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配网线路拓扑信息实时报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046500发布日期:2021-07-27 13:5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配网线路拓扑信息实时报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配网信息采集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力配网线路拓扑信息实时报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电网规模也随之快速发展,35kv及以上电网建设频繁,城区10kv(20kv)配电线路、开闭所数量也增长迅速,调度管辖设备与日俱增。面对日益庞大的电网,以及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的提高,给调度安全工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

目前在配网建设过程中,对于配网线路的信息(如线路名称、线路编号、设备类型及数量等)收集都是由施工人员手工填写相关记录,然后将纸质版的文档提交给主站维护人员,由主站维护人员进行人工信息核对和线路图绘制。这种信息收集方式不但时间长、时效性差,而且存在失误带来的信息错误,严重影响了后续线路图绘制的准确性,给配网调度管理带来隐患,而且有些信息(如设备的地理位置)无法通过纸质文档准确描述,给配网设备管理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实时向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报送配网中环网柜/开关柜等设备的线路拓扑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的电力配网线路拓扑信息实时报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配网线路拓扑信息实时报送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按键、usb接口和console接口,壳体的背面设置有sim卡槽、电源开关和电源接口,所述壳体内设置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模块、配置管理模块、ukey认证模块、按键交互模块、加解密模块、4g通信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分别与配置管理模块、ukey认证模块、按键交互模块、液晶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相连,所述液晶显示屏与液晶显示模块相连,所述按键与按键交互模块相连,所述usb接口与ukey认证模块相连,所述console接口与配置管理模块相连,所述sim卡槽与4g通信模块相连,所述主控模块依次通过加解密模块、4g通信模块与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接口通过电源开关与电源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第一rj45接口,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以太网交互模块,所述第一rj45接口通过以太网交互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第二rj45接口,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以太网通信模块,所述第二rj45接口与以太网通信模块相连,所述主控模块依次通过加解密模块、以太网通信模块与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背面设置有4g天线口和gps天线口,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gps定位模块,所述4g天线口与4g通信模块自带的天线接口相连,所述gps天线口通过gps定位模块与主控模块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4g通信模块包括3g/4g/5g电力专用apn无线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包括epon/gpon电力专用有线网络。

优选地,所述主控模块包括型号均为at91sam9g20b-cu的控制芯片u1.1和控制芯片u1.2;配置管理模块包括型号为sp3232een-l/tr的通信芯片u25;ukey认证模块包括型号为sp2526a的电源管理芯片u24;按键交互模块包括按钮sw1、按钮sw2、按钮sw3、按钮sw4、按钮sw5及型号均为pc817x1nsz9f的光电耦合器g1、光电耦合器g2、光电耦合器g3、光电耦合器g4和光电耦合器g5;加解密模块包括型号为sc1161y的安全认证芯片u23;4g通信模块包括型号为usr-lte-7s4的通信芯片u26;液晶显示模块包括型号为oled_bl25664b的显示芯片u22;

所述通信芯片u25的t2out端、r21n端分别与console接口(5)的第六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相连,console接口(5)的第五接线端子、第四接线端子、shield端分别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24的ctla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17端相连,电源管理芯片u24的flga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18端相连,电源管理芯片u24的out端串接电感l4后与usb接口(4)的vcc端相连,电源管理芯片u24的d-端与控制芯片u1.2的hdma端相连,电源管理芯片u24的d+端与控制芯片u1.2的hdpa端相连;

所述光电耦合器g1的阳极串接按钮sw1后与5v电源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1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1的pc0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2的阳极串接按钮sw2后与5v电源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2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1的pc1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3的阳极串接按钮sw3后与5v电源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3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1的pc2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4的阳极串接按钮sw4后与5v电源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4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1的pc3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5的阳极串接按钮sw5后与5v电源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5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1的pc4端相连;

所述安全认证芯片u23的mosi端、miso端、sck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a1端、pa0端、pa2端相连,安全认证芯片u23的ssn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a3端相连,安全认证芯片u23的vcc端串接电容c78后接地,安全认证芯片u23的vcc端与电容c78之间的连线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vcc电源端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极串接电阻r23后与控制芯片u1.1的pa4端相连;

所述sim卡槽的io端与通信芯片u26的vsim_data端相连,sim卡槽的clk端与通信芯片u26的vsim_clk端相连,sim卡槽的reset端与通信芯片u26的vsim_rst端相连,通信芯片u26的reset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22端相连,通信芯片u26的power_key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23端相连,通信芯片u26的urxd1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6端相连,通信芯片u26的utxd1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7端相连;显示芯片u22的d0端至d7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2的d0端至d7端相连;显示芯片u22的rd端、wr端、d/c端、res端、cs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c5端、pc6端、pc7端、pc8端、pc9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以太网交互模块包括型号为w5500的以太网控制芯片u10,所述第一rj45接口的型号为hr911105a_c12074,所述第一rj45接口的rd1-端、rd1+端分别与以太网控制芯片u10的rxn端、rxp端相连,所述第一rj45接口的td1-端、td1+端分别与以太网控制芯片u10的txn端、txp端相连,所述第一rj45接口的第十接线端子、第十一接线端子分别与以太网控制芯片u10的actled1端、linkled1端相连,以太网控制芯片u10的intn端、mosi端、miso端、sclk端、scsn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b4端、pb1端、pb0端、pb2端、pb3端相连,以太网控制芯片u10的rstn端与控制芯片u1.2的nrst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包括型号为dm9161aep的以太网收发芯片u21,所述第二rj45接口的型号为hr911105a_c12074,所述第二rj45接口的rd2-端、rd2+端分别与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rx-端、rx+端相连,所述第二rj45接口的td2-端、td2+端分别与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tx-端、tx+端相连,所述第二rj45接口的第十接线端子、第十一接线端子分别与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led1端、led2端相连,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txd1端、txd0端、txen端、mdc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a13端、pa12端、pa16端、pa20端相连,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mdio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a21端相连,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rdx1端、rdx0端、mdintr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a15端、pa14端、pb21相连,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rxdv端、rxer端、xt2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a17端、pa18端、pa19相连,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reset端与控制芯片u1.2的nrst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gps定位模块包括型号为s1216f8-bd的gps定位芯片u7,所述gps定位芯片u7的rxd端、txd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b5端、pb4端相连,gps定位芯片u7的rf_in端与gps天线口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配网线路拓扑信息实时报送装置,装置使用前先在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通过console接口设置初始信息并测试通讯、领取专属的ukey认证钥匙和操作终端;线路施工人员到达线路节点现场且已完成线路建设后,首先将自己的ukey认证钥匙通过usb接口插入装置,然后通过按键输入自己的登录密码和ukeypin码,装置验证通过后进入设置界面,施工人员通过按键完成相关线路信息设置录入,如:进线线路起始节点名称、进线开关刀闸编号及电压等级、出线线路终止节点名称、出线开关刀闸编号及电压等级、设备类型、设备型号、户号、管辖区域等;装置将录入信息通过加解密模块加密后通过4g通信模块或以太网通信模块传回主站,主站纵向加密网关将信息解密后发给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系统服务器从系统数据库提取相关数据对信息进行核对校验;核对校验后,如无误则生成该装置各线路的编号,线路编号信息通过纵向加密网关加密后传回现场装置,装置对信息解密后将数据存入本地;核对校验后,如有误则生成报错信息,报错信息通过纵向加密网关加密后传回现场装置,装置对信息解密后将报错信息展示在液晶显示屏上,提示施工人员及时进行修改;本装置体积小、使用简单、功能全面、携带方便,可以通过4g通信模块或以太网通信模块专用网络向主站实时报送配网中环网柜/开关柜等设备的线路拓扑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实现主站端对配网线路拓扑信息的实时采集、入库、校验和接线图生成,应用本装置还可有效解决目前配网建设过程中相关设备及线路信息的纸质记录、人工交接所带来的信息错误、时效慢、人工校验工作强度高等问题,提高配网建设速度和运维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控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配置管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ukey认证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按键交互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加解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4g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中液晶显示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中以太网交互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中以太网通信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中gps定位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中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为壳体,2为液晶显示屏,3为按键,4为usb接口,5为console接口,6为4g天线口,7为sim卡槽,8为电源开关,9为电源接口,10为第一rj45接口,11为第二rj45接口,12为gps天线口,21为主控模块,22为配置管理模块,23为ukey认证模块,24为按键交互模块,25为加解密模块,26为4g通信模块,27为液晶显示模块,28为电源模块,29为以太网交互模块,30为以太网通信模块,31为gps定位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连接图,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电力配网线路拓扑信息实时报送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的正面设置有液晶显示屏2、按键3、usb接口4和console接口5,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sim卡槽7、电源开关8和电源接口9,所述壳体1内设置有电路板;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主控模块21、配置管理模块22、ukey认证模块23、按键交互模块24、加解密模块25、4g通信模块26、液晶显示模块27和电源模块28,所述主控模块21分别与配置管理模块22、ukey认证模块23、按键交互模块24、液晶显示模块27和电源模块28相连,所述液晶显示屏2与液晶显示模块27相连,所述按键3与按键交互模块24相连,所述usb接口4与ukey认证模块23相连,所述console接口5与配置管理模块22相连,所述sim卡槽7与4g通信模块26相连,所述主控模块21依次通过加解密模块25、4g通信模块26与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电源接口9通过电源开关8与电源模块28相连;所述4g通信模块26包括3g/4g/5g电力专用apn无线网络。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第二rj45接口11,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以太网通信模块30,所述第二rj45接口11与以太网通信模块30相连,所述主控模块21依次通过加解密模块25、以太网通信模块30与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30包括epon/gpon电力专用有线网络。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装置使用前,首先在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通过console接口5对装置进行初始化,将通信密钥、装置名称、装置编号、管理账号及密码等初始信息写入装置,并将电力专用sim卡插入装置的sim卡槽7内,测试通讯正常后即可将装置部署在线路节点现场,线路施工人员需从主站领取专属的ukey认证钥匙,所述配置管理模块22可以存储并管理通信密钥、装置名称、装置编号、管理账号及密码、进线线路编号、出线线路编号、设备类型、设备型号、户号、管辖区域等配置信息。

线路施工人员到达线路节点现场且已完成线路建设后,首先将自己的ukey认证钥匙通过usb接口4插入装置,然后通过按键3输入自己的登录密码和ukeypin码,装置验证通过后进入设置界面,施工人员通过按键3完成相关线路信息设置录入,如:进线线路起始节点名称、进线开关刀闸编号及电压等级、出线线路终止节点名称、出线开关刀闸编号及电压等级、设备类型、设备型号、户号、管辖区域等;装置将录入信息通过加解密模块25加密后通过4g通信模块26或以太网通信模块30传回主站,主站纵向加密网关将信息解密后发给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系统服务器从系统数据库提取相关数据对信息进行核对校验;核对校验后,如无误则生成该装置各线路的编号,线路编号信息通过纵向加密网关加密后传回现场装置,装置对信息解密后将数据存入本地;核对校验后,如有误则生成报错信息,报错信息通过纵向加密网关加密后传回现场装置,装置对信息解密后将报错信息展示在液晶显示屏2上,提示施工人员及时进行修改。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正面设置有第一rj45接口10,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以太网交互模块29,所述第一rj45接口10通过以太网交互模块29与主控模块21相连。

具体地,装置使用前先在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通过console接口5设置初始信息并测试通讯、领取专属的ukey认证钥匙和操作终端;线路施工人员到达线路节点现场且已完成线路建设后,首先将自己的ukey认证钥匙通过usb接口4插入装置,然后将操作终端通过以太网线接入装置的第一rj45接口10,启动操作终端上的专用操作软件后,在登录界面输入自己的登录密码和ukeypin码,装置验证通过后进入设置界面,施工人员通过专用操作软件界面完成相关线路信息设置录入,如:进线线路起始节点名称、进线开关刀闸编号及电压等级、出线线路终止节点名称、出线开关刀闸编号及电压等级、设备类型、设备型号、户号、管辖区域等;装置将录入信息通过加解密模块25加密后通过4g通信模块26或以太网通信模块30传回主站,主站纵向加密网关将信息解密后发给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系统服务器从系统数据库提取相关数据对信息进行核对校验;核对校验后,如无误则生成该装置各线路的编号,线路编号信息通过纵向加密网关加密后传回现场装置,装置对信息解密后将数据存入本地;核对校验后,如有误则生成报错信息,报错信息通过纵向加密网关加密后传回现场装置,装置对信息解密后将报错信息发送给操作终端,提示施工人员及时进行修改。

本装置体积小、使用简单、功能全面、携带方便,可以通过4g通信模块26或以太网通信模块30专用网络向主站实时报送配网中环网柜/开关柜等设备的线路拓扑信息和地理位置信息,实现主站端对配网线路拓扑信息的实时采集、入库、校验和接线图生成,应用本装置还可有效解决目前配网建设过程中相关设备及线路信息的纸质记录、人工交接所带来的信息错误、时效慢、人工校验工作强度高等问题,提高配网建设速度和运维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4g天线口6和gps天线口12,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gps定位模块31,所述4g天线口6与型号为usr-lte-7s4的通信芯片u26自带的天线接口相连;所述gps天线口12通过gps定位模块31与主控模块21相连;具体的,所述gps定位模块31可以接收gps卫星信号,也可以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在日常运行过程中,系统会定时轮询各装置,各装置收到轮询报文后会将自己当前的相关信息如cpu/内存使用率、gps地理位置坐标等上报给主站后台系统服务器,当出现网络通道中断告警、装置地址位置变化告警等事件时,后台系统可及时通知相关运维人员进行处理。

图5为主控模块21的电路原理图,图6为配置管理模块22的电路原理图,图7为ukey认证模块23的电路原理图,图8为按键交互模块24的电路原理图;图9为加解密模块25的电路原理图,图10为4g通信模块26的电路原理图,图11为液晶显示模块27的电路原理图;如图5至图11所示,所述主控模块21包括型号均为at91sam9g20b-cu的控制芯片u1.1和控制芯片u1.2;配置管理模块22包括型号为sp3232een-l/tr的通信芯片u25;ukey认证模块23包括型号为sp2526a的电源管理芯片u24;按键交互模块24包括按钮sw1、按钮sw2、按钮sw3、按钮sw4、按钮sw5及型号均为pc817x1nsz9f的光电耦合器g1、光电耦合器g2、光电耦合器g3、光电耦合器g4和光电耦合器g5;加解密模块25包括型号为sc1161y的安全认证芯片u23;4g通信模块26包括型号为usr-lte-7s4的通信芯片u26;液晶显示模块27包括型号为oled_bl25664b的显示芯片u22。

具体地,所述通信芯片u25的t2out端、r21n端分别与console接口5的第六接线端子、第三接线端子相连,console接口5的第五接线端子、第四接线端子、shield端分别接地;所述电源管理芯片u24的ctla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17端相连,电源管理芯片u24的flga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18端相连,电源管理芯片u24的out端串接电感l4后与usb接口4的vcc端相连,电源管理芯片u24的d-端与控制芯片u1.2的hdma端相连,电源管理芯片u24的d+端与控制芯片u1.2的hdpa端相连;

所述光电耦合器g1的阳极串接按钮sw1后与5v电源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1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1的pc0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2的阳极串接按钮sw2后与5v电源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2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1的pc1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3的阳极串接按钮sw3后与5v电源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3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1的pc2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4的阳极串接按钮sw4后与5v电源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4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1的pc3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5的阳极串接按钮sw5后与5v电源端相连,光电耦合器g5的集电极与控制芯片u1.1的pc4端相连;

所述安全认证芯片u23的mosi端、miso端、sck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a1端、pa0端、pa2端相连,安全认证芯片u23的ssn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a3端相连,安全认证芯片u23的vcc端串接电容c78后接地,安全认证芯片u23的vcc端与电容c78之间的连线与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q3的发射极与vcc电源端相连,三极管q3的基极串接电阻r23后与控制芯片u1.1的pa4端相连;

所述sim卡槽7的io端与通信芯片u26的vsim_data端相连,sim卡槽7的clk端与通信芯片u26的vsim_clk端相连,sim卡槽7的reset端与通信芯片u26的vsim_rst端相连,通信芯片u26的reset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22端相连,通信芯片u26的power_key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23端相连,通信芯片u26的urxd1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6端相连,通信芯片u26的utxd1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b7端相连;显示芯片u22的d0端至d7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2的d0端至d7端相连;显示芯片u22的rd端、wr端、d/c端、res端、cs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c5端、pc6端、pc7端、pc8端、pc9端相连。

具体地,通信芯片u26能够实现串口到网络的双向数据透明传输,utxd端为串口发送脚,若vcc_io使用,vth=vcc_io;urxd端为串口接收脚,若vcc_io使用,vih=vcc_io;power_key端用于模块开关机,低电平有效,此引脚兼容3.3v、5v电平输入;vin端为模块供电正极,供电电压范围:5~16v;reset端用于模块开关机,低电平有效;vsim端为sim卡的供电引脚;vsim_data端为sim卡的数据引脚;vsim_clk端为sim卡的时钟引脚;vsim_rst端为sim卡的复位引脚;使用时,当模块使用3.3v供电时,通信芯片u26的vin端用于向通信芯片u26提供5v工作电压,用户的外围电路能够提供充足的供电能力,供电电压波动500mv,过流能力至少2a,并在dc/dc或者ldo后放置大电容,防止外部电源在脉冲电流时间段内出现电压跌落,电容c113、电容c114、电容c115起到稳定模块工作的作用。当用户插入sim卡时,在标准模式下,向sim卡提供3.25mhz的时钟信号,在低功耗模式下,向sim卡提供1.08mhz的时钟信号;支持时钟关断模式;通过调整波特率参数,支持速度增强型sim卡;支持dma发送/接收;支持注销模式下的自动省电模式;在rx模式下,支持自动奇偶校验;由于用户会经常进行插入或拔出sim卡,而人体带有静电,为了防止静电对sim卡及通信芯片u26造成损坏,须要增加瞬态抑制二极管tvs1、二极管tvs2、二极管tvs3、二极管tvs4进行静电保护,作为esd防静电措施。

图12为以太网交互模块29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2所示,所述以太网交互模块29包括型号为w5500的以太网控制芯片u10,所述第一rj45接口10的型号为hr911105a_c12074,所述第一rj45接口10的rd1-端、rd1+端分别与以太网控制芯片u10的rxn端、rxp端相连,所述第一rj45接口10的td1-端、td1+端分别与以太网控制芯片u10的txn端、txp端相连,所述第一rj45接口10的第十接线端子、第十一接线端子分别与以太网控制芯片u10的actled1端、linkled1端相连,以太网控制芯片u10的intn端、mosi端、miso端、sclk端、scsn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b4端、pb1端、pb0端、pb2端、pb3端相连,以太网控制芯片u10的rstn端与控制芯片u1.2的nrst端相连。

图13为以太网通信模块30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3所示,所述以太网通信模块30包括型号为dm9161aep的以太网收发芯片u21,所述第二rj45接口11的型号为hr911105a_c12074,所述第二rj45接口11的rd2-端、rd2+端分别与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rx-端、rx+端相连,所述第二rj45接口11的td2-端、td2+端分别与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tx-端、tx+端相连,所述第二rj45接口11的第十接线端子、第十一接线端子分别与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led1端、led2端相连,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txd1端、txd0端、txen端、mdc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a13端、pa12端、pa16端、pa20端相连,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mdio端与控制芯片u1.1的pa21端相连,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rdx1端、rdx0端、mdintr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a15端、pa14端、pb21相连,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rxdv端、rxer端、xt2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a17端、pa18端、pa19相连,以太网收发芯片u21的reset端与控制芯片u1.2的nrst端相连。

图14为gps定位模块31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4所示,所述gps定位模块31包括型号为s1216f8-bd的gps定位芯片u7,所述gps定位芯片u7的rxd端、txd端分别与控制芯片u1.1的pb5端、pb4端相连,gps定位芯片u7的rf_in端与gps天线口12相连。

图15为电源模块28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5所示,所述电源模块28包括型号为trans的变压器t1,型号为7805的稳压器u11,型号为lm1086ct-3.3的稳压器u12,型号为tps60500的电源芯片u13,型号为lm393的比较器u14.1和比较器u14.2;所述220v市电经电源接口9依次通过电源开关8、变压器t1与稳压器u11的输入端相连,稳压器u11的输出端与5v电源端相连,5v电源端与稳压器u12的输入端相连,稳压器u12的输出端分别与比较器u14.1的反相输入端、比较器u14.2的同相输入端相连,比较器u14.1的输出端与电源芯片u13的en端相连,电源芯片u13的vout端与比较器u14.2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比较器u14.2的输出端经三极管q1与3.3v电源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顶”、“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