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50596发布日期:2022-01-12 05:01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摄像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安防监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摄像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用于安防监控的摄像机仍以单目摄像机为主导,其结构相对简单,但单目摄像机随着视角宽度的增加,其能够探测到的距离越短,而反之,视角宽度越窄,其能够探测到的距离越长。因此,在视角宽度与探测距离之间,总是存在着矛盾,因此,多目摄像机在视频监控行业日渐兴起,相比于单目摄像机,多目摄像机能够满足同一场景下的不同角度,不同功能的监控拍摄需求。
3.多目摄像机一般是在一台摄像机中集成至少两个图像采集装置,通过将多个图像采集装置的图像采集结果进行拼接,可以得到更宽视角范围内的监控图像。然而,多目摄像机的结构相对较复杂,其内部的散热除雾是这类设备的设计难题之一。
4.现有的一些多目摄像机中,为了适应多个图像采集装置的安装方位,多个图像采集装置共用一个视窗。为了适应拍摄角度要求,视窗的面积需要设计的很大,这对于多目摄像机的散热除雾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的内置单风扇结构较难满足这个大视窗的除雾问题。
5.综上,现有的多目摄像机,散热除雾结构需要重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摄像机,该摄像机能够通过简单合理的结构,使得摄像机的散热除雾效果得到改善。
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摄像机,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多个镜头组件,所述壳体的前脸设置有多个视窗,且多个所述视窗对应多个所述镜头组件;所述摄像机还包括散热风扇及引流装置,所述引流装置设置为使得所述散热风扇输出的散热气流分别流向多个所述视窗。
8.相比于多个镜头组件共用一个视窗的方案,设置对应于多个镜头组件的多个视窗,可以减小单个视窗的面积,避免由于视窗过大而导致的除雾困难;与此同时,散热风扇在对摄像机内相关组件散热后形成的散热气流,能够被引流装置引到这些视窗上,以使得散热风扇对每个视窗均具有除雾效果,如此,可以不必配置多个散热风扇以分别对每个视窗进行除雾,从而在保证除雾效果的同时,避免使用多个散热风扇占用摄像机内部有限的安装空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装置包括导流件,所述导流件设置于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处,并用于将所述散热风扇输出的气流定向引导至多个所述视窗的方向。
10.如此设置,导流件设置于散热风扇的出风口处,从而使散热风扇输出的气流更加集中地向视窗的方向吹送,减少气流的损失,进而提高除雾效果。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件内形成有容气流通过的引流风道;所述引流装
置还包括分流板,所述分流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引流风道内,并用于将所述引流风道分隔为对应于多个所述视窗的多个流道。
12.如此设置,利用设置于引流风道内的分流板,将散热风扇吹出的气流按需分隔为多个流道,从而更加有针对性地吹向每个视窗,这种依需分隔气流的方式结构简单,设计时可以依据每个视窗面积的大小灵活调整对应流道的风量分配。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分流板可拆卸装设于所述壳体内。
14.如此设置,分流板能够在壳体内灵活地依需调整安装位置。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流道的通流面积比例适应于多个所述视窗面积的比例。
16.如此设置,视窗的面积不同,其除雾所需的风量也不相同,设计时,依据视窗与视窗之间的面积比例,灵活地配置分流板的安装位置,从而使得每个流道的通流面积适应于视窗的面积,以更加合理地利用散热风扇输出的风量,可靠地保证每个视窗均具有较佳的除雾效果。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镜头组件包括全景镜头组件及细节镜头组件;所述视窗包括间隔设置并分别对应于所述全景镜头组件及所述细节镜头组件的全景视窗和细节视窗;所述散热风扇的出风口位于所述全景视窗和所述细节视窗之间。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全景镜头组件配置为广角定焦镜头组件;所述细节镜头组件配置为高倍变焦镜头组件;及/或,所述细节视窗的面积大于所述全景视窗的面积。
19.如此设置,通过全景镜头和细节镜头的双路图像组合输出,可实现同一场景下的不同角度、不同参数的图像获取需求。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固设于所述壳体内的散热板以及用于驱动所述镜头组件的isp板,所述isp板与所述散热板导热接触,所述散热板设置于所述散热风扇输出的气流流动路径上。
21.如此设置,用于驱动镜头组件的isp板是摄像机内主要发热的部件,将其与散热板导热接触,从而使得isp板的热量能够传导至散热板上,而散热风扇输出的气流流经散热板时,能够将带走散热板上积蓄的热量,这样可以保证isp板的散热效果可靠;同时,继续流动的气流温度升高,利用这部分气流对视窗除雾时,除雾效果更佳。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摄像机还包括雨刷,所述雨刷能够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前脸外侧摆动以刮除所述前脸外侧的液体。
2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位于所述雨刷摆动范围外的所述视窗具有背向所述前脸外侧面延伸的挡水沿。
24.如此设置,雨刷的摆动范围无需很大,而位于其摆动范围外的视窗利用挡水沿来阻挡雨刷刮下的水,还能够挡住一部分外界的雨水等,摄像机的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附图说明
25.图1为一种实施方式的摄像机的立体结构图;
26.图2为图1中所示摄像机结构的分解结构图;
27.图3为图1中所示摄像机的前脸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一种实施方式的全景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一种实施方式的细节镜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sp板与细节镜头组件装配固定;
30.图6为图1中所示摄像机的剖面视图的局部,图中显示了散热风扇至两个视窗的气流走向。
31.图中:1、壳体;10、全景视窗;100、挡水沿;11、细节视窗;12、前脸;2、散热风扇;3、导流件;4、分流板;5、全景镜头组件;50、全景镜头;51、第一支架;52、sensor板;6、细节镜头组件;60、细节镜头;61、第二支架;7、散热板;8、isp板;9、雨刷。
具体实施方式
3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装设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装设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34.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35.首先参考图1和图2中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摄像机,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该壳体1内的多个镜头组件。可以理解,镜头组件的数量可以依据摄像机使用环境的需要设置,例如,一般场景下常用的双目摄像机中包含两组镜头组件,在其他场景下,也可以增加更多的镜头组件数量,以适应拍摄的需要。
36.在图1和图2所示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有两组,分别为全景镜头组件5和细节镜头组件6,两者组合实现双路图像组合输出,从而实现同一场景下的不同角度、不同参数的图像获取需求。以下描述均以这种实施方式为主进行描述,当镜头组件包含更多摄像头时,设置方式可以依需改变。
37.参考图4和图5中所示,全景镜头组件5可以包括全景镜头50、第一支架51以及sensor板52,其中:全景镜头50可选择地配置为广角定焦镜头,并且,全景镜头50和sensor板52通过第一支架51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类似地,细节镜头组件6包括细节镜头60以及第二支架61,其中:细节镜头60可选择地配置为高倍变焦镜头,第二支架61用于将细节镜头60固定安装于壳体1内。
38.第二支架61上,或者壳体1内的其他位置还装设有用于驱动全景镜头组件5和细节镜头组件6的isp板8,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该isp板8固定于第二支架61上。
39.在图1和图2的基础上,结合参考图3和图6中所示,壳体1具有前脸12,该前脸12设置有多个视窗,视窗的数量依据镜头组件的数量设定。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镜头组件包括全景镜头组件5和细节镜头组件6,视窗的数量应设置为两个,分别为对应全景镜头组件5中
全景镜头50的全景视窗10,以及对应细节镜头组件6中细节镜头60的细节视窗11。根据不同镜头组件拍摄的需要,细节视窗11的面积大于全景视窗10的面积。
40.摄像机还包括设置于壳体1内的散热风扇2及引流装置,该引流装置设置为使得散热风扇2输出的散热气流分别流向全景视窗10和细节视窗11,以分别对两个视窗进行除雾。
41.参考图2和图6中所示,引流装置可以包括导流件3以及分流板4,其中:导流件3装设于散热风扇2的出风口处,其内部形成有容散热风扇2输出气流通过的引流风道,以定向引导散热风扇2输出的气流至预设的位置;分流板4的至少部分板体位于该引流风道内,并能够将该引流风道分隔为对应于多个视窗的流道。即,当视窗包括全景视窗10和细节视窗11时,该分流板4将导流件3内的引流风道分成两个流道,分别朝向全景视窗10和细节视窗11。
42.导流件3将散热风扇2输出的全部散热气流引导至引流风道内,再在分流板4的分隔作用下分为两个流道吹向相互独立的多个视窗,这种方式可以避免散热气流流向非视窗区域,以有效利用散热风扇2的输出气流,同时,分流板4的结构简单,安装所需空间也较小。
43.可以理解地,散热风扇2输出的气流在流经摄像机内部需要散热的组件后,形成的这部分气流即为散热气流,能够在引流装置的引导下流向多个视窗以对视窗进行除雾。
44.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分流板4可拆卸地装设于壳体1内。由于两个视窗位于前脸12处,因此,导流件3的开口也朝向前脸12位于壳体1内侧的一侧面,并位于全景视窗10和细节视窗11之间;分流板4装设于前位于壳体1内侧的一侧面上,并位于全景视窗10和细节视窗11之间,从而使得两个流道的开口分别朝向全景视窗10和细节视窗11。
45.全景视窗10和细节视窗11的面积比值,依据两个镜头的拍摄需要设定,而对应的两个流道的通流面积,依据两个视窗的面积之比确定。例如,在设计时,全景视窗10的面积与细节视窗11的面积确定后,可以同实验测定或软件模拟测试等方式确定对应面积的视窗除雾所需风量,然后依据所需风量调整分流板4的位置,进而调整两个流道的通流面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分流板4可动地安装于壳体1内,例如,分流板4能够在全景视窗10和细节视窗11之间移动,或两向摆动,从而调整两个流道的通流面积,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以根据实际使用的情况调整分流板4的位置,安装更加灵活,且调整也更加方便。
46.此外,参考图3中所示,前脸12位于壳体1外侧的表面上还装设有雨刷9,壳体1内装设有用于驱动该雨刷9摆动以刮除前脸12外侧面液体或杂质的雨刷电机。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细节视窗11位于雨刷9的摆动范围内,而全景视窗10则位于雨刷9摆动的范围之外,为了避免全景视窗10受到雨刷9刮下的液体等影响,该全景视窗10具有背向前脸12外侧面延伸的挡水沿100。如此,雨刷9能够保证细节视窗11不受雨水、灰尘等影响,而挡水沿100则可以挡住部分雨水等,避免全景视窗10因雨水等变得模糊。
47.结合图2和图6中所示,随着摄像机内镜头组件数量的增加,壳体1内安装的零部件数量越多,且壳体1内的温升也更为明显。在镜头组件中,用于驱动镜头的isp板8的发热量最大,因此,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壳体1内还装设有一散热板7,散热风扇2、导流件3均固定于该散热板7的一侧面上,isp板8则安装于该散热板7的另一侧面上并与该散热板7导热接触。这样,isp板8工作时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板7上,该散热板7位于散热风扇2输出的气流流动路径上,这样散热风扇2吹送至导流件3内的气流在流经散热板7时带走这部分热量,形成温度稍高的散热气流,这部分散热气流能够对视窗产生更好的除雾效果。
48.可以理解,上述将散热风扇2、导流件3及isp板8装设于散热板7上的实施方式,仅为一种可选实施方式,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这些组件直接固定于壳体1内,只要能够保证散热板7与isp板8导热接触,且散热风扇2吹出的气流流经散热板7即可。
49.在气流流经散热板7带走其上热量的同时,继续向视窗方向流动的气流温度也会有所升高,而温度较高的气流有利于更好地对视窗除雾。在导流件3固定于散热板7的实施方式中,导流件3靠近散热板7的一侧面可以为敞口设置,这样,散热板7的部分表面构成引流通道的部分壁面,从而使得散热风扇2输出的气流有效流经散热板7,提升摄像机的散热除雾效果。
5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散热板7也可以像全景视窗10、细节视窗11一样,对应一个独立的流道,即,将散热风扇2吹出的气流分成三股,分别用于全景视窗10和细节视窗11的除雾,以及用于散热板7的散热。
51.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52.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