse消息,或新定义的消息),也可以是x2接口的控制消息(sgnbaddition/modificationrequestacknowledge),也可以是xn接口的控制消息(s-nodeaddition/modificationrequestacknowledge)也可以是rrc消息(如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或新定义的消息),也可以是放在mac层的包头中的信息,也可以放在bap层的包头的信息,也可以放在rlc层的包头中的信息,也可以以任何其他的形式发送。

可选地,如果节点1是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则节点2是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中继节点;如果节点1和节点2属于两个不同的基站,则节点1是基站1或基站1的集中单元,节点2是基站2或基站2的集中单元,进一步的,基站1和基站2可以分别是双连接中的主基站和辅基站(或者辅基站和主基站);如果节点1是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中继节点,则节点2是中继节点(一个实施方式是,节点2是直接与节点1相连的中继节点;另一个实施方式是,节点2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间节点与节点1相连的)。

可选地,当节点1是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中继节点,节点2是中继节点时,如图11所示,还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a:节点3向节点1发送配置请求消息1-a,该节点3可以是锚节点,也可以是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该消息用来将节点2上与数据包的传输路径有关的信息发送给节点1,针对节点2,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目的接收节点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或标识信息,该目的接收节点是经过节点2可以到达的目的接收节点,换句话说,节点2上的路由表包含了到达该目的接收节点的路由表项;

■到达上述目的接收节点的一个或多个或全部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

■指示是否可以启用其他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或者指示是否修改数据包中的路径标识信息的指示信息;

■与传输路径有关的信息,参考步骤1-1中的定义。

步骤1-b:节点1向节点3发送配置请求响应消息1-b,该消息用于确认节点1已经收到了配置请求消息1-a,或者用于确认配置请求消息1-a与配置请求响应消息1-b所涉及的信令交互流程成功完成。该步骤可以为可选步骤。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的效果在于,中继节点可以确定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从而有效的利用多条传输路径完成用户数据的发送。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有如下可能的实施方式:

第一方面(实施方式一):节点1向节点2发送启用其他传输路径的条件信息,该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节点1向节点2发送传输路径配置请求消息1-1,该消息中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

■与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二信息;

■指示是否可以启用其他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

步骤1-2:可选的,节点2向节点1发送传输路径配置请求响应消息1-2,用于确认收到步骤1-1中发送的信息。

步骤1-3:当节点2收到数据包后,如果步骤1-1所配置的条件满足,节点2就会根据步骤1-1的配置,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可选的,如上所述,节点2可以在数据包中添加与传输路径修改有关的信息。

该实施方式可以帮助节点2确定选择用户数据传输路径的条件,并根据确定的传输路径发送用户数据。

第一方面(实施方式二):节点1向节点2发送路由表有关的信息,该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节点1向节点2发送传输路径配置请求消息1-1,该消息中至少包括与路由有关的第七信息,该与路由有关的第七信息是节点2用于数据包路由的。

步骤1-2:可选的,节点2向节点1发送传输路径配置请求响应消息1-2,用于确认收到步骤1-1中发送的信息。

步骤1-3:当节点2收到数据包后,根据路由表进行用户数据的路由。可选的,如上所述,节点2可以在数据包中添加与传输路径修改有关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是,节点2根据收到的与路由有关的第七信息来确定数据的传输路径。

第一方面(实施方式三):节点1向节点2发送传输路径激活或去激活有关的信息,该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节点1向节点2发送传输路径配置请求消息1-1,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

■激活或去激活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

步骤1-2:可选的,节点2向节点1发送传输路径配置请求响应消息1-2,用于确认收到步骤1-1中发送的信息。

步骤1-3:当节点2收到数据包后,根据激活或去激活的传输路径进行数据发送。可选的,如上所述,节点2可以在数据包中添加与传输路径修改有关的信息。

当节点1是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中继节点,节点2是中继节点时,在步骤1-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1-a,可选的,包括步骤1-b。该步骤1-a/1-b可以参见上述步骤1-a和1-b。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在于节点2可以根据激活或去激活的信息确定可以使用的传输路径,从而在激活的传输路径上发送数据。

第一方面(实施方式四):节点1向节点2发送传输路径上锁传输的数据的数量信息,该节点1是辅基站,节点2为主基站,节点1和节点2构成了双连接的两个基站,该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节点1向节点2发送传输路径配置请求消息1-1,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

■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

■传输路径上所传输的数据的数量信息,该传输路径为上述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所指示的路径。

可选的,在步骤1-1之前,还包括节点2向节点1发送基站间配置用户无线承载的请求消息,该消息至少包括“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而上述传输路径配置请求消息1-1是对“基站间配置用户无线承载的请求消息”的响应,如基站间配置用户无线承载的请求消息是x2接口的控制消息(如sgnbaddition/modificationrequest或s-nodeaddition/modificationrequest),也可以是xn接口的控制消息(如s-nodeaddition/modificationrequest),而传输路径配置请求消息1-1是x2接口的控制消息(如sgnbaddition/modificationrequestacknowledge),也可以是xn接口的控制消息(如s-nodeaddition/modificationrequestacknowledge)。

该实施方式的效果是,主基站可以根据辅基站发送的信息确定用户数据在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上的发送。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该方面包括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中继节点向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提供辅助信息来帮助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确定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如图1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节点4向节点5发送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该消息包含了帮助节点5选择用户数据传输路径的辅助信息,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四信息,参见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步骤1-1中的定义,该信息可以通过显示的方式给出,也可以通过隐式的方式给出。一个实施方式是,如果该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是通过f1接口的用户面消息(如dldatadeliverystatus或assistanceinformationdata消息)发送,则发送该消息所用的隧道信息就可以获知用户数据所属的drb;

■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该信息所针对的数据可能包括:1)目的接收节点是节点4的数据;2)目的接收节点不是节点4,且节点4未将数据的传输路径进行修改;3)目的接收节点不是节点4,且节点4将数据的传输路径进行了修改;4)目的接收节点不是节点4。该“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所针对的传输路径可以是节点4收到的数据包所指示的传输路径(输入路径),也可以是节点4将数据包发送给其他节点时在数据包中所指示的传输路径(输出路径),该输入路径和输出路径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针对一个传输路径,该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传输路径的类型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了该传输路径是节点4收到的数据包所指示的传输路径(输入路径),还是节点4将数据包发送给其他节点时在数据包中所指示的传输路径(输出路径),该指示信息可以是显示的指示信息,也可以是隐式的指示信息;

■传输路径的标识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

◆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来指示传输用户数据所用的传输路径,根据该指示信息,节点5可以获知该“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所针对的传输路径的标识;

◆传输路径的路由标识信息,该路由标识信息指示了目的接收节点及到达该目的接收节点的一条传输路径;

◆传输路径的目的接收节点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或标识信息。

■进一步的,该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路径可以是满足一定条件的传输路径,如经该传输路径发送的数据的数据量超过一定门限,经该传输路径发送的数据占所有数据的百分比超过一定门限等。与传输路径上的数据有关的第六信息,该数据是上述传输路径上节点4所收到或发送的具有相同属性(该属性是上述“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四信息”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用户数据,该用户数据包可以是节点4从其他一个或多个节点收到的具有相同属性的所有数据包,也可以是节点4从其他一个或多个节点收到的具有相同属性的部分数据包(一个实施方式为,该部分数据包可以是在其他一个或多个节点存储时间超过一定门限的数据包,如果节点4收到的数据包中,有些数据包在其他一个或多个节点的存储时间没有超过门限,则这些数据包就不被计算在内)。该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用户数据的数据量(datavolume)信息,该信息可以是以比特为单位,也可以是以字节为单位,也可以以包的个数为单位,也可以是在该传输路径上的数据量占总数据量(该总数据量是节点4处理的或收到的或发送的具有相同属性的用户数据总量)的百分比,也可以以其他形式来表示,进一步的,该数据量信息可以为上行数据的数据量信息,和/或下行数据的数据量信息,和/或上下行数据的数据量信息;

◆用户数据的速率(datarate)信息,该信息可以是一个平均速率信息,进一步的,该速率信息可以为上行数据的速率信息,和/或下行数据的速率信息,和/或上下行数据的速率信息;

◆用户数据的间隔时间的信息,该间隔时间是两个数据包接收或发送的间隔时间,该间隔时间信息可以为平均间隔时间信息;进一步的,该间隔时间的信息可以为上行数据的间隔时间的信息,和/或下行数据的间隔时间的信息,和/或上下行数据的间隔时间的信息;

◆节点4所期望的缓存大小,和/或可用的缓存大小;

◆节点4所期望的数据发送速率,和/或可接受的数据发送速率。

上述“与传输路径上的数据有关的第六信息”反映了在传输路径上数据传输/接收的状态,因此也可以称为“数据传输状态信息”或“数据接收状态信息”。

表示上述“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的方法有多种,一个实施方式是,针对每个传输路径给出“传输路径的类型的指示信息”和/或“传输路径的标识指示信息”和/或“与传输路径上的数据有关的第六信息”;另一个实施方式是,以比特串(bitmap)的形式指示传输路径,每个比特代表一个传输路径,每个比特的值代表节点4是否提供了该比特所代表的传输路径的有关的信息,例如“1”表示包含了,“0”表示没有包含,或者“0”表示包含了,“1”表示没有包含,若代表某个传输路径的比特指示包含了该传输路径的有关信息,则还会包括“传输路径的类型的指示信息”和/或“与传输路径上的数据有关的信息”。如果上述“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中仅包含“传输路径的标识指示信息”,则表示节点4所收到的数据是来自于该“传输路径的标识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路径。进一步的,如果从节点4到节点5间只存在一条传输路径,上述“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也可以不包含指示传输路径的信息,如只包含“与传输路径上的数据有关的第六信息”。

■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发生改变时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传输路径发生改变时,改变前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改变后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

■节点4所建议的传输路径的信息,该建议的传输路径是节点4建议的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该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所建议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

■所建议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是以比特串(bitmap)的形式给出,该比特串的每个比特代表了一个传输路径,每个比特的值代表了节点4是否建议节点3使用该传输路径,如“1”表示建议使用,“0”表示建议不使用,或者“0”表示建议使用,“1”表示建议不使用。

步骤2-2:节点5根据步骤2-1包含的信息,可以获知用户数据在各传输路径的传输状况,如负载,速率等,也可以帮助节点5为用户数据选择合适的传输路径,也可以帮助节点5添加新的传输路径,也可以帮助节点5进行数据发送时的流量控制。

可选的,在步骤2-1之前,还可以包括,节点4获取辅助信息传输消息中的信息。具体的,节点4从其他节点接收用户数据,并根据接收的用户数据获取上述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中所包含的信息,进而生成辅助信息传输消息。

可选的,在步骤2-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2-0。

步骤2-0:节点5向节点4发送辅助信息请求消息2-0,该消息用于指示节点4向节点5提供辅助信息,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信息,参见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步骤1-1中的定义,该信息帮助节点4确定需要针对哪些数据向节点5提供辅助信息;

■发送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所用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和/或所用的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

■节点4需要向节点5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的配置信息,一个实施例中,该配置信息可以是针对具有相同属性(该属性是上述“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四信息”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属性)的用户数据的。

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指示节点4是否向节点5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为“提供”,也可以为“不提供”;一个实施方式是,该指示信息是节点5向节点4发送轮询指示信息(polling),该指示信息可以用来指示“提供”或“不提供”。如果指示“提供”,节点4向节点5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

■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节点4需要向节点5提供该标识信息所指示的传输路径的“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信息”;

■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根据该指示信息可以确定对应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节点4需要向节点5提供该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路径的“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

■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的门限信息,该门限可以是针对传输的数据量(或接收的数据量)的门限,也可以是针对数据传输速率(或数据接收速率)的门限,也可以是针对数据的间隔时间的门限,也可以是针对接收特定数据(如在其他节点驻留时间(或排队时间,或存储时间)超过一定门限的数据)的数据量的门限,也可以针对其他量的门限。可以是小于该门限时,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也可以是大于该门限时,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数据是通过传输路径1发送给节点4,当节点4在传输路径1上收到的数据量小于该门限时,节点4需要向节点5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数据是通过传输路径1发送给节点4,当节点4在其他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除传输路径1外的路径)上收到的数据量大于该门限时,节点4需要向节点5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数据是节点4通过传输路径1发送的,当节点4在传输路径1上发送的数据量小于该门限时,节点4需要向节点5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户数据是节点4通过传输路径1发送的,当节点4在其他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除传输路径1外的路径)上发送的数据量大于该门限时,节点4需要向节点5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

■提供“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或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的周期信息,该信息指示了节点4向节点5发送“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或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的周期。接收到该信息后,节点4会按照上述步骤2-1中的方法向节点5周期性的发送“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或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

■节点5的数据发送状态有关的信息,该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发送数据所用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

■数据发送的数量(datavolume)信息,该信息可以是以比特为单位,也可以是以字节为单位,也可以以包的个数为单位,也可以是在该传输路径上的数据量占总数据量(该总数据量是节点5处理的或发送的具有相同属性的用户数据总量)的百分比,也可以以其他形式来表示;

■数据发送的速率信息;

■数据接收的速率信息;

上述过程中,可选地,辅助信息请求消息2-0和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可以是f1接口的用户面消息,如辅助信息请求消息2-0是dluserdata消息,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是dldatadeliverystatus或assistanceinformationdata消息;另一个实施方式为辅助信息请求消息2-0和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是f1接口的控制面消息,如消息2-0是uecontext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2-1是uecontextmodificationresponse;另一个实施方式为辅助信息请求消息2-0和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是rrc消息,如消息2-0是rrcreconfiguration,消息2-1是rrcreconfigurationcomplete;另一个实施方式为辅助信息请求消息2-0和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为不同类型的消息,可能的类型有f1接口的用户面消息,f1接口的控制面消息,rrc消息,如消息2-0为f1接口的控制面消息(如uecontextsetup/modificationrequest,或其他f1接口的控制面消息),消息2-1为f1接口的用户面消息,如dldatadeliverystatus或assistanceinformationdata消息。辅助信息请求消息2-0和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所采用的消息类型也可以为其他类型,这两个消息的名称也可以为其他名称。

上述过程中,可选地,节点4可以为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中继节点,节点5可以为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节点4是中继节点,节点5是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其他中继节点,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上述步骤2-0中所定义的消息可以是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给节点4的,而节点4将步骤2-1中所定义的消息发送给节点5。

在上述过程中,可选地,在步骤2-1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2-0-1,即其他节点(中继节点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向节点4发送拥塞指示消息2-0-1,该拥塞指示消息通知节点4,该其他节点处发生了拥塞,收到该指示消息后,节点4会执行上述步骤2-1。进一步的,该拥塞指示消息2-0-1可以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节点拥塞的指示,一个实施方式是,用一个比特来指示节点发生了拥塞;

■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一个实施方式是,该传输路径为发生拥塞的传输路径;

■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

■该其他节点服务该回程链路信道的缓存状态信息,如可用缓存大小,已被占用的缓存大小等。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效果在于,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可以根据收到的辅助信息确定合适的传输路径,提高用户数据发送的效率。另外,上述步骤2-1中的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中所包含的信息也反映了中继节点(节点4)接收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如节点5)发送的数据时的接收状态,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收到该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后,可以调整其数据的发送,有效的进行数据发送的流量控制。因此,本申请的第二方面的另一个效果在于,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可以根据收到的辅助信息有效的进行数据发送的流量控制,如果数据是通过多条路径发送的,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可以根据收到的辅助信息有效的在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上进行数据发送的流量控制(如选择合适的数据发送速率,选择合适的数据发送量,等)。为了达到该效果,可以有如下的流程:

步骤2-1a:节点4向节点5发送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a,该消息包含了帮助节点5获得数据接收状态的辅助信息,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

步骤2-2a:节点5根据步骤2-1a包含的信息,可以获知用户数据在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的传输状况,如负载,速率等,可以帮助节点5有效的在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上进行数据发送的流量控制。

可选的,在步骤2-1a之前,还可以包括,节点4获取辅助信息传输消息中的信息。

可选的,在步骤2-1a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2-0a:节点5向节点4发送辅助信息请求消息2-0a,该消息用于指示节点4向节点5提供辅助信息,该消息中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辅助信息请求消息2-0。

可选的,在步骤2-1a之前,还可以包括步骤2-0-1a,即其他节点(中继节点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向节点4发送拥塞指示消息2-0-1a,该消息的具体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拥塞指示消息2-0-1。

此外,当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分为集中单元的控制面部分(centralunit–controlplane)和集中单元的用户面部分(centralunit–userplane)时,会存在中继节点向集中单元的控制面部分发送上述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但是用户数据的发送是由集中单元的用户面部分控制,这样就需要集中单元的控制面部分向集中单元的用户面部分提供数据发送的辅助信息,则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可以包括如下过程:

步骤2-a:节点4向节点5的控制面部分发送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a,该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可以参见上述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1,此外,该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a还可以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节点拥塞的指示,一个实施方式是,用一个比特来指示节点发生了拥塞;

■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一个实施方式是,该传输路径为发生拥塞的传输路径;

■与节点4服务的回程链路信道有关的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

■该回程链路发生拥塞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表明节点4上服务该回程链路的资源发生了拥塞,如缓存拥塞;

■服务该回程链路信道的缓存的状态信息,如可用缓存大小,已被占用的缓存大小等。

步骤2-b:节点5的控制面部分向节点5的用户面部分发送控制数据发送的请求消息2-b,节点5的用户面部分收到该消息后,可以决定如何发送数据,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信息,参见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步骤1-1中的定义,

进一步的,该信息也指示了控制数据发送所针对的用户数据的属性;

■步骤2-a中收到的辅助信息传输消息2-a中所包含的一个或多个信息;

■数据发送的控制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停止发送数据的指示信息,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指示停止数据发送的传输路径(即在该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路径上停止发送数据);

■减慢数据发送的指示信息,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指示减慢数据发送的传输路径(即在该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路径上减慢发送数据);

■加快数据发送的指示信息,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指示加快数据发送的传输路径(即在该指示信息所指示的传输路径上加快发送数据);

■数据发送的速率;

■数据发送的数据量;

■数据发送的传输路径。

步骤2-c:节点5的用户面部分根据步骤2-b中收到的信息来控制用户数据的发送。可选的,节点5的用户面部分向节点5的控制面部分发送控制数据发送的响应消息2-c,用于确认收到了步骤2-b中所发送的消息。

上述步骤2-b中控制数据发送的请求消息2-b可以是e1接口的bearercontextsetup/modificationrequest消息(ts38.463),也可以是e1接口的其他消息,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消息。

上述过程的效果在于,当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包括集中单元的控制面部分和集中单元的用户面部分时,中继节点向集中单元的控制面部分发送辅助信息后,其可以继续向集中单元的用户面部分提供相关信息来帮助用户面部分控制用户数据的发送。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中继节点或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探测到回程链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向其他节点发送与无线链路失败有关的信息,如图1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1:节点6向节点7发送无线链路失败上报消息3-1,该消息主要是上报与节点6所探测到的无线链路失败有关的信息。该消息是节点6的分布单元部分或移动终端部分探测到其服务的回程链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后而发送的消息。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节点6探测到了无线链路失败,在一个实施例中,“节点6探测到了无线链路失败”是指节点6的分布单元部分探测到其服务的回程链路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节点6探测到了无线链路失败”是指节点6的移动终端部分探测到其服务的回程链路发生了无线链路失败;进一步的,该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指示探测到无线链路失败的实体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了是节点6的分布单元部分探测到了无线链路失败,或者指示了是节点6的移动终端部分探测到了无线链路失败;另外,还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原因信息,该原因信息用来指示节点6向节点7发送无线链路失败上报消息3-1的原因是探测到了无线链路失败;

■节点6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该节点6是服务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的节点(可能是用分布单元部分服务,也可能是用移动终端部分服务),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是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是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来指示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该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服务该回程链路的节点(如中继节点,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服务该回程链路的节点(如中继节点,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分布单元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服务该回程链路的节点(如中继节点,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移动终端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无法到达的节点(unreachablenode)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该无法到达的节点是中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的目的接收节点,或者是一个或多个路由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目的接收节点。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无法到达的节点为节点6根据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推断出的通过节点6无法到达的节点,该无法到达的节点可以是节点6的下一跳节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无法到达的节点可以不是节点6的下一跳节点。该无法到达的节点可以是下行数据无法到达的节点,也可以是上行数据无法到达的节点,也可以是上下行数据都无法到达的节点;

■可到达的节点(reachablenode)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该可到达的节点是中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其可以是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的目的接收节点,或者是一个或多个路由标识信息所指示的目的接收节点。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可到达的节点为节点6根据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推断出的通过节点6可到达的节点,该可到达的节点可以是节点6的下一跳节点;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无法到达的节点可以不是节点6的下一跳节点。该可到达的节点可以是下行数据可到达的节点,也可以是上行数据可到达的节点,也可以是上下行数据都可到达的节点;

■无法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该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处在该传输路径中;该无法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可以是无法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也可以是无法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也可以是无法用于上下行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

■可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该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不处在该传输路径中;该可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可以是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也可以是可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也可以是可用于上下行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

■无法用于数据传输的路由的标识信息,该路由的标识信息指示了该路由的目的接收节点和到达该目的接收节点的传输路径;该无法用于数据传输的路由可以是无法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路由,也可以是无法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路由,也可以是无法用于上下行数据传输的路由;

■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路由的标识信息,该路由的标识信息指示了该路由的目的接收节点和到达该目的接收节点的传输路径;该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路由可以是可用于下行数据传输的路由,也可以是可用于上行数据传输的路由,也可以是可用于上下行数据传输的路由;

■无线链路失败恢复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指示节点6探测到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已经恢复了,在一个实施例中,“节点6探测到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已经恢复了”是指节点6的分布单元部分探测到其服务的回程链路已经恢复了,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节点6探测到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已经恢复了”是指节点6的移动终端部分探测到其服务的回程链路已经恢复了;

■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已经恢复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来指示已经恢复工作的回程链路,该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服务该回程链路的节点(如中继节点,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服务该回程链路的节点(如中继节点,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分布单元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服务该回程链路的节点(如中继节点,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移动终端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步骤3-2:节点7确定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该步骤是可选步骤。节点7根据收到的无线链路失败上报消息3-1确定是否改变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对于被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影响的用户数据,如果节点7能找到其他的传输路径来发送这些用户数据,节点7会改变这些数据的传输路径。

步骤3-3:节点7向节点8发送无线链路失败上报消息3-3。该消息的内容可以参见上述消息3-1。该步骤是可选步骤。该节点8为除节点6/7外的其他节点。节点7发送的无线链路失败上报消息可能是将步骤3-1中收到的消息转发给节点8,也可能会更新步骤3-1中收到的消息后发送给节点8。例如,从节点6收到的消息3-1可能包含“无法到达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如果节点7发现该信息所指示的节点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通过节点7的其他传输路径(该其他传输路径是无需经过节点6的传输路径)到达,则节点7可以将这些可到达的节点从“无法到达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中删除。

可选地,在步骤3-1之前,还包括节点6确定无线链路失败,即节点6的分布单元部分或移动终端部分探测(detect)其服务的链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

可选地,在步骤3-1之前,还包括配置节点6的步骤3-0,该步骤用于配置节点6是否发送无线链路失败上报消息给其他节点,该步骤包括,节点9向节点6发送无线链路失败上报的配置消息3-0,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是否发送无线链路失败上报消息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可以指示“发送”或“不发送”;

■可以通过其他节点(除了节点6外的节点)到达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具体的说,对于该信息所指示的节点,其他节点可以通过其他的传输路径到达;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该其他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可选地,根据无线链路失败上报的配置消息3-0,节点6就可以确定在其探测到无线链路失败后是否需要向其他节点发送无线链路失败上报消息3-1,对于节点6所确定的无法到达的节点,如果通过其他节点也无法到达,则节点6就无需向其他节点发送消息3-1,反之,节点6可以向其他节点发送消息3-1。

在上述过程中,可选地,节点6/7/8/9可以是中继网络中的任意一种类型的节点(如中继节点,锚节点,锚节点的集中单元,锚节点的分布单元)。节点7可以是节点6的父节点(即节点6的移动终端部分所接入的节点),也可以是节点6的子节点(即节点6的分布单元部分所服务的节点)。同理,节点8可以是节点7的父节点,也可以是节点7的子节点。

上述过程中,可选地,“无线链路失败上报消息3-1”和/或“无线链路失败上报的配置消息3-0”可以是f1控制消息,也可以是rrc消息,也可以是放在mac层的包头中的信息,也可以放在bap层的包头的信息,也可以放在rlc层的包头中的信息,也可以以任何其他的形式发送。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的效果在于,当中继节点的无线链路发生失败时,可以通知其他节点链路的失败,并通过该通知信息将用户数据切换到其他的传输路径上发送,避免因为无线链路失败导致的用户数据发送的中断。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

为了提供用户数据发送的可靠性,现有网络支持pdcp层的包重复功能,即一个pdcp层的包会被复制成两个后分别发送给用户。为了支持pdcp层的包重复(pdcpduplication)功能,如图14所示,对于一个用户drb的一个pdcp包,基站的集中单元与基站的分布单元间建立了两个隧道(即隧道1和隧道2)来分别发送由pdcp层复制产生的两个相同的数据包,然后将这两个相同的包分别交由两个不同的rlc实体(rlc1和rlc2),以及对应的逻辑信道(逻辑信道1和逻辑信道2)发送,并最终通过两组不同小区发送给用户。这样,在现有技术中,针对一个用户drb,只要在基站的集中单元和基站的分布单元间建立了两个隧道,基站的分布单元就需要为该用户drb配置两个rlc实体,及对应的逻辑信道,以及服务每个逻辑信道和rlc实体的一个或多个小区。

在中继网络中,如图15所示,一个中继节点可能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父节点(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所接入的节点)接入网络(如图15(a)中的中继节点3),或者一个中继节点所直接连接的或间接连接的节点可能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父节点接入网络(如图15(b)中的中继节点4),在这种情况下,用户数据可能会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发送给该中继节点。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为一个用户drb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隧道,不同的隧道上的数据会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发送给中继节点,如图15(a)中,在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与中继节点3之间建立了隧道1和隧道2,图15(b)中,在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与中继节点4之间建立了隧道1和隧道2。根据现有技术,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会认为针对该drb启动了pdcp包重复的功能,需要为该drb建立两个不同的rlc实体,每个rlc实体会配置对应的逻辑信道,且还会配置服务每个rlc实体及相应的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小区。但是,在中继网络中,建立两个隧道的目的是为了将用户drb的数据经由不同的传输路径发送给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因此,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无需依据现有技术来配置drb。为了让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能够正确的配置用户的drb,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数据包路由的方法,如图16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1: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向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发送无线承载的配置请求消息4-1,该消息用于配置用户的drb,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用户的drb的标识信息;

■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隧道的地址信息,如传输层信息(如ip地址,和/或gtp-teid(gtptunnelendpointidentfier));针对每个隧道的地址信息,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与该隧道上所传输的数据有关的信息,如发送的数据量信息,发送的数据的百分比信息(如发送的数据占所有配置的传输该用户drb数据(或上行数据,或下行数据)的隧道上所传输的数据的百分比),发送数据的速率信息,启动一个隧道的条件信息(如门限信息。举个例子,当另一个隧道上传输的数据超过该门限时才启用该隧道)

■配置rlc实体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作用是向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指示是否需要为用户的drb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rlc实体。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信息为pdcp重复(pdcpduplication)配置的指示信息(指示是否为该用户drb配置pdcp重复功能,如果没有配置pdcp重复功能,则无需为用户的drb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rlc实体,如果配置pdcp重复功能,则需要为用户的drb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rlc实体),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信息为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rlc实体的指示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信息为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逻辑信道的指示信息。进一步的,如果该指示信息指示无需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rlc实体(或无需配置pdcp重复功能,或无需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逻辑信道),则在步骤4-2中,中继节点就无需向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隧道的地址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信息也可以通过隐式的方式发送,如未包含某个信息时,就隐式的指示无需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lc实体,或无需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逻辑信道,该某个信息可以为“重复激活(duplicationactivation,参见ts38.473)”信息(该duplicationactivation信息是用于指示初始的pdcp重复功能的状态,如初始状态为激活或未激活)。

■配置rlc实体的个数的指示信息,如果收到该信息,在步骤4-2中,需要提供相同个数的隧道的地址信息

■配置逻辑信道的个数的指示信息,如果收到该信息,在步骤4-2中,需要提供相同个数的隧道的地址信息

■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隧道的地址信息的指示信息;如果收到该信息,在步骤4-2中,需要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隧道的地址信息,进一步的,即使没有配置pdcp重复功能,在步骤4-2中也需要提供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隧道的地址信息

■所需隧道地址信息的个数信息,如1个,2个等。如果收到该信息,在步骤4-2中,提供的隧道的地址信息的个数需要为该个数信息所指示的个数,进一步的,即使没有配置pdcp重复功能,在步骤4-2中也需要按照该个数信息提供隧道的地址信息

步骤4-2: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向锚节点的集中单元部分发送配置请求响应消息4-2,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用户的drb的标识信息;

■中继节点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隧道的地址信息,如传输层信息(如ip地址,和/或gtp-teid(gtptunnelendpointidentfier));进一步的,该提供的隧道的地址信息的个数是根据步骤4-1中所收到的信息确定的。如果步骤4-1中的信息指示提供一个隧道的地址信息,则在步骤4-2中只提供一个隧道的地址信息,如果指示提供两个,则在步骤4-2中提供两个隧道的地址信息

■用户drb的配置信息,如果消息4-1中指示需要为用户的drb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lc实体,该配置信息中会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rlc实体的配置信息,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与每个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信息,和/或服务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信息(如小区的标识信息);如果消息4-1中指示无需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rlc实体,则该配置信息中会包括一个rlc实体的配置信息,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与该rlc实体对应的逻辑信道信息,和/或服务每个逻辑信道的一个或多个小区的信息(如小区的标识信息)。

步骤4-3: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将步骤4-2中收到的配置信息通过无线承载配置消息4-3发送给用户,该配置信息是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给中继节点,然后由中继节点发送给用户。

可选地,上述消息4-1和消息4-2可以分别是uecontextsetup/modificationrequest和uecontextsetup/modificationresponse消息,上述无线承载配置消息4-3可以为rrcreconfiguration消息

上述方法可以配置用户数据在多跳网络中的路由,即配置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每个传输路径对应了一个隧道。

上述方法除了用于配置用户数据路由外,还可以用于在多跳网络中进行用户无线承载的配置。

本申请的第四方面的效果在于,中继节点收到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地址信息后,可以根据消息4-1中的信息决定是否需要为用户drb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lc实体,从而有效的利用中继节点侧的资源。如果消息4-1中的信息表明无需配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lc实体(即pdcp重复功能没有启用),则表明该多个隧道的地址是用来传输同一个drb的不同数据的。这个方法的另一个效果在于,可以将一个用户drb的数据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发送到中继节点,每个路径都有对应的隧道的地址信息,一种实施方式是,一个隧道就代表了一个传输路径。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

在中继网络中,一个中继节点可能会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接入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并且该中继节点与每个锚节点的分布单元可能是直接相连的,也可能是通过一个或多个中继节点间接相连的。当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向中继节点发送数据时,经过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不同,中继节点侧所使用的地址(如ip地址)会不同。如图15a所示,中继节点3与锚节点的集中单元间有两个传输路径,每个传输路径所经过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不同,则中继节点3会使用不同的ip地址与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进行通信。如中继节点3有两个ip地址(ip1和ip2),如果锚节点的集中单元通过锚节点的分布单元1发送数据到中继节点,则中继节点3需要使用ip1,即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数据包需要将ip1作为目的接收地址,这样数据包就会通过锚节点的分布单元1;如果锚节点的集中单元通过锚节点的分布单元2发送数据到中继节点,则中继节点3需要使用ip2,即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数据包需要将ip2作为目的接收地址,这样数据包就会通过锚节点的分布单元2。但是,在现有技术中,数据包的传输路径是由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决定的,而接收数据包时所用的中继节点侧的地址是由中继节点决定并通过信令告知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因此中继节点在决定地址时无法获知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所选择的传输路径,从而可能导致中继节点选择不合适或错误的ip地址。

为了帮助中继节点选择合适的地址来接收用户数据,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用户数据传输路径的配置方法,如图16a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1: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或锚节点)向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或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发送用户数据的配置请求消息5-1,该消息用于配置用户数据的发送。该中继节点可以与锚节点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其他节点与锚节点相连。该消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与用户数据的配置有关的信息,该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用户drb的标识信息;

■用户数据的类型信息,如与用户相关联的控制信令(ue-associatedf1ap),非用户相关联的控制信令(non-ue-associatedf1ap),非f1接口的数据(non-f1traffic);

■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侧的隧道地址有关的信息,如传输层信息(如ip地址),和/或gtp-teid(gtp隧道端点标识,gtptunnelendpointidentifier);

■与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配置信息,该用户数据可以是上行数据(由中继节点发送给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也可以是下行数据(由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给中继节点),也可以既包括上行数据,也包括下行数据。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该用户数据是用户drb的数据,那么该配置信息可以是针对每个用户drb给出,也可以是针对每个用户drb的每个(上行/下行)隧道给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用户数据可以既包括接入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的用户的数据,也包括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自己产生的数据(如f1ap消息,non-f1数据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该与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配置信息适用于该所有用户数据,另一种可能情况是,该配置信息仅适用于部分用户的数据。该配置信息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传输路由的标识信息(该标识信息可以包括节点的bapaddress,和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对于上行数据,该标识信息中所包含的bapaddress是传输路径中的目的接收节点的地址信息,该目的接收节点为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进一步的,该标识信息中的bapaddress可以用来指示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所经过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的地址信息,根据该信息,中继节点就可以确定其在接收下行数据时所用的地址信息(ip地址),即与该标识信息中所包含的bapaddress所对应的地址,这样表明用户的上行和下行数据都会经过相同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

■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所经过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ip地址;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所指示的节点是上行数据的传输路径所经过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进一步的,该信息也指示了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所经过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根据该信息,中继节点就可以确定其在接收下行数据时所用的地址信息(ip地址),这表明用户的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都经过相同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

■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一个实施例中,该传输路径是上行数据的传输路径,进一步的,该信息也指示了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则表明用户的上行数据和下行数据都使用相同的传输路径,根据该信息,中继节点就可以确定其在接收下行数据时所用的地址信息(ip地址);

■下一跳节点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在一个实施例中,该下一跳节点是接收中继节点所发送的数据(或上行数据)的节点的地址信息;

■发送用户数据所用的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回程链路信道可以是中继节点发送数据(或上行数据)所用的回程链路信道;

■确定传输地址的辅助信息,该信息用来帮助中继节点确定接收下行数据所用的地址信息,该信息可以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所经过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的标识信息,如bapaddress,ip地址,gnb-duid等,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与该标识信息所对应的中继节点侧的地址信息,如一个或多个bapaddress,一个或多个ip地址;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果下行数据需要经过多个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时,还可以包括多个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标识信息,如多个bapaddress或多个ip地址;

◆接收下行数据时所用的地址信息,该地址信息是中继节点侧的信息,如ip地址,bapaddress;进一步的,如果该信息是中继节点的bapaddress,该信息还可以包括与该bapaddress所对应的中继节点侧的一个或多个ip地址;

◆确定中继节点的下行地址所用的指示信息,该下行地址是用于中继节点接收下行数据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信息为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的标识信息,如bapaddress,如果下行数据需要经过多个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时,该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多个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标识信息,如多个bapaddress;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为中继节点的标识信息,如bapaddress,ip地址等;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为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信息为传输下行数据所用的路由标识信息(该信息包括了目的接收节点的bapaddress和传输路径的标识);

◆传输下行数据所用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

◆传输下行数据所用的路由标识信息(该信息包括了目的接收节点的bapaddress和传输路径的标识);

◆接收下行数据时所用的地址所属的集合的指示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中继节点有多个地址(如ip地址,bapaddress),这些地址被分为不同的组,该指示信息用来帮助中继节点确定其接收下行数据时所用的地址应该从哪个组中选取;

◆中继节点接收下行数据所使用的小区组的指示信息,该信息用来指示接收下行数据所使用的小区组,如mcg(主小区组,mastercellgroup),scg(辅小区组,secondarycellgroup),小区组标识cellgroupid等;

◆发送下行数据的上一跳节点的标识信息,该上一跳节点是将用户的下行数据发送给该中继节点的节点,该标识信息可以为bapaddress,gnb-duid等;

◆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所经过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的指示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该指示信息用来指示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所经过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与上行数据的传输路径所经过的锚节点的分布单元(或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不同。

步骤5-2: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或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向锚节点的集中单元部分发送用户数据的配置请求响应消息5-2,该消息可以向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确认收到了步骤5-1的消息。如果中继节点需要向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反馈其所确定的地址信息,则该消息还可能至少包括如下信息之一:

■用户drb的标识信息;

■用户数据的类型信息,如与用户相关联的控制信令(ue-associatedf1ap),非用户相关联的控制信令(non-ue-associatedf1ap),非f1接口的数据(non-f1traffic);

中继节点侧的地址有关的信息,如传输层信息(如ip地址),和/或gtp-teid(gtptunnelendpointidentifier);进一步的,该信息中的ip地址是根据步骤5-1中所收到的信息确定的。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地址有关的信息可以用于指示中继节点侧的隧道地址(如传输层地址,和/或gtp-teid),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该地址有关的信息就是中继节点侧的隧道地址有关的信息,如传输层信息(如ip地址),和/或gtp-teid(gtptunnelendpointidentifier)可选地,上述消息5-1和消息5-2可以是f1ap消息,例如,消息5-1和消息5-2可以分别是uecontextsetup/modificationrequest和uecontextsetup/modificationresponse消息;再例如,上述消息5-1和消息5-2可以分别是gnb-cuconfigurationupdate和gnb-cuconfigurationupdateacknowledge消息;再例如,上述消息5-1和消息5-2可以只有上述步骤5-1,则消息5-1可以为f1setupresponse或gnb-duconfigurationupdateacknowledge消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消息5-1和消息5-2可以是rrc消息,在该实施例中,消息5-1可以是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给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的,消息5-2可以是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发送给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的;中继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收到消息5-1后,会根据该消息中的信息确定该中继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传输用户数据时所用的地址信息;在该实施例,上述消息5-1和消息5-2可以分别是rrcreconfig/rrcconnectionreconfig和rrcreconfigcomplete/rrcconnectionreconfigcomplete消息;再例如,可以只有上述步骤5-1,则消息5-1可以为dlinformation消息,或其他的rrc消息(现有的或是新定义的);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消息5-1和消息5-2可以为新定义的消息。

本申请的第五方面的效果在于,中继节点接收到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传输用户数据的配置信息后,确定接收下行数据时所需使用的地址信息,进一步的,根据该地址信息,中继节点可以向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反馈其所设置的接收下行数据的隧道信息。

实施例二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二节点设备,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第二节点设备10,包括第一处理模块101和第二处理模块102。

第一处理模块101,用于接收第一节点发送的第一消息;

第二处理模块102,用于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可选地,第一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与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二信息、指示是否可以启用其他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激活或去激活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与路由有关的第七信息。

可选地,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一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用户数据属性的指示信息、用户的标识信息、数据无线承载drb的标识信息、信令无线承载srb的标识信息、用户无线承载的标识信息、控制信令的类型信息、第二节点接收用户数据所用的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第二节点发送用户数据所用的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用户数据的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和/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用户数据的路由标识信息、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上下行数据的指示信息、重传数据包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与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二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主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主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传输路径的目的接收节点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或标识信息、传输路径的路由标识信息、启用传输路径的条件信息、传输路径上所传输的数据的数量信息、传输路径上所传输的数据的服务质量qos信息、第二节点与传输路径所指示的下一跳节点间的回程链路上用于传输用户数据的回程链路信道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与路由有关的第七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第二节点的地址信息、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地址信息、锚节点的分布单元的ip地址信息、锚节点的集中单元的ip地址信息、一个或多个路由表项、支持的一个或多个切片的信息。

可选地,第二节点在数据包传输过程中的为数据包增加与传输路径修改有关的第三信息,第三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修改传输路径的节点的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或标识信息;

在修改传输路径前,数据包所包含的传输路径信息、路由标识信息、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中的至少一种;

在修改传输路径后,数据包所包含的传输路径信息、路由标识信息、目的接收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中的至少一种。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一节点设备,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8所示,第一节点设备20,包括第三处理模块201和第四处理模块202。

第三处理模块201,用于发送第一消息给第二节点,以用于第二节点根据第一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第四处理模块202,用于接收第二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以用于确认第二节点已经接收到第一消息。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五节点设备,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9所示,第五节点设备30,包括第五处理模块301和第六处理模块302。

第五处理模块301,用于接收第四节点发送的第三消息,第三消息包括帮助第五节点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辅助信息;

第六处理模块302,用于根据第三消息,确定数据包的发送。

可选地,第三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与用户数据属性有关的第四信息、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发生改变时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第四节点所建议的传输路径的信息。

可选地,与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第五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传输路径的类型的指示信息、传输路径的标识指示信息、与传输路径上的数据有关的第六信息。

可选地,第四节点所建议的传输路径的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第四节点所建议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第四节点所建议的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的指示信息。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四节点设备,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0所示,第四节点设备40,包括第七处理模块401和第八处理模块402。

第七处理模块401,用于获取第三消息;

第八处理模块402,用于发送第三消息给第五节点,第三消息包括帮助第五节点确定数据包传输的辅助信息。

第七处理模块401,还用于接收第五节点发送的第四消息,以用于指示第四节点向第五节点提供辅助信息。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六节点设备,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1所示,第六节点设备50,包括第九处理模块501和第十处理模块502。

第九处理模块501,用于确定无线链路失败;

第十处理模块502,用于发送第五消息给第七节点,以用于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可选地,第五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指示信息、第六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的指示信息、无法到达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可到达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无法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可用于数据传输的传输路径的标识信息、无法用于数据传输的路由的标识信息、可用于数据传输的路由的标识信息、无线链路失败恢复的指示信息、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已经恢复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可选地,发生无线链路失败的回程链路已经恢复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分布单元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服务回程链路的节点的移动终端部分的标识信息或地址信息(如bapaddress)。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第七节点设备,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2所示,第七节点设备60,包括第十一处理模块601和第十二处理模块602。

第十一处理模块601,用于接收第六节点发送的第五消息;

第十二处理模块602,用于根据第五消息,确定数据包的传输路径。

基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设备,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3所示,锚节点的集中单元设备70,包括第十三处理模块701和第十四处理模块702。

第十三处理模块701,用于发送第六消息给中继节点,以用于配置路由的数据所属的用户drb;

第十四处理模块702,用于接收中继节点发送的第七消息,以确认收到了第六消息,或确认无线承载的配置过程成功完成。

可选地,第六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用户的drb的标识信息、锚节点的集中单元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隧道的地址信息、配置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实体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第七消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用户的drb的标识信息、中继节点侧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隧道的地址信息、用户drb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中继节点设备,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4所示,中继节点设备80,包括第十五处理模块801和第十六处理模块802。

第十五处理模块801,用于接收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第六消息或第八消息,以用于配置路由的数据所属的用户drb;

第十六处理模块802,用于发送第七消息或第九消息给锚节点的集中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路由的设备中未详述的内容,可参照上述数据包路由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包路由的设备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数据包路由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中继节点可以确定使用其他的传输路径发送用户的数据的条件,从而有效的利用多条传输路径完成用户数据的发送。

2)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可以根据收到的辅助信息确定合适的传输路径,提供用户数据发送的效率。另一个效果在于,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可以根据收到的辅助信息有效的进行数据发送的流量控制,如果数据是通过多条路径发送的,锚节点或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可以根据收到的辅助信息有效的在一个或多个传输路径上进行数据发送的流量控制(如选择合适的数据发送速率,选择合适的数据发送量,等)。

3)当中继节点的无线链路发生失败时,可以通知其他节点链路的失败,并通过该通知信息将用户数据切换到其他的传输路径上发送,避免因为无线链路失败导致的用户数据发送的中断。

4)中继节点收到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隧道的地址信息后,可以根据无线承载的配置请求消息中的信息决定是否需要为用户drb建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rlc实体,从而有效的利用中继节点侧的资源。

5)中继节点收到锚节点的集中单元发送的与用户数据的传输路径有关的配置信息后,可以确定接收下行数据时所使用的地址信息,从而保持下行数据的传输路径与中继节点所使用的地址信息的一致。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用计算机程序指令来实现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每个框以及这些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中的框的组合。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将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实现,从而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方法的处理器来执行本申请公开的结构图和/或框图和/或流图的框或多个框中指定的方案。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