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2334623发布日期:2020-09-25 18:0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电子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电子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接入物联网的智能设备的种类、数量越来越多。但是这些智能设备大多是不同企业开发出来的,所采用的传输协议、通信协议以及数据传输的格式等各不相同,导致设备间互不兼容。

目前各企业都在打造自己的生态圈,对于拥有自己生态圈的企业来说,可兼容生态圈内各厂家的子设备产品。但是开发智能子设备产品的厂家很多,而且新企业不断涌现,做生态的企业很难能兼容所有厂家的智能子设备产品。另一方面,那些致力于开发智能子设备产品的小企业,没有资源开发网关产品,并且没有自己的生态圈,开发网关产品对他们价值不大。多数小企业选择将其产品接入到行业龙头企业的生态圈。目前都是通过企业合作的方式,龙头企业的网关兼容终端设备厂商的子设备,或者终端设备厂商根据龙头企业的协议开发其子设备。合作的方式还存在一些不足,如终端设备厂商规模过小,很难引起龙头企业的注意,依赖龙头企业兼容不可靠;终端设备厂商的单品已出货,修改协议成本代价巨大;开发周期长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能够实现不兼容设备间的通信。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应用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通信信息,第一通信信息符合第一设备的通信标准;第一应用调用第二应用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以将第一通信信息转换成第二通信信息,第二通信信息符合第二设备的通信标准;第一应用将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第一应用调用第二应用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以将第一通信信息转换成第二通信信息包括:第一应用将第一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第二应用接收第一通信信息,基于第二设备的通信标准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协议转换,将第一通信信息转换成第二通信信息;第二应用将转换后得到的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一应用,以使第一应用将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第一应用调用第二应用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之前还包括:第一应用判断第一通信信息是否是第二应用能够兼容处理的通信信息;若是,则执行第一应用调用第二应用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的步骤。

其中,第一应用判断第一通信信息是否是第二应用能够兼容处理的通信信息包括:第一应用获取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设备信息与自定义设备信息列表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判定第一设备是第二应用预定义的自定义设备,若判定第一设备是第二应用预定义的自定义设备,则判定第一通信信息是第二应用能够兼容处理的通信信息。

其中,第一应用获取第一设备的设备信息,并将设备信息与自定义设备信息列表进行匹配之前还包括:第二应用调用第一应用的接口,将自定义设备列表信息注册到第一应用中。

其中,第一应用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通信信息之前还包括:第一应用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携带入网请求的第一通信信息;第一应用接收携带入网请求的第一通信信息,给予入网应答,并生成携带绑定请求的第二通信信息;其中,第一应用调用第二应用解析携带入网请求的第一通信信息,获取入网请求,基于入网请求生成携带绑定请求的第二通信信息;第一应用将携带绑定请求的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以建立第一设备与第二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第一应用模块和第二应用模块,第一应用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通信信息/发送第二通信信息,第一通信信息符合第一设备的通信标准,第二通信信息符合第二设备的通信标准;第二应用模块用于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以将第一通信信息转换成第二通信信息。

其中,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装置还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与第一应用耦接,用于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设备,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的电子设备间通信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指令/程序数据,指令/程序数据能够被执行以实现上述的电子设备间通信的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结合至少两种分别兼容处理不同通信标准的应用模块,能够实现两个电子设备间的通信,特别地,能够实现两个不兼容设备之间的通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电子设备间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另一电子设备间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基于龙头企业没有办法兼容所有终端设备厂商的产品,而终端设备厂商又需要依附龙头企业生态圈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赋能的思维,龙头企业赋予终端设备厂商将其智能子设备接入到自己的生态圈的能力,提供整套网关解决方案,终端设备厂商可基于网关解决方案去兼容自己的子设备,进而开发出一款既兼容龙头企业生态圈的子设备,又兼容自己的子设备的网关产品。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装置,该装置10包括第一应用模块101、第二应用模块102和第一通信接口103。

其中,第一通信接口103用于与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建立通信连接;第一应用模块101与第一通信接口103耦接,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03接收/发送通信信息,同时第一应用模块101还可解析处理符合第二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第二应用模块102与第一应用模块101耦接,用于解析处理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且可将通信信息转换成符合第二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

第一应用模块101与第二应用模块102之间还可以包括第二通信接口(图未示),用于实现第一应用模块101与第二应用模块102之间的通信连接,因第一应用模块101不能兼容处理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在接收到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时,第一应用模块101可调用能兼容处理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的第二应用模块102对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进行处理,以使装置10可实现两个不兼容设备间的通信。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利用装置10可实现两电子设备间的通信。具体地,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分别通过第一通信接口103与装置10建立通信连接,第一设备20和第二设备30可通过装置10向对方发送通信信息,也可通过装置10接收来自对方的通信信息。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20向装置10发送了第一通信信息,第一通信信息是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第一应用模块101接收到第一通信信息后,检测发现第一通信信息是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而第一应用模块101不能兼容处理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第一应用模块101可调用能兼容处理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的第二应用模块102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且可将第一通信信息转换成第一应用模块101能兼容处理的符合第二设备通信标准的第二通信信息,实现不兼容设备间的通信。具体地,第一应用模块101将第一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模块102,第二应用模块102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协议转换将第一通信信息转换成第二通信信息,第二应用模块102将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一应用模块101,第一应用模块101再将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30,实现第一设备20与第二设备30之间的通信。通过该实施方式,即使第一设备20与第二设备30之间不兼容,也能实现两者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20向装置10发送了第一通信信息,第一通信信息是符合第二设备通信标准的,第一应用模块101在接收到第一通信信息后,检测判断其是复合第二设备通信标准的,第一应用模块101可直接对第一通信信息解析处理,再将第一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30,此时不再需要第二应用的参与。因此,利用装置10既可实现可兼容的两设备间的通信,也可实现不可兼容的两设备间的通信。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装置10上设置能分别兼容处理不同通信标准的应用模块,即至少安装两个应用程序,能够实现两个电子设备间的通信,特别地,能够实现两个不兼容设备之间的通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安装更多个应用程序,即第二应用可以有多个,以兼容更多中的设备。

在一实施方式中,装置10可以是网关设备,如可以是基于zigbee、蓝牙等任意协议的网关设备,该网关设备上至少安装有两个应用程序,可实现两个不兼容设备间的通信。

第一设备可以是智能电视、智能冰箱、智能音箱等智能电子设备,第二设备是服务器等计算机设备。第一设备、第二设备均可通过通信接口与网关设备建立通信连接,以利用网关设备实现与对方的信息交互。通过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案,可将不同于服务器协议标准的第一设备接入到云端服务组网中,与云端服务器进行通信。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设备10包括处理器11。

处理器11还可以称为cpu(central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单元)。处理器1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处理器11还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11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设备10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器(图中未示出),用于存储处理器11运行所需的指令和数据。

处理器11用于执行指令以实现下述本申请电子设备间通信的方法任一实施例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

处理器11在工作时,可根据工作职能划分成多个模块,如第一应用模块、第二应用模块用于处理不同的任务事项,具体请参阅上述实施方式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应用场景中,实现电子设备间通信的设备为网关设备,该网关设备上安装有第一应用程序和至少一个第二应用程序。第一应用可以是某大型企业开发的应用程序,可兼容其生态链中多种子设备,第二应用可以是某小型企业基于第一应用开发的应用程序。

具体地,某大型企业有自己的生态链,有开发好的网关产品,该网关产品能兼容生态链中的多种子设备,但是随着时间推移,会有不同的终端设备厂商开发出更多种不同的终端设备,某大型企业的网关设备不能去兼容所有子设备,特别是一些新增的子设备;而终端设备厂商大都没有资源开发网关产品,并且大多没有自己的生态圈,也没有必要独立开发网关设备,但是没有可兼容其终端设备的网关设备又阻碍了终端设备与其他设备间的通信。

因此,某大型企业可以向终端设备厂商提供网关解决方案(即带有第一应用的网关设备),终端设备厂商可基于此进行开发(即开发第二应用),使该网关设备能够兼容自己的终端设备(即第二应用可处理符合终端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而又不会改变网关设备原有的架构,使得网关设备既能够兼容大型企业原有生态链中的子设备,也可以兼容终端设备厂商研发的终端设备(即网关设备上会同时安装有第一应用和第二应用)。

通过该实施方式的实施,使得大型企业赋予终端设备厂商将其智能子设备接入到自己的生态圈能力,不再需要大型企业为兼容更多设备而不断更新网关设备;同时可使终端设备不再依赖大型企业的通信标准,且可在能力范围内开发出兼容自己设备的网关设备。进而使大型企业的网关设备能兼容更多小企业的子设备,也使小企业的产品开发更灵活,不再完全依赖大公司,也不用完全独立开发网关设备,节约研发成本。

基于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间通信的方法。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一电子设备间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间的通信方法包括:

s410:第一应用接收来自第一设备的第一通信信息。

其中,第一通信信息是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如可以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生成的通信信息。

s420:第一应用调用第二应用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以将第一通信信息转换成第二通信信息。

其中,第二通信信息是符合第二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如可以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生成的通信信息。

s430:第一应用将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二设备。

其中,第一应用能够兼容处理符合第二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而第二应用可兼容处理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因此,第一应用在接收到符合第一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后,可调用第二应用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处理,做一个协议转换,将第一通信信息转换成符合第二设备通信标准的通信信息,再发给第二设备,实现两个不兼容设备间的通信。

在一实施方式中,第一应用接收到通信信息后,可先检测判断通信信息是基于哪个通信标准。具体的,可以预先对电子设备进行自定义分类,可通过判断通信信息是来自哪一类电子设备来判断其是基于哪一通信标准。如可以预先在第一应用上注册设备信息列表,定义电子设备的厂商名、型号、设备类型等设备信息,通过判断设备信息来判断是通信信息是基于哪个通信标准的。

请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另一电子设备间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实施方式中,第一设备是智能终端设备、第二设备是云端服务器,在进行智能终端设备与服务器通信之前,需要先对智能终端设备进行配网,将智能终端设备加入到云端服务平台的组网中,具体包括:

s51:云端服务器打开zigbee网关(以下简称网关)的配网允许,并将配网允许通知下发给网关。其中,可以是用户在客户端设备上进行操作,客户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点击添加设备的指令,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打开配网允许请求,云端服务器在接收到打开配网允许请求后打开网关的配网允许。

s52:网关收到云端服务器下发的配网允许通知之后,打开自己的配网功能,即打开zigbee网络。

s53:智能终端设备扫描是否有允许配网的网关,当扫描到环境中打开配网功能的网关后,向该网关发送携带入网请求的第一通信信息。其中,需预先打开智能终端设备的配网功能,才能执行智能终端设备扫描是否有允许配网的网关的操作,可以是用户手动打开智能终端设备的配网功能,也可以利用客户端设备向智能终端设备发送打开配网功能指令,然后自动打开配网功能。

s54:网关的第一应用收到智能终端设备发送的携带入网请求的第一通信信息之后,给出入网应答,同时向云端服务器发送绑定请求。

其中,第一应用在发送绑定请求之前需先判断智能终端设备是自定义子设备还是生态圈子设备。其中,自定义子设备所发送的通信信息是基于第一通信协议生成的通信信息,生态圈子设备所发送的通信信息是基于第二通信协议生成的通信信息,网关设备的第一应用可兼容处理生态圈子设备的通信信息,网关设备的第二应用可兼容处理自定义设备的通信信息。

当判定智能终端设备是自定义设备后,第一应用可调用第二应用获取绑定请求信息,具体地,第一应用将携带入网请求的第一通信新发送给第二应用,第二应用对携带入网请求的第一通信信息进行解析,获取入网请求,其中,入网请求中携带智能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授权码等验证信息,第二应用可基于入网请求中的设备信息、授权码信息等给出绑定请求信息,然后将携带绑定请求的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一应用,再由第一应用将携带绑定请求的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当判定智能终端设备是生态圈的子设备时,第一应用可直接识别解析第一通信信息,获取入网请求,给出绑定请求。

其中,可预先将设备信息列表注册到第一应用,即在执行步骤s51之前,可先执行步骤s50:向第一应用注册自定义设备列表。如可以是第二应用调用第一应用的接口将需要接入的子设备(即自定义子设备)厂商名和型号列表注册到第一应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直接将自定义设备信息列表输入第一应用,在此不做限定。

s55:云端服务器收到智能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数据之后,存储智能终端设备的设备信息,将该智能终端设备加入组网中,并关闭配网。

至此,该智能终端设备已加入生态组网,后续可利用该服务器对智能终端设备进行管控,也可利用该服务器与生态圈中的其他智能终端设备进行通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果智能终端设备已在组网中,可直接进行信息交互。

当云端服务器需要向智能终端设备下发命令指示时,云端服务器将携带命令通知的第二通信信息发送至网关,第一应用在接收到第二通信息后,解析获取命令通知,并判断该命令通知是发送给自定义子设备还是生态链子设备,当判定是下发给自定义子设备时,第一应用将携带命令通知的第二通信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第二应用对第二通信信息进行协议转换,将其转换成携带命令通知的第一通信信息,并发回第一应用,再由第一应用发送给对应的智能终端设备。当判定是下发给生态链子设备则第一应用可直接将第二通信信息发送至对应的生态链子设备,无需进行协议转换。

当智能终端设备需要向云端服务器上报其状态信息时,智能终端设备将携带状态信息的第一通信信息发送至网关,第一应用在接收到第一通信信息后,判断该信息是来自自定义子设备还是生态链子设备,当判定是来自自定义设备时,第一应用将携带状态信息的第一通信信息发送至第二应用,第二应用对第一通信信息进行协议转换,将其转换成携带状态信息的第二通信信息,并发回第一应用,再由第一应用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当判定是来自生态链子设备上报的状态信息时,则第一应用可直接将第一通信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无需进行协议转换。

该实施方式中,通过在网关设备上安装能分别兼容处理不同通信标准的至少两个应用程序,能够实现两个电子设备间的通信,特别地,能够实现两个不兼容设备之间的通信。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以安装更多个应用程序,即第二应用可以有多个,以兼容更多中的设备。

请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方式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存储有指令/程序数据61,该指令/程序数据61被执行时实现本申请电子设备间通信方法任一实施例以及任意不冲突的组合所提供的方法。其中,该指令/程序数据61可以形成程序文件以软件产品的形式存储在上述存储介质60中,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60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或者是计算机、服务器、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