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解决FM外放杂音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68298发布日期:2020-11-10 12:11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解决FM外放杂音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fm外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解决fm外放杂音的电路。



背景技术:

现在,fm(frequencymodulation)即调频,习惯上用fm来指一般的调频广播(76-108mhz,在中国为87-108mhz、日本为76-90mhz),事实上fm也是一种调制方式,即使在短波范围内的27-30mhz之间,做为业余电台、太空、人造卫星通讯应用的波段,也有采用调频(fm)方式的。fm是手机功能之一,在国外市场仍百分之百硬件支持且软件预装apk,音频pa,d类功放是手机等小型终端设备常用的音频方法方案,音频pa输出数字信号频率是800-900khz,倍频后的干扰信号很容易进入到88m-108mhz频率中去,那么fm天线将无法滤除这些信号,会导致fm信号差,出现杂音,此类问题只能从源端解决。

综上,现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能够当用户打开fm外放时,cpu通过使能信号拉高控制mos管,起到滤波作用,将干扰信号滤除,从而提升fm外放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fm外放杂音的电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fm外放干扰有杂音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决fm外放杂音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译码器,其用于音频编译解码后输出音频信号;

音频功率放大器,其与所述编译码器电连接,并用于放大所述音频信号;

开关,其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spk-n信号线串联,并用于控制fm外放的开与关;

喇叭,其分别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spk-p信号线及所述开关电连接;

cpu,其用于接收和处理信号数据;

第一电容及第一mos管,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mos管串联,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spk-n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mos管接地,且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cpu连接;

第二电容及第二mos管,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mos管串联,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spk-p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mos管接地,且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cpu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为10nf。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容和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信号线的连接触点可交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解决fm外放杂音的电路,包括:编译码器,其用于音频编译解码后输出音频信号;音频功率放大器,其与所述编译码器电连接;开关,其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spk-n信号线串联;喇叭,其分别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spk-p信号线及所述开关电连接;cpu,其用于接收和处理信号数据;第一电容及第一mos管,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mos管串联,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spk-n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mos管接地,且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与所述cpu连接;第二电容及第二mos管,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第二mos管串联,所述第二电容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输出端的spk-p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mos管接地,且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与所述cpu连接。当用户打开fm外放时,cpu通过使能信号拉高控制mos管,起到滤波作用,将干扰信号滤除,从而提升fm外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附图标记:

100.编译码器200.音频功率放大器300.开关400.喇叭500.cpu600.第一电容700.第一mos管800.第二电容900.第二mos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解决fm外放杂音的电路,包括:

编译码器100,其用于音频编译解码后输出音频信号;

音频功率放大器200,其与所述编译码器100电连接,并用于放大所述音频信号;

开关300,其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200输出端的spk-n信号线串联,并用于控制fm外放的开与关;

喇叭400,其分别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200输出端的spk-p信号线及所述开关300电连接;

cpu500,其用于接收和处理信号数据;

第一电容600及第一mos管700,所述第一电容600与所述第一mos管700串联,所述第一电容600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200输出端的spk-n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mos管700接地,且所述第一mos管700的栅极与所述cpu500连接;

第二电容800及第二mos管900,所述第二电容800与所述第二mos管900串联,所述第二电容800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200输出端的spk-p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mos管900接地,且所述第二mos管900的栅极与所述cpu500连接。

具体的,在音频功率放大器200输出端(spk-p,spk-n)信号线上并联第一电容600和第二电容800,然后再将第一电容600与第一mos管700串联后接地上,将第二电容800与第二mos管900串联后接地上,相当于第一mos管700和第二mos管900的漏极通过电容接到spk信号线以及源极接地,第一mos管700和第二mos管900的栅极接到cpu500,将其信号命名为使能信号1和使能信号2。当用户打开fm外放时,cpu500通过使能信号1和使能信号2拉高控制第一mos管700和第二mos管900打开,使第一电容600和第二电容800起到滤波的作用,将干扰信号滤除;当关闭fm外放时,cpu500使能信号1和使能信号2拉低控制第一mos管700和第二mos管900关闭,第一电容600和第二电容800处于开路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600和所述第二电容800为10nf,能够很好的滤除杂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容600和所述第二电容800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200输出端信号线的连接触点可交换,即spk-p信号线和spk-n信号线可以交换连接第一电容600和第二电容800。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解决fm外放杂音的电路,包括:编译码器100,其用于音频编译解码后输出音频信号;音频功率放大器200,其与所述编译码器100电连接;开关300,其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200输出端的spk-n信号线串联;喇叭400,其分别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200输出端的spk-p信号线及所述开关300电连接;cpu500,其用于接收和处理信号数据;第一电容600及第一mos管700,所述第一电容600与所述第一mos管700串联,所述第一电容600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200输出端的spk-n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一mos管700接地,且所述第一mos管700的栅极与所述cpu500连接;第二电容800及第二mos管900,所述第二电容800与所述第二mos管900串联,所述第二电容800与所述音频功率放大器200输出端的spk-p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mos管900接地,且所述第二mos管900的栅极与所述cpu500连接。当用户打开fm外放时,cpu500通过使能信号拉高控制mos管,起到滤波作用,将干扰信号滤除,从而提升fm外放的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