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33645495发布日期:2023-03-29 03:40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1.本发明属于电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2.在现代通信系统中,为了使得通信设备在各种复杂多样的干扰环境中能够维持正常通信,跳频通信是一种有效的抗干扰技术手段。
3.传统的跳频通信方案是将通信波形在射频前端实现一次工作频点的随机或按预设规则的切换跳变,抗干扰能力有限,特别是面对目前常见的密集梳状干扰时性能迅速下降,甚至无法正常通信。另外,由于现在的跳频通信设备对射频前端跳速和频点切换时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硬件设计指标十分苛刻甚至无法实现,阻碍了跳频通信向更高跳速和更高抗干扰性能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跳频通信系统抗干扰能力有限、对射频前端设计指标要求过高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发送端,所述方法包括:
6.s101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并获得编码数据;
7.s102将所述编码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
8.s103将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并获得基带跳频信号;
9.s104将所述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并获得工作波形;
10.s105将所述工作波形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得到用户数据。
11.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s101具体包括:
12.对用户数据依次进行外码编码、重发处理以及以子帧为单位的内码编码,得到编码数据。
13.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s102具体包括:
14.在基带产生多个频点的本振,并从所述多个频点中选择各个子载波对应的目标频点;
15.在跳频时隙的时序控制下,将所述各个子载波分别搬移到对应的目标频点上,得到基带跳频信号。
1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接收端,所述方法包括:
17.s201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工作波形;所述工作波形是所述发送端对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得到的;所述基带跳频信号是所述发送端将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得到的;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并携带有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是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
18.s202对所述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并获得用户数据。
19.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s202具体包括:
20.对所述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和基带解跳并获得解跳数据;
21.对解跳数据以子帧为单位进行内码译码,对重复发送的各个子帧进行误码校验,并对校验通过的子帧进行外码译码。
22.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发送端,所述系统包括:
23.数据编码模块,用于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并获得编码数据;
24.数据加载模块,用于将所述编码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
25.基带跳频模块,用于将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并获得基带跳频信号;
26.射频跳频模块,用于将所述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并获得工作波形;
27.波形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工作波形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得到用户数据。
28.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数据编码模块具体用于对用户数据依次进行外码编码、重发处理以及以子帧为单位的内码编码,得到编码数据。
29.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基带跳频模块包括:
30.频点选择单元,用于在基带产生多个频点的本振,并从所述多个频点中选择各个子载波对应的目标频点;
31.频点切换单元,用于在跳频时隙的时序控制下,将所述各个子载波分别搬移到对应的目标频点上,得到基带跳频信号。
32.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系统,所述系统应用于接收端,所述系统包括:
33.波形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工作波形;所述工作波形是所述发送端对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得到的;所述基带跳频信号是所述发送端将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得到的;所述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并携带有编码数据;所述编码数据是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
34.波形处理模块,用于对所述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并获得用户数据。
35.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所述波形处理模块包括:
36.波形解跳单元,用于对所述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和基带解跳,得到解跳数据;
37.数据译码单元,用于对解跳数据以子帧为单位进行内码译码,对重复发送的各个子帧进行误码校验,并对校验通过的子帧进行外码译码,得到用户数据。
38.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9.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及系统,通过发送端将编码后的用户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利用多个子载波独立并行传输,在基带和射频完成两级跳频,可以应用在抗复杂干扰的跳频通信系统中,能有效对抗目前常见的密集梳状谱干扰以及其它典型干扰,保证接收端能够解调到正确的用户数据,并且与射频前端设备匹配友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40.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41.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42.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43.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系统的架构图之一;
44.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系统的架构图之二;
4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系统的数据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46.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47.传统的跳频通信方案是将通信波形作为一个整体在射频前端进行频点切换跳变,存在抗干扰能力有限、对射频前端设计指标要求过高的问题。对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如图1所示,该方法应用于发送端,该方法包括:
48.步骤s101,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并获得编码数据;
49.步骤s102,将编码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
50.步骤s103,将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并获得基带跳频信号;
51.步骤s104,将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并获得工作波形;
52.步骤s105,将工作波形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得到用户数据。
53.具体地,根据通信基本指标要求和抗干扰指标要求,结合现有的硬件条件或水平,以跳频抗干扰通信为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将通信波形在频域上设计为多个独立子载波并行传输,即多载波传输波形,并对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和设计,最终确定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子帧结构形式,以及工作带宽等频谱特征。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子帧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将传输波形在频域上设计为n个独立子载波并行传输,增加了基带一级的跳频过程,在频域和时域两个维度进行工作频点切换,最终形成图2中的传输结构,每一个方格即为1个跳频子帧。
54.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等预处理,得到编码数据,将编码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
形上,随即将多载波传输波形以跳频子帧为单位进行基带跳频,得到基带跳频信号,再将基带跳频信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射频跳频,从而通过基带和射频的两级跳频,获取最终的工作波形。最后,将工作波形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工作波形之后,即可按照发送端的处理过程进行逆向处理,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最终得到用户数据。此处,用户数据可以是使用跳频通信系统的用户所传的数据,例如,视频、图片、话音等。
55.需要说明的是,将传统的跳频波形在频域上分解为n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独立占据一定带宽,于是,每个子载波承载的数据量降为原来的1/n,同时符号速率和带宽也降为1/n。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在对抗密集梳状谱干扰时,只要干扰间隔大于单个子载波带宽,通信信号就能从梳状干扰的“间隙”中传输过去,从而躲避干扰源;同时还能对抗其它典型干扰,例如在对抗多频点瞄准式干扰时,通过每个子载波均可以在基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频点的任意调整,从而可以躲避存在干扰的频点,极大地降低了干扰的影响。
56.再者,由于设计了频域多载波的传输方式,增加了基带一级的跳频过程,在频域和时域两个维度进行工作频点切换,形成如图2所示的传输模式,这样,在同等指标要求下,本发明对射频设备的跳速和切换时间的要求大大降低,仅为原来单载波模式的1/n,对射频前端设备的指标要求明显下降,射频硬件更容易实现;对基带数字信号处理设备的处理速率要求也降为1/n,基带硬件及软件也更容易实现。
5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发送端将编码后的用户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利用多个子载波独立并行传输,在基带和射频完成两级跳频,可以应用在抗复杂干扰的跳频通信系统中,能有效对抗目前常见的密集梳状谱干扰以及其它典型干扰,保证接收端能够解调到正确的用户数据,并且与射频前端设备匹配友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58.基于上述实施例,步骤s101具体包括:
59.对用户数据依次进行外码编码、重发处理以及以子帧为单位的内码编码,得到编码数据。
60.具体地,考虑到跳频通信系统很难完全避开干扰源而实现绝对“干净”的信道条件传输,因此本发明实施例设计数据重发和纠错编码相结合的辅助抗干扰手段。根据系统通信速率要求,在发送端,首先做一次用户数据的外码编码,然后进行若干次重复拷贝处理,最后以子帧为单位进行一次内码编码,即完成用户数据的预处理,得到编码数据。此处,以子帧为单位进行内码编码指的是将数据划分为多个子帧数据,再分别进行内码编码,具体的划分方式可以依据上述提到的跳频子帧所能承载的数据量为准,例如50个符号。
61.需要说明的是,内码编码采用以子帧为单位的方式,后续接收端在内码译码时,就可以探测每个子帧所受到的干扰,获知每个子帧所承载的数据的错误情况,而外码译码有较好的纠突发错误的能力,因此,通过采用内码和外码嵌套的编码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内外码的功能,大大提高纠错能力。
6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通信波形在频域上设计为多个独立子载波并行传输,再在基带和射频两个信号节点上进行两级跳频处理,结合此跳频子帧结构,运用数据重发和纠错编码手段,提高波形的抗密集梳状谱干扰和抗其它典型干扰性能。
63.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s103包括:
64.在基带产生多个频点的本振,并从多个频点中选择各个子载波对应的目标频点;
65.在跳频时隙的时序控制下,将各个子载波分别搬移到对应的目标频点上,得到基带跳频信号。
66.具体地,基带信号处理通常在数字域进行,此时传输波形已经被设计为多个独立子载波,基带信号处理模块在本地产生多个不同频点的数字本振,,并根据一定算法从多个频点中选择各个子载波对应的目标频点,在跳频时隙的时序控制下,将各个子载波分别搬移到期望的目标频点上去,即完成了频域和时域的二维跳频,然后通过数模转换芯片(digital to analog converter,dac)发送出去,完成基带一级跳频。
67.通过将传输波形在频域上分解为多个独立子载波并行传输,各个子载波均可以在基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频点的任意调整,各个子载波可以拼凑在一起,也可以在某些频点跳开,前一个时刻各个子载波所在的频点,在下一时刻可能就改变了,从而可以实现躲避密集梳状谱干扰以及其它典型干扰,并且即使信号被干扰了一半,在接收端也可以解调出正确的结果。另外,还可以根据干扰波形或内外码的信道编码探测到的信息,在基带进行频谱的调整。
68.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如图3所示,该方法应用于接收端,该方法包括:
69.步骤s201,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工作波形;工作波形是发送端对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得到的;基带跳频信号是发送端将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得到的;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并携带有编码数据;编码数据是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
70.步骤s202,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并获得用户数据。
71.具体地,根据通信基本指标要求和抗干扰指标要求,结合现有的硬件条件或水平,以跳频抗干扰通信为目的,本发明实施例将通信波形在频域上设计为多个独立子载波并行传输,即多载波传输波形,并对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和设计,最终确定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子帧结构形式,以及工作带宽等频谱特征。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将传输波形在频域上设计为n个独立子载波并行传输,增加了基带一级的跳频过程,在频域和时域两个维度进行工作频点切换,最终形成图2中的传输结构,每一个方格即为1个跳频子帧。
72.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等预处理,得到编码数据,将编码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随即将多载波传输波形以跳频子帧为单位进行基带跳频,得到基带跳频信号,再将基带跳频信号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射频跳频,从而通过基带和射频的两级跳频,获取最终的工作波形。最后,将工作波形发送到接收端,接收端在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工作波形之后,即可按照发送端的处理过程进行逆向处理,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最终得到用户数据。此处,用户数据可以是使用跳频通信系统的用户所传的数据,例如,视频、图片、话音等。
73.需要说明的是,将传统的跳频波形在频域上分解为n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独立占据一定带宽,于是,每个子载波承载的数据量降为原来的1/n,同时符号速率和带宽也降为1/n。这样带来的好处是:在对抗密集梳状谱干扰时,只要干扰间隔大于单个子载波带宽,通信信号就能从梳状干扰的“间隙”中传输过去,从而躲避干扰源;同时还能对抗其它典型干扰,例如在对抗多频点瞄准式干扰时,通过每个子载波均可以在基带允许的范围内进行频
点的任意调整,从而可以躲避存在干扰的频点,极大地降低了干扰的影响。
74.再者,由于设计了频域多载波的传输方式,增加了基带一级的跳频过程,在频域和时域两个维度进行工作频点切换,形成如图2所示的传输模式,这样,在同等指标要求下,本发明对射频设备的跳速和切换时间的要求大大降低,仅为原来单载波模式的1/n,对射频前端设备的指标要求明显下降,射频硬件更容易实现;对基带数字信号处理设备的处理速率要求也降为1/n,基带硬件及软件也更容易实现。
7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通过发送端将编码后的用户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利用多个子载波独立并行传输,在基带和射频完成两级跳频,能有效对抗目前常见的密集梳状谱干扰以及其它典型干扰,并且与射频前端设备匹配友好,通过接收端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能够解调到正确的用户数据,实现在各种复杂多样的干扰环境中维持正常通信。
76.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步骤s202具体包括:
77.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和基带解跳并获得解跳数据;
78.对解跳数据以子帧为单位进行内码译码,对重复发送的各个子帧进行误码校验,并对校验通过的子帧进行外码译码。
79.具体地,接收端在接收到工作波形之后,可以首先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和基带解跳,得到解跳数据。由于发送端在执行编码时,对用户数据依次进行外码编码、重发处理以及以子帧为单位的内码编码,对应地,接收端首先对解跳数据以子帧为单位进行内码译码,如果发现有误码,则认为该子帧被干扰源污染,继续搜索下一个重复发送的子帧,直到在重复发送的所有子帧中收到译码正确的子帧,即校验通过的子帧。如果重复发送的所有子帧均发现有误码,则保留误码率最低的或随机挑选一个子帧作为校验通过的子帧。最后,即可对所有校验通过的子帧进行外码译码处理。
80.需要说明的是,内码编码采用以子帧为单位的方式,接收端在内码译码时,就可以探测每个子帧所受到的干扰,获知每个子帧所承载的数据的错误情况,而外码译码有较好的纠突发错误的能力,因此,通过采用内码和外码嵌套的编码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内外码的功能,大大提高纠错能力。
8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将通信波形在频域上设计为多个独立子载波并行传输,再在基带和射频两个信号节点上进行两级跳频处理,结合此跳频子帧结构,运用数据重发和纠错编码手段,提高波形的抗密集梳状谱干扰和抗其它典型干扰性能。
82.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方法。为了保证处理速率,该方法可以基于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处理,该方法包括:
83.1、多载波抗干扰传输波形参数设计
84.根据具体的抗干扰模型、指标,现有硬件条件或水平(包括基带、射频),通信系统的其它基本设计要求等限制条件,设计多载波抗干扰传输波形的参数:
85.1)子载波个数
86.子载波个数是本系统的关键参数。传统的跳频传输波形可以被认为是只有1个子载波,整个工作波形作为一个整体在射频端进行跳频和传输。本发明将传统的跳频波形在频域上分解为n个子载波,每个子载波独立占据一定带宽,于是,每个子载波承载的数据量
降为原来的1/n,同时符号速率和带宽也降为1/n。
87.2)跳速和换频时间
88.对于跳频通信系统,更高的跳速和更短的换频时间有利于跳频波形的抗干扰性能的提高。而跳速和换频时间受到硬件水平特别是射频硬件水平的限制。本发明由于设计了频域多载波的传输方式,增加了基带一级的跳频过程,在频域和时域两个维度进行工作频点切换,形成如图2所示的传输模式。这样,在同等指标要求下,本发明对射频设备的跳速和切换时间的要求大大降低,仅为原来单载波模式的1/n,例如,总共需要跳频10000次,由于10个子载波在基带已经跳过一次,后续在射频跳1000次就可以;对基带数字信号处理的速率要求也降为1/n。
89.2、多载波传输波形的两级跳频发送
90.1)数据重发和纠错编码设计
91.跳频通信系统很难完全避开干扰源而实现绝对“干净”的信道条件传输,因此必须设计数据重发和纠错编码相结合的辅助抗干扰手段。根据系统通信速率要求,在发送端,首先做一次用户数据的外码编码,然后进行若干次重复拷贝,最后以跳频子帧为单位进行一次内码编码,即完成用户数据预处理。
92.2)基带一级跳频
93.基带信号处理通常在数字域进行,此时传输波形已经被设计为多个独立子载波,基带信号处理模块在本地产生多个不同频点的数字本振,在跳频时隙的时序控制下,将各个子载波分别搬移到期望的频点上去,即完成了频域和时域的二维跳频,然后通过dac发送出去,完成基带一级跳频。
94.3)射频二级跳频
95.由基带完成的信号频谱组合还要在射频工作频段上进行第二次跳频处理,最终形成跳频工作波形。此处,射频设备将基带信号在频域上视为一个整体进行频点切换。由于在基带预先进行了一次频域和时域的跳频处理,与传统的单级射频跳频方式相比,在效果上看等价于跳速增加了n倍,提高了抗干扰性能。
96.3、跳频接收
97.1)解跳
98.接收端解跳过程按照发送端的跳频逻辑方式逆向进行,首先在射频完成一次解跳,然后在基带完成二次解跳,最终得到所有的跳频子帧。
99.2)译码
100.接收译码过程依照发送端的数据预处理过程,具体过程是:首先对每一个跳频子帧进行内码译码,如果发现有误码,则认为该跳频子帧被干扰源污染,继续搜索下一个重复发送的跳频子帧,直到在所有重复拷贝数据收到译码正确的跳频子帧。如果重发的所有跳频子帧均发现有误码,则保留误码率最低的或随机挑选一个跳频子帧进行下一步外码译码处理,外码译码结果即为最终的用户数据。
101.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系统的架构图之一,如图4所示,该系统应用于发送端,该系统包括:
102.数据编码模块410,用于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并获得编码数据;
103.数据加载模块420,用于将编码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多载波传输波形由
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
104.基带跳频模块430,用于将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并获得基带跳频信号;
105.射频跳频模块440,用于将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并获得工作波形;
106.波形发送模块450,用于将工作波形发送至接收端,以供接收端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得到用户数据。
10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发送端将编码后的用户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利用多个子载波独立并行传输,在基带和射频完成两级跳频,可以应用在抗复杂干扰的跳频通信系统中,能有效对抗目前常见的密集梳状谱干扰以及其它典型干扰,保证接收端能够解调到正确的用户数据,并且与射频前端设备匹配友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108.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模块的详细功能实现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109.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系统的架构图之二,如图5所示,该系统应用于接收端,该系统包括:
110.波形接收模块510,用于接收发送端发送的工作波形;工作波形是发送端对基带跳频信号进行射频跳频得到的;基带跳频信号是发送端将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各个子载波进行基带跳频得到的;多载波传输波形由在频域上并行传输的多个子载波组成,并携带有编码数据;编码数据是对用户数据进行编码得到的;
111.波形处理模块520,用于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并获得用户数据。
11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系统,通过发送端将编码后的用户数据加载到多载波传输波形上,利用多个子载波独立并行传输,在基带和射频完成两级跳频,能有效对抗目前常见的密集梳状谱干扰以及其它典型干扰,并且与射频前端设备匹配友好,通过接收端对工作波形依次进行射频解跳、基带解跳和译码,能够解调到正确的用户数据,实现在各种复杂多样的干扰环境中维持正常通信。
113.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模块的详细功能实现可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介绍,在此不做赘述。
114.基于上述任一实施例,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系统,该系统的核心思想是以跳频抗干扰通信为目的,设计一种多载波传输波形,该波形在频域和时域两个维度形成跳频子帧,以跳频子帧为单位进行软件可控的基带一级跳频处理,再进行常规的射频二级跳频处理,最终形成如图2所示的传输结构。同时,结合该传输结构特征使用数据重发和纠错编码技术,实现抗干扰通信。
115.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跳频通信系统的数据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系统的功能块包括:
116.1)多载波传输波形设计单元
117.该单元按照通信系统基本设计要求和抗干扰性能指标要求,结合现有的硬件条件或水平,对多载波抗干扰传输波形的各项参数进行分析和设计,最终确定多载波传输波形的参数;
118.2)发送工作单元
119.该单元首先进行数据预处理,完成数据拷贝重复发送和纠错编码,并将编码后数据加载到设计好的多载波传输波形的承载结构中,分别在基带和射频完成两级跳频过程,形成最终的工作波形,再通过干扰信道传输至接收端,此处的干扰信道可以用于验证抗干扰的效果;
120.3)接收工作单元
121.该单元在接收端完成工作波形的多载波解跳,以预定跳频子帧为单位进行内码译码,根据译码结果尽可能地剔除重复拷贝数据中可能被干扰的跳频子帧,提取未被干扰的跳频子帧,最后经过外码译码获得用户数据。
122.另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另一种基于多载波传输波形的跳频通信装置,其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
123.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124.所述处理器,用于当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125.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126.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处理器上运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12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