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365946发布日期:2023-06-04 21:14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与流程

本技术涉及通信,尤其涉及一种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基于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的各种无线通信系统(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umts)、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5g新空口(5g new radio,5g nr)系统等)在公安、电力、交通、工业制造等领域应用加深。而随着这些无线通信系统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这些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逐渐开始采用分布式基站来实现组网。这里,所谓的分布式基站主要包括基带单元(base band unit,bbu)和射频拉远单元(radio remote unit,rru)。以基于可靠性组网方式实现的无线通信系统为例,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包括多个rru和多个bbu,一个或者多个主用rru构成的rru串的首尾分别通过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public radio interface,cpri)与异地部署的主用bbu的不同光口相连接以构成针对该单站址rru的主用cpri环。同时,一个或者多个备用rru构成的rru串的首尾也通过cpri分别与异地部署的备用bbu的不同光口相连接以构成该单站址rru的备用cpri环。主用cpri环和备用cpri环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在工作,从而实现了针对bbu、rru以及cpri环的冗余备份。当某一主用rru发生故障时,系统可以通过主备倒换来实现网络持续提供业务。但是,在实际使用时,该无线通信系统需要完成主用cpri环到备用cpri环的整体切换,切换的设备较多并且切换时长都在秒级或者分钟级,严重时可能或导致业务丢包或者中断。所以,当前的基于可靠性组网方式实现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故障处理时间较长,故障处理效率较差,其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可解决现有的基于可靠性组网方式实现的无线通信系统故障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可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拉远单元、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和第二基带处理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拉远单元通过多根第一光纤串联以形成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拉远单元还通过多根第二光纤串联以形成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环,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相连接。

3、实际工作中,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中的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预置传输目标数据的第一通信链路发生故障时,启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实现所述目标数据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传输。

4、在上述实现中,当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中的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确定其与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用于传输目标数据的(也就是主用的)第一通信链路发生故障后,可直接启用其与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备用的第二通信链路来进行相应的目标数据的传输,这相比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案而言,完成的故障切换动作简单,需要切换的设备很少,整个切换时长被有效的缩短了。所以这样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切换的设备较多并且切换时间长的问题,可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故障处理效率,进而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中的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发生故障时,启用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三通信链路,以通过所述第三通信链路实现所述目标数据在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传输。

6、在上述实现中,当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中的备用的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确定主用的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发生故障后,其可直接启用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备用的第三通信链路来进行相应的目标数据的传输,这相比于无线通信系统的故障处理方案而言,需要切换的设备少且切换时长短。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无线通信系统存在的切换的设备较多并且切换时间长的问题,可以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故障处理效率,进而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和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与天线单元相连接。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无故障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第一信号光,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的第二信号光。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光承载有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二信号光承载有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从所述第一信号光和所述第二信号光中确定出所述第一信号光。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光确定出所述目标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出第一子数据和第二子数据。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子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向所述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二子数据。所述天线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确定出所述目标数据。

8、在上述实现中,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不仅可以直接向天线单元发送数据,还可通过第二射频拉远单元间接的向天线单元发送数据,这样就可以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的收发通道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可提升其下行覆盖能力。

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和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分别与所述天线单元相连接。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以及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无故障的情况下,所述天线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出第一子数据和第二子数据,将所述第一子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并通过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将所述第二子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确定出所述目标数据,并生成承载有所述目标数据的第三信号光和第四信号光。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三信号光传输给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将所述第四信号光传输给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

10、在上述实现中,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不仅可以直接接收到天线单元发送数据,还可通过第二射频拉远单元间接的接收到天线单元发送数据,这样也可以使得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的收发通道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可提升其上行覆盖能力。

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的收发通道数与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对应的第一小区的收发通道数相同。

12、在上述实现中,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的收发通道数与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对应的第一小区的收发通道数相同。这样可以使得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的收发通道数得到更为充分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升其上下行覆盖能力。

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建立所述第一小区,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环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建立第二小区。

14、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配置有相同的网络参数。

15、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包括主用的第一基带板以及备用的第二基带板,所述第一基带板与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带与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尾端相连接。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启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之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还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一基带板发生故障,则将所述第一基带板确定为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备用的基带板,并将所述第二基带板确定为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主用的基带板。

1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包括主用的第一主控板以及备用的第二主控板。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启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之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还用于若确定所属第一主控板发生故障,则将所述第一主控板确定为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备用的主控板,并将所述第二主控板确定为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主用的主控板。

1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首端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之间建立有第一子通信链路,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尾端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之间建立有第二子通信链路。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子通信链路的情况下,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启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之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子通信链路确定为备用的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第二子通信链路确定为主用的通信链路。

1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经过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尾端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用于若确定所述第二子通信链路发生故障,则确定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发生故障。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启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之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子通信链路确定为备用的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第一子通信链路确定为主用的通信链路。

19、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适用于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系统。所述通信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射频拉远单元、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和第二基带处理单元,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拉远单元通过多根第一光纤串联以形成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所述至少两个射频拉远单元通过多根第二光纤串联以形成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环,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相连接,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相连接。

20、实际实现中,可通过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中的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之间预置传输目标数据的第一通信链路是否发生故障。若通过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确定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发生故障,则启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以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实现所述目标数据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传输。

21、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若通过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中的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确定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发生故障,则启用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三通信链路,以通过所述第三通信链路实现所述目标数据在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传输。

22、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和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同时连接所述天线单元。

23、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均无故障的情况下,可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来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第一信号光,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接收来自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的第二信号光。其中,所述第一信号光承载有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第一通信链路的第一标识,所述第二信号光承载有所述目标数据和所述第二通信链路的第二标识。通过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来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从所述第一信号光和所述第二信号光中确定出所述第一信号光。通过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来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光确定出所述目标数据,并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出第一子数据和第二子数据。通过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向所述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一子数据,并通过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向所述天线单元发送所述第二子数据。通过所述天线单元接收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子数据,并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确定出所述目标数据。

24、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系统还包括天线单元,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和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同时连接所述天线单元。

25、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和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均无故障的情况下,可通过所述天线单元来根据所述目标数据确定出第一子数据和第二子数据,将所述第一子数据传输给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并通过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将所述第二子数据转发给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通过第一射频拉远单元来根据所述第一子数据和所述第二子数据确定出所述目标数据,并生成承载有所述目标数据的第三信号光和第四信号光。控制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链路将所述第三信号光传输给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并通过所述第二通信链路将所述第四信号光传输给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

26、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的收发通道数与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对应的第一小区的收发通道数相同。

27、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建立所述第一小区。通过所述第二射频拉远单元环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建立第二小区。

28、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和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配置有相同的网络参数。

29、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包括主用的第一基带板以及备用的第二基带板,所述第一基带板与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首端相连接,所述第二基板带与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尾端相连接。在启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之后,可通过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基带板确定为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备用的基带板,并将所述第二基带板确定为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主用的基带板。

30、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包括主用的第一主控板以及备用的第二主控板。在启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之后,可通过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主控板确定为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备用的主控板,并将所述第二主控板确定为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的主用的主控板。

31、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首端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之间建立有第一子通信链路,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尾端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之间建立有第二子通信链路。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子通信链路的情况下,在启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之后,可通过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一子通信链路确定为备用的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第二子通信链路确定为主用的通信链路。

32、结合第二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通信链路为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经过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环的尾端与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建立的通信链路的情况下,在启用所述第一射频拉远单元与所述第二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第二通信链路之后,可通过所述第一基带处理单元将所述第二子通信链路确定为备用的通信链路,并将所述第一子通信链路确定为主用的通信链路。

33、上述第二方面提供的方案,用于实现或配合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通信系统,因此可以与第一方面达到相同或相应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34、综上,本技术提供的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可解决现有的无线通信系统故障处理效率低的问题,可提升无线通信系统的可靠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