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头戴式降噪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019303发布日期:2021-05-11 15:1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头戴式降噪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耳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头戴式降噪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生活品质追求的不断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降噪耳机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接受和认可。由于噪音被屏蔽,可以很方便的使用降噪耳机在公共场合,例如地铁、火车及商场等噪音环境中欣赏音乐或接听电话而不被干扰。

现有的头戴式降噪蓝牙耳机,在佩戴时,头戴式降噪蓝牙耳机的喇叭盖往往会与人耳的外部轮廓呈一定的角度,这样就使得喇叭与人耳之间存在一定的间距,该段距离往往会增加声音在喇叭前腔的散射,形成混响,如此在其他条件同等的情况下,会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且为节省空间上的利用,现有的降噪耳机其降噪喇叭和音频喇叭是同一个,降噪效果有限。

申请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头戴式降噪蓝牙耳机,具有伸缩调节、转动调节以及主动降噪的多功能应用的优点,结合多元化功能的应用,使得左耳机壳、右耳机壳分别能够更好的贴合在人耳上,在佩戴时能够更为封闭且更为舒适。

本申请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头戴式降噪蓝牙耳机,包括头戴支架,所述头戴支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左耳机壳和右耳机壳,所述左耳机壳内沿靠近所述右耳机壳方向依次设置有锂电池、左发声单元以及左降噪咪头,所述右耳机壳内沿靠近所述左耳机壳方向依次设置有降噪模块、右发声单元以及右降噪咪头,其中,所述左发声单元、所述右发声单元以及所述降噪模块分别与所述锂电池电连接,所述左降噪咪头与所述右降噪咪头分别与所述降噪模块电连接;

所述头戴支架和所述左耳机壳之间设置左连接杆,所述头戴支架和所述右耳机壳之间设置右连接杆,所述左连接杆和所述右连接杆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头戴支架上,所述左连接杆、所述右连接杆分别与所述头戴支架之间设置有限制左连接杆、右连接杆做自主滑动的限制组件,所述左连接杆与所述左耳机壳之间以及所述右连接杆与所述右耳机壳之间分别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调节左耳机壳的连接角度或者右耳机壳的连接角度。

优选的,所述头戴支架的两端分别设置左通径和右通径,所述左连接杆插接于所述左通径内,所述右连接杆插接于所述右通径内。

优选的,所述限制组件包括分别设于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上的第一弹性件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左通径内壁、所述右通径内壁的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所述左通径内壁、所述右通径内壁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弹性件插接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右通径和所述左通径自相互远离一端分别设置有限制件,所述限制件用于限制左连接杆脱离左通径或者用于限制右连接杆脱离右通径。

优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设于所述左连接杆或者右连接杆末端的第二弹性件以及铰接于所述左连接杆或者右连接杆的转动轴,所述左耳机壳体或者右耳机壳体靠近所述头戴支架一端设置有所述转动轴,所述转动轴周向设置有锯齿,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插接于所述锯齿内。

优选的,所述左耳机壳和所述右耳机壳自相互靠近一侧分别包覆有耳套。

优选的,所述右耳机壳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路开关的控制模块,所述降噪模块和所述锂电池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能够与外置设备连接的蓝牙模块,所述蓝牙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头戴支架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护套、海绵体以及第二护套,其中所述第一护套与所述第二护套均为pu皮套。

优选的,所述海绵体内嵌设有用于增加韧性的钢条。

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的有益效果:

1、将左耳机壳和右耳机壳自相互远离方向掰动,使得头戴支架得到撑开,并将头戴支架佩戴于头部,使得左耳机壳对于左耳放置,使得右耳机壳正对右耳放置,其考虑到人与人头部大小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将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设置,分别对左耳机壳和右耳机壳进行拉升和收缩,且利用调节组件,通过调节左耳机壳的连接角度或者右耳机壳的连接角度,这样就使得左耳机壳、右耳机壳与人耳之间不存在间距,以此调整佩戴角度,使得左耳机壳、右耳机壳分别能够更好的贴合在人耳上,在佩戴时能够更为封闭且更为舒适;

2、佩戴耳机之后,左发声单元和右发声单元在锂电池的供电下,不断传输声音,左降噪模块和右降噪咪头通过收集声音中的杂音,且将杂音信号反馈于降噪模块,通过降噪模块与杂音传播相反的反向音波,以此达到消噪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整体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1、头戴支架;11、第一护套;12、海绵体;13、第二护套;14、钢条;2、左耳机壳;21、锂电池;22、左发声单元;23、左降噪咪头;3、右耳机壳;31、降噪模块;32、右发声单元;33、右降噪咪头;4、左连接杆;41、右连接杆;42、左通径;43、右通径;5、限制组件;51、第一弹性件;52、凹槽;6、调节组件;61、第二弹性件;62、转动轴;63、锯齿;7、限制件;8、耳套;9、控制模块;10、蓝牙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一种头戴式降噪蓝牙耳机,参见图1和图2,包括头戴支架1,所述头戴支架1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左耳机壳2和右耳机壳3,所述左耳机壳2内沿靠近所述右耳机壳3方向依次设置有锂电池21、左发声单元22以及左降噪咪头23,所述右耳机壳3内沿靠近所述左耳机壳2方向依次设置有降噪模块31、右发声单元32以及右降噪咪头33,其中,所述左发声单元22、所述右发声单元32以及所述降噪模块31分别与所述锂电池21电连接,所述左降噪咪头23与所述右降噪咪头33分别与所述降噪模块31电连接;

所述头戴支架1和所述左耳机壳2之间设置左连接杆4,所述头戴支架1和所述右耳机壳3之间设置右连接杆41,所述左连接杆4和所述右连接杆41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头戴支架1上,所述左连接杆4、所述右连接杆41分别与所述头戴支架1之间设置有限制左连接杆4、右连接杆41做自主滑动的限制组件5,所述左连接杆4与所述左耳机壳2之间以及所述右连接杆41与所述右耳机壳3之间分别设置有调节组件6,所述调节组件6用于调节左耳机壳2的连接角度或者右耳机壳3的连接角度。

本实施例中将左耳机壳2和右耳机壳3自相互远离方向掰动,使得头戴支架1得到撑开,并将头戴支架1佩戴于头部,使得左耳机壳2对于左耳放置,使得右耳机壳3正对右耳放置,其考虑到人与人头部大小之间的差异性,通过将左连接杆4和右连接杆41设置,分别对左耳机壳2和右耳机壳3进行拉升和收缩,且利用调节组件6,通过调节左耳机壳2的连接角度或者右耳机壳3的连接角度,这样就使得左耳机壳2、右耳机壳3与人耳之间不存在间距,以此调整佩戴角度,使得左耳机壳2、右耳机壳3分别能够更好的贴合在人耳上,在佩戴时能够更为封闭且更为舒适。

且佩戴该耳机之后,左发声单元22和右发声单元32在锂电池21的供电下,不断传输声音,左降噪模块31和右降噪咪头33通过收集声音中的杂音,且将杂音信号反馈于降噪模块31,通过降噪模块31与杂音传播相反的反向音波,以此达到消噪的目的。

具体的,所述头戴支架1的两端分别设置左通径42和右通径43,所述左连接杆4插接于所述左通径42内,所述右连接杆41插接于所述右通径43内。

本实施例通过将左连接杆4、右连接杆41分别插接于所述左通径42、右通径43里,以此实现左连接杆4和右连接杆41拉升和收缩,且利用限制组件5对左连接杆4、右连接杆41的滑动进行限制调节,便于人手动调节。

具体的,所述限制组件5包括分别设于左连接杆4和右连接杆41上的第一弹性件5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左通径42内壁、所述右通径43内壁的多个凹槽52,多个所述凹槽52沿所述左通径42内壁、所述右通径43内壁均匀分布,所述第一弹性件51插接于所述凹槽52内。

在调节左连接杆4和右连接杆41拉伸和收缩时,通过弹性件滑动于左通径42内壁、所述右通径43内壁,且使得第一弹性件51滚动于多个所述凹槽52之间,在起到限定左连接杆4和右连接杆41自主移动作用的同时,起到任意调节左连接杆4、右连接杆41的拉伸和收缩的作用。

具体的,所述右通径43和所述左通径42自相互远离一端分别设置有限制件7,所述限制件7用于限制左连接杆4脱离左通径43或者用于限制右连接杆41脱离右通径43。

由于左连接杆4、右连接杆41分别对应滑动于所述左通径42、右通径43,在拉伸左连接杆4、右连接杆41的同时,防止左连接杆4、右连接杆41脱离头戴支架1的连接,通过设置在头戴支架1两端的限制件7,以此限制左连接杆4、右连接杆41有限路径的滑动。

具体的,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设于所述左连接杆4或者右连接杆41末端的第二弹性件61以及铰接于所述左连接杆4或者右连接杆41的转动轴62,所述左耳机壳2体或者右耳机壳3体靠近所述头戴支架1一端设置有所述转动轴62,所述转动轴62周向设置有锯齿63,所述第二弹性件61能够插接于所述锯齿63内。

在佩戴该耳机时,为使得左耳机壳2、右耳机壳3分别能够更好的贴合在人耳上,使得左耳机壳2、右耳机壳3与人耳之间更为密封,人通过调节左耳机壳2、右耳机壳3,以此带动其连接的转动轴62转动,且在第二弹性件61的限制下,使得转动轴62在转动时,第二弹簧能够滚动于多个锯齿63内。

具体的,所述左耳机壳2和所述右耳机壳3自相互靠近一侧分别包覆有耳套8。

耳套8的设置,提高该耳机的佩戴的舒适性,且能起到一定的物理降噪功能。

具体的,所述右耳机壳3内设置有用于控制电路开关的控制模块9,所述降噪模块31和所述锂电池21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9电连接。通过控制模块9的控制,以此实现各个电子元器件之间的协调作用,便于人工操作。

具体的,还包括能够与外置设备连接的蓝牙模块10,所述蓝牙模块10与所述控制模块9电连接。蓝牙模块10的设置,使得该耳机脱离了有线连接的束缚,以此提高该耳机的便携性。

具体的,所述头戴支架1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护套11、海绵体12以及第二护套13,其中所述第一护套11与所述第二护套13均为pu皮套。

通过pu皮套的包裹,使头戴支架1外表面得到包裹,以此提高该头戴支架1佩戴的舒适性,加上海绵体12的填充,使得该头戴支架1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具体的,所述海绵体12内嵌设有用于增加韧性的钢条14。

在佩戴该耳机时,头戴支架1需具备一定的夹持力,以防止耳机脱落,通过钢条14的设置,一方面能够提高该头戴支架1的韧性,使得该头戴支架1不易损害,另一方面可利用钢条14的弹性回复力,使得头戴支架1夹持在人头上。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申请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