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26057712发布日期:2021-07-27 15:36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技术是一种无线载波通信技术,主要用于军用雷达、定位和低截获率、低侦测率的通信系统中。由于uwb技术具有数据传输速率高、抗多径干扰能力强、功耗低、成本低、穿透能力强、截获率低、与目前其他无线通信系统共享频谱等特点,uwb技术成为无线个人局域网通信技术的首选技术,各个厂商已经开始在电子设备中集成uwb功能。

然而,目前带有超宽带技术的设备,难以平衡功耗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平衡功耗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一种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于测距指令,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将模式切换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以指示所述超宽带配套设备基于所述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以指示所述目标超宽带标签基于所述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所述超宽带配套设备在所述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所述目标超宽带标签在所述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所述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所述目标超宽带标签在所述第一标签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标签模式下的功耗。

一种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应用于超宽带配套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

基于所述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所述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

在所述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所述目标超宽带标签在所述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

一种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应用于目标超宽带标签;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

基于所述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所述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

在所述第二标签模式下,获取测距数据,并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将所述测距数据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

一种工作模式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测距指令,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将模式切换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以指示所述超宽带配套设备基于所述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以指示所述目标超宽带标签基于所述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所述超宽带配套设备在所述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所述目标超宽带标签在所述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所述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所述目标超宽带标签在所述第一标签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标签模式下的功耗。

一种工作模式控制装置,应用于超宽带配套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

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所述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所述目标超宽带标签在所述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

一种工作模式控制装置,应用于目标超宽带标签;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

模式切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所述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所述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

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标签模式下,获取测距数据,并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将所述测距数据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述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响应于测距指令,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将模式切换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以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从功耗较低的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以指示目标超宽带标签从功耗较低的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而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可以更高精度地测量出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距离,提高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识别设备的准确度,从而平衡了超宽带设备(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功耗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uwb手机壳蓝牙上报数据格式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手机终端、uwb手机壳以及uwbtag设备之间通信连接的时序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客户端称为第二客户端,且类似地,可将第二客户端称为第一客户端。第一客户端和第二客户端两者都是客户端,但其不是同一客户端。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电子设备102、超宽带配套设备104和目标超宽带标签106。电子设备102响应于测距指令,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将模式切换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104和目标超宽带标签106,以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104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以指示目标超宽带标签106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超宽带配套设备104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106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超宽带配套设备104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目标超宽带标签106在第一标签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标签模式下的功耗。其中,电子设备102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便携式可穿戴设备。超宽带配套设备104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具有超带宽模块的佩戴壳,可佩戴在电子设备102上。目标超宽带标签106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软件狗(softwaredongle)、蓝牙适配器、无线发射器等硬件,超宽带标签106可以外挂或者贴附在被控设备上。被控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包括空调、风扇、扫地机器人、电视机以及台灯等。

本实施例中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电子设备上为例进行描述。电子设备响应于测距指令,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将模式切换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以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以指示目标超宽带标签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一标签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标签模式下的功耗。

超宽带(uwb,ultrawideband)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无线通信技术。超宽带技术解决了困扰传统无线技术多年的有关传播方面的重大难题,它具有对信道衰落不敏感、发射信号功率谱密度低、低截获能力、系统复杂度低、能提供数厘米的定位精度等优点。超宽带技术为无线局域网lan和个人局域网pan的接口卡和接入技术带来低功耗、高带宽并且相对简单的无线通信技术,uwb技术的核心价值在于能够进行空间感知,例如室内定位。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利用uwb技术可以拓展场景功能用于指向控制、追踪寻物以及室内导航等。其中,指向控制在智能家居控制场景中空间较大,借助于精准的空间感知力,可以提升对智能家居设备(物联网设备)的控制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电子设备是指由集成电路、晶体管、电子管等电子元器件组成,应用电子技术(包括)软件发挥作用的设备,包括电子计算机以及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或程控系统等。例如,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穿戴式设备等,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穿戴式设备可以为不同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

超宽带配套设备是具有超宽带功能的与电子设备相配套的设备。超宽带配套设备可以包括不同功能的具有超宽带功能的物件,该物件在使用时贴附在电子设备上。超宽带配套设备可以为佩戴壳、贴片等形式,佩戴壳(贴片)中内置有超宽带芯片以实现超宽带功能。此外,佩戴壳还可以佩戴在电子设备上,例如,内置有超宽带芯片的手机壳可以佩戴在手机上。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包括但不限于佩戴壳、贴片等形式,只要能够实现贴附在电子设备上,对其形式不做限定。

目标超宽带标签(tag)是指选中的、并且内置有超宽带芯片的硬件,可以包括软件狗(softwaredongle)、蓝牙适配器、无线发射器等。目标超宽带标签可以外挂或贴附于目标被控设备内外壳体上,也可以安装在目标被控设备的壳体内部,在此并不限定。

测距指令是指示测量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距离的指令。无线通信链路可以是蓝牙通信链路,也可以是nfc(nearfield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通信链路,还可以是网络通信链路,不限于此。在无线通信链路是蓝牙通信链路的情况下,具体可以是经典蓝牙通信链路,也可以是低功耗蓝牙(bluetoothlowenergy,ble)通信链路。

第一配套模式(case模式)和第二配套模式(host模式)是超宽带配套设备的两种工作模式。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二配套模式下可以根据超宽带协议测量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超宽带配套设备默认工作在第一配套模式下,可以更节约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功耗,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的情况下,将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

第一标签模式(dongle模式)和第二标签模式(client模式)是目标超宽带标签的两种工作模式。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一标签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标签模式下的功耗;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可以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将测距数据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以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计算与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其中,测距数据是用于测量距离的数据。测距数据可以包括距离信息,也可以包括距离信息和角度信息。其中,角度信息可以是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和竖直方向的角度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目标超宽带标签默认工作在第一标签模式下,可以更节约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功耗,在接收到模式切换指令的情况下,将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

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是相配对的超宽带设备,协同进行工作。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工作模式为第一配套模式,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工作模式则为第一标签模式。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一标签模式下,仅发送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至超宽带配套设备;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仅接收目标超宽带标签发送的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则超宽带配套设备可以根据超宽带协议计算出与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水平方向的角度。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工作模式为第二配套模式,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工作模式则为第二标签模式。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测距数据至超宽带配套设备;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二配套模式下,接收目标超宽带标签发送的测距数据,则超宽带配套设备可以根据超宽带协议计算出与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

在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工作模式为第一配套模式,并且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工作模式则为第一标签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并不需要与目标超宽带标签进行连接,目标超宽带标签仅发送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至超宽带配套设备,超宽带配套设备仅接收目标超宽带标签发送的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再计算得到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水平方向的角度,将水平方向的角度发送至电子设备,则电子设备可以通过该水平方向的角度进行处理。

而在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工作模式为第二配套模式,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工作模式则为第二标签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与目标超宽带标签通过预先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进行通信。

电子设备响应于测距指令,建立与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通过该无线通信链路发送模式切换指令至目标超宽带标签,以指示目标超宽带标签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

电子设备建立与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包括:扫描所处环境中的广播信号;广播信号是目标超宽带标签广播的;当扫描到与目标超宽带标签相匹配的广播信号的情况下,建立与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

用户可以按下目标超宽带标签中的指定物理按键,广播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广播信号。其中,广播信号可以是蓝牙广播信号。

可选地,在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工作模式为第二配套模式,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工作模式则为第二标签模式的情况下,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一对一收发数据,可以避免其他设备的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响应于测距指令,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将模式切换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以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从功耗较低的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以指示目标超宽带标签从功耗较低的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而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可以更高精度地测量出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距离,提高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识别设备的准确度,从而平衡了超宽带设备(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功耗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上述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还可以保证在不需要测距的时候,超宽带配套设备工作在低功耗的第一配套模式下,目标超宽带标签工作在低功耗的第一标签模式下,只有在需要测距的时候才切换到测距模式,有针对性地切换工作模式;既兼顾了超宽带设备的功耗,也保证了测距功能的实现;电子设备通过模式切换指令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进行模式切换,可以实现工作模式的无感知切换。

在一个实施例中,超宽带配套设备为具有超带宽模块的物件,该物件在被使用时贴附在电子设备上。以手机终端识别超宽带标签为例进行说明。当电子设备为手机终端,超宽带配套设备为uwb手机壳时,uwb手机壳可佩戴在手机终端上。超宽带标签可外挂或者贴附在被控设备(即iot智能设备)上。iot即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简称iot)。手机终端指向智能家居所形成的角度,即为uwb手机壳指向uwb标签设备(uwbtag设备)的角度。由于手机终端没有测量角度的能力,该能力来源于佩戴在手机上的手机壳,从用户的使用方式角度,即佩戴着uwb手机壳的手机指向贴附着uwb标签的被控设备。角度的确定来源于uwb协议,即可以在uwb手机壳垂直于水平方向的情况下,uwb手机壳将自身的正面所指向的方向作为0角度,确定与uwbtag设备之间的连线,并确定uwbtag设备与uwb手机壳的正向方向之间的夹角即为获取到的角度信息。通过该角度信息,手机终端可以判断uwb手机壳正方向与uwb设备之间的指向性。uwb手机壳与uwbtag设备之间根据uwb的协议进行识别。角度,距离等信息通过uwb协议的规定,而id信息即标识信息则是在uwb协议转递信息时,携带的设备识别码信息。

手机终端与uwb手机壳之间可以采用蓝牙连接的方式,uwb手机壳通过ble上报uwb数据给手机终端,uwb手机壳蓝牙上报数据格式如图2所示:2byte(type:0x6f70)+2byte(value_length)+uwb数据长度可变(value)+2byte(crc)。其中,value_length包含value和crc结果总长度,即sizeof(value+crc),value中包括2byte(real_value_type)+2byte(real_value_length)+可变长(real_value…)。其中,uwb手机壳上报的uwb数据含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此外,uwb手机壳通过ble上报uwb数据给手机终端时,可以按照预设的不同的工作模式上报数据。例如默认为uwb水平测角模式进行数据上报。uwb手机壳默认工作在case模式(仅接收uwb事件:默认只有水平角信息),uwb标签设备(uwbtag设备)默认工作在dongle模式(仅发送uwb事件),uwb手机壳通过uwb扫描uwbtag设备信息,手机终端通过ble请求从uwb手机壳获取所有扫描得到的所有uwbtag设备信息。由此使得,通过采用ble连接的方式,使得手机终端与uwb手机壳建立连接传输数据,并且uwb手机壳在使用过程中,简化了与手机终端之间的配对操作,能够实现设备间快速有效的识别。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发送给超宽带配套设备或者目标超宽带标签的指令的含义如下表所示:

表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将模式切换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后,还包括:

步骤302,接收超宽带配套设备发送的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目标距离是超宽带配套设备基于测距数据计算得到的。

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根据超宽带协议计算出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并将目标距离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发送至电子设备。电子设备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超宽带配套设备发送的目标距离。

步骤304,响应于用户的指定触发操作,基于目标距离,确定目标超宽带标签所在的目标被控设备的位移路径。

目标被控设备是目标超宽带标签所在的设备。目标被控设备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包括空调、风扇、扫地机器人、电视机以及台灯等。

超宽带配套设备贴附于电子设备上,目标超宽带标签与目标被控设备在同一位置上,则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也就是电子设备与目标被控设备之间的距离。

指定触发操作是指用户进行的操作,可以触发电子设备中的触发事件即屏幕输入事件(input事件)。触发事件可以包括单击事件(click事件)、触摸事件(touch类事件)、触碰事件(tap类事件)、滑动事件(swipe类事件)等,也就是用户可以对电子设备进行不同的触发操作,例如点击操作、滑动操作、长按操作以及摇一摇等触发操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指定触发操作,查找指定触发操作对应的用户需求,用户需求中包括目标被控设备最终位移的目的区域,基于目标距离和目标被控设备的目的区域,采用超宽带协议计算目标被控设备的位移路径。

步骤306,将位移路径对应的指令发送至目标被控设备,以指示目标被控设备按照位移路径进行位移。

目标被控设备接收到位移路径对应的指令,获取位移路径,按照该位移路径进行位移,可以位移至用户需求对应的目的区域。

例如,用户对手机(电子设备)进行摇一摇操作,手机响应于用户的摇一摇(指定触发操作),基于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即手机与扫地机器人(目标被控设备)之间的距离,确定扫地机器人的位移路径,将位移路径的指令发送至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人接收到该位移路径的指令,按照位移路径位移至手机所处的周围区域进行扫地。

在本实施例中,接收超宽带配套设备发送的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响应于用户的指定触发操作,基于目标距离,可以准确地确定目标被控设备的位移路径,从而将位移路径对应的指令发送至目标被控设备,可以准确地以指示目标被控设备按照位移路径进行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后的指定时长内,未再检测到测距指令的情况下,将复位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以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基于复位指令将第二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一配套模式,以指示目标超宽带标签基于复位指令将第二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一标签模式。

指定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指定时长可以是10秒、1分钟等。复位指令指的是将当前的工作模式复位至功耗更低的工作模式的指令。

电子设备在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后的指定时长内,未再检测到测距指令的情况下,表示无需再采用超宽带配套设备的第二配套模式,以及目标超宽带标签协同工作获取目标距离,也表示用户不需要测量目标距离的服务,故将复位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

超宽带配套设备接收到复位指令,将第二配套模式切换为功耗更低的第一配套模式。第一配套模式可以是超宽带配套设备的默认模式,则超宽带配套设备接收到复位指令,则将超宽带配套设备复位至默认模式。

目标超宽带标签接收到复位指令,将第二标签模式切换为功耗更低的第一标签模式。第一标签模式可以是目标超宽带标签的默认模式,则目标超宽带标签接收到复位指令,则将目标超宽带标签复位至默认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后的指定时长内,未再检测到测距指令的情况下,将复位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从而及时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将第二配套模式切换至功耗更低的第一配套模式,以及目标超宽带标签将第二标签模式切换为功耗更低的第一标签模式,降低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前,还包括:

步骤402,获取超宽带配套设备发送的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是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得到的。

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是指超宽带配套设备扫描到的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信息。预设范围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例如,预设范围可以是以超宽带配套设备为中心,半径为n米的圆圈。

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可以每间隔预设时长将扫描得到的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预设时长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

步骤404,基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确定目标超宽带标签。

电子设备接收超宽带配套设备发送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之后,电子设备可以从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识别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其中,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包含候选超宽带标签与超宽带配套设备的角度信息。候选超宽带标签与超宽带配套设备的角度信息是超宽带配套设备可以根据超宽带协议,计算得到的。角度信息也是超宽带配套设备所贴附的电子设备与候选超宽带标签所在的被控设备之间的角度信息。其中,角度信息可以是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也可以竖直方向的角度信息,还可以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角度信息。

例如,角度信息可以为电子设备的水平方向与超宽带标签所在的被控设备水平方向之间的偏移角度。又如,角度信息可以为电子设备的竖直方向与超宽带标签所在的被控设备竖直方向之间的偏移角度。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超宽带配套设备发送的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是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得到的,超宽带配套设备采用功耗较低的第一配套模式即可使得电子设备可以基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确定目标超宽带标签,从而电子设备可以与目标超宽带标签所在的目标被控设备进行交互处理。

在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确定目标超宽带标签,包括:响应指向操作,将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与预设角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从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识别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将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所对应的超宽带标签作为目标超宽带标签。

角度信息为超宽带配套设备与候选超宽带标签之间的夹角信息,预设角度阈值可以为用户自定义设置的角度范围,例如,预设角度阈值为正负30度范围内。

在超宽带配套设备处于第一配套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响应于指向操作,将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与预设角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从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识别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将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所对应的超宽带标签作为目标超宽带标签。其中,指向操作的目的是用户为了对物联网设备进行指向识别或者指向控制。指向识别或者控制即电子设备以预设角度阈值范围内指向某一设备时,可以实现对该设备的快速识别和控制。例如,电子设备以预设角度阈值范围内指向空调,则电子设备可以从众多物联网设备中识别出该空调设备以及快速调起空调的控制界面;电子设备以预设角度阈值范围内指向扫地机器人,即可控制扫地机器人启动进行打扫。

具体的,以电子设备识别超宽带标签为例进行说明。当电子设备为手机终端,超宽带配套设备为uwb手机壳时,用户将佩戴有uwb手机壳的手机终端以预设角度阈值范围内指向某个包含有uwb标签的物联网设备时,则手机终端可以通过已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自动获取uwb手机壳扫描到的所有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即手机终端接收到uwb手机壳返回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之后,手机终端可以将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与预设角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识别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角度信息为uwb手机壳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之间的夹角信息。例如,超宽带配套设备为uwb手机壳,其内部有天线,且排布结构以手机终端竖屏正向方向作为0角度,候选超宽带标签为在某个物联网设备上的uwb标签,物联网设备与该uwb手机壳在水平方向上的直接连线,与物联网设备所设定的正方向的夹角为角度信息。若佩戴有uwb手机壳的手机终端,与当前空间内的候选超宽带标签之间的夹角满足产品定义的在某一角度范围内,例如正负15度,则判定用户正在用该佩戴有uwb手机壳的手机终端,指向了该候选超宽带标签,该候选超宽带标签为目标超宽带标签,则手机终端可以根据角度信息识别出该uwb标签所在的目标被控设备,再与目标被控设备进行数据交互。由此使得,解决了手机终端设备中没有uwb芯片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uwb手机壳进行通信,实现设备间的有效识别,准确识别用户想要控制的目标设备,解决了不同厂商设备间无法进行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为用户带来了便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获取超宽带配套设备返回的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之前,还包括:

步骤502,响应于启动触发操作,对超宽带配套设备进行供电,以使超宽带配套设备广播包含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的配对广播信息且扫描预设范围内的候选超宽带标签设备。

用户可以将超宽带配套设备佩戴或者贴附在电子设备上,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启动触发操作,对超宽带配套设备进行供电,以使超宽带配套设备广播包含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的配对广播信息且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例如,以手机终端识别超宽带标签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电子设备为手机终端,超宽带配套设备为手机佩戴壳,当用户触发对手机佩戴壳的供电操作时,则手机终端可以响应于用户的启动触发操作,手机终端对手机佩戴壳进行供电。其中,用户的启动触发操作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敲击操作、点击操作、长按操作以及摇一摇操作等。用户可通过双击已戴上佩戴壳的手机来触发手机终端对手机佩戴壳进行供电,即手机终端响应于用户的双击操作,对手机佩戴壳进行无线供电,支持手机佩戴壳的uwb模块正常工作。手机终端对手机佩戴壳进行供电之后,使得手机佩戴壳能够进入uwb模块的正常工作状态,手机佩戴壳可以发送包含自身设备标识信息的蓝牙配对广播信息,也可以根据uwb协议,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由此使得,通过对超宽带配套设备进行供电,使得超宽带配套设备能够进入uwb模块的正常工作状态,能够与电子设备建立快速有效的通信连接,同时也能够实时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

步骤504,扫描配对广播信息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与超宽带配套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

在超宽带配套设备发送包含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的配对广播信息且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的情况下,即超宽带配套设备处于正常工作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响应于启动触发操作,可以对超宽带配套设备进行供电。此外,超宽带配套设备也可以自身供电或者借助其他设备对其进行供电。供电是指对超宽带配套设备进行上电操作。配对广播信息是指按照预设的协议,设备周期性的发送广播中的报文信息。例如,设备每次广播时,可以在不同广播信道上发送相同的报文,这些报文被称为一个广播事件。

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用于标识唯一的设备。本申请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用于识别超宽带配套设备间的身份认证信息,例如,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可以为字符串、二进制字段或者自定义的标识信息。电子设备根据特定的标识信息,判断是否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即电子设备按照预设协议或者规则,当扫描到的标识信息符合预设规则或者匹配条件时,则与该标识信息对应的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设备间建立无线通信链路之后,所有的数据通信都是在连接事件(connectionevents)中进行的。

例如,以手机终端识别超宽带标签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可为手机终端,超宽带配套设备为手机佩戴壳,当用户触发对手机佩戴壳的供电操作时,则手机终端扫描配对广播信息中的手机佩戴壳标识信息,与手机佩戴壳建立通信连接。同时,手机佩戴壳还可以根据uwb协议,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信息。其中,蓝牙配对广播信息即采用蓝牙无线连接的方式,蓝牙是指蓝牙低能耗(bluetoothlowenergy,ble)技术。

具体的,当电子设备为手机终端,超宽带配套设备为手机佩戴壳a时,手机佩戴壳a可以发送包含手机佩戴壳a标识信息的蓝牙配对广播信息,进入广播状态。手机终端可以通过实时扫描进入扫描状态,即手机终端主动寻找正在广播的蓝牙设备,并根据广播信息中的手机佩戴壳a的标识信息与手机终端本地记录的标识信息进行匹配。若手机终端本地中记录了手机佩戴壳a的标识信息,表明手机终端与该手机佩戴壳a具有关联关系或者绑定关系,则手机终端可以根据扫描到的配对广播信息中的手机佩戴壳a的标识信息,与该手机佩戴壳a建立通信连接。若本地中未记录手机佩戴壳a的标识信息,表明手机终端与该手机佩戴壳a不具有绑定关系或者不具有关联关系,则手机终端可以将扫描到的配对广播信息中的该手机佩戴壳a的标识信息与手机终端对应的标识信息进行绑定,在绑定成功后与该手机佩戴壳a建立通信连接,并将该手机佩戴壳a的标识信息存储在手机终端的本地存储中。其中,标识信息为手机佩戴壳a的唯一硬件标识,通信连接可以采用蓝牙无线连接的方式,本申请中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例如wifi的p2p连接方式等。其中,手机佩戴壳a可以为uwb手机壳,则uwb手机壳发送的ble广播中携带有特定的设备识别码,表明当前设备类型为uwb手机壳。手机终端针对此识别码进行解析过滤,在连接过程中,可以只关注uwb手机壳设备。

步骤506,通过已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超宽带配套设备,控制命令用于请求获取扫描的超宽带标签信息。

电子设备扫描配对广播信息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与超宽带配套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之后,电子设备通过已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超宽带配套设备,控制命令用于请求获取扫描的超宽带标签信息。其中,在超宽带配套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即超宽带配套设备可以根据uwb协议,实时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的情况下,当用户想要触发定位识别物联网设备时,用户的触发操作可以为指向操作,该指向操作所对应的角度信息需要满足预设的角度阈值条件,例如,角度阈值条件为使得超宽带标签与超宽带配套设备之间的角度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比如该指向操作使得超宽带标签与超宽带配套设备之间的角度在正负30度范围内。例如,用户将佩戴有手机佩戴壳的手机终端在预设角度范围内(正负30度)指向某个物联网设备时,则手机终端可以自动通过已建立的通信连接发送控制命令至佩戴壳,控制命令用于请求获取扫描的超宽带标签信息,以识别出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

以手机终端识别超宽带标签为例进行说明。假设电子设备为手机终端,超宽带配套设备为uwb手机壳时,假设用户将佩戴有uwb手机壳的手机终端以预设角度范围内指向某个被控设备(该被控设备上有超宽带标签)时,即当用户触发定位识别被控设备的操作时,则手机终端可以通过已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自动发送控制命令至uwb手机壳,当uwb手机壳接收到手机终端发送的控制命令时,uwb手机壳将根据预设的uwb协议,扫描到的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信息返回至手机终端,手机终端接收到uwb手机壳返回的超宽带标签信息之后,手机终端可以基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识别出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即手机终端识别出用户将佩戴有uwb手机壳的手机终端指向的某个目标超宽带标签所在的目标被控设备。

进一步的,手机终端从多个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识别出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之后,手机终端可以自动向与该识别出的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具有关联关系的目标被控设备发送控制指令,即手机终端识别出该目标超宽带标签所在的目标被控设备,该控制指令用于控制目标被控设备。例如,用户将佩戴有uwb手机壳的手机终端以预设角度范围内指向贴附有目标超宽带标签的空调a时,可以快速调起空调a的控制界面。假设用户将佩戴有uwb手机壳的手机终端以预设角度范围内指向贴附有目标超宽带标签的空调a时,手机终端接收到uwb手机壳返回的超宽带标签信息为tag1的角度信息为40度、tag2的角度信息为29度以及tag3的角度信息为60度,则手机终端根据预设的角度信息(角度阈值为正负30度范围内),从多个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识别出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即手机终端从tag1、tag2以及tag3中识别出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为tag2,tag2与空调a具有关联关系,tag2可以贴附在空调a上,则手机终端可以自动向贴附有tag2的空调a发送控制指令,并在手机终端的显示界面中显示空调a对应的控制界面。此外,手机终端还可以在调起的空调a的控制界面中,通过网络向识别出的该目标物联网设备即空调a发送自定义的控制命令,以切换空调a的工作模式。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超宽带标签在被控设备上,起到定位识别的作用,目标超宽带标签与目标被控设备没有建立任何通信连接,并不是通过超宽带标签实现对被控设备的控制。

另外,若手机终端根据预设角度阈值,从多个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的角度信息中识别出多个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时,则手机终端可以根据预设的识别规则,进一步从多个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中选定符合识别规则的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例如,预设角度阈值为正负30度范围内,手机终端接收到uwb手机壳返回的超宽带标签信息为tag1的角度信息为20度、tag2的角度信息为29度以及tag3的角度信息为60度,则手机终端根据预设角度阈值(角度阈值为正负30度范围内),从tag1、tag2以及tag3中识别出两个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即手机终端识别出tag1和tag2均符合预设角度阈值条件,则手机终端可以进一步根据预设识别规则,假设识别规则为符合角度阈值的最小角度信息,则手机终端可以根据该识别规则从tag1和tag2中,选定最小角度信息的tag1作为最终的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识别规则不限于识别符合角度阈值条件的最小角度信息,还可以为根据扫描的超宽带标签信息的时间先后顺序,或者可以将识别出的多个贴附有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的物联网设备的控制界面均显示在屏幕中等,识别规则可以由用户自定义进行设置。

传统的设备间的识别方式中,不同厂商在手机中集成uwb功能,即手机内部集成了uwb硬件,uwb硬件在本机使用时,需要发现对端设备,而约定的协议字段已经被定义好,不可能随意更改,由于市场上手机厂商和功能协议并不统一,因此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用户,无法满足不同用户之间基于uwb技术的交互,导致不同厂商生产的设备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识别。

而在本实施例中,在超宽带配套设备发送包含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的配对广播信息且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的情况下,电子设备扫描配对广播信息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与超宽带配套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通过已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超宽带配套设备,控制命令用于请求获取扫描的超宽带标签信息,从而电子设备在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协助下识别超带宽标签,并根据超带宽标签与目标设备之间的信息,快速准确的确定目标设备,即使在电子设备厂商和功能协议并不统一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设备间的有效识别,准确识别用户想要控制的目标设备,解决了不同厂商设备间无法进行识别的问题,为用户带来了便捷。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检测到供电时长达到时长阈值的情况下,停止对超宽带配套设备供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扫描配对广播信息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与超宽带配套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包括:获取配对广播信息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在本地存储中查找到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则与超宽带配套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在本地存储中未查找到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则将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与电子设备的设备标识进行绑定,在绑定成功后与超宽带配套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并将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存储在本地存储中。

在一个实施例中,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中携带设备类型信息;获取配对广播信息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在根据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携带的设备类型信息确定超宽带配套设备为超宽带设备的情况下,执行在本地存储中查找到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以手机终端识别超宽带标签为例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为手机终端、uwb手机壳以及uwbtag设备(超宽带标签)之间通信连接的时序图。当电子设备为手机终端,超宽带配套设备为uwb手机壳时,用户可以通过双击手机壳的操作触发无线反充,即打开手机终端的无线充电功能,通过无线充电的方式给uwb手机壳来供电。手机终端双击检测,触发无线反充,同时手机终端开始进行ble扫描。uwb手机壳接收到无线反充获得电量后启动,立即启动ble并发送ble广播,同时根据uwb协议,开始扫描当前环境中的uwbtag设备。当手机终端扫描到uwb手机壳发送的广播信息时,通过ble连接uwb手机壳。在手机终端与uwb手机壳蓝牙连接成功之后,手机终端通过ble发送控制命令(0xaabc04)的二进制字符串到uwb手机壳,请求获取tag扫描信息。uwb手机壳将扫描到的uwbtag设备信息,通过ble发送至手机终端,发送协议如表1所示的数据协议,例如当前发送的是(0xaa05)的数据格式。在uwb手机壳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当用户想要触发定位识别物联网设备时,用户可以将佩戴uwb手机壳的手机终端指向目标uwbtag设备。

手机终端响应于用户的指向操作,将接收到的uwb手机壳返回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的角度信息与预设角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从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识别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即手机终端可以通过角度信息识别用户指向的目标uwbtag设备。由此使得,解决了手机终端设备中没有uwb芯片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使用uwb手机壳进行通信,实现设备间的有效识别,准确识别用户想要控制接的目标设备,同时也解决了不同厂商设备间无法进行识别的问题,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为用户带来了便捷。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上为例进行描述。如图7所示,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包括步骤702至步骤706。

步骤702,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模式切换指令是电子设备响应于测距指令发送的。

步骤704,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

步骤706,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超宽带配套设备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功耗较低的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可以更高精度地测量出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距离,提高超宽带配套设备识别设备的准确度,从而平衡了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功耗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超宽带配套设备基于测距数据计算得到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并将目标距离发送至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指定触发操作,基于目标距离,确定目标超宽带标签所在的目标被控设备的位移路径;将位移路径对应的指令发送至目标被控设备,以指示目标被控设备按照位移路径进行位移。其中,超宽带配套设备是根据超宽带协议,基于测距数据计算得到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得到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并将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发送至电子设备,以指示电子设备基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确定目标超宽带标签。

进一步地,电子设备响应于指向操作,将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与预设角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从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识别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将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所对应的超宽带标签作为目标超宽带标签。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在超宽带配套设备工作在第二配套模式,并且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复位指令的情况下,将第二配套模式切换至第一配套模式;复位指令是电子设备在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后的指定时长内,未再检测到测距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后的指定时长内,未再检测到测距指令的情况下,将复位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超宽带配套设备可以及时将第二配套模式切换至功耗更低的第一配套模式,从而降低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之前,还包括:在接收到电子设备供电的情况下,广播包含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的配对广播信息,以及扫描预设范围内的候选超宽带标签;接收电子设备根据配对广播信息发送的配对请求,根据配对请求与电子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其中,电子设备响应于启动触发操作对超宽带配套设备进行供电。

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电子设备供电的情况下,广播包含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的配对广播信息,以及扫描预设范围内的候选超宽带标签,可以使得电子设备扫描该配对广播信息并发送配对请求,则超宽带配套设备可以根据配对请求准确地与电子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避免其他设备的干扰。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工作模式控制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目标超宽带标签上为例进行描述。如图8所示,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包括步骤802至步骤806。

步骤802,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

步骤804,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

步骤806,在第二标签模式下,获取测距数据,并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将测距数据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超宽带标签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功耗较低的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在第二标签模式下,获取测距数据,并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将测距数据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则超宽带配套设备可以更高精度地测量出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距离,提高超宽带配套设备识别设备的准确度,从而平衡了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功耗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目标超宽带标签处于第二标签模式、并且目标超宽带标签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链路断开的情况下,将第二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一标签模式,可以更节约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功耗,提高续航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将测距数据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之后,超宽带配套设备根据超宽带协议,基于测距数据计算得到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并将目标距离发送至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响应于用户的指定触发操作,基于目标距离,确定目标超宽带标签所在的目标被控设备的位移路径;将位移路径对应的指令发送至目标被控设备,以指示目标被控设备按照位移路径进行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超宽带标签是电子设备基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中确定的,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是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得到的,并且发送给电子设备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目标超宽带标签工作在第一标签模式,获取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并将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超宽带标签工作在第一标签模式下,仅获取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可以节约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功耗,并且提高目标超宽带标签的续航能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响应于启动触发操作,对超宽带配套设备进行供电,以使超宽带配套设备广播包含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的配对广播信息且扫描预设范围内的候选超宽带标签设备;扫描配对广播信息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与超宽带配套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通过已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超宽带配套设备,控制命令用于请求获取扫描的超宽带标签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超宽带标签工作在第二标签模式,并且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复位指令的情况下,将第二标签模式切换至第一标签模式;复位指令是电子设备在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后的指定时长内,未再检测到测距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

在本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在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后的指定时长内,未再检测到测距指令的情况下,将复位指令发送至目标超宽带标签。目标超宽带标签可以及时将第二标签模式切换至功耗更低的第一标签模式,从而降低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功耗。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3至图5、图7和图8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3至图5、图7和图8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控制装置,应用在电子设备,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响应于测距指令,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将模式切换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以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以指示目标超宽带标签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一标签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标签模式下的功耗。

上述工作模式控制转置,响应于测距指令,通过无线通信链路将模式切换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以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从功耗较低的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以指示目标超宽带标签从功耗较低的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而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可以更高精度地测量出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距离,提高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识别设备的准确度,从而平衡了超宽带设备(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的功耗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接收模块和确定模块;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超宽带配套设备发送的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目标距离;目标距离是超宽带配套设备基于测距数据计算得到的;确定模块用于响应于用户的指定触发操作,基于目标距离,确定目标超宽带标签所在的目标被控设备的位移路径;发送模块还用于将位移路径对应的指令发送至目标被控设备,以指示目标被控设备按照位移路径进行位移。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送模块还用于在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后的指定时长内,未再检测到测距指令的情况下,将复位指令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以指示超宽带配套设备基于复位指令将第二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一配套模式,以指示目标超宽带标签基于复位指令将第二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一标签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模块还用于获取超宽带配套设备发送的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是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扫描预设范围内的超宽带标签得到的;确定模块还用于基于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确定目标超宽带标签。

在一个实施例中,确定模块还用于响应于指向操作,将各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与预设角度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从候选超宽带标签信息中识别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将目标超宽带标签信息所对应的超宽带标签作为目标超宽带标签。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供电模块和扫描模块;供电模块用于响应于启动触发操作,对超宽带配套设备进行供电,以使超宽带配套设备广播包含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的配对广播信息且扫描预设范围内的候选超宽带标签设备;扫描模块用于扫描配对广播信息中的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与超宽带配套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已建立的无线通信链路发送控制命令至超宽带配套设备,控制命令用于请求获取扫描的超宽带标签信息。

图9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工作模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9所示,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控制装置,应用在超宽带配套设备,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902、模式切换模块904和发送模块906,其中:

接收模块902,用于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

模式切换模块904,用于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

发送模块906,用于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

上述工作模式控制装置,超宽带配套设备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功耗较低的第一配套模式切换为第二配套模式,在第二配套模式下,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获取目标超宽带标签在第二标签模式下发送的测距数据,可以更高精度地测量出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距离,提高超宽带配套设备识别设备的准确度,从而平衡了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功耗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模式切换模块还用于在超宽带配套设备工作在第二配套模式,并且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复位指令的情况下,将第二配套模式切换至第一配套模式;复位指令是电子设备在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后的指定时长内,未再检测到测距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还包括通信链路建立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电子设备供电的情况下,广播包含超宽带配套设备标识信息的配对广播信息,以及扫描预设范围内的候选超宽带标签;接收电子设备根据配对广播信息发送的配对请求,根据配对请求与电子设备建立无线通信链路。

图10为另一个实施例的工作模式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10所示,提供了一种工作模式控制装置,应用在目标超宽带标签,该装置包括:接收模块1002、模式切换模块1004和发送模块1006,其中:

接收模块1002,用于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

模式切换模块1004,用于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超宽带配套设备在第一配套模式下的功耗小于在第二配套模式下的功耗。

发送模块1006,用于在第二标签模式下,获取测距数据,并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将测距数据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

上述工作模式控制装置,目标超宽带标签通过无线通信链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模式切换指令,基于模式切换指令将工作模式从功耗较低的第一标签模式切换为第二标签模式,在第二标签模式下,获取测距数据,并通过超宽带通信链路将测距数据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则超宽带配套设备可以更高精度地测量出超宽带配套设备和目标超宽带标签之间的距离,提高超宽带配套设备识别设备的准确度,从而平衡了超宽带配套设备的功耗和准确度之间的关系。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发送模块还用于目标超宽带标签工作在第一标签模式,获取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并将水平方向的角度信息发送至超宽带配套设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模式切换模块还用于在超宽带标签工作在第二标签模式,并且接收到电子设备发送的复位指令的情况下,将第二标签模式切换至第一标签模式;复位指令是电子设备在响应于测距指令之后的指定时长内,未再检测到测距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

上述工作模式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工作模式控制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工作模式控制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关于工作模式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工作模式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电子设备的运行。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所执行,以用于实现以下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工作模式控制方法。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提供高速缓存的运行环境。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pda(personaldigital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of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工作模式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可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终端或服务器上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构成的程序模块可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上。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工作模式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工作模式控制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