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式手机防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491发布日期:2020-05-26 18:3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式手机防护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防护外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多功能式手机防护外壳。



背景技术:

常见的手机防护外壳有单一的防摔外壳,还有组装充电宝式外壳,其目的主要在于保护手机或在手机外绑定携带其他功能,由于使用者的使用爱好不同,所选择绑定携带的物件功能种类繁多,故单一功能组合方式很难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所以急需要一种能够缓解上述问题的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式手机防护外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式手机防护外壳,包括防护外壳结构,所述防护外壳结构包括防护外壳和手机,所述手机套在防护外壳的上部内壁;所述防护外壳包括软壳、固定杆和缓冲球,所述固定杆分别固定嵌入在软壳的前端与后端,所述缓冲球固定连接在软壳的上部四角;所述软壳包括皮兜、软壳体、手机卡槽和挡条,所述皮兜固定安装在软壳体的下端,所述手机卡槽开设在软壳体的上端,所述手机卡接安装在手机卡槽的内壁,所述挡条对称固定连接在软壳体的下端,所述挡条位于皮兜的上侧;所述固定杆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侧端通过软壳体固定卡接,所述缓冲球通过软壳体的四角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软壳手指操作口,所述手指操作口开设在皮兜的后端中心。

优选的,所述软壳还包括前置摄像开口,所述前置摄像开口镂空开设在手机卡槽的前端上壁。

优选的,所述软壳还包括后置摄像开口,所述后置摄像开口镂空开设在软壳体与皮兜的前部下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还包括卡块,所述卡块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杆的侧端,所述连接杆通过卡块固定卡接在软壳体上部的前端与后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当手机需要卡入到防护外壳内部时,先将手机的彰端塞入到手机卡槽的前端,然后利用软壳体的弹力形变将手机卡槽的后部向后撑开,再将手机卡槽套入到手机的后端外壁即可将防护外壳与手机组装在一起,利用缓冲球设置在软壳的四角,利用装置摔落后边角着地的可能性最大,从而达到利用缓冲球缓冲撞击力,达到保护手机的目的;当使用者需要将外加小型充电宝与手机绑定在一起使用时,先将皮兜的后端向下扯动,使得皮兜的后端中部向下形变,再将小型充电宝由皮兜的后侧上部塞入到皮兜与软壳体之间卡接,利用挡条遮挡小型充电宝的前端与后端,降低小型充电宝由前端或后端滑出的可能性,利用皮兜的弹力将小型充电宝牢牢兜在软壳体的下端,从而方便了使用者选用皮兜存放小件物品;利用固定杆固定安装在软壳体的前端与后端的上部,防止软壳体上部向侧端形变,从而抵消皮兜存放物品时对软壳体产生的有害作用力,从而提高了软壳体与手机组装的牢靠性,通过手指操作口开设在皮兜的后端,方便了手动将皮兜后端向下拉开,同时也方便了皮兜存放物品后取出内部物品,通过前置摄像开口避免影响手机的前置摄像头使用,通过后置摄像开口使得手机的后置摄像头能够在皮兜未装物品时正常使用,通过卡块方便了连接杆与软壳体进行对接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护外壳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软壳半截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外壳结构;2、防护外壳;3、手机;4、软壳;5、固定杆;6、缓冲球;7、皮兜;8、软壳体;9、手机卡槽;10、挡条;11、前置摄像开口;12、后置摄像开口;13、卡块;14、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的方位或位置的相对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多功能式手机防护外壳,包括防护外壳结构1,防护外壳结构1包括防护外壳2和手机3,手机3套在防护外壳2的上部内壁;防护外壳2包括软壳4、固定杆5和缓冲球6,固定杆5分别固定嵌入在软壳4的前端与后端,缓冲球6固定连接在软壳4的上部四角;软壳4包括皮兜7、软壳体8、手机卡槽9和挡条10,皮兜7固定安装在软壳体8的下端,手机卡槽9开设在软壳体8的上端,手机3卡接安装在手机卡槽9的内壁,挡条10对称固定连接在软壳体8的下端,挡条10位于皮兜7的上侧;固定杆5包括连接杆14,连接杆14的侧端通过软壳体8固定卡接,缓冲球6通过软壳体8的四角固定连接;当手机3需要卡入到防护外壳2内部时,先将手机的彰端塞入到手机卡槽9的前端,然后利用软壳体8的弹力形变将手机卡槽9的后部向后撑开,再将手机卡槽9套入到手机3的后端外壁即可将防护外壳2与手机3组装在一起,利用缓冲球6设置在软壳4的四角,利用装置摔落后边角着地的可能性最大,从而达到利用缓冲球6缓冲撞击力,达到保护手机3的目的;当使用者需要将外加小型充电宝与手机绑定在一起使用时,先将皮兜7的后端向下扯动,使得皮兜7的后端中部向下形变,再将小型充电宝由皮兜7的后侧上部塞入到皮兜7与软壳体8之间卡接,利用挡条10遮挡小型充电宝的前端与后端,降低小型充电宝由前端或后端滑出的可能性,利用皮兜7的弹力将小型充电宝牢牢兜在软壳体8的下端,从而方便了使用者选用皮兜7存放小件物品;利用固定杆5固定安装在软壳体8的前端与后端的上部,防止软壳体8上部向侧端形变,从而抵消皮兜7存放物品时对软壳体8产生的有害作用力,从而提高了软壳体8与手机3组装的牢靠性。

软壳4手指操作口,手指操作口开设在皮兜7的后端中心;通过手指操作口开设在皮兜7的后端,方便了手动将皮兜7后端向下拉开,同时也方便了皮兜7存放物品后取出内部物品。

软壳4还包括前置摄像开口11,前置摄像开口11镂空开设在手机卡槽9的前端上壁;通过前置摄像开口11避免影响手机3的前置摄像头使用。

软壳4还包括后置摄像开口12,后置摄像开口12镂空开设在软壳体8与皮兜7的前部下端;通过后置摄像开口12使得手机3的后置摄像头能够在皮兜7未装物品时正常使用。

固定杆5还包括卡块13,卡块13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杆5的侧端,连接杆14通过卡块13固定卡接在软壳体8上部的前端与后端;通过卡块13方便了连接杆14与软壳体8进行对接安装。

工作原理:当手机3需要卡入到防护外壳2内部时,先将手机的彰端塞入到手机卡槽9的前端,然后利用软壳体8的弹力形变将手机卡槽9的后部向后撑开,再将手机卡槽9套入到手机3的后端外壁即可将防护外壳2与手机3组装在一起,利用缓冲球6设置在软壳4的四角,利用装置摔落后边角着地的可能性最大,从而达到利用缓冲球6缓冲撞击力,达到保护手机3的目的;当使用者需要将外加小型充电宝与手机绑定在一起使用时,先将皮兜7的后端向下扯动,使得皮兜7的后端中部向下形变,再将小型充电宝由皮兜7的后侧上部塞入到皮兜7与软壳体8之间卡接,利用挡条10遮挡小型充电宝的前端与后端,降低小型充电宝由前端或后端滑出的可能性,利用皮兜7的弹力将小型充电宝牢牢兜在软壳体8的下端,从而方便了使用者选用皮兜7存放小件物品;利用固定杆5固定安装在软壳体8的前端与后端的上部,防止软壳体8上部向侧端形变,从而抵消皮兜7存放物品时对软壳体8产生的有害作用力,从而提高了软壳体8与手机3组装的牢靠性,通过手指操作口开设在皮兜7的后端,方便了手动将皮兜7后端向下拉开,同时也方便了皮兜7存放物品后取出内部物品,通过前置摄像开口11避免影响手机3的前置摄像头使用,通过后置摄像开口12使得手机3的后置摄像头能够在皮兜7未装物品时正常使用,通过卡块13方便了连接杆14与软壳体8进行对接安装。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