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料的组装方法、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组件与流程

文档序号:28053147发布日期:2021-12-17 21:4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辅料的组装方法、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组件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料的组装方法、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组件。


背景技术:

2.电子设备的部件表面可组装各类辅料,如铜箔、石墨片等。在部件的外表面可以较为容易地进行辅料组装。但是在部件的内壁组装辅料,不仅操作不便,也难以保证辅料组装到位,这会导致辅料的组装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料的组装方法、显示屏、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组件,能够提升在部件的内壁组装辅料的精度。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辅料的组装方法,包括:提供辅料、柔性囊、驱动系统及具有内腔的工件,其中,柔性囊与驱动系统连接,内腔具有开口,内腔的表面具有组装区域;将辅料固定至柔性囊的外表面;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从开口进入内腔;通过驱动系统向柔性囊内填充流动介质以使柔性囊膨胀,并使辅料靠近并固定至组装区域;通过驱动系统抽取柔性囊内的流动介质,以使柔性囊收缩;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与辅料分离;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经开口离开内腔。
5.本技术中,辅料可以是易弯折、呈片状的物料,其能在工件上起到相应的作用。柔性囊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当流动介质填充柔性囊时,柔性囊可以膨胀;当流动介质从柔性囊中流出时,柔性囊可以收缩。驱动系统可由若干部件、机构及电路构成,驱动系统用于驱动柔性囊移动,以及向柔性囊内填充流动介质或从柔性囊中抽取流动介质。驱动系统例如可以是气压驱动系统或液压驱动系统。工件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该显示屏呈弯曲状并围成内腔)、电子设备的壳体、其他结构件如支架(例如摄像头支架)等。工件的内腔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该开口可以是向往敞开的或向内收拢的。内腔的表面的组装区域用于组装辅料。
6.本技术中,在柔性囊的体积膨胀过程中,柔性囊的外表面可逐渐靠近内腔的表面,进而带动辅料逐渐靠近该组装区域。当流动介质填充到一定量时,柔性囊充分膨胀,能够将辅料挤压并粘贴到该组装区域。本技术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柔性囊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当柔性囊在内腔中膨胀时,能够适应内腔的构造形成与内腔适配的形状,从而能将辅料准确、便捷地组装到位。
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辅料设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柔性囊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将辅料固定至柔性囊的外表面包括:将辅料定位至柔性囊的外表面,使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部配合,使第二定位孔与第二定位部配合。本实现方式中,第一定位孔与第二定位孔均可以是通孔或盲孔。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可以近似呈柱状、块状或球状等。通过定位部与定位孔的配合,能便捷可靠地将辅料固定至柔性囊。
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囊的外表面或者辅料的表面设有辅助粘接层,辅助粘接层包括层叠粘接的恒粘性层与变粘性层,恒粘性层的粘接力恒定,变粘性层的粘接力随自身的特性参数变化,变粘性层在初始特性参数下的粘接力大于在第一特性参数下的粘接力;将辅料固定至柔性囊的外表面包括:在初始特性参数下,将辅料通过辅助粘接层粘接至柔性囊的外表面,其中使恒粘性层与柔性囊的外表面粘接,使变粘性层与辅料的表面粘接;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与辅料分离包括:在第一特性参数下,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与辅料分离,并使辅助粘接层与辅料分离并粘接于柔性囊。本实现方式中,恒粘性层与变粘性层层叠设置并粘接在一起。特性参数为表征变粘性层的物理特性的参数,初始特性参数即默条件下的特性参数,第一特性参数为改变默认条件时的特性参数。可以通过驱动系统调整特性参数,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调整特性参数。当调整特性参数使变粘性层的粘结力减弱时,可以将柔性囊与辅料分离,此时整个辅助粘接层粘接在柔性囊上。本实现方式通过该变粘性层的设计,能够以便捷的方式实现辅料与柔性囊的连接,并且同样能够将辅料准确、便捷地组装到内腔中,确保组装良率。
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特性参数为温度或压强;在第一特性参数下将柔性囊与辅料分离包括:通过驱动系统调整柔性囊内的流动介质的温度以使变粘性层的温度与第一特性参数相同,并带动柔性囊与辅料分离,并使辅助粘接层与辅料分离并粘接于柔性囊;或者,在第一特性参数下将柔性囊与辅料分离包括:通过驱动系统调整柔性囊内的流动介质的压强以使变粘性层上的压强与第一特性参数相同,并带动柔性囊与辅料分离,并使辅助粘接层与辅料分离并粘接于柔性囊。本实现方式中,当特性参数为温度时,可以通过将变粘性层的温度值调节为第一特性参数的取值,以便使柔性囊及辅助粘接层与辅料分离,并使辅助粘接层粘接于柔性囊;当特性参数为压强时,可以通过调整柔性囊内的流动介质的压强,进而将变粘性层的压强值调整为第一特性参数的取值,以便使柔性囊及辅助粘接层与辅料分离,并使辅助粘接层粘接于柔性囊。本实现方式中的变粘性层可以是温敏粘性层或者对压力敏感的粘性层。本实现方式通过该变粘性层的设计,能够以便捷的方式实现辅料与柔性囊的连接,并且同样能够将辅料准确、便捷地组装到内腔中,确保组装良率。
1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辅料的表面设有粘胶;将辅料固定至柔性囊的外表面包括:将辅料固定至柔性囊的外表面,使粘胶背向外表面;使辅料靠近并固定至组装区域包括:使辅料通过粘胶与组装区域粘接。粘胶的方式能够使辅料便捷可靠地固定至组装区域。
1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组装方法还包括:提供辅助定位治具,其中,辅助定位治具包括定位板;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从开口进入内腔包括:通过驱动系统带动辅助定位治具与柔性囊从开口放入内腔,使定位板围在组装区域的外侧,并使柔性囊位于定位板近组装区域的一侧;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经开口离开内腔包括:通过驱动系统将辅助定位治具与柔性囊经开口从内腔取出。本实现方式中,辅助定位治具的定位板具有限位作用,使得柔性囊的膨胀形变能准确限定在定位板的一侧,便于辅料的准确贴附;并且能使柔性囊在膨胀时不会影响到附近的组装区域附近的结构。
12.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辅助定位治具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第二定位板连接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第一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形成夹角,第三定位板与第二定位板形成夹角,且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位于第二定位板的同侧;使定位板位于组装区域的外侧包括:使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均围在组装区域的外侧,使第二定位
板与组装区域间隔相对;使柔性囊位于定位板近组装区域的一侧包括:使柔性囊位于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之间。本实现方式中,柔性囊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之间的空间内膨胀,并将辅料固定到组装区域。由于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的限位作用,使得柔性囊的膨胀形变能准确限定在第一定位板与第三定位板之间,便于辅料的准确贴附;并且能使柔性囊在膨胀时不会影响到组装区域附近的结构。
1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组装区域设有排气槽,排气槽连通内腔与外界;使辅料靠近并固定至组装区域包括:使辅料靠近并固定至组装区域,并使辅料遮盖部分排气槽。本实现方式中,辅料与该组装区域之间的部分空气可被挤压到排气槽中并经到排气槽排出,这能避免空气滞留在辅料与该组装区域之间形成气泡,造成辅料无法平整可靠贴附。
1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排气槽的槽底面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被辅料遮盖,第二部分未被辅料遮盖;沿着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方向,槽底面与内腔的表面的段差呈减小趋势。此种设计能够使排气槽内的空气充分排出,避免空气滞留在排气槽内,造成辅料贴附不良。
1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排气槽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排气槽纵横交错排布。此种设计能够将空气从辅料与组装区域之间充分排出。
16.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内腔的腔壁设有通气孔,通气孔连通内腔与外界;排气槽与通气孔连通。设计通气孔能将排气槽与外界连通,能保证排气槽内的空气排出到外界,保证辅料的贴附良率。尤其是当内腔的开口较小,柔性囊膨胀时可以将开口基本堵塞,由于设计了通孔,排气槽内的气体就会经通气孔排到外界,而不会被柔性囊封堵在内腔中。
1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通气孔位于排气槽内,并位于排气槽的端部。此种设计能使排气槽内的空气更容易地进入通孔,便于排气。
1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工件为显示屏;显示屏包括第一侧部、主体部和第二侧部,主体部连接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相对主体部弯折,第一侧部、主体部及第二侧部围成内腔,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间隔相对以形成内腔的开口;或者,显示屏围成环绕一周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具有内腔,筒状结构的轴向的相对两端均形成开口。对于前一种显示屏,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可以近似为弯折板状结构,该弯折板状结构可以包括两个以夹角相连的平整板状结构,其中一个平整板状结构与主体部以夹角相连;或者,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可以为平整板状结构(即可看做一块平整板),二者均与主体部形成夹角;或者,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可以为弧形板状结构,二者均可以朝背离对方的方向弯曲拱起,二者均与主体部平滑连接。前一种显示屏可以称为大曲率显示屏。后一种显示屏可以是360度环绕屏,可以实现周向360度显示。本实现方式能够将辅料准确、便捷地组装到大曲率显示屏或360度环绕屏的内壁,确保辅料的组装良率。
19.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屏包括相层叠的显示层与缓冲支撑层,缓冲支撑层靠近内腔,缓冲支撑层的表面为内腔的表面。缓冲支撑层用于对来自显示层的背侧的冲击进行缓冲防护,并对显示层进行结构支撑。缓冲支撑层例如可以为背膜(base film,bf)和/或钢片。在缓冲支撑层开设排气槽容易实现,不会影响显示。
20.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工件为手机的中框,中框设有收容槽,收容槽的内部空间为内腔。本实现方式能够将辅料准确、便捷地组装到中框上的内壁。
21.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柔性囊的材料为合成橡胶、天然橡胶、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的
硫化加强材料、硅胶或聚氯乙烯,和/或,辅料为麦拉片、泡棉、导电布、石墨片或金属片。此种材料的柔性囊与辅料容易制造,可靠性高。
22.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屏,显示屏呈弯曲状以围成内腔,显示屏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层与缓冲支撑层,缓冲支撑层靠近内腔,缓冲支撑层背离显示层的表面设有排气槽与辅料,辅料遮盖部分排气槽。显示层可以由多层材料叠加形成,显示层用于实现显示,其作为显示屏的外层。缓冲支撑层用于对显示层进行缓冲防护和支撑,其作为显示层的内层。辅料可以是易弯折、呈片状的物料,其能在工件上起到相应的作用。辅料可以采用上述制造方法组装到缓冲支撑层上。排气槽用于在辅料组装过程实现排气,避免组装在缓冲支撑层上的辅料起泡。本技术的显示屏上的辅料的组装精度较高。
23.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排气槽的槽底面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被辅料遮盖,第二部分未被辅料遮盖;沿着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方向,槽底面与内腔的表面的段差呈减小趋势。此种设计能够排气槽内的空气在使辅料组装过程中充分排出,避免空气滞留在排气槽内,造成辅料贴附不良。
24.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屏包括第一侧部、主体部和第二侧部,主体部连接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相对主体部弯折,第一侧部、主体部及第二侧部围成内腔,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间隔相对以形成内腔的开口;或者,显示屏围成环绕一周的筒状结构,筒状结构具有内腔,筒状结构的轴向的相对两端均形成开口。对于前一种显示屏,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可以近似为弯折板状结构,该弯折板状结构可以包括两个以夹角相连的平整板状结构,其中一个平整板状结构与主体部以夹角相连;或者,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可以为平整板状结构(即可看做一块平整板),二者均与主体部形成夹角;或者,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可以为弧形板状结构,二者均可以朝背离对方的方向弯曲拱起,二者均与主体部平滑连接。前一种显示屏可以称为大曲率显示屏,能够扩大显示范围。后一种显示屏可以是360度环绕屏,可以实现周向360度显示。
25.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显示屏包括第一侧部、主体部和第二侧部,主体部连接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均相对主体部弯折,第一侧部、主体部及第二侧部围成内腔,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间隔相对以形成内腔的开口;辅料设于主体部,辅料具有定位孔,定位孔位于开口所在的区域。本实现方式中,即定位孔可以从开口中露出。定位孔可作为检测标识,通过检测定位孔相对开口的位置关系,来确定辅料是否贴附到位。
26.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组件,组件包括主部件和辅料;主部件具有内腔,内腔的表面设有排气槽;辅料固定于内腔的表面,并遮盖部分排气槽。该主部件可以是上述任一种工件,例如显示屏或壳体。本技术的组件上的辅料的组装精度较高。
27.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排气槽的槽底面包括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第一部分被辅料遮盖,第二部分未被辅料遮盖;沿着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方向,槽底面与内腔的表面的段差呈减小趋势。此种设计能够排气槽内的空气在使辅料组装过程中充分排出,避免空气滞留在排气槽内,造成辅料贴附不良。
28.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排气槽内设有通气孔,通气孔位于排气槽的端部,通气孔连通排气槽与外界。设计通气孔能将排气槽与外界连通,能保证排气槽内的空气排出到外界,保证辅料的贴附良率。尤其是当内腔的开口较小,柔性囊膨胀时可以将开口基本堵塞,由于设计了通孔,排气槽内的气体就会经通气孔排到外界,而不会被柔性囊封堵在内腔中。
29.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及该显示屏,显示屏固定于壳体;和/或,电子设备包括该组件。本技术的电子设备的辅料的组装精度较高。
附图说明
30.图1是实施例一中尚未组装辅料的显示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2.图3是表示图1中的显示屏内壁的排气槽的内部构造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是实施例一中的驱动系统、柔性囊及辅料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是实施例一中将辅料固定至柔性囊的外表面的示意图;
35.图6是实施例一中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进入显示屏的内腔的示意图;
36.图7是实施例一中通过驱动系统向柔性囊填充流动介质以使柔性囊膨胀的示意图;
37.图8是实施例一中完成辅料组装的显示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8.图9是实施例三中尚未组装辅料的显示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9.图10是实施例三中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进入显示屏的内腔的示意图;
40.图11是实施例三中完成辅料组装的显示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1.图12是实施例四中尚未组装辅料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2.图13是图12中的支架在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3.图14是实施例四中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进入支架的内腔的示意图;
44.图15是实施例四中通过驱动系统向柔性囊填充流动介质以使柔性囊膨胀的示意图;
45.图16是实施例四中完成辅料组装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6.图17是实施例五中尚未组装辅料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7.图18是实施例五中的辅助定位治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8.图19是实施例五中通过驱动系统带动柔性囊和辅助定位治具进入壳体的收容槽的内腔的示意图;
49.图20是表示实施例五中的辅助定位治具在内腔中的位置的示意图;
50.图21是实施例五中完成辅料组装的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1.图22是实施例六中的电子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52.图23是图22中的电子设备的b

b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3.本技术以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辅料的组装方法,该组装方法能够将辅料组装到具有内腔的工件的内壁。该工件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该显示屏呈弯曲状并围成内腔)、电子设备的壳体、其他结构件如支架(例如摄像头支架)等。其中,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如虚拟现实设备、增强现实设备、智能手表、智能手环)、车机、路由器、随身wifi、户外展示设备等。该辅料可以是易弯折、呈片状的物料,其在工件中具有相应的作用。例如,该辅料可以是麦拉(mylar)片,其可以起到遮光作用;或者该辅料可以是泡棉,其可以起到缓冲和/或支撑作用;或者该辅料可以是导电布,其可以起到
导电作用;或者该辅料可以是石墨片,其可以起到散热作用;或者该辅料可以是金属片(例如铜箔或铝箔),其可以起到散热或支撑作用。以上所列的辅料类型仅仅是一种举例,本技术实施例并不限于此。
54.本技术实施例的辅料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55.s1.提供辅料、柔性囊、驱动系统及具有内腔的工件,其中,柔性囊与所述驱动系统连接,所述内腔具有开口,所述内腔的表面具有组装区域;
56.s2.将所述辅料固定至所述柔性囊的外表面;
57.s3.通过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柔性囊从所述开口进入所述内腔;
58.s4.通过所述驱动系统向所述柔性囊内填充流动介质以使所述柔性囊膨胀,并使所述辅料靠近并固定至所述组装区域;
59.s5.通过所述驱动系统抽取所述柔性囊内的所述流动介质,以使所述柔性囊收缩;
60.s6.通过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柔性囊与所述辅料分离;
61.s7.通过所述驱动系统带动所述柔性囊经所述开口离开所述内腔。
62.实施例一将以该工件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为例,对辅料的组装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63.图1表示实施例一的步骤s1中的显示屏11的示意性结构。如图1所示,显示屏11整体可以呈c形筒状结构。显示屏11可以包括第一侧部111、主体部112和第二侧部113,主体部112连接第一侧部111与第二侧部113。主体部112可以为平整板状结构。第一侧部111与第二侧部113均可以近似为弯折板状结构,该弯折板状结构可以包括两个以夹角(例如近似90度)相连的平整板状结构,其中一个平整板状结构与主体部112以夹角(例如近似90度)相连。
64.应注意,图1示出的显示屏11的结构仅仅是一种举例,实际上显示屏11的第一侧部111与第二侧部113可以不是弯折板状结构。例如,第一侧部111与第二侧部113均可以为平整板状结构(即可看做一块平整板),二者均与主体部112形成夹角;或者,二者均可以为弧形板状结构,二者均可以朝背离对方的方向弯曲拱起,二者均与主体部112平滑连接。本实施例中,可将上述任意一种第一侧部111、第二侧部113与主体部112连接而成的结构,称为第一侧部111、第二侧部113相对主体部112弯折。
65.如图1所示,第一侧部111与第二侧部113可以围成内腔11a,内腔11a可以近似为c形筒状。第一侧部111远离主体部112的一端与第二侧部113远离主体部112的一端之间形成间隔,该间隔可作为内腔11a的开口11c。对于呈c形筒状结构的显示屏11,可以定义周向和轴向。周向为内腔11a的腔壁的环绕方向,轴向是被周向所环绕的轴线的方向。显示屏11的轴向上的相对两端均可以敞开形成开口,此种敞口设计可以便于安装壳体12。
66.如图2所示,显示屏11可以包括显示层114与缓冲支撑层115,显示层114与缓冲支撑层115层叠设置(图2中为了清楚地区分显示层114与缓冲支撑层115,将缓冲支撑层115以阴影表示)。显示层114作为外层部分,缓冲支撑层115作为内层部分,缓冲支撑层115背离显示层114的表面为内腔11a的表面11b。显示层114与缓冲支撑层115,以及上述的第一侧部111、主体部112和第二侧部113,分别是对显示屏11的两种结构描述方式。显示层114包括位于第一侧部111中的部分、位于主体部112中的部分,以及位于第二侧部113中的部分。同样的,缓冲支撑层115也包括位于第一侧部111中的部分、位于主体部112中的部分,以及位于
第二侧部113中的部分。显示层114用于实现显示,缓冲支撑层115用于对来自显示层114的背侧的冲击进行缓冲防护,并对显示层114进行结构支撑。缓冲支撑层115例如可以为背膜(base film,bf)和/或钢片。
67.结合图1与图2所示,缓冲支撑层115背离显示层114的表面11b可以开设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例如可以位于主体部11所在区域。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可以纵横交错,例如二者可以接近垂直。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可以在相交汇的位置连通。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例如可以呈细长带状。其中,排气槽112c可以延伸至主体部112在该轴向上的一端的边界处。排气槽112c附近的区域可称为用于组装辅料的组装区域。排气槽112c用于在组装辅料时,使内腔11a的空气更彻底地排出到外界(这将在下文描述)。
68.图3截取了主体部112的局部区域,以表示开设在表面11b上的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的结构。如图3所示,从排气槽112c的中部(该中部是泛指,并非是精确地限定排气槽112c的中心)到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排气槽112c的深度可以呈减小趋势,例如排气槽112c的深度可以逐渐减小。排气槽112c的构造可以反映出该深度变化趋势。排气槽112c可具有槽侧面112f与槽底面112e。排气槽112c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之间的部分,槽侧面112f连接在槽底面112e与表面11b之间。在排气槽112c的两端处,槽底面112e可与表面11b直接连接,例如槽底面112e可与表面11b相交形成交线(如图3所示)或者平滑连接无交线。也即,槽底面112e可以包括斜面区域,从排气槽112c的中部到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该斜面区域可以逐渐靠近表面11b,该斜面区域与表面11b的段差可以逐渐减小。排气槽112d的构造可与排气槽112c相同,此处不再重复。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的深度呈减小趋势的设计,能够在组装辅料时,使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内的空气充分排出,避免空气滞留(这将在下文描述)。
69.图1

图3所示的排气槽的数量、构造、位置与排布均为举例,本实施例实际上并不限于此。例如,排气槽可以仅有一个或为至少三个;排气槽的一部分(例如排气槽112c位于排气槽112d一侧的那一部分)可具有上述的深度减小设计,另一部分(例如排气槽112c位于排气槽112d另一侧的那一部分)可以保持深度基本恒定,或者整个排气槽的深度可以基本恒定;排气槽不限于为细长带状,可以根据需要设计相应的形状;排气槽也可以开设在第一侧部111和/或第二侧部113的内表面;多个排气槽之间可以并排分布而非纵横交错;若存在纵横交错的排气槽,则纵横交错的排气槽之间的夹角不限于近似为直角,例如可以是较小的锐角;每个排气槽均可以延伸至显示屏11的边界,以将内腔11a与外界连通。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排气槽。
70.图4表示步骤s1中所提供的驱动系统20、柔性囊30和辅料40的示意性结构。其中,驱动系统20可包括驱动装置21和管道22,管道22连接驱动装置21与柔性囊30。驱动装置21可用于驱动柔性囊30移动,并能够通过管道22向柔性囊30内填充流动介质或从柔性囊30中抽取流动介质。流动介质例如可以是气体或液体(如液压油)。相应的,驱动系统20可以是气压驱动系统或液压驱动系统。
71.驱动系统20可由若干部件、机构及电路构成,图4所示的仅仅是一种简化示意。例如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1可以包括控制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相机、机械手、流动介质驱动机构(例如气压机构或液压机构)。控制器可控制ccd相
机采集显示屏11的内腔11a中的组装区域的坐标,并根据该坐标控制机械手动作,以移动柔性囊30。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流动介质驱动机构向柔性囊30内填充流动介质,或者从柔性囊30充抽取流动介质。驱动系统20还可以包括固定夹具,用于固定显示屏11,便于辅料40的组装。使用ccd能够提升组装精度。
72.或者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驱动装置21可以包括控制器、限位夹具、机械手、流动介质驱动机构。限位夹具用于固定和定位显示屏11的该组装区域。控制器可以根据预先配置的坐标信息控制机械手动作,以移动柔性囊30。控制器还可以控制流动介质驱动机构向柔性囊30内填充流动介质,或者从柔性囊30充抽取流动介质。使用限位夹具的方式制造成本较低。应理解,以上所述的驱动系统20的构成仅仅是一种举例,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配置相应的驱动系统20。
73.柔性囊30的外形可根据显示屏11的内腔11a的形状进行设计,图4所示的仅仅为一种示意。柔性囊30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当流动介质填充柔性囊30时,柔性囊30可以膨胀(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1中的柔性囊30内尚未填充流动介质);当流动介质从柔性囊30中流出时,柔性囊30可以收缩。柔性囊30可由具有良好弹性的材料制造,例如橡胶,具体如合成橡胶、天然橡胶,或者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的硫化加强材料(指合成橡胶与天然橡胶混合之后进行硫化处理获得的材料,硫化处理可增强材料的弹性);或者,柔性囊30的材料可以是硅胶或聚氯乙烯(polyvinyl chloride,pvc)。
74.实施例一中,柔性囊30可由单一材料制成;或者,柔性囊30的不同区域可由于不同的材料制造。柔性囊30的囊壁可以具有均匀厚度,即该囊壁的各个位置的厚度可以基本一致;或者,柔性囊30的囊壁可以具有可变厚度,即该囊壁的某位置的厚度可以与其他位置的厚度不同。
75.如图4所示,柔性囊30的外表面可以凸设有第一定位部30a与第二定位部30b,第一定位部30a与第二定位部30b间隔设置,二者例如可以位于柔性囊30的端部。第一定位部30a与第二定位部30b可以近似呈柱状(例如图4所示的圆柱状)、块状或球状等。第一定位部30a与第二定位部30b用于对辅料40进行定位。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部的数量不限于为两个,例如可以是至少三个;或者可以无需设计定位部。
76.如图4所示,辅料40可以是易弯折、呈片状的物料。辅料40上可以开设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间隔设置。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均可以是通孔,也可以是盲孔。第一定位孔40a的形状与位置可与第一定位部30a对应,第一定位孔40a用于与第一定位部30a配合(配合指第一定位部30a可插入到第一定位孔40a内,下同)。第二定位孔40b的形状与位置可与第二定位部30b对应,第二定位孔40b用于与第二定位部30b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孔的数量不限于为两个,一个定位孔与一个定位部对应配合;或者可以无需设计定位孔。
77.实施例一中,辅料40的表面可以设置粘胶,该粘胶例如可以设在位于辅料40的厚度方向上的一侧的表面。该粘胶例如可以是背胶。辅料40可通过该粘胶与该组装区域粘接。使用粘胶固定的方式成本低廉,连接可靠。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使辅料40与该组装区域固定。
78.在步骤s2中,如图5所示,可以将辅料40固定到柔性囊30的外表面。辅料40在柔性囊30的外表面上的具体位置,以确保在后续步骤中辅料40能够准确固定至该组装区域为
准。步骤s2中的动作例如可通过驱动装置21中的机械手完成,或者该动作可与驱动装置21无关。图4所示的辅料40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弯折,以便能进入显示屏11的内腔11a。当然这仅仅一种举例,辅料40也可以保持原状。结合图4与图4所示,可以使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一定位部30a配合、第二定位孔40b与第二定位部30b配合,从而将辅料40固定到柔性囊30的外表面。设计两对定位孔

定位部,能够避免辅料40在柔性囊30的外表面上发生偏转移位,保证辅料40的定位精度。
79.在步骤s3中,如图6所示,可以通过驱动系统20带动柔性囊30移动,以使柔性囊30及固定在柔性囊30上的辅料40从开口11c进入内腔11a。驱动系统20可带动柔性囊30与辅料40进入内腔11a中的预定位置。该预定位置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例如该预定位置可以是如下位置:使辅料40完全进入内腔11a并靠近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附件的该组装区域、使柔性囊30的至少部分进入内腔11的位置。可以理解的是,图6中柔性囊30与辅料40相对内腔11a的位置仅仅是一种示意,并非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定。
80.在步骤s4中,可以通过驱动系统20中的驱动装置21向柔性囊30内填充流动介质,以使柔性囊30逐渐膨胀。在柔性囊30的体积膨胀过程中,柔性囊30的外表面可逐渐靠近内腔11a的表面,进而带动辅料40逐渐靠近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附近的该组装区域。当流动介质填充到一定量时,柔性囊30充分膨胀,能够将辅料40挤压并粘贴到该组装区域。图7示意出了柔性囊30充分膨胀后,将辅料40挤压到该组装区域的情景。辅料40受压会展开,并与该组装区域粘接。为保证粘接效果,驱动装置21可保持柔性囊30的流动介质的压强为一定值,使柔性囊30能持续向辅料40施压,从而确保辅料40能与该组装区域充分、可靠地粘接。应理解,图7中的柔性囊30充分膨胀后的形状仅仅是一种示意,实际上可以根据需要控制柔性囊30的形变,以确保柔性囊30能可靠地对辅料40进行施压。
81.实施例一中,可以对柔性囊30进行相应的设计,以确保柔性囊30能将辅料40挤压到位。例如,可以对柔性囊30上用于固定辅料40的区域的厚度、材质和/或构造进行特殊设计,确保柔性囊30在膨胀时该区域能准确、充分地靠近该组装区域,进而将将辅料40挤压到位。
82.参考图7所示,在步骤s4中,辅料40粘接到该组装区域后,辅料40可以遮盖排气槽112c的部分与排气槽112d的部分。对于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可将被辅料40遮住的这部分称为第一部分,将未被辅料40遮住的那部分称为第二部分。排气槽112c的相对两端(图7由于视角原因仅显示了一端,该两端也即第二部分)均可以超出辅料40的边界,排气槽112d的相对两端(该两端也即第二部分)均可以超出辅料40的边界。由此,辅料40与该组装区域之间的部分空气可被挤压到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并经到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排出内腔11a,这能避免空气滞留在辅料40与该组装区域之间形成气泡,造成辅料40无法平整可靠贴附。并且结合图7和图4可知,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的深度呈减小趋势的设计(也即从第一部分到第二部分的方向,排气槽112c的深度与排气槽112d的深度呈减小趋势),能够使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内的空气充分排出,避免空气滞留在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内,造成辅料40贴附不良。
83.当完成辅料40的贴附后,在步骤s5中,可以通过驱动系统20中的驱动装置21抽取柔性囊30内的流动介质,以使柔性囊30收缩,以便将柔性囊30从内腔11a中取出。在步骤s6中,可以通过驱动装置21将柔性囊30向内腔11a外拉动,以使柔性囊30与辅料40分离。实施
例一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步骤s5与步骤s6的先后次序。例如当内腔11a较为狭小时,需要先使柔性囊30收缩,才有空间供柔性囊30移动,此时先进行步骤s5,再进行步骤s6。若内腔11a的体积较大,可以使柔性囊30先移动,再使其收缩,即此时可先进行步骤s6,再进行步骤s5。或者,也可以同时使柔性囊30收缩与移动,即可以同时执行步骤s5与步骤s6。
84.当柔性囊30与辅料40完全分离后,在步骤s7中,可以通过驱动装置21带动柔性囊30经开口11c离开内腔11a,最后得到图8所示的贴附有辅料40的显示屏11。辅料40与显示屏11组装成的组件可以称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屏组件,其中可将显示屏11称为主部件。另外参考图8所示,在显示屏组件中,辅料40上的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均可以位于开口11c所在的区域,即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均可以从开口11c中露出。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可作为检测标识,通过检测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相对开口11c的位置关系,来确定辅料40是否贴附到位。
85.实施例一的制造方法中,由于柔性囊30具有弹性形变性能,当柔性囊30在内腔11a中膨胀时,能够适应内腔11a的构造形成与内腔11a适配的形状,从而能将辅料40准确、便捷地组装到位。在开设排气槽后,该制造方法还能够充分排出空气,确保辅料40的组装良率。
86.与上述实施例一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二的制造方法中,柔性囊30的外表面可以不设定位部、辅料40上可以不设定位孔,替代定位部与定位孔的设计是:柔性囊30的外表面或者辅料40的表面可以设置辅助粘接层,柔性囊30与辅料40通过该辅助粘接层粘接。该辅助粘接层可以包括层叠设置并粘接在一起的恒粘性层与变粘性层,恒粘性层用于与柔性囊30的外表面粘接,变粘性层用于与辅料40的表面粘接。该恒粘性层的粘接力保持恒定。该变粘性层的粘接力可随其自身的特性参数变化,该特性参数的取值不同时,该变粘性层的粘接力不同。该特性参数为表征变粘性层的物理特性的参数。例如,该特性参数可以是温度或压强,其中温度指的是该变粘性层的温度,压强指的是该变粘性层受压时,该变粘性层上的压强。当该特性参数为温度时,该变粘性层可以是温敏粘性层;当该特性参数为压强时,该变粘性层可以是对压力敏感的粘性层。
87.在实施例二的步骤s2中,该变粘性层的特性参数为初始特性参数(即默认的特性参数),此时该变粘性层的粘接力较大。在初始特性参数下,将辅料40通过该辅助粘接层与柔性囊30的外表面粘接,使恒粘性层与柔性囊30的外表面粘接、变粘性层与辅料40粘接。应理解,该辅助粘接层与上述的粘胶分别位于辅料40的相对两面。
88.在实施例二的步骤s6中,可以将该变粘性层的特性参数调整为第一特性参数,此时该变粘性层的粘接力较小,该变粘性层的粘接力可以小于辅料40上的粘胶的粘接力,也可以小于恒粘性层的粘接力。
89.例如当该第一特性参数为温度时,可以通过驱动系统20的驱动装置21(驱动装置21可包括热源)调整柔性囊30内的流动介质的温度,进而调整该变粘性层的温度,使该变粘性层的温度与该第一特性参数相同。此时,驱动装置21向内腔11a外拉动柔性囊30,辅料40在粘接力更大的该粘胶作用下会与柔性囊30分离。并且,由于此时该辅助粘接层中的恒粘性层的粘接力大于变粘性层的粘接力,因此在柔性囊30与辅料40分离时,该辅助粘接层会粘接在柔性囊30上,这样能确保辅料40的表面整洁。或者,当该第一特性参数为压力时,可以通过驱动系统20的驱动装置21调整柔性囊30内的流动介质的压强,进而调整该变粘性层的压强,使该变粘性层的压强与该第一特性参数相同。此时,驱动装置21向内腔11a外拉动
柔性囊30,辅料40在粘接力更大的该粘胶作用下会与柔性囊30分离,并且该辅助粘接层会粘接在柔性囊30上。实施例二中,该辅助粘接层可以重复使用。
90.实施例二的制造方法通过该变粘性层的设计,能够以便捷的方式实现辅料40与柔性囊30的连接,并且同样能够将辅料40准确、便捷地组装到内腔11a中,确保组装良率。
91.实施例三的制造方法中,工件依然可以是显示屏。但与上述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不同的是,实施例三中的该显示屏为360度环绕屏。图9表示实施例三的显示屏51的示意性结构。如图9所示,显示屏51可以形成环绕一周的筒状结构,例如近似为方筒结构。该筒状结构具有内腔51a。显示屏51在周向上封闭,其轴向的相对两端均可以形成开口51c。内腔51a的表面同样可以开设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应理解,图9中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所开设的位置仅仅是一种示意,实际上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可以设在任意合适的位置。
92.图10表示实施例三的步骤s3中,驱动系统20带动柔性囊30和辅料40从其中一个开口51c进入内腔51a的示意图,其中为了更清楚的表达,将显示屏51剖开。如图10所示,柔性囊30和辅料40可以类似抽屉那样从开口51c进入内腔51a。在完成辅料40的贴附后,在实施例三的步骤s7中,驱动系统20带动柔性囊30从上述开口51c离开内腔51a,最后得到图11所示的贴附有辅料40的显示屏51的示意性结构。辅料40与显示屏51组装成的组件可以称为显示屏组件,其中可将显示屏51称为主部件。
93.实施例三的制造方法,能够将辅料40准确、便捷地组装到360度环绕屏的内壁,确保辅料40的组装良率。
94.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实施例四的制造方法中,工件可以是支架,支架上可以开设将支架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的通气孔。下面将进行描述。
95.图12表示实施例四中的支架61的示意性结构。支架61例如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摄像头支架。如图12所示,支架61可以是由若干壁(例如5个壁)围成的敞口盒状结构,支架61的内部空间为内腔61a。支架61的壁611上可以形成内腔61a的开口61c。开口61c的尺寸可以较小,后续当柔性囊30在内腔61a内膨胀时,柔性囊30可以近似将开口61c堵住。与壁611相对的壁612的内表面为将要组装辅料40的组装区域。壁612的内表面可形成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的设计可以同上文所述,此处不再重复。
96.图13表示图12的支架61在另一视角下的示意性结构。结合图13与图12所示,排气槽112c一端的底面可以开设通气孔612b,通气孔612b贯通壁612,以连通排气槽112c与外界。排气槽112d的两端的底面可以分别开设通气孔612a与通气孔612c,通气孔612a与通气孔612c均贯通壁612,以连通排气槽112d与外界。该通气孔用于使该排气槽内的空气能顺利排到外界。图13与图12所示该通气孔的位置仅仅是一种举例,根据实际需要,该通气孔可以开设在任意合适的位置,只要能将该排气槽与外界连通即可。
97.如图14所示,在实施例四的步骤s3中,可通过驱动系统20带动柔性囊30从开口61c进入内腔61a。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四的步骤s4中,可通过驱动系统20向柔性囊30内填充流动介质以使柔性囊30膨胀,使辅料40靠近并固定至该组装区域(图15中辅料40被遮挡因而未显示)。开口61c的尺寸较小,柔性囊30完全膨胀后可以将开口61c基本完全堵住。结合图15与图13所示,由于排气槽112c内有通气孔612d,排气槽112c内的气体就会经通气孔612b排到外界,而不会被柔性囊30封堵在内腔61a中。同样,由于排气槽112d内有通气孔612a与通气孔612c,排气槽112d内的气体就会经通气孔612a与通气孔612c排到外界,而不
会被柔性囊30封堵在内腔61a中。
98.经过实施例四的步骤s5

步骤s7后,可以得到图16所示的贴附有辅料40的支架61。辅料40与支架61组装成的组件可以称为电子设备的支架组件,其中可将支架61称为主部件。
99.实施例四的制造方法通过在支架61上开设通气孔,将排气槽与外界连通,能确保排气槽中的空气充分排出,避免辅料40与该组装区域之间形成气泡,保证辅料40平整可靠贴附,确保辅料40的组装良率。
100.与上述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实施例五的制造方法中,工件可以是壳体,该壳体例如可以是手机的中框,该中框用于承载显示屏、电路板及功能器件(如电池、扬声器等)。壳体上设有收容槽,辅料40被组装到该收容槽内。并且,可以使用辅助定位治具对柔性囊30进行限位。下面将详细说明。
101.图17表示实施例五中的壳体71的示意性结构。如图17所示,在实施例五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壳体71的表面可以凸设若干侧壁721,例如四个侧壁721。这些侧壁721首尾相连围成腔体,这些侧壁721及该腔体构成收容槽72。该腔体即收容槽72的内腔72a。内腔72a具有开口72c。内腔72a中可安装功能部件,例如同轴线、电子模组等。内腔72a中还可以布置部件73与部件74,部件73与部件74可以间隔设置,二者可以分布在该组装区域的外周(当辅料40组装到位时,部件73与部件74位于辅料40的外周)。部件73与部件74可与该功能部件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组装辅料40时,需要对部件73与部件74进行防护,避免柔性囊30与辅料40撞到部件73与部件74。收容槽72的底面可以开设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排气槽112c与排气槽112d的设计可以同上文所述,此处不再重复。排气槽112c可与部件73、部件74保持距离,排气槽112d可与部件73、部件74保持距离,便于空气顺利排出。
102.在实施例五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壳体71上的收容槽可以不是由凸设的侧壁721形成,该收容槽可以是直接开设在壳体71的表面的槽。
103.在实施例五的组装方法中,还可以提供辅助定位治具。图18可以表示辅助定位治具80的示意性结构。如图18所示,辅助定位治具80可以包括第一定位板81、第二定位板82与第三定位板83,这三个定位板均可呈平整板状。第二定位板82连接第一定位板81与第三定位板83,第一定位板81与第三定位板83位于第二定位板82的同侧。第二定位板82与第一定位板81形成夹角,该夹角可以近似为90度;第二定位板82与第三定位板83也形成夹角,该夹角可以近似为90度。图18示出的辅助定位治具80的仅仅为一种举例,本实施例并不限于此。例如,辅助定位治具80可以包括一个、两个或者更多数量的定位板。
104.实施例五中,辅助定位治具80可与驱动系统20连接,以在驱动系统20的带动下移动。在实施例五的步骤s3中,可以通过驱动系统20带动辅助定位治具80与柔性囊30(柔性囊30上已经固定有辅料40)从开口72c进入内腔72a,其这一动作可参考图19所示。其中,柔性囊30、辅料40可位于第一定位板81与第三定位板83之间。
105.图20中为了更清晰的表示辅助定位治具80在内腔72a中的位置,未显示驱动系统20、柔性囊30及辅料40。如图20所示,在实施例五的步骤s3中,可以使第一定位板81与第三定位板83均位于该组装区域的外周,第二定位板82与该组装区域间隔相对。其中,第一定位板81与第三定位板83均可以接触收容槽72a的底面,第一定位板81可以阻隔在部件73与该组装区域之间,第三定位板83可以阻隔在部件74与该组装区域之间。另外,可以使排气槽
112c的一端超出第一定位板81,排气槽112c的另一端超出第三定位板83,以便于在后续步骤中使空气能顺利排出到辅助定位治具80外部的空间。
106.在实施例五的步骤s4中,柔性囊30在第一定位板81与第三定位板83之间的空间内膨胀,并将辅料40固定到组装区域。由于第一定位板81与第三定位板83的限位作用,使得柔性囊30的膨胀形变能准确限定在第一定位板81与第三定位板83之间,便于辅料40的准确贴附;并且使柔性囊30在膨胀时不会影响到附近的部件73与部件74。
107.在实施例五的步骤s7中,可以通过驱动系统20带动柔性囊30与辅助定位治具80从开口72c离开内腔72a,最后得到图21所示的贴附有辅料40的壳体71。辅料40与壳体71组装成的组件可以称为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中可将壳体71称为主部件。应注意,图21中排气槽112c的相对两端均可以超出辅料40的边界,排气槽112d完全被辅料40遮盖,这仅仅是一种举例。实际上根据需要,排气槽112d的一端或两端也可以外露于辅料40。
108.实施例五的制造方法,通过使用辅助定位治具80,能够将柔性囊30的形变限定在辅助定位治具80的范围之内,能保证辅料40的组装精度,也能避免对周边结构造成影响,提升工艺的可靠性。
109.以上描述了本技术实施例的辅料40的组装方法。下面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中包括辅料40,该辅料40可采用上述组装方法进行组装。
110.图22表示实施例六的电子设备10的示意性结构。结合图22所示,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壳体12以及实施例一中的显示屏11,显示屏11可以包裹壳体12并固定在壳体12上。其中,显示屏11的结构可参考图8,显示屏11的内壁上组装有辅料40。可将显示屏11与辅料40组装成的组件称为显示屏组件,其中可将显示屏11称为主部件。
111.另外参考图8所示,在显示屏组件中,辅料40上的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均可以位于开口11c所在的区域,即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均可以从开口11c中露出。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可作为检测标识,通过检测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相对开口11c的位置关系,来确定辅料40是否贴附到位。当然,第一定位孔40a与第二定位孔40b可以从开口11c中露出的设计仅仅是一种举例,并非是必需的。
112.图23是图22的b

b剖视示意图,其中略去了位于显示屏11以内的结构。如图23所示,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封盖件13,封盖件13可以近似为板状结构。结合图23与图8所示,封盖件13可安装在内腔11a的开口11c中,并将开口11c封盖。封盖件13可以是主要起机械功能的部件,例如为后壳;封盖件13也可以是电子部件,如副显示屏(可将显示屏11称为主显示屏)。当封盖件13为副显示屏时,电子设备10能够实现360度环绕全向显示。
113.结合图22和图23所示,壳体12的一部分(例如大部分)可以位于显示屏11的内腔11a内,壳体12的其他部分可以超出显示屏11的轴向上的两端。壳体12的此种设计能够对显示屏11进行良好的支撑与防护。应注意,图22所示的壳体12的结构仅仅是一种举例,并非是对本实施例的限定,实际上壳体12的结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
114.与实施例六不同的是,在实施例七中,电子设备包括实施例三中的显示屏51,显示屏51的结构可参考图9与图11,显示屏51的内壁上组装有辅料40。可将显示屏51与辅料40组装成的组件称为显示屏组件,其中可将显示屏51称为主部件。实施例七的电子设备能够实现360度环绕显示功能,外观一体性好。
115.在其他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包括组件,该组件包括主部件与辅料40。该主部件
具有内腔,该内腔的表面设有排气槽。辅料40固定于该内腔的表面,并遮盖部分排气槽。该主部件可以是上述任一种工件,例如显示屏11、显示屏51、支架61或者壳体71。当然这仅仅是一种举例,实际上该主部件可以是具有上文所述的内腔结构的任意部件。
11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