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45934发布日期:2021-01-15 11:54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监控领域,具体为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船舶的大型化和复杂化,船舶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客船、客滚船、豪华邮轮等大型船舶,由于舱室多、人员多、结构复杂等特点,在发生火灾、浸水等重大安全事故时,往往面临着响应时间长、处理难度高等问题。因此,为了辅助船长和云端监控平台实时了解船舶上的各类状态,往往在驾驶室设置监控终端用来对船舶上的各种行为进行安全监控。

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船舶行驶中可能产生抖动,现有监控终端无法在抖动环境下稳定快速的根据使用者需求调节终端的显示方向;2、监控终端在未连线时将接口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到空气中的灰尘和水汽的影响降低接口的灵敏度。

为此,提出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通过设置转动机构能够在抖动环境下稳定快速的根据使用者需求调节终端的显示方向,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能够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或水汽进入控制装置的接口造成灵敏度下降,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包括机架与终端主体,所述终端主体位于机架的一侧外表面,且机架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把手与转轴,且把手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所述转轴的一端焊接有圆球,且转轴的另一端贯穿机架外表面开设的通孔并与终端主体固定连接,所述终端主体的后端外表面设有防护机构。

通过设置转动机构能够在抖动环境下稳定快速的根据使用者需求调节终端的显示方向。

优选地,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壳体与磁性元件,二者相对固定在终端主体上,所述壳体的一侧设有开口,且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空腔内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隔板对空腔进行分隔,所述空腔的两侧均设置有发条,且发条的内部中心设置有贯穿隔板可活动的轴杆,所述轴杆的外表面缠绕防尘膜,且防尘膜的一端穿过壳体的开口并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边嵌有强磁体,且横板的上端开设有扣槽。

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能够减少水汽和灰尘进入终端主体的接口,避免接口灵敏度下降。

优选地,所述发条的一端与轴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空腔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防尘膜的另一端与轴杆固定连接,所述横板的厚度大于壳体的开口宽度。

通过设置的发条能够需要时带动轴杆旋转将防尘膜缠绕起来,而横板无法越过防护机构的开口。

优选地,所述转轴与机架之间活动连接,且转轴的外表面靠近一端处固定连接有凸块,所述把手的内部对应凸块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且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柱,且定位柱对应插在通孔周围的定位槽中。

凸块与限位槽的配合使用将把手与转轴进行限定,使得把手只能相对转轴做左右水平运动。

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通孔的内表面对应卡槽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与卡槽之间嵌有轴承。

轴承的设置既保证转轴在通孔中的稳定性,又减小了转轴与通孔之间的转动摩擦。

优选地,所述把手的截面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且把手的表面设有花纹。

花纹的设置可提高把手与手掌的摩擦力,便于转动。

优选地,所述机架的表面喷涂防腐蚀材料,且机架的下端焊接有底座,所述底座通过螺丝固定在船舶上。

防腐蚀材料提高机架的防水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终端主体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器以及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can端口单元、北斗定位单元、通讯单元、语音播放单元,且终端主体的前端嵌有触摸屏,所述终端主体后端外表面还设有连接端口、电源接口以及can线接口。

连接端口用来将终端主体与其他关联设备进行连接。

优选地,该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还包括与can端口单元连接的can线、与北斗定位单元通讯连接的北斗卫星、与通讯单元无线连接的云端监控平台、与电源接口连接的电源单元以及与连接端口连接的面部识别摄像头、多个船舶对外摄像头、多个船舶对内摄像头和烟雾传感器。

通讯单元通过4g或5g无线数据传输实时将相应数据传递给云端监控平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置的转动机构能够在抖动环境下稳定快速的根据使用者需求调节终端的显示方向。

2、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能够避免空气中的灰尘或水汽进入控制装置的接口造成灵敏度下降。

3、通过设置的发条、防尘膜与轴杆的相互配合,能够在松开防尘膜时自动归位,节省整理的时间,便于使用。

4、通过设置的圆盘、定位柱与定位槽的相互配合,能够对终端的显示方向进行精准的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动机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通孔与定位槽结合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转轴与轴承结合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终端主体一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内部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中:1、机架;2、底座;3、终端主体;4、触摸屏;5、转动机构;51、把手;52、转轴;53、圆球;54、凸块;55、限位槽;56、圆盘;57、定位柱;58、卡槽;59、轴承;6、通孔;7、定位槽;8、环形槽;9、防护机构;91、空腔;92、隔板;93、发条;94、轴杆;95、防尘膜;96、横板;97、强磁体;98、扣槽;10、can线接口;11、连接端口;12、电源接口;13、磁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5,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包括机架1与终端主体3,终端主体3后端外表面设有连接端口11、电源接口12、can线接口10,且终端主体3的内部设有中央控制器以及与中央控制器连接的can端口单元、北斗定位单元、通讯单元、语音播放单元,终端主体3的前端嵌有触摸屏4。其中,该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还包括与can端口单元连接的can线、与北斗定位单元通讯连接的北斗卫星、与通讯单元无线连接的云端监控平台、与电源接口12连接的电源单元以及与连接端口11连接的面部识别摄像头、多个船舶对外摄像头、多个船舶对内摄像头和烟雾传感器。can属于现场总线的范畴,它是一种有效支持分布式控制或实时控制的串行通信网络,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船舶、医疗设备、工业设备等方面。通过can总线连接除湿系统中的各个设备,既能减少线缆数量,又能便于控制。终端主体3位于机架1的一侧外表面,在机架1的另一侧外表面设置有转动机构5,该机构便于工作人员转动终端主体3的角度进行查看。转动机构5由把手51与转轴52组成,把手51套接在转轴52的外表面。在转轴52的一端焊接有圆球53,圆球53的设置使得转轴52那端变得圆滑,避免转轴52的边沿划伤使用者。转轴52的另一端贯穿机架1外表面开设的通孔6并与终端主体3固定连接。转轴52的外表面靠近一端处固定连接有凸块54,在把手51的内部对应凸块54的位置开设有限位槽55,凸块54在限位槽55中受到限制只能左右移动。把手5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圆盘56,圆盘56的一侧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定位柱57,定位柱57对应插在通孔6周围的定位槽7中,定位柱57插入定位槽7中后把手51则无法转动。转轴52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开设有卡槽58,通孔6的内表面对应卡槽58的位置开设有环形槽8,环形槽8与卡槽58之间嵌有轴承59。轴承59卡在卡槽58上,在不影响转轴52转动的前提下保证转轴52不会脱离通孔6,终端主体3的后端外表面还设有防护机构9。

通过设置转动机构5能够在抖动环境下稳定快速的根据使用者需求调节终端的显示方向。

如图5与图6所示,防护机构9包括壳体与磁性元件13,二者相对固定在终端主体3上。壳体的一侧设有开口,且壳体的内部开设有空腔91。空腔91内部固定连接有隔板92将其隔离,空腔91的两侧均设置有发条93,且发条93的内部中心设置有贯穿隔板92可活动的轴杆94。轴杆94的外表面缠绕防尘膜95,且防尘膜95的一端穿过壳体的开口并固定连接有横板96。横板96的一侧边嵌有强磁体97,且横板96的上端开设有扣槽98。通过设置的发条93、防尘膜95与轴杆94的相互配合,能够在拉出防尘膜95时对发条93上劲,松开防尘膜95时,发条93恢复原位,防尘膜95再次缠绕在轴杆94上。发条93的一端与轴杆9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空腔91内壁固定连接。防尘膜95的另一端与轴杆94固定连接。横板96的厚度大于壳体开口宽度,横板96的厚度较大避免其进入壳体的开口。通过设置的防护机构9,能够减少水汽和灰尘进入终端主体3的接口,避免接口灵敏度下降。通过设置的防尘膜95能够对进入终端主体3接口的灰尘与水汽进行阻挡。

如图1至图4所示,把手51与转轴52之间过盈接触,这使得把手51无法轻易移动。转轴52与机架1之间活动连接,凸块54与限位槽55相匹配,且限位槽55的长度大于定位槽7的深度,定位柱57与定位槽7相匹配。机架1的下端焊接有底座2,底座2通过螺丝固定在船舶上。定位柱57插在定位槽7后把手51无法转动,在凸块54与限位槽55的限制下,转轴52也无法转动。凸块54与限位槽55的配合使用将把手51与转轴52进行限定,使得把手51只能相对转轴52做左右水平运动。把手51的截面直径从两端向中间逐渐增大,且把手51的表面设有花纹,花纹的设置可提高把手51与手掌的摩擦力,便于转动。

如图1所示,机架1的表面喷涂防腐蚀材料,防腐蚀材料提高机架1的防水性能和抗腐蚀能力,延长其使用寿命。

如图7所示,通讯单元采用4g或5g数据传输。

工作原理:该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在使用时,首先,将机架1通过底座2上的螺丝固定在使用地点。然后,拉动把手51使得圆盘56上的定位柱57脱离定位槽7。此时,把手51与转轴52可转动,工作人员根据需求自行调节终端主体3的角度,从而方便其查看触摸屏4。角度调节好之后,将把手51推回原位,使得定位柱57插入定位槽7中,此时的把手51无法转动。由于凸块54在限位槽55中受到限制只能左右移动。因此,此时的转轴52也无法转动,终端主体3保持稳定。整个调节过程简单快速,能够在抖动环境下稳定快速的根据使用者需求调节终端主体3的显示方向,便于使用。同时,多个定位柱57成圆形等距分布的,每个定位柱57顺时针前进插入下一个定位槽7中或逆时针后退插入上一个定位槽7中所带来的终端主体3角度变化是一致的,从而方便使用者精准调节角度。

随后,工作人员为该监控终端接线,通过can线接口10与can总线连接船舶各个设备,通过连接端口11连接面部识别摄像头、多个船舶对外摄像头、多个船舶对内摄像头和烟雾传感器。其中,面部识别摄像头可采集使用者面部信息将其发送给中央控制器进行判定识别,船舶对外摄像头分布在船舶外围监控船舶所在水域,船舶对内摄像头对船舶内部进行监控。比如甲板,烟雾传感器对船舱及驾驶室的烟雾进行监测。随后,通过电源接口12接通电源,接线完成后,触摸屏4亮起。使用者先通过面部识别摄像头进行面部识别,识别通过后才可通过触摸屏4进行操作,运行该船舶安全行为监控终端,运行过程中,若船舶对外摄像头监控到周围水域有变、船舶对内摄像头监控到船员行为存在安全隐患或烟雾传感器检测到烟雾含量达到设定的阈值,对应的摄像头或传感器向中央控制器发送信息,并在触摸屏4显示相应位置的监控画面。中央控制器通过连接端口11向语音播放单元发出信息,中央控制器接到信息后发出警报。同时,北斗定位单元用于实时接收北斗卫星发送的船舶定位信息,并发送至中央控制器。can端口单元用于接收can线实时发送的船舶状态信息,并发送至中央控制器,中央控制器用于将接收的船舶定位信息和船舶状态信息进行绑定,并发送至通讯单元。通讯单元用于将绑定后的船舶定位信息和船舶状态信息一同发送至云端监控平台,便于后方工作人员随时监测环保车辆的地理位置和运行状态。

同时,在终端主体3未接线时,使用者只需通过扣槽98拉动横板96,横板96带出防尘膜95,防尘膜95带动轴杆94正向转动。轴杆94转动过程中会给发条93上劲,然后将横板96的强磁体97通过磁性吸附在磁性元件13上。此时的防尘膜95遮挡住终端主体3的各个接口,避免灰尘或水汽进入影响其灵敏度。而在使用时,只需分离强磁体97与磁性元件13,松开防尘膜95时,发条93恢复原位,轴杆94反向旋转,防尘膜95再次缠绕在轴杆94上。节省使用者整理的时间,便于使用。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