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监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23144524发布日期:2020-12-01 13:24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人脸识别监控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监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人脸识别的监控方法和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安全意识的不断提高,摄像头在小区、家庭等区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为了实现区域安全监控,目前的摄像头在监控到任意人员进入区域内时,会实时对进入的人员进行跟随拍摄,在监控到人员离开区域后才会解除监控。然而,这样的方式会导致业主等合法用户在区域内活动时,仍对其进行监控,存在隐私侵犯风险以及监控方案不智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控方法,旨在实现摄像头不对合法用户进行跟随拍摄,保护用户隐私并提高区域监控的智能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监控方法,所述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摄像头拍摄的监控图像;

判断所述监控图像中是否包括面部图像,若是,则提取所述面部图像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

可选地,所述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是否匹配;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则执行所述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的步骤;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则控制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进行跟随监控,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摄像头拍摄的监控图像的步骤。

可选地,所述预设监控区域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摄像头,不同的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不同角度的所述监控图像,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包括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是否匹配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是否包括人脸正面;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包括人脸正面,则判断所述人脸正面对应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是否匹配;

若所述人脸正面对应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

若所述人脸正面对应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

可选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是否包括人脸正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未包括人脸正面,则根据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生成人脸正面对应的第二面部特征参数;

若所述第二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

若所述第二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

可选地,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还包括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是否包括人脸正面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未包括人脸正面,则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是否匹配;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

可选地,所述预设监控区域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摄像头,不同的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不同角度的所述监控图像,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包括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所述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是否匹配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包括人脸侧面,判断所述人脸侧面对应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是否匹配;

若所述人脸侧面对应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

若所述人脸侧面对应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

可选地,所述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获取与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匹配的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校验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在所述预设监控区域的通行权限;

若校验通过,则执行所述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的步骤;

若校验不通过,则控制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进行跟随监控。

可选地,所述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预设监控区域存在关联监控区域,则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校验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在所述关联监控区域的通行权限;

若校验通过,则联动所述预设监控区域以及所述关联监控区域内的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

可选地,所述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控制所述预设监控区域内的摄像头切换至设定拍摄状态运行;

若所述预设监控区域不存在人体,返回执行所述获取摄像头拍摄的监控图像的步骤;

其中,所述设定拍摄状态包括第一拍摄状态或第二拍摄状态,所述第一拍摄状态为所述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向朝向所述预设监控区域内的设定子区域的状态,所述第二拍摄状态为所述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向按照设定规律动态变化的状态。

此外,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包括:

摄像头,用于拍摄监控图像,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至少两个,不同的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不同角度的监控图像;

控制设备,所述控制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监控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摄像头连接,所述监控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监控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监控方法,该方法获取摄像头拍摄的监控图像,在监控图像包括面部图像时,提取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若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则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通过这样的方式业主等合法用户只需预先存储面部特征参数,在其进入监控区域时摄像头采集到其面部图像便不会受到摄像头的跟随监控,从而实现摄像头不对合法用户进行跟随拍摄,保护用户在其合法进入区域内的隐私性,同时跟随监控可适应于进入区域内用户的身份进行开启或关闭,有效提高区域监控的智能化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监控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监控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监控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3中步骤s0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监控方法又一实施例中图3中步骤s0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监控方法再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监控方法再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获取摄像头拍摄的监控图像;判断所述监控图像中是否包括面部图像,若是,则提取所述面部图像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

由于现有技术中,摄像头在监控到任意人员进入区域内时,会实时对进入的人员进行跟随拍摄,在监控到人员离开区域后才会解除监控。然而,这样的方式会导致业主等合法用户在其私人的区域内活动时,摄像头也会对其进行跟随拍摄,对用户造成压迫感,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本发明提供上述的解决方案,旨在实现摄像头不对合法用户进行跟随拍摄,保护用户隐私并提高区域监控的智能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监控系统,应用于对其安装的区域进行监控。

具体的,参照图1,监控系统包括摄像头1和与摄像头1连接的控制设备2。摄像头1具体安装于监控区域,摄像头1具体包括摄像头,摄像头用于拍摄监控区域的监控图像。控制设备2具体用于图像识别(如监控图像中面部图像的识别等)、图像识别结果分析(如面部图像中面部特征参数的提取、比对等)和摄像头1的监控控制(如启动或停止跟随监控等)。

进一步的,监控系统中摄像头1的数量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摄像头1在监控区域中可以不同的位置和角度安装,以拍摄监控区域内不同角度的监控图像。具体的,监控系统需要对不同的监控区域进行监控时,至少两个摄像头1可分布设于不同的监控区域,每个监控区域中设置的摄像头1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以保证拍摄到每个监控区域内不同角度的监控图像。具体的,如图1所示,监控区域包括监控区域①、监控区域②时,监控区域①内设有摄像头a、b,监控区域②内设有摄像头c、d,摄像头a、b、c、d均与控制设备2通讯连接。

具体的,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参照图1,控制设备2包括:处理器2001(例如cpu),存储器2002等。存储器2002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2002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2001的存储装置。上述的摄像头1、存储器2002与处理器2001连接。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2002中可以包括监控程序。在图1所示的装置中,处理器2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2002中存储的监控程序,并执行以下实施例中监控方法的相关步骤。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装置结构并不构成对装置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一实施例中,控制设备2中图像识别功能的相关模块、图像识别结果分析相关模块可内置于摄像头中、且与摄像头连接,摄像头控制相关模块可独立于摄像头设置且与图像识别结果分析相关模块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图像识别功能的相关模块、图像识别结果分析相关模块、摄像头控制相关模块可集成安装在同一设备中。

基于上述的监控系统,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监控方法,以用于对监控系统设置的区域进行监控的控制。

参照图2,提出本申请监控方法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监控方法包括:

步骤s10,获取摄像头拍摄的监控图像;

监控区域中的摄像头对其所在监控区域的图像进行实时采集。获取摄像头采集的数据得到这里的监控图像。

其中,当监控区域中摄像头的数量为一个时,获取该设备采集的数据作为监控图像;当监控区域中摄像头的数量多于一个时,获取每个摄像头采集的数据作为这里的监控图像。

步骤s20,判断所述监控图像中是否包括面部图像;

若是,则执行步骤s30、步骤s40;若否,可返回执行步骤s10,也可在监控图像中存在人体图像时控制摄像头对人体图像对应的人员进行跟随监控并返回执行步骤s10。

对获取得到的监控图像进行人体识别,当识别到监控图像包含有人体图像时,进一步确定人体图像中头部图像的所在区域,对头部图像进行面部识别,当头部图像存在面部的特征图像时,判定监控图像中存在面部图像;当头部图像不存在面部的特征图像时,判定监控图像中不存在面部图像。其中,当监控图像中出现面部图像时,表明有人员进入到监控区域内;当监控图像中未出现面部图像时,表明监控区域内不存在人员进入到监控区域。

步骤s30,提取所述面部图像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

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具体指的是表征当前监控图像中出现的人员的面部特点的表征参数。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具体为对采用预设的面部特征提取算法对图像进行处理后得到的特征码。特征码的具体形式为字符串。

当确定监控图像中存在面部图像时,采用面部特征提取算法对面部图像进行处理,将处理得到的结果作为第一面部特征参数。

步骤s40,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

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具体为预先采集并存储的允许进入区域内的合法用户(如监控区域内物业的业主等)的面部特征参数(可具体包括正脸面部特征参数和/或侧脸面部特征参数)。具体的,在步骤s10之前,可获取合法用户的面部图像,对面部图像采用与面部特征参数同样的方式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得到的特征进行保存,形成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具体的,当监控区域的数量多于一个时,可将合法用户允许进入的监控区域确定为目标区域,将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与目标区域进行关联存储,目标区域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其中,监控区域及其对应的合法用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获取用户设置参数直接生成;此外,该对应关系也可获取用户输入的区域请求信息和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后,当服务器基于区域请求信息的反馈结果为允许时,将发出区域请求信息的用户确定为区域请求信息对应的监控区域的合法用户。具体的,不同的监控区域所允许进入的合法用户可相同也可不同。例如,监控区域包括a、b、c三个区域时,监控区域a、b允许用户1进入,监控区域b、c允许用户2进入,则用户1的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与监控区域a、b对应的区域标识信息进行关联存储,用户2的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与监控区域b、c对应的区域标识信息进行关联存储。基于此,当监控区域的数量多于一个、且不同摄像头分布设于不同监控区域时,可分别确定采集到面部图像的摄像头所在的监控区域,基于所确定的监控区域的区域标识信息获取对应的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将获取得到的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分别与对应的面部图像当前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进行比对。

将当前监控图像中提取得到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进行比对,若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的相似度达到设定阈值以上,则表明当前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若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的相似度未达到设定阈值,则表明当前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

预设监控区域指的是预先设置的与拍摄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的摄像头绑定的监控区域。预设监控区域可包括拍摄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的摄像头所在的监控区域,也可包括拍摄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的摄像头以外的其他监控区域。

对人体的跟随监控具体指的是摄像头的拍摄方向跟随预设监控区域内人体移动并持续拍摄该人体图像。

其中,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具体指的是,预设监控区域内的摄像头数量多于一个时,其中一个摄像头采集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时,预设监控区域内所有摄像头均关闭对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的跟随监控。

这里关闭跟随监控可以是针对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也可以是针对监控区域内的所有人体。也就是说,关闭跟随监控可指的是不对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进行跟随监控,但维持对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以外的其他人进行跟随监控。此外,关闭跟随监控也可以指的是对预设监控区域内所有人员均关闭跟随监控,也就是说,合法用户与非合法用户一同进入监控区域内时,摄像头也不会执行跟随监控。

需要说明的是,在摄像头的跟随监控关闭后,返回执行步骤s10,出现时新的人脸重新判断是否需要开启跟随监控。

例如,监控区域有一个且定义为监控区域①,监控区域①内设有摄像头a、b,当a或b采集的监控图像中与预设面部特征参数匹配时,同时停止a和b两个摄像头对与预设面部特征参数匹配的人体的跟随监控,当a或b采集的监控图像中与预设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时,a和b中至少一个对监控到的与预设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人体进行跟随监控。监控区域包括监控区域①、②时,监控区域①内设有摄像头a、b,监控区域②内设有摄像头c、d,当a或b采集的监控图像中与预设面部特征参数匹配时,停止a和b两个摄像头对与预设面部特征参数匹配的人体的跟随监控,同时可不对监控区域②中的c、d进行控制,也可停止c和d两个摄像头对与预设面部特征参数匹配的人体的跟随监控。当c或d采集的监控图像中与预设面部特征参数匹配时,停止c和d两个摄像头对与预设面部特征参数匹配的人体的跟随监控,同时可不对监控区域①中的a、b进行控制,也可停止a和b两个摄像头对与预设面部特征参数匹配的人体的跟随监控。这里,通过上述方式,一个摄像头采集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其所在区域、甚至其他区域中的所有摄像头均不会执行跟随监控,从而实现空间中用户合法身份识别结果的共享,简化不同设备独立识别过程,同时保证空间中某些设备由于角度问题未能采集到用户人脸时,也可基于其他采集到用户人脸的摄像头的识别结果及时停止跟随监控,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监控方法,该方法获取摄像头拍摄的监控图像,在监控图像包括面部图像时,提取面部图像中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若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则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通过这样的方式业主等合法用户只需预先存储面部特征参数,在其进入监控区域时摄像头采集到其面部图像便不会受到摄像头的跟随监控,从而实现摄像头不对合法用户进行跟随拍摄,保护用户在其合法进入区域内的隐私性,同时跟随监控可适应于进入区域内用户的身份进行开启或关闭,有效提高区域监控的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监控方法又一实施例。参照图3,将步骤s40中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的步骤定义为步骤s40a,所述步骤s30之后,还可包括:

步骤s00,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是否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

若匹配,则可执行步骤s40a;若不匹配,则可执行步骤s50之后,返回执行步骤s10。

步骤s50,控制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进行跟随监控。

具体的,控制摄像头的拍摄方向跟随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移动并持续拍摄该人员的图像。

在本实施例中,对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的人员进行跟随监控,直至拍摄到该人员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的面部特征参数时关闭跟随监控,从而保证区域安全的同时可基于人脸识别到合法用户的身份时及时关闭跟随监控,保护用户的隐私和提高区域监控的智能化程度。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监控区域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摄像头,不同的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不同角度的所述监控图像,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包括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基于此,参照图4,步骤s00包括:

步骤s01,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是否包括人脸正面;

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包括人脸正面,则执行步骤s02;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未包括人脸正面,则执行步骤s03。

其中,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未包括人脸正面,则表明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为人脸侧面。

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包括人脸正面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的数量为一个且其对应的人脸角度为人脸正面,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的数量为多于一个且其对应的人脸角度均为人脸正面,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的数量为多于一个且其对应的人脸角度包括人脸正面和人脸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从面部图像提取面部特征参数的过程具体包括:采用正面人脸对应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计算所述面部图像对应的面部特征参数。基于此,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是否包括人脸正面的过程为: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是否符合所述人脸特征提取算法的输出结果对应的设定规则;当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符合所述设定规则时,判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为人脸正面的面部特征参数;当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不符合所述设定规则时,判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为人脸侧面的面部特征参数。设定规则具体指的是人脸正面对应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对正面人脸的面部图像进行处理时得到的计算结果所满足的特定规则(如字符串的长度、字符串的特定字节中的数值范围等)。

步骤s02,判断所述人脸正面对应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执行步骤s05,若不匹配,则可执行步骤s06。

当存在多于一个第一面部特征参数时,若有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为人脸正面的面部特征参数,另外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为人脸侧面的面部特征参数,则将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中属于正面人脸的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进行匹配,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中属于人脸侧面的面部特征参数不作处理。当前提取到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中人脸正面的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则可控制预设监控区域内的摄像头停止跟随监控;当提取到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中人脸正面的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则可控制预设监控区域内的摄像头对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跟随监控。

步骤s03,根据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生成人脸正面对应的第二面部特征参数;

按照人脸侧面与人脸正面对应的预设转换规则,将非人脸正面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即人脸侧面对应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转换成人脸正面对应的第二面部特征参数。

具体的,这里预设转换规则可以是默认设置,也可以基于合法用户预先录入的正脸面部特征参数与侧脸面部特征参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分析得到。基于此,在一实现方式中,若预设转换规则为默认设置的规则时,可直接基于默认的规则将人脸侧面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转换成人脸正面的第二面部特征参数。此外,在另一实现方式中,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可包括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和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时,可以将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进行匹配,获取匹配到的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所关联的预设转换规则,基于得到的预设转换规则将当前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转换成第二面部特征参数。

步骤s04,判断所述第二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是否匹配;

若匹配,则执行步骤s05;若不匹配,则执行步骤s06。

步骤s05,确定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

步骤s06,确定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

具体的,步骤s05之后执行步骤s40a;步骤s06之后执行步骤s50。

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另一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未包括人脸正面,除了上述步骤s03至步骤s04以外,也可执行步骤s06,以使所述摄像头对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进行跟随监控。

此外,在本实施例的又一实现方式中,若预存面部特征参数除了包括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以外,还可包括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基于此,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未包括人脸正面,除了上述步骤s03至步骤s04以外,也可在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时执行步骤s05;在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时执行步骤s06。

在本实施例中,在确定摄像头拍摄到人脸正面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时,才进一步在人脸正面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时关闭跟随监控,由于正面人脸相对于侧面人脸包含有更丰富的特征,从而有利于提高基于人脸识别关闭跟随监控的准确性。另外,在一实现方式中,在未采集到包含人脸正面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时对人体进行跟随监控,可实现在用户身份未明确时对其在监控区域内的行为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保证监控区域的安全性;在另一实现方式中,在未采集到包含人脸正面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时通过将非人脸正面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转换为人脸正面的第二面部特征参数后与预存正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或者将非人脸正面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直接与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在匹配时关闭跟随监控,从而保证即使未采集到进入监控区域内人员的正面,也可基于其侧脸对其身份的合法性进行有效识别,可提高监控区域内人员身份合法性识别的效率,从而有利于保证摄像头关闭对合法人员的跟随监控的及时性,进一步提高区域内合法用户的隐私性。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进一步的,基于上述实施例,提出本申请监控方法又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监控区域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摄像头,不同的所述摄像头用于拍摄不同角度的所述监控图像,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包括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参照图5,所述步骤s00包括:

步骤s001,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是否包括人脸侧面;

若包括,则执行步骤s002;若未包括,可执行步骤s004,也可返回执行步骤s10。

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包括人脸侧面具体包括以下几种情况: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的数量为一个且其对应的人脸角度为人脸侧面,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的数量为多于一个且其对应的人脸角度均为人脸侧面,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的数量为多于一个且其对应的人脸角度包括人脸正面和人脸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从面部图像提取面部特征参数的过程具体包括:采用侧面人脸对应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计算所述面部图像对应的面部特征参数。基于此,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脸角度是否包括人脸侧面的过程为:判断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是否符合所述人脸特征提取算法的输出结果对应的设定规则;当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符合所述设定规则时,判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为人脸侧面的面部特征参数;当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不符合所述设定规则时,判定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为人脸正面的面部特征参数。设定规则具体指的是人脸侧面对应的人脸特征提取算法对侧面人脸的面部图像进行处理时得到的计算结果所满足的特定规则(如字符串的长度、字符串的特定字节中的数值范围等)。

步骤s002,判断所述人脸侧面对应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是否与所述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

若匹配,则执行步骤s003;若不匹配,则执行步骤s004。

步骤s003,确定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

步骤s004,确定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

具体的,步骤s003之后执行步骤s40a;步骤s004之后执行步骤s50。

当存在多于一个第一面部特征参数时,若有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为人脸侧面的面部特征参数,另外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为人脸正面的面部特征参数,则将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中属于侧面人脸的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进行匹配,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中属于人脸正面的面部特征参数不作处理。当前提取到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中人脸侧面的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则可控制预设监控区域内的摄像头停止跟随监控;当提取到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中人脸侧面的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侧脸面部特征参数不匹配,则可控制预设监控区域内的摄像头对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跟随监控。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的步骤s001至步骤s004,可实现无需拍摄到人脸正面便可对进入监控区域内的人员的身份合法与否进行识别,可保证区域安全的同时有利于快速识别到合法人员并关闭跟随监控,进一步提高区域内合法用户的隐私性。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监控方法再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6,所述步骤s40中,定义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为步骤s40a,则步骤s40a之前,还包括:

步骤s410,若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所述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获取与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匹配的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

具体的,用户在录入其面部特征参数形成预存面部特征参数时,可同时将用户身份信息与其预存面部特征参数进行绑定。用户身份信息可具体包括访客、住客等,住客还可进一步分为不同小区内不同区域的业主等。

步骤s420,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校验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在所述预设监控区域的通行权限;

不同的用户身份信息可对应绑定有不同监控区域的通行权限。用户身份信息所对应的通行权限可以预先配置。例如,监控区域包括1、2、3、4、5个区域时,用户身份为监控区域1内的住户时,其具有通行权限的监控区域可包括监控区域1、2、3;用户身份为监控区域5内的住户时,其具有通行权限的监控区域可包括监控区域4、5;用户身份为监控区域3内的访客时,其具有通行权限的监控区域可包括监控区域3。

具体的,当预设监控区域为监控区域1,而用户身份信息绑定的监控区域中包含监控区域1时,则表明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用户在预设监控区域具有通行权限,验证通过;当预设监控区域为监控区域1,而用户身份信息绑定的监控区域中未包含监控区域1时,则表明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用户在预设监控区域不具有通行权限,验证不通过。

步骤s430,判断是否校验通过;

若校验通过,则执行步骤s40a;若校验不通过,则执行步骤s5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方式,在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在预设区域内具有通行权限时才会联动预设监控区域内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否则维持对该人员的跟随监控,以保证区域安全。

进一步的,步骤s40a可包括:若所述预设监控区域存在关联监控区域,则根据所述用户身份信息校验所述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在所述关联监控区域的通行权限;若校验通过,则联动所述预设监控区域以及所述关联监控区域内的摄像头关闭跟随监控。具体的,不同的预设监控区域可预先按照实际使用需求绑定与其相关的区域或不绑定任何区域。例如,作为住宅区的监控区域1可与作为休闲区的监控区域2关联。若预设监控区域为监控区域1时,监控区域1内的摄像头识别到的第一面部特征参数与预存面部特征参数匹配,则获取与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匹配的预存面部特征参数所对应的用户身份信息,若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绑定的具有通行权限的区域包括监控区域1、2时,则可联动监控区域1和监控区域2内的所有摄像头关闭对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的跟随监控;若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绑定的具有通行权限的区域包括监控区域1时,则可联动监控区域1内的所有摄像头关闭对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的跟随监控,同时维持监控区域2内的摄像头维持对第一面部特征参数对应的人员的跟随监控。这里,通过上述方式,可使用户合法进入某一区域时,关闭该区域的跟随监控同时联动其他该合法用户具有权限的区域关闭跟随监控,从而进一步提高区域监控的智能化程度和用户在其合法进入的区域内的隐私性。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40a之前包括上述实施例中的步骤s05、步骤s003时,可在步骤s003或步骤s05后,可先执行本实施例中的步骤s410至步骤s430再执行步骤s40a。

进一步的,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提出本申请监控方法再另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参照图7,所述步骤s40之后,还包括:

步骤s60,控制所述预设监控区域内的摄像头切换至设定拍摄状态运行;

若所述预设监控区域不存在人体,返回执行所述步骤s10。此外,当预设监控区域存在人体时,控制摄像头维持设定拍摄状态且维持停止跟随监控。

其中,所述设定拍摄状态包括第一拍摄状态或第二拍摄状态,所述第一拍摄状态为所述摄像头的图像拍摄方向朝向所述预设监控区域内的设定子区域的状态,所述第二拍摄状态为所述设定拍摄状态包括所述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按照设定规律动态变化的状态。

设定拍摄状态可根据用户实际需求设置为第一拍摄状态或第二拍摄状态,甚至是除了第一拍摄状态和第二拍摄状态以外的其他拍摄状态。

在第一拍摄状态中,在本实施例中,设定子区域可具体指的是监控区域的入口区域。在其他实施例中,设定子区域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客厅的中沙发、茶几等所在区域。当设定拍摄状态为第一拍摄状态时,摄像头停止跟随监控后拍摄方向便会固定朝向设定子区域。

在第二拍摄状态中,设定规律是的是拍摄方向变化的速度、方向、停顿时间等。设定规律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当设定拍摄状态为第二拍摄状态时,摄像头停止跟随监控后拍摄方向便会按照设定规律作出与监控区域内人体所在位置无关的动态变化。

其中,人体是否离开预设监控区域可基于摄像头采集的图像进行识别,例如监控到的图像中不存在人体图像可认为预设监控区域内不存在人体,监控到的图像中存在人体图像可认为预设监控区域内存在人体。在其他实施例中,监控区域内是否存在人体也可基于预设监控区域内的其他人体信息检测模块(如红外探测模块、声音探测模块等)检测的数据分析得到。

在本实施例中,在跟随监控停止后,在检测到人体离开预设监控区域后才会重新判断是否需要执行跟随监控,保证合法用户在预设监控区域内活动时,摄像头均维持不会对其进行跟随监控的状态,进一步提高合法用户在监控区域内长时间活动过程中的用户体验。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监控程序,所述监控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监控方法任一实施例的相关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监控系统,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