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列车启停及遗留物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8069发布日期:2020-06-30 20:11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列车启停及遗留物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列车启停及遗留物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监控,是嵌入式视频服务器中,集成了智能行为识别算法,能够对画面场景中的行人或车辆的行为进行识别、判断,并在适当的条件下,产生报警提示用户。

目前,智能监控装置一般与网络连接,可以通过接受网络数据和实时指令完成相应动作或者进行相应工作状态,例如通过接受网络数据知晓列车的启停状态,从而进入对应的监控模式,包括对于列车内人员的识别以及对应人员的物品归属识别记忆,从而判断出列车上是否有遗留物品,并且通过网络进行报警反馈。

但目前在列车上的智能监控装置一般是采用固定安装,对于列车距离智能监控装置较远处或者前后两个座位中间部分的空间的监控是十分不清楚,且还有各种物品的遮挡,对于列车乘坐人员和遗留物的监测判断的匹配会造成很大的,匹配识别不准对乘客会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可以设计一种用于列车启停及遗留物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列车启停及遗留物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列出监控设备对于车厢监控存在死角导致对车厢人员和所属物品识别匹配造成影响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列车启停及遗留物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包括设置于车厢顶部的若干个智能监控探头,每个所述智能监控探头的顶部均设置有移动组件,且每个所述移动组件均安装于车厢顶部;

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对称开设于车厢顶部的若干个移动槽和通过轴承安装在对应移动槽内的驱动螺杆,且每个所述驱动螺杆均与对应的智能监控探头的顶部螺纹连接,每个所述驱动螺杆的一端均连接有驱动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智能监控探头包括滑动连接于移动槽内的探头底座和安装在探头底座底部的探头本体,所述探头本体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第一监控探头和垂直于移动槽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监控探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车厢顶部对应移动组件设置有隐藏组件,所述隐藏组件包括通过扭力弹簧安装在移动槽两端的两个回收盘和对称开设在移动槽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导向槽,每个所述回收盘上缠绕有与车厢顶部颜色一致的遮挡帘布,且所述遮挡帘布的两侧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导向槽内,每个所述遮挡帘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探头底座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智能监控探头的数量为2个,且两个所述智能监控探头分别位于车厢的两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移动槽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智能监控探头之间的间距。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具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智能监控探头能够对车厢中来回运动,对车厢内的监控没有死角,能够全面的对车厢内的人员进行监控和物品鉴别匹配,且两个智能监控探头的使用增强了对人员和物品的匹配识别的准确率,能够更加准确的触发报警反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一种用于列车启停及遗留物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移动组件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智能监控探头;2-移动组件;3-隐藏组件;

101-探头底座;102-探头本体;103-第一监控探头;104-第二监控探头;

201-移动槽;202-驱动螺杆;203-驱动电机;

301-回收盘;302-导向槽;303-遮挡帘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列车启停及遗留物监测的智能监控装置,包括设置于车厢顶部的若干个智能监控探头1,每个智能监控探头1的顶部均设置有移动组件2,且每个移动组件2均安装于车厢顶部;

移动组件2包括对称开设于车厢顶部的若干个移动槽201和通过轴承安装在对应移动槽201内的驱动螺杆202,且每个驱动螺杆202均与对应的智能监控探头1的顶部螺纹连接,每个驱动螺杆202的一端均连接有驱动电机203。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智能监控探头1安装在车厢的顶部,通过移动组件2调整智能监控探头1在车厢顶部的位置,以便对车厢内空间进行全面监控,不存在监控的死角。

在对智能监控探头1的位置进行调整时,首先启动驱动电机203,使得驱动电机203的输出轴带动驱动螺杆202转动,从而使得与驱动螺杆202螺纹连接的智能监控探头1沿着移动槽201运动,达到调整智能监控探头1在车厢内的位置,使得智能监控探头1可以对车厢内的空间进行多角度的监控。

智能监控探头1能够对车厢内人员和人员随身携带的物品进行监视和匹配,判断物品的归属。

智能监控探头1接收来自于列车控制中心的列车的实时启停数据,当列车停车时,移动组件2启动,智能监控探头1对车厢内上下人员和所携带物品进行监视和识别匹配,当列车启动时,智能监控探头1根据上一次车厢启停时的监控记录,对车厢内未匹配到对应所属人员的物品进行报警反馈。

两个智能监控探头1所监测的画面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准确度更高。

智能监控探头1包括滑动连接于移动槽201内的探头底座101和安装在探头底座101底部的探头本体102,探头本体102包括设置在底部的第一监控探头103和垂直于移动槽201方向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二监控探头104。

为了更好的对车厢内部进行监控,智能监控探头1上设置有多个监控探头,包括用于竖直方向监控的第一监控探头103和对车厢两侧进行监控的两个第二监控探头104。

每个监控探头的监视范围都有一定角度范围,第一监控探头103和两个第二监控探头104共同使用可以对车厢内的空间监视更加全面。

车厢顶部对应移动组件2设置有隐藏组件3,隐藏组件3包括通过扭力弹簧安装在移动槽201两端的两个回收盘301和对称开设在移动槽201相对的两个侧壁上的导向槽302,每个回收盘301上缠绕有与车厢顶部颜色一致的遮挡帘布303,且遮挡帘布303的两侧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导向槽302内,每个遮挡帘布303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探头底座101一侧。

由于顶部开设有移动槽201,使得车厢顶部并不美观,且灰尘等易通过移动槽201进入其中堆积。

遮挡帘布303探头底座101的牵扯下沿着导向槽302运动,使得移动槽201的槽口被封闭,且遮挡帘布303的颜色与车厢顶部的颜色一致,使得车厢顶部既保持美观,也可阻挡灰尘进入。

遮挡帘布303在被牵扯运动时,其中一个回收盘301上遮挡帘布303逐渐减少,另一个回收盘301上的遮挡帘布303在扭力弹簧的弹力作用下逐渐回绕增多。

优选的,导向槽302的位置应尽可能的靠近移动槽201的槽口处。

智能监控探头1的数量为2个,且两个智能监控探头1分别位于车厢的两端。

两个智能监控探头1足够对车厢内进行监控,在增加智能监控探头1会造成资源浪费,且会造成工作空间拥堵。

两个移动槽201之间的间距大于两个智能监控探头1之间的间距。

避免两个智能监控探头1在运动时造成干涉。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