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野外求助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95176发布日期:2021-07-30 18:04阅读:99来源:国知局
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野外求助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野外求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野外求助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上升,更多人选择去户外渡过假期,例如登山、滑雪、露营等等,但由于野外环境恶劣、天气多变、突发情况等原因,人们在登山或者露营的时候,可能会被困在野外找不到方向,导致不幸事件的发生。

由于野外的环境不利于无线信号传递,导致求助者无法利用移动设备与外界联系,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申请号为201210162499.7的申请文件提出了一种野外求救设备,该设备是利用求救设备所带的气囊将设备上升至空中,可以增加该野外求救设备的高度和移动速度,从而提高信号发射接收模块以及gps定位模块的信号搜索效率,便于野外求救设备搜索到通信信号和位置信息,但是由于野外的空间环境复杂,例如森林里树木多,在求救设备上升期间极大可能会卡在树枝上,或者在其他天气因素,例如刮风暴雨的情况下,导致求救设备的丢失和毁坏,降低了求救的成功率的同时也增高了成本。

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野外求助的成功率低、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野外求助定位系统及定位方法,以提高野外求助的成功率以及降低搜救的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野外求助定位系统,包括分布在野外的若干个电网设备,所述电网设备之间通过输送线缆或设备控制枢纽电力连接,并组成供配电网,所述电网设备的设备本体上设置有载波信号发生器和发生器触发装置;

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用于生成电力载波信号并与所述电网设备电力连接;

所述发生器触发装置用于启动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在野外的若干个电网设备的每个电网设备上设置载波发生器和发生器触发装置,在当人们被困在野外时,可以人工触发发生器触发装置以使载波信号发生器发生电力载波信号,在借助供配电网的传输,不需无线通讯信号和卫星定位等手段就能及时定位到求助者的地点,提高搜救的效率,同时不需要另外在野外设置专门搜救的装置,减少大量的成本。

可选的,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的电力载波信号包括其对应的电网设备的身份码和/或地理位置信息;当所述电力载波信号包括其对应的电网设备的身份码时,所述定位系统还包括所有电网设备的身份码对应的地图。

通过这种方式,只要求助者所在的电网设备上的信息通过电力载波信号发送到远端的设备控制枢纽或电网管理平台,就可以快速定位到生成电力载波信号的电网设备,从而及时对求助者进行搜救。

可选的,所述发生器触发装置包括静态编码以及静态信息识别器;所述静态编码固定在所述设备本体上,所述静态信息识别器用于识别求助者扫描所述静态编码得到的静态信息。

上述静态编码为智能手机扫描后无需联网就能直接识别其中信息的编码,本实施例中,静态编码可采用附着在纸质表面的方式粘贴在设备本体上,外涂防水防腐涂层等保护,也可以印刷在设备本体或静态信息识别器表面,设置在人眼易看到的高度,通过这种方式,求助者通过手机扫描静态编码得到其中信息并显示,将显示的信息放置到静态信息识别器上识别,静态信息识别器识别到正确的信息后就会触发载波信号发生器工作,从而实现后续定位功能。同时也使发生器触发装置通过人为进行触发,减少野生动物误触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

可选的,所述发生器触发装置包括静态编码生成器以及静态信息识别器;所述静态编码生成器用于生成静态编码,所述静态信息识别器用于识别求助者扫描所述静态编码得到的静态信息。

本实施例由静态编码生成器主动生成静态编码的方式,可以防止静态编码放置太久被损坏或模糊不清,难以扫描得到编码信息。同时也可以使发生器触发装置通过人为进行触发,减少野生动物误触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

可选的,所述发生器触发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设备本体外表面上的触发开关。

触发开关可以是用于触发载波信号发生器启动的,此时只需手动按下开关就能直接启动载波信号发生器,但易被野外生物误触;触发开关也可以是用于触发静态信息识别器的,当求助者扫描到编码信息后再按下触发开关,使静态信息识别器开始识别编码信息,可以避免其持续工作大量耗电;触发开关还可以是用于触发静态编码生成器的,当求助者需要求助时才按下触发开关,令触发静态编码生成静态编码,也能防止其持续工作大量耗电。通过这种方式,这样可以使发生器触发装置通过人为进行触发,减少野生动物误触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

可选的,所述静态编码为条形码或二维码。

通过这种方式,使求助者看到条形码或二维码,引起求助者的注意,主动进行扫描就可以求助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野外求助定位方法,包括:

当发生器触发装置启动载波信号发生器后,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生成电力载波信号;

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将电力载波信号发送至电网设备,以使所述电网设备通过供配电网传递所述电力载波信号,并通过所述电力载波信号识别所述发生器触发装置的触发位置。

电力载波信号可以通过已经搭建好的供配电网来传输,而无需借用卫星定位和无线通信来实现传输和定位,尤其是国内,几乎大部分野外都搭建有电力输送设备,且输电塔建通常比较高大,易于求助者发现和寻找,因此,求助者只要看到输电塔,就能到塔下进行求助,即使当地没有通话信号,也未携带卫星设备,都能将求助的信息和位置发送给远端的电网枢纽处,从而通过电网枢纽报警求助。

可选的,所述载波信号发生器的电力载波信号包括其对应的电网设备的身份码和/或地理位置信息;则所述电网设备通过供配电网传递所述电力载波信号,并通过所述电力载波信号识别所述发生器触发装置的触发位置时,所述触发位置即为其对应的电网设备的地理位置。

可选的,所有载波信号发生器单次生成的电力载波信号均相同。

可选的,当所述电网设备通过供配电网传递所述电力载波信号,并通过所述电力载波信号识别所述发生器触发装置的触发位置时,还包括:延线路传输方向,每个载波信号发生器接收到上一个载波信号发生器发送的电力载波信号时,生成一个新的电力载波信号附在接收到的电力载波信号尾端,得到电力载波信号串;设备控制枢纽接收到电力载波信号串后,识别所述电力载波信号串中的电力载波信号数量,根据所述数量延线路传输反方向推算得到对应的电网设备的地理位置,即所述触发位置。

设备控制枢纽在确定触发位置(即求助者位置)后,就能帮助求助者进行报警。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当出现求助者被困在野外的情况,求助者可以通过已经搭建好的供配电网来传输,而无需借用卫星定位和无线通信来实现传输和定位,手动触发发生器触发装置,电网设备的载波信号发生器再生成电力载波信号并依次传递,直到电网总站根据载波信号中生成电力载波信号的电网设备的位置信息或者根据载波信号的个数识别发生器触发装置被触发的位置,及时定位到求助者的地点,提高搜救的效率,同时不需要另外在野外设置专门搜救的装置,减少大量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野外求助定位系统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生器触发装置的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发生器触发装置的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野外求助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参见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野外求助定位系统,包括分布在野外的若干个电网设备100,电网设备100之间通过输送线缆或设备控制枢纽200电力连接,并组成供配电网,电网设备100的设备本体上设置有载波信号发生器101和发生器触发装置102;载波信号发生器101用于生成电力载波信号并与电网设备100电力连接;发生器触发装置102用于启动载波信号发生器101。

通过本实施例的方法,在野外的若干个电网设备100的每个电网设备100上设置载波发生器101和发生器触发装置102,在当人们被困在野外时,可以人工触发发生器触发装置102以使载波信号发生器101发生电力载波信号,再借助供配电网的传输,不需无线通讯信号和卫星定位等手段就能及时定位到求助者的地点,提高搜救的效率,同时不需要另外在野外设置专门搜救的装置,减少大量的成本。

可选的,载波信号发生器101的电力载波信号包括其对应的电网设备100的身份码和/或地理位置信息,其中,当电力载波信号包括其对应的电网设备100的身份码时,定位系统还包括所有电网设备100的身份码对应的地图。这样只要求助者所在的电网设备100上的信息通过电力载波信号发送到远端的设备控制枢纽200或电网管理平台,就可以快速定位到生成电力载波信号的电网设备100,从而及时对求助者进行搜救。

可选的,参见图2,发生器触发装置102包括静态编码1021以及静态信息识别器1022,静态编码1021固定在电网设备100本体上,静态信息识别器1022用于识别求助者扫描静态编码1021得到的静态信息。其中,发生器触发装置102得到静态信息就可以启动载波信号发生器101,静态编码1021为智能手机扫描后无需联网就能直接识别其中信息的编码,本实施例中,静态编码1021可采用附着在纸质表面的方式粘贴在电网设备100本体上,外涂防水防腐涂层等保护,也可以印刷在电网设备100本体或静态信息识别器1022表面,设置在人眼易看到的高度.

通过这种方式,求助者通过手机扫描静态编码1021得到其中编码信息并显示,将显示的信息放置到静态信息识别器1022上识别,静态信息识别器1022识别到正确的信息后就会触发载波信号发生器101工作,从而实现后续定位功能。同时也可以使发生器触发装置102通过人为进行触发,降低野生动物误触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

可选的,参见图3,发生器触发装置102包括静态编码生成器1023以及静态信息识别器1022,静态编码生成器1023用于生成静态编码1021,静态信息识别器1022用于识别求助者扫描静态编码1011得到的静态信息。这样由静态编码生成器1023主动生成静态编码1021的方式,可以防止静态编码1021放置太久被损坏或模糊不清,难以扫描得到编码信息。同时也可以使发生器触发装置102通过人为进行触发,减少野生动物误触的可能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

可选的,发生器触发装置102包括设置在电网设备100本体外表面上的触发开关1024,触发开关1024被触发则可以直接启动载波信号发生器101。此时只需手动按下触发开关1024就能直接启动载波信号发生器101,这样就可以在求助者没有电子设备或者电子设备没电的情况下,提高搜救的成功率,但易被野外生物误触。

进一步的,触发开关1024也可以是用于触发静态信息识别器1022的,当求助者扫描静态编码1021得到编码信息后再按下触发开关1024,使静态信息识别器1022开始识别编码信息,可以避免其持续工作大量耗电;触发开关1024还可以用于触发静态编码生成器1023,当求助者需要求助时才按下触发开关1024,令触发静态编码生成器1023生成静态编码1021,也能防止其持续工作大量耗电。通过这种方式,这样可以使发生器触发装置102通过人为进行触发,减少野生动物的误触导致发送求助信号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人力成本。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参见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野外求助定位方法,包括:

步骤s300、当发生器触发装置启动载波信号发生器后,载波信号发生器生成电力载波信号。

步骤s400、载波信号发生器将电力载波信号发送至电网设备,以使电网设备通过供配电网传递电力载波信号,并通过电力载波信号识别发生器触发装置的触发位置。

通过本实施例方式,电力载波信号可以通过已经搭建好的供配电网来传输,而无需借用卫星定位和无线通信来实现传输和定位,尤其是国内,几乎大部分野外都搭建有电力输送设备,且输电塔建通常比较高大,易于求助者发现和寻找,因此,求助者只要看到输电塔,就能到塔下进行求助,即使当地没有通话信号,也未携带卫星设备,都能将求助的信息和位置发送给远端的电网枢纽处,从而通过电网枢纽报警求助。

可选的,当载波信号发生器的电力载波信号包括其对应的电网设备的身份码和/或地理位置信息,则电网设备通过供配电网传递电力载波信号,并通过电力载波信号识别发生器触发装置的触发位置时,触发位置即为其对应的电网设备的地理位置。

进一步的,在所有载波信号发生器单次生成的电力载波信号均相同的情况下,当电网设备通过供配电网传递电力载波信号,并通过电力载波信号识别发生器触发装置的触发位置时,在延线路传输方向,每个载波信号发生器接收到上一个载波信号发生器发送的电力载波信号时,生成一个新的电力载波信号附在接收到的电力载波信号尾端,得到电力载波信号串。

在设备控制枢纽接收到电力载波信号串后,识别电力载波信号串中的电力载波信号数量,根据数量延线路传输反方向推算得到对应的电网设备的地理位置,即被困者触发的位置。设备控制枢纽在确定触发位置(即求助者位置)后,就能帮助求助者进行报警。

通过上述实施例的方法,被困在野外的人员可以通过已经搭建好的供配电网来传输,而无需借用卫星定位和无线通信来实现传输和定位,手动触发发生器触发装置,电网设备的载波信号发生器再生成电力载波信号并依次传递,直到电网总站根据载波信号中生成电力载波信号的电网设备的位置信息或者根据电力载波信号串中的电力载波信号数量,可以在当人们被困在野外时,及时定位到求助者的地点,提高搜救的效率,同时不需要另外在野外设置专门搜救的装置,减少大量的成本。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