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自动报警功能的防爆工业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06398发布日期:2022-09-03 07:00阅读: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自动报警功能的防爆工业摄像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摄像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自动报警功能的防爆工业摄像头。


背景技术:

2.摄像头是一种视频输入设备,被广泛地运用于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及实时监控等方面;一般具有视频摄像/传播和静态图像捕捉等基本功能,由镜头采集图像后再通过软件进行图像还原。
3.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7809575a,公开了名为一种带有自清洁装置的半球摄像机,包括自清洁装置,自清洁装置包括设于底座上且可水平旋转的转板、套设在转板外并与转板固定连接的环形件、套设在环形件上的套筒、设于转板上的气缸,以及用于清洁透明盖的弧形板。本发明可对透明盖进行定期清洁,保证了半球摄像机拍摄的清晰度,并且不需要人工进行清洁,操作方便且安全,此外,清洁周期长,不需要人工对刷毛进行清理。
4.但是该装置在对摄像机的清洁过程中,会对摄像机的视野造成影响,进而会导致摄像机存在一定的盲区,影响摄像机的使用以及摄像效果,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带自动报警功能的防爆工业摄像头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自动报警功能的防爆工业摄像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在对摄像机的清洁过程中,会导致摄像机存在一定的盲区,影响摄像机的使用以及摄像效果等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防爆工业摄像头,既可以实现有效清洁也不会存在视野盲区。
8.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自动报警功能的防爆工业摄像头,包括摄像头本体和内部设有报警单元的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呈对称设置且与摄像头本体固定连接的两个长杆,长杆的外表面转动套设有转动组件,两个转动组件之间固定安装有将摄像头本体罩住的圆罩;底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转动组件转动的控制组件和呈对称设置的两个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圆罩外表面活动贴合且与转动组件传动连接的清洁组件,壳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与清洁组件位置对应的静电吸附层,清洁组件包括支杆和呈空心设置的若干个弧形杆,支杆和其中一侧最边际弧形杆之间以及相邻两个弧形杆之间均通过连接组件固定连接;壳体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泵,气泵通过管道与另一侧最边际弧形杆固定连接。
9.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连接组件包括与弧形杆固定接通的球套,球套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与弧形杆/支杆固定接通的内圆套,球套和内圆套之间共同设置有用于实现二者同步运动的同步组件;内圆套的内部活动套设有尺寸适配的活动套,球套、内圆套和活动套呈一体贯穿式设置,两个弧形杆之间通过贯穿式设置的球套、内圆套和活动套接通;球套和内圆套的表面均贯穿开设有呈对称设置的两个通孔,活动套的表面且对应壳体内壁的位
置贯穿开设有出气孔,活动套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配重块。
10.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通孔的连线指向壳体的内壁,当球套和内圆套在同步组件的作用下运动时,与壳体内壁对应的通孔与出气孔存在重叠区域。
11.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同步组件包括开设在球套内部的卡槽和固定安装在内圆套外表面的棱条,棱条与卡槽活动卡合。
12.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球套与内圆套之间以及内圆套与活动套之间均呈密封设置。
13.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套与内圆套的内壁呈滑动配合,且其相对于内圆套的滑动方向与球套的转动方向相同。
14.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支杆贯穿壳体的表面并与其转动连接,支杆远离连接组件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与转动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支杆与若干个弧形杆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与圆罩活动贴合的清洁套。
15.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清洁套采用弹性材质,且其内壁与连接组件活动贴合。
16.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套设在长杆外表面且与控制组件固定连接的圆环,圆环的内部套设有扭簧,圆环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与清洁组件传动连接的第一锥齿轮。
17.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控制组件包括与底座固定连接的气缸,气缸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与转动组件固定连接的拉绳。
18.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圆罩的表面活动嵌合有四个覆盖片,四个覆盖片呈两两对称设置;圆环的上下两侧均滑动安装有滑块,滑块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与其中一个覆盖片固定连接的短杆,短杆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圆罩、转动组件、清洁组件和连接组件等之间的配合,可以实现圆罩相对于摄像头本体的转动,使得摄像头本体的镜头始终对着干净的圆罩面以保证摄像效果;通过旋转圆罩改变对应面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对摄像头本体的视野影响,全程无盲区无死角使得摄像效果更佳。在圆罩转动调节的过程中,清洁组件可以实现对其外表面的有效清洁,且转动至壳体内的部分可以实现自动吹洗为后续使用做好准备。连接组件的设置,既为整体输气提供了通道,也为清洁组件的对应吹洗提供了通道,还起到了支撑清洁组件的作用,使其可以更好地与圆罩的外表面贴合以保证清洁效果,整体实用性更高。
附图说明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仰视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圆罩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24.图4为本发明的控制组件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发明的壳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图5中b处结构放大图;
27.图7为图5中c处结构放大图;
28.图8为本发明的连接组件结构示意图;
29.图9为本发明的圆柱和覆盖片结构示意图;
30.图10为图9中d处结构放大图。
31.图中:1、底座;2、长杆;3、圆罩;4、转动组件;5、壳体;6、清洁组件;7、控制组件;8、凸块;9、连接组件;10、静电吸附层;11、气泵;12、管道;13、摄像头本体;301、覆盖片;401、圆环;402、第一锥齿轮;403、滑块;404、短杆;601、支杆;602、第二锥齿轮;603、弧形杆;604、清洁套;701、气缸;702、拉绳;901、球套;902、内圆套;903、棱条;904、通孔;905、活动套;906、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32.实施例一:
33.请参阅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带自动报警功能的防爆工业摄像头,主要用于清洁摄像头本体13时保证其视野,该摄像头包括与待安装位置固定连接的底座1,底座1的底部开设有圆腔,圆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长杆2,两个支杆601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摄像头本体13,底座1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报警单元(图中未示出),当发生紧急情况时可自动报警,其中报警单元和摄像头本体13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
34.长杆2的外表面转动套设有转动组件4,两个转动组件4之间固定安装有将摄像头本体13罩住的圆罩3,圆罩3为透明的防爆玻璃,可起到良好的防爆效果;底座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右侧转动组件4转动的控制组件7,圆腔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壳体5,壳体5的内部设置有与圆罩3外表面活动贴合且与转动组件4传动连接的清洁组件6,可起到对圆罩3外表面的有效清洁,壳体5的内部还固定安装有与清洁组件6位置对应的静电吸附层10,可起到吸附清洁组件6上杂物的效果;清洁组件6包括支杆601和若干个弧形杆603,若干个弧形杆603整体呈半圆设置,支杆601和最右侧弧形杆603之间以及相邻两个弧形杆603之间均通过连接组件9固定连接;壳体5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气泵11,气泵11通过管道12与最左侧弧形杆603固定连接,为了减小整体的占用面积,气泵11采用微型气泵11,其中静电吸附层10和微型气泵11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在这里不做详细说明。
35.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使用时摄像头本体13通过透明的圆罩3进行摄像工作,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启动控制组件7带动转动组件4转动180度,转动组件4带动圆罩3沿着长杆2同步转动,使得圆罩3的上下发生颠倒,干净的上侧转为朝下,变脏的下侧转为朝上。转动组件4同时带动清洁组件6同步转动,由清洁组件6对转动的圆罩3外表面实现清洁,在清洁过程中启动气泵11,气泵11通过管道12给弧形杆603输气,弧形杆603配合连接组件9对清洁组件6朝向壳体5内壁的一侧进行清理。
36.当又使用一段时间后启动控制组件7带动转动组件4反向转动180度,转动组件4又带动圆罩3沿着长杆2转动实现上下颠倒,干净的上侧又转为朝下,变脏的下侧又转为朝上,转动组件4还带动清洁组件6同步转动对转动的圆罩3外表面实现清洁;在清洁过程中启动气泵11给弧形杆603输气,弧形杆603配合连接组件9对清洁组件6朝向壳体5内壁的一侧再次进行清理。
37.通过圆罩3、转动组件4、清洁组件6和连接组件9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圆罩3相对于摄像头本体13的180度转动,进而自动调整位于圆腔内的干净面和与摄像头本体13对应的脏面,保证摄像头本体13的镜头始终对着干净的圆罩3面以保证其摄像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沿着圆罩3进行来回清洁的方式,通过旋转圆罩3改变对应面可以有效避免对摄像头本体13的视野影响,全程无盲区无死角使得摄像效果更佳。在圆罩3转动调节的过程中,清洁组件6可以实现对其外表面的有效清洁,使得脏面在转动至圆腔内后可以转为干净状态,为后期使用做好准备;同时清洁组件6也会随着圆罩3的转动调节而同步切换贴合面,可以保证对后续脏面的清洁效果,清洁组件6清理下的杂物还可以自动吹掉并使其附着在静电吸附层10,便于后期的集中处理和后期使用。连接组件9的设置,既为整体输气提供了通道,也为清洁组件6的对应吹洗提供了通道,还起到了支撑清洁组件6的作用,使其可以更好地与圆罩3的外表面贴合以保证清洁效果,整体的实用性更高。
38.实施例二:
39.请参阅图1至图8,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支杆601贯穿壳体5的右端面并与其转动连接,支杆601远离连接组件9的端部固定安装有与转动组件4传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602,实际使用时可以更改第二锥齿轮602的大小,以改变转动组件4通过第二锥齿轮602带动支杆601转动的角度;支杆601与若干个弧形杆603之间共同固定安装有清洁套604,清洁套604的外表面与圆罩3的外表面活动贴合且具有一定弹性;清洁套604的内壁与连接组件9活动贴合,即连接组件9不仅起到了限位支杆601和弧形杆603的作用,还起到了对清洁套604支撑成型的效果。为了保证对清洁套604的吹气,将若干个弧形杆603均设置成空心,而支杆601是否空心无影响。
40.为了避免气泵11与第二锥齿轮602的干涉,将气泵11安装在壳体5远离第二锥齿轮602的一侧,管道12的一端与气泵11固定连接,管道12的另一端贯穿壳体5并与最左侧弧形杆603转动连接。
41.连接组件9包括与弧形杆603固定接通的球套901,球套90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内圆套902,球套901与内圆套902形成现有的万向球结构,为了实现球套901和内圆套902的同步运动,在球套901的内部开设有卡槽,在内圆套902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与卡槽活动卡合的棱条903。内圆套902的内部活动套设有尺寸适配且呈空心设计的活动套905,球套901与内圆套902之间以及内圆套902与活动套905之间均呈密封设置;内圆套902与弧形杆603或支杆601固定接通(位于两个弧形杆603之间的内圆套902与弧形杆603固定接通,位于弧形杆603和支杆601之间的内圆套902与支杆601固定接通)。球套901和内圆套902的表面均贯穿开设有呈前后对称设置的两个通孔904,通孔904位于球套901和内圆套902的左右中心位置,两个通孔904的连线指向壳体5的内壁,也指向圆罩3,且该状态为初始状态;本实施中球套901与弧形杆603的连通点以及内圆套902与弧形杆603或支杆601的连通点呈左右对称设置,两个通孔904与球套901和内圆套902的连通点呈十字交错设计,在实际使用时可以配合第二锥齿轮602大小的调节,以改变通孔904的数量。球套901、内圆套902和活动套905呈一体贯穿式设置,两个弧形杆603之间通过贯穿式设置的球套901、内圆套902和活动套905保持接通,活动套905位于内圆套902内部且与内圆套902的内壁呈滑动配合,且相对于内圆套902的滑动方向与球套901和内圆套902的转动方向相同,本实施例中球套901和内圆套902的转动方向与支杆601的转动方向相同,且转动的平面与底座1的侧壁平行,即均在前后方
向上转动;活动套905的表面且对应壳体5弧形内壁的位置开设有出气孔906,使得当气体流通后,可以经弧形杆603、连通点、球套901和内圆套902最后经出气孔906排出。为了实现活动套905在内圆套902的内部限位,在活动套905的底部中心固定安装有配重块(图中未示出),在配置块的作用下,出气孔906可以始终指向壳体5内壁。
42.转动组件4包括转动套设在长杆2外表面且与控制组件7固定连接的圆环401,圆环401的内部套设有扭簧(图中未示出),在扭簧的作用下圆环401可带的圆罩3自动复位;圆环401远离圆罩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与第二锥齿轮602传动连接的第一锥齿轮402。
43.控制组件7包括与底座1内壁固定连接的气缸701,气缸701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固定卷设在圆环401外表面的拉绳702,拉绳702从底座1内部延伸至圆球内部并卷绕在右侧圆环401外部;为了避免拉绳702在圆环401上发生左右方向的偏移,在右侧圆环401上开设有环形凹槽,拉绳702卷设在环形凹槽的内部。
4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使用时摄像头本体13通过透明的圆罩3进行摄像工作,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启动气缸701通过拉绳702带动圆环401转动180度,圆环401带动第一锥齿轮402和圆罩3同步转动,圆罩3沿着长杆2转动180度完成上下颠倒。第一锥齿轮402在转动180度时通过第二锥齿轮602带动支杆601同步转动,支杆601带动最右侧内圆套902转动,最右侧内圆套902通过卡槽和棱条903带动球套901同步转动,球套901带动下一个弧形杆603转动并依次传递,最终使得支杆601、所有的弧形杆603、球套901和内圆套902均转动180度;弧形杆603和支杆601在转动时带动清洁套604同步转动,实现清洁套604相对于壳体5的内外颠倒,转动过程中清洁套604始终与圆罩3的外表面贴合,起到有效清洁作用;而内圆套902在转动时,其内部的活动套905在配重块的作用下保持不动,使得出气孔906始终指向壳体5的内壁,而当球套901、内圆套902和清洁套604转动180度后,与原本位于外部清洁套604对应的通孔904转动至后方与出气孔906相对,在此过程中气泵11启动,通过管道12、最左侧弧形杆603、球套901和内圆套902使得所有的出气孔906得到通气,使得出气孔906配合通孔904可以对原本位于壳体5外的清洁套604进行持续吹气,将杂物吹落并附着在静电吸附层10上。
45.当又使用一段时间后气缸701带动圆环401反向转动180度,圆环401带动圆罩3沿着长杆2转动再次实现上下颠倒并带动第一锥齿轮402同步转动,第一锥齿轮402通过第二锥齿轮602、支杆601、球套901和内圆套902等结构的配合,带动清洁套604反向转动180度实现清洁套604相对于壳体5的再次内外颠倒,使得与原本位于外部清洁套604对应的通孔904转动至后方与出气孔906相对,在此过程中启动气泵11通过管道12、弧形杆603、球套901和内圆套902等结构的配合,使得出气孔906配合通孔904可以对原本位于壳体5外的清洁套604进行持续吹气,将杂物吹落并附着在静电吸附层10上。
46.通过圆罩3、弧形杆603、球套901、活动套905等结构的配合,可以实现圆罩3相对于摄像头本体13的180度转动,进而自动调整位于圆腔内的干净面和与摄像头本体13对应的脏面,保证摄像头本体13的镜头可以始终对着干净的圆罩3面,进而保证其摄像效果;通过旋转圆罩3改变对应面的方式,不同于现有技术中沿着圆罩3进行来回清洁的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对摄像头本体13的视野造成影响,全程无盲区且无死角,进一步保证摄像效果。在圆罩3转动调节的过程中,清洁套604可以实现对其外表面的有效清洁,使得脏面在转动至圆腔内后可以转为干净状态,为后期使用做好准备;同时清洁套604也会随着圆罩3的转动调
节而同步切换贴合面,可以保证对后续脏面的清洁效果,贴合面在完成清洁后转至壳体5内还可以实现自动吹洗,将贴合面上附着的杂物吹掉并使其附着在静电吸附层10,便于后期的集中处理,进一步为后期使用做好准备。球套901和内圆套902的设置,既为整体输气提供了通道,也为清洁套604的对应吹洗提供了通道,还起到了支撑清洁套604的作用,使其可以更好地与圆罩3的外表面贴合,以保证对其的清洁效果,满足了实际使用中的更多需求。
47.实施例三:
48.请参阅图1至图10,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圆罩3的表面活动嵌合有四个覆盖片301,四个覆盖片301呈上下左右两两对称设置,四个覆盖片301与圆罩3的表面完美贴合形成完整的圆罩3,且覆盖片301还可相对圆罩3移动。
49.为了实现覆盖片301在圆罩3上的限位,在圆环401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安装有滑块403,因为配合拉绳702在圆环401上开设的环形凹槽,因此在滑块403远离圆环401的表面开设有避让槽,避让槽与环形凹槽的深度相同,保证对拉绳702的卷绕效果;滑块40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其中一个覆盖片301固定连接的短杆404,短杆404的外表面套设有弹簧,滑块403可以通过短杆404带动覆盖片301相对靠近圆罩3,并同时挤压弹簧。
50.为了实现滑块403沿着滑槽的对应移动,在圆腔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呈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凸块8,凸块8呈弧形状设计;滑块403的另一端延伸至圆环401的外部,且该端部也呈弧形设计,当滑块403随着圆环401快转动至顶点时,会与凸块8开始接触。
5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当通过气缸701和拉绳702等结构的配合,带动圆环401、第一锥齿轮402和圆罩3转动180度时,第一锥齿轮402配合第二锥齿轮602、支杆601、弧形杆603和活动套905等结构,实现圆罩3外表面清洁的过程与实施例二中的相同,在此不重复赘述。圆环401在转动时还会带动两个滑块403同步移动,当上方滑块403快转动至上方顶点时与凸块8接触,下方的滑块403则快要转动至最低点,在凸块8的挤压下上方滑块403沿着滑槽向圆罩3的方向移动,上方滑块403通过短杆404带动上方覆盖片301同步移动并挤压弹簧,使得上方的两个覆盖片301向圆罩3内部移动,使得圆罩3位于圆腔内空间处于敞开状态,而下方的覆盖片301因为下方滑块403不动则保持不动,且在下方弹簧的作用下,下方的覆盖片301可以始终与圆罩3的外表面保持齐平贴合。
52.实施例二中,虽然通过设置圆罩3保证了摄像头本体13的使用效果,但是因为圆罩3是封闭的,在天气稳定较高时伴随着摄像头本体13的热量产生,导致圆罩3内部的温度较高,进而会影响摄像头本体13的使用,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性。相比于实施例二,通过圆环401、滑块403、覆盖片301和凸块8等结构的配合,在圆环401转动时既可以圆罩3的面切换,也可以配合第一锥齿轮402实现清洁套604贴后面的切换,还可以带动滑块403同步转动;当滑块403转动至上方与凸块8接触时,可以带动覆盖片301向圆罩3内移动,进而使得圆罩3位于圆腔内空间处于敞开状态,热量可以自由流通保证散热效果,同时圆环401、滑块403和第一锥齿轮402等结构沿着长杆2的转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圆腔内气体的流动,以进一步保证散热效果和摄像头本体13的正常使用;当滑块403转动至下方时覆盖片301可以与圆罩3表面保持贴合齐平,此时既可以摄像头本体13的正常使用,还可以避免杂物从圆罩3下方进入;整体运行与圆环401的转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适用性更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