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双耳立体声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40349发布日期:2021-04-02 10:2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双耳立体声蓝牙耳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蓝牙耳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双耳立体声蓝牙耳机。



背景技术:

蓝牙耳机就是将蓝牙技术应用在免持耳机上,让使用者可以免除恼人电线的牵绊,自在地以各种方式轻松通话,自从蓝牙耳机问世以来,一直是行动商务族提升效率的好工具,蓝牙耳机是一种基于蓝牙技术的一种小型设备,只需要把这种轻巧的设备藏在耳机边而不需要直接使用通讯设备,例手机、电脑等就可以实现自由通话,虽然现有技术的蓝牙耳机能够实现使用并充电。

但是现有技术的蓝牙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蓝牙耳机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运动耳机的组装连接问题,蓝牙耳机的充电部分直接裸露在外导致容易进灰或受损的问题,蓝牙耳机的充电部分无法直观显示剩余电量或控制电量输出的问题,同时仍存在用于蓝牙耳机运动状态的组装连接用线缆不便于随耳机进行携带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双耳立体声蓝牙耳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蓝牙耳机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运动耳机的组装连接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双耳立体声蓝牙耳机,包括充电仓和蓝牙耳机,所述充电仓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蓝牙耳机,所述蓝牙耳机的外壁上方设置有连接组件;

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竖杆、卡勾、端盖、线绳、吊环、底块和第一卡块;

多个所述竖杆分别固接在左右两侧的蓝牙耳机的上端中心,所述竖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吊环,所述吊环的上方均设置有卡勾,所述卡勾的上端固接有底块,所述底块的内壁内部中心通过销轴与第一卡块间隙配合,所述底块的上端均固接有端盖,左右所述端盖的上端通过线绳固定相连。

优选的,所述第一卡块与卡扣两者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优选的,所述充电仓的内外壁加工有充电组件;

所述充电组件包括挡板、放置槽、显示灯、充电柱、凹槽、磁扣、开关和第一垫块;

多个所述放置槽分别加工在充电仓的左右两侧内壁内部,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形状与蓝牙耳机的外壁形状一致,所述显示灯安装在充电仓的上端后侧,所述开关安装在充电仓的上端前侧,所述挡板位于充电仓的前端,所述挡板的后端内部左右两侧均通过销轴与第一垫块转动相连,所述第一垫块的下端均与充电仓固定相连,所述凹槽加工在充电仓的前端内壁中心,所述凹槽的内部内壁安装有充电柱,所述挡板的前侧上端左右两侧和充电仓的前端上方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磁扣。

优选的,所述开关和显示灯的竖直中心为与充电仓的竖直中心位置一致。

优选的,所述放置槽的内壁内侧均安装加工有用于蓝牙耳机对应充电的充电桩。

优选的,所述充电仓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存放组件;

所述存放组件包括第一弹簧、第二卡块、立柱、横板、第二弹簧、第二垫块、竖筒、槽块和滑块;

多个所述第二卡块分别位于充电仓的左右两端前后两侧内部,所述第二卡块的下端均通过销轴与充电仓转动相连,所述第二卡块的转动处外壁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卡块和充电仓固定相连,左右所述第二卡块的外壁外侧固接有槽块,所述槽块的内壁滑动相连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外壁中心固接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的外侧均固接有竖筒,所述竖筒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充电仓和竖筒固定相连,左右所述第二卡块的内侧卡接相连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上端固接有多个立柱。

优选的,左右所述第二卡块和槽块均以充电仓的竖直中心为基准呈轴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充电仓的后端外壁上方通过销轴与仓盖转动相连,所述充电仓的前端上方中心加工有卡槽,所述蓝牙耳机的外侧外壁安装有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无线双耳立体声蓝牙耳机,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通过卡扣、第一卡块、线绳、吊环、蓝牙耳机和充电仓之间的配合,若需要运动使用情况下,使用者可将卡勾通过第一卡块的转动以及卡合配合实现将卡勾勾在吊环的外壁,即可实现线绳通过卡勾和吊环将两个蓝牙耳机连接在一起,组成运动蓝牙耳机,在不需要运动使用情况下可手动将第一卡块向内推动,并解除卡勾与吊环的扣合,恢复两个蓝牙耳机的分离状态,避免了现有蓝牙耳机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运动耳机的组装连接问题;

通过充电仓、第一垫块、挡板、充电柱、凹槽、磁扣、显示灯和开关之间的配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充电仓的电量消耗殆尽,此时使用者可手动将挡板拉动绕第一垫块转动,解除磁扣处的磁性相连,使充电柱的裸露,充电完成后将充电线拔出,并将挡板转动复位恢复磁扣处的磁性相连,将充电柱阻挡,避免了现有蓝牙耳机的充电部分直接裸露在外导致容易进灰或受损的问题;

随着蓝牙耳机的不断使用,充电仓可通过放置槽内部的充电桩对蓝牙耳机进行充电,使充电仓的电量不断下降,而本实施例中充电仓的实时电量可在显示灯处显示出来,同时使用者也可通过开关控制充电仓的电量输出,避免了蓝牙耳机的充电部分无法直观显示剩余电量或控制电量输出的问题;

通过竖筒、第一弹簧、第二弹簧、充电仓、第二卡块和槽块之间的配合,在不需要运动使用情况下,使用者可向上推动左右两侧的竖筒,使滑块可带动卡块向上转动,解除卡块与横板的卡接,将横板取出,再将线绳缠绕在横板上方立柱外壁,实现线缆的存放,随后将横板重新从充电仓的下端从下至上移动,横板即可先推动第二卡块向外并最终恢复卡接,避免了用于蓝牙耳机运动状态的组装连接用线缆不便于随耳机进行携带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耳机存放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充电仓、蓝牙耳机和卡勾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充电仓,2、充电组件,201、挡板,202、放置槽,203、显示灯,204、充电柱,205、凹槽,206、磁扣,207、开关,208、第一垫块,3、连接组件,301、竖杆,302、卡勾,303、端盖,304、线绳,305、吊环,306、底块,307、第一卡块,4、存放组件,401、第一弹簧,402、第二卡块,403、立柱,404、横板,405、第二弹簧,406、第二垫块,407、竖筒,408、槽块,409、滑块,5、蓝牙耳机,6、卡槽,7、胶套,8、仓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双耳立体声蓝牙耳机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双耳立体声蓝牙耳机,包括充电仓1和蓝牙耳机5,充电仓1的上方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蓝牙耳机5,蓝牙耳机5的外壁上方设置有连接组件3,连接组件3包括竖杆301、卡勾302、端盖303、线绳304、吊环305、底块306和第一卡块307,多个竖杆301分别固接在左右两侧的蓝牙耳机5的上端中心,竖杆301的外壁间隙配合有吊环305,吊环305可绕竖杆301进行转动,吊环305的上方均设置有卡勾302,卡勾302的上端固接有底块306,底块306的内壁内部中心通过销轴与第一卡块307间隙配合,第一卡块307与底块306连接处安装有涡卷弹簧,底块306的上端均固接有端盖303,左右端盖303的上端通过线绳304固定相连,通过线绳204可将左右两侧蓝牙耳机5连在一起,第一卡块307与卡扣302两者之间构成卡合结构;

通过卡扣302、第一卡块307、线绳304、吊环305、蓝牙耳机5和充电仓1之间的配合,若需要运动使用情况下,使用者可将卡勾302通过第一卡块307的转动以及卡合配合实现将卡勾302勾在吊环305的外壁,即可实现线绳304通过卡勾302和吊环305将两个蓝牙耳机5连接在一起,组成运动蓝牙耳机,在不需要运动使用情况下可手动将第一卡块307向内推动,并解除卡勾302与吊环305的扣合,恢复两个蓝牙耳机5的分离状态,避免了现有蓝牙耳机无法根据需要进行运动耳机的组装连接问题。

充电仓1的内外壁加工有充电组件2,充电组件2包括挡板201、放置槽202、显示灯203、充电柱204、凹槽205、磁扣206、开关207和第一垫块208,多个放置槽202分别加工在充电仓1的左右两侧内壁内部,蓝牙耳机5可存放在放置槽202的内部,放置槽202的内壁形状与蓝牙耳机5的外壁形状一致,显示灯203安装在充电仓1的上端后侧,显示灯203为显示充电仓1电量的格灯,通过电量格即可观察电量,开关207安装在充电仓1的上端前侧,挡板201位于充电仓1的前端,挡板201的后端内部左右两侧均通过销轴与第一垫块208转动相连,挡板201可绕第一垫块208进行转动,挡板201的下端表面加工有内凹的把手槽,第一垫块208的下端均与充电仓1固定相连,凹槽205加工在充电仓1的前端内壁中心,凹槽205的内部内壁安装有充电柱204,挡板201的前侧上端左右两侧和充电仓1的前端上方左右两侧均固接有磁扣206,挡板201和充电仓1可通过磁扣206固定,开关207和显示灯203的竖直中心为与充电仓1的竖直中心位置一致,放置槽202的内壁内侧均安装加工有用于蓝牙耳机5对应充电的充电桩;

通过充电仓1、第一垫块208、挡板201、充电柱204、凹槽205、磁扣206、显示灯203和开关207之间的配合,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充电仓1的电量消耗殆尽,此时使用者可手动将挡板201拉动绕第一垫块208转动,解除磁扣206处的磁性相连,使充电柱204的裸露,充电完成后将充电线拔出,并将挡板201转动复位恢复磁扣206处的磁性相连,将充电柱204阻挡,避免了现有蓝牙耳机的充电部分直接裸露在外导致容易进灰或受损的问题;

随着蓝牙耳机5的不断使用,充电仓1可通过放置槽202内部的充电桩对蓝牙耳机5进行充电,使充电仓1的电量不断下降,而本实施例中充电仓1的实时电量可在显示灯203处显示出来,同时使用者也可通过开关207控制充电仓1的电量输出,避免了蓝牙耳机的充电部分无法直观显示剩余电量或控制电量输出的问题。

充电仓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存放组件4,存放组件4包括第一弹簧401、第二卡块402、立柱403、横板404、第二弹簧405、第二垫块406、竖筒407、槽块408和滑块409,多个第二卡块402分别位于充电仓1的左右两端前后两侧内部,第二卡块402的下端均通过销轴与充电仓1转动相连,第二卡块402的转动处外壁设置有第二弹簧405,第二弹簧405的弹性系数k为800n/m的涡卷弹簧,第二卡块402向上转动即可挤压第二弹簧405,第二弹簧405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卡块402和充电仓1固定相连,左右第二卡块402的外壁外侧固接有槽块408,槽块408的内壁滑动相连有滑块409,滑块409可带动槽块408进行转动,滑块409的外壁中心固接有第二垫块406,第二垫块406的外侧均固接有竖筒407,竖筒407的上方内部设置有第一弹簧401,第一弹簧401的弹性系数k为750n/m,第一弹簧401的上下两侧分别与充电仓1和竖筒407固定相连,竖筒407向上移动即可挤压第一弹簧401,左右第二卡块402的内侧卡接相连有横板404,横板404的上端固接有多个立柱403,立柱403可作为绕线柱使用,左右第二卡块402和槽块408均以充电仓1的竖直中心为基准呈轴对称分布,充电仓1的后端外壁上方通过销轴与仓盖8转动相连,仓盖8可对充电仓1的上表面元件进行保护,充电仓1的前端上方中心加工有卡槽6,卡槽6便于仓盖8打开,蓝牙耳机6的外侧外壁安装有胶套7;

通过竖筒407、第一弹簧401、第二弹簧405、充电仓1、第二卡块402和槽块408之间的配合,在不需要运动使用情况下,使用者可向上推动左右两侧的竖筒407,使滑块409可带动卡块402向上转动,解除卡块402与横板404的卡接,将横板404取出,再将线绳304缠绕在横板404上方立柱403外壁,实现线缆304的存放,随后将横板404重新从充电仓1的下端从下至上移动,横板404即可先推动第二卡块402向外并最终恢复卡接,避免了用于蓝牙耳机运动状态的组装连接用线缆不便于随耳机进行携带的问题。

当需要此无线双耳立体声蓝牙耳机使用时,首先使用者可通过卡槽6将仓盖8转动打开,将蓝牙耳机5取出放置进使用者的耳道口处,若需要运动使用情况下,使用者可将卡勾302通过第一卡块307的转动以及卡合配合实现将卡勾302勾在吊环305的外壁,即可实现线绳304通过卡勾302和吊环305将两个蓝牙耳机5连接在一起,组成运动蓝牙耳机,在不需要运动使用情况下可手动将第一卡块307向内推动,并解除卡勾302与吊环305的扣合,恢复两个蓝牙耳机5的分离状态,避免了现有蓝牙耳机不便于根据需要进行运动耳机的组装连接问题,在不需要运动使用情况下,使用者可向上推动左右两侧的竖筒407,使竖筒407可带动滑块409向上移动,滑块409可通过槽块408带动卡块402向上转动,解除卡块402与横板404的卡接,即可将横板404和立柱403取出,可将线绳304缠绕在横板404上方用于绕线的立柱403外壁,实现线缆304的存放,随后将横板404重新从充电仓1的下端从下至上移动,横板404即可先推动第二卡块402向外并最终恢复卡接,避免了用于蓝牙耳机运动状态的组装连接用线缆不便于随耳机进行携带的问题,随着蓝牙耳机5的不断使用,充电仓1可通过放置槽202内部的充电桩对蓝牙耳机5进行充电,使充电仓1的电量不断下降,而本实施例中充电仓1的实时电量可在显示灯203处显示出来,同时使用者也可通过开关207控制充电仓1的电量输出,避免了蓝牙耳机的充电部分无法直观显示剩余电量或控制电量输出的问题,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充电仓1的电量消耗殆尽,此时使用者可手动将挡板201拉动绕第一垫块208转动,解除磁扣206处的磁性相连,使充电柱204的裸露,此时使用者即可将充电线插进凹槽205处进行充电,充电完成后将充电线拔出,并将挡板201转动复位恢复磁扣206处的磁性相连,将充电柱204阻挡,避免了现有蓝牙耳机的充电部分直接裸露在外导致容易进灰或受损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