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6042发布日期:2020-09-01 20:04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随身听等一些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当需要欣赏音乐时,耳机便成为一种这些电子产品必不可少的附属品,然而在有线入耳式耳机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听诊器效应,听诊器效应是耳机线受外界碰撞或者空气摩擦,产生的振动通过耳机线直接传递到耳道内,产生让人很不愉快的摩擦声。

大多传统的耳机线都是简单直接的与耳机头连接,而耳机头和播放器之间较长的耳机线在外部容易因为与衣物碰撞摩擦产生听诊器效应,影响耳机的使用体验,也容易对耳朵造成不适感,而且,大多传统有线耳机的耳机线一般都比较长,越长不仅越容易产生听诊器效应,也容易发生缠绕,不便于使用。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大多传统耳机容易产生听诊器效应而对耳朵造成不适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保护耳朵的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包括耳机头和耳机线,所述耳机线固定连接在耳机头的下端,所述耳机头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消音盒,所述消音盒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方设有与其平行设置的振动板,所述振动板的内部固定嵌设有永磁块,所述固定板与振动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振弹簧,所述耳机线远离耳机头的一端贯穿固定板设置并沿着防振弹簧呈螺旋状绕设,所述耳机线远离防振弹簧的一端延伸至消音盒的外部设置,所述振动板的两端均延伸至消音盒的侧壁内设置,所述消音盒的侧壁上设有与振动板相匹配的滑动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耳机线沿着防振弹簧呈螺旋状绕设,耳机通电后,当耳机在听诊器效应的作用下带动振动板振动时,会带动其内部的永磁块上下振动,由楞次定律可知,防振弹簧上的耳机线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即会阻碍振动板的上下振动,避免振动传导到耳机头内,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听诊器效应使耳朵产生的不适感。

在上述的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中,所述滑动槽与振动板的上下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液囊,两个所述弹性液囊的液体内分别盛有异极相斥的磁粉。

在耳机线带动振动板振动时,弹性液囊的弹性能缓冲掉一部分耳机线的振动,弹性液囊内的异极相斥的磁粉会进行小幅度的波动,磁粉之间的磁力作用会对振动板进行进一步的约束和削弱。

在上述的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中,所述消音盒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绕线盒,所述绕线盒内通过盘簧转动连接有绕线筒,所述耳机线远离消音盒的一端绕设在绕线筒上并延伸至绕线盒外部设置,所述绕线盒内设有调节机构。

在使用过程中,多余长度的耳机线是绕在绕线筒上的,减短了耳机头和播放器之间的距离,避免过长的耳机线与衣物摩擦产生听诊器效应。

在上述的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绕线盒内的压板,所述压板与绕线盒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压板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延伸至绕线盒外壁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拉钮。

在未使用的情况下,整根耳机线都是缠绕在绕线筒上的,能有效防止耳机线发生缠绕,方便使用,当需要使用时,将拉钮向外拉动,便可以根据需要决定耳机线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实施例2中绕线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耳机头;2耳机线;3消音盒;4固定板;5振动板;6永磁块;7防振弹簧;8滑动槽;9弹性液囊;10绕线盒;11绕线筒;12压板;13弹簧;1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能有效预防听诊器效应的耳机,包括耳机头1和耳机线2,耳机线2固定连接在耳机头1的下端,耳机头1的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消音盒3,消音盒3内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固定板4,固定板4下方设有与其平行设置的振动板5。

振动板5的内部固定嵌设有永磁块6,固定板4与振动板5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振弹簧7,耳机线2远离耳机头1的一端贯穿固定板4设置并沿着防振弹簧7呈螺旋状绕设,即耳机线2粘附在防振弹簧7的表面。

耳机线2远离防振弹簧7的一端延伸至消音盒3的外部设置,振动板5的两端均延伸至消音盒3的侧壁内设置,消音盒3的侧壁上设有与振动板5相匹配的滑动槽8,振动板5在滑动槽8内上下振动能消耗部分耳机线2的振动。

滑动槽8与振动板5的上下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弹性液囊9,弹性液囊9的弹性能缓冲掉一部分耳机线2的振动,两个弹性液囊9的液体内分别盛有异极相斥的磁粉,磁粉之间的磁力作用会对振动板5进行进一步的约束和削弱,即进一步减小听诊器效应。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耳机接通播放器后耳机通电,在使用过程中若耳机线2摩擦衣物发生振动时,会首先带动振动板5振动,振动板5振动时弹性液囊9的弹性能缓冲掉一部分振动板5的振动,从而缓冲掉耳机线2的振动,缓解听诊器效应。

在振动板5振动的同时,弹性液囊9内的异极相斥的磁粉会进行小幅度的波动,磁粉之间的磁力作用会对振动板5进行进一步的约束和削弱。

在振动板5振动的同时会带动其内部的永磁块6上下振动,由于耳机线2是沿着防振弹簧7呈螺旋状绕设,由楞次定律可知,防振弹簧7上的耳机线2产生的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即会阻碍振动板5的上下振动,避免振动传导到耳机头1内,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听诊器效应使耳朵产生的不适感。

实施例2

如图3-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消音盒3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绕线盒10,绕线盒10内通过盘簧转动连接有绕线筒11,耳机线2远离消音盒3的一端绕设在绕线筒11上并延伸至绕线盒10外部设置,绕线盒10内设有调节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滑动连接在绕线盒10内的压板12,压板12与绕线盒10的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13,压板12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另一端延伸至绕线盒10外壁设置并固定连接有拉钮。

在本实施例中,在本耳机未被使用的情况下,整根耳机线2都是缠绕在绕线盒10内的绕线筒11上的,能有效防止耳机线2发生缠绕,当需要使用时,向外拉动拉钮使压板12克服弹簧13的弹力从耳机线2上离开,再根据需要将耳机线2拉出。

在使用过程中,多余长度的耳机线2是绕在绕线筒11上的,减短了耳机头1和播放器之间的距离,避免过长的耳机线2与衣物摩擦产生听诊器效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