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9290发布日期:2022-11-18 22:05阅读: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驻极体传声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


背景技术:

2.电容驻极体传声器(咪头)分为单指向驻极体传声器(单指向咪头)和全指向驻极体传声器(全指向咪头),全指向驻极体传声器就是以驻极体传声器为参考点,周围360度的声波都会被驻极体传声器采集,其幅度(灵敏度)是一样的。而具体的应用中,我们需要驻极体传声器能够呈现指向性,即只有指向的声源(如发言者)的声音是最强的,而背面、其他角度的声音则是最弱的,单指向驻极体传声器就具有上述的功能。单指向驻极体传声器的结构中有一个关键的声结构材料
‑‑
阻尼片,阻尼片的功能是,驻极体传声器背面的声波经过阻尼片时,产生一定程度的衰减,以确保声波到达膜片背面的声波能量小于作用于膜片正面的声波能量,这样才会达到正面声波抵消背面声波的,进而实现单指向的基本功能。
3.现有技术中,尼龙片一般采用软纤维多孔材料,纤维不规则的交错叠加状态(如图3所示),使得透气量变得极不均匀,导致声波通过时透气量不均匀,而透气量的不均匀直接导致了作用到膜片上声波能量的不均匀性,最终导致驻极体传声器产品的一致性变差,且存在的纤维毛对声波形成了不规则衰变,软纤维以及纤维毛容易吸潮后膨胀,进一步增加了不均匀变量。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
5.一种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腔体,所述腔体上侧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内设有管芯,所述管芯针脚上侧与极板连接,所述管芯针脚穿过腔体至腔体下侧,所述腔体下侧设有阻尼片,所述阻尼片下侧设有线路板,所述阻尼片为尼龙阻尼片,所述尼龙阻尼片表面设有多个透音孔。
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阻尼片表面设有的透音孔(透气孔)在尼龙阻尼片上均匀分布。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阻尼片厚度为0.05mm-0.2mm,尼龙阻尼片透音孔的目数为400目-800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阻尼片贴压在腔体与线路板之间。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阻尼片和线路板设有用于管芯针脚穿过的连通孔,所述管芯针脚穿过尼龙阻尼片和线路板后至线路板下侧,与线路板上的线路连通。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容驻极体传声器还包括管芯、极板、垫片、膜片、钢网,所述管芯、极板、垫片、膜片、钢网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腔体的上侧。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容驻极体传声器还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有:线路板、尼龙阻尼片、腔体、管芯、极板、垫片、膜片、钢网,所述外壳靠近钢网的一侧设有通孔。
12.上述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采用尼龙阻尼片来代替软纤维多孔材料阻尼片,此时的尼龙阻尼片透音孔孔数相同,因此驻极体传声器产品的一致性更好,产品的指向性测试中,正反向灵敏度拉差可以达到23db,达到高端单指向驻极体传声器的标准。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爆炸图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尼龙阻尼片显微镜放大示意图;
15.图3为现有技术中软纤维多孔阻尼片显微镜放大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管芯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本实用新型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腔体的结构示意图;
18.其中,1、外壳;2、钢网;3、膜片;4、垫片;5、极板;6、腔体;7、尼龙阻尼片;8、线路板;9、管芯。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只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2.如图1所示,一种单指向电容驻极体传声器,包括腔体6,所述腔体6上侧设有容置孔,所述容置孔内设有管芯9,所述管芯9针脚穿过腔体6至腔体6下侧,所述腔体6下侧设有阻尼片,所述阻尼片下侧设有线路板8,所述阻尼片为尼龙阻尼片7,所述尼龙阻尼片7表面设有多个透音孔(透气孔)。
23.采用尼龙阻尼片7来代替软纤维多孔材料阻尼片,此时的尼龙阻尼片7透音孔孔数相同,因此驻极体传声器产品的一致性更好,产品的指向性测试中,正反向灵敏度拉差可以达到23db,达到高端驻极体传声器的标准。
24.在驻极体传声器产品的测试中,正反向灵敏度拉差,一般是在8-25db范围内,拉差越大越好,传统嵌入式纤维阻尼片的正反向拉差有12-20db,一致性不好;而采用本技术的尼龙阻尼片7,正反向拉差可以达到21-23db,一致性相对来说要比传统的方式好,已经达到高端驻极体传声器的标准。
25.对于此时尼龙阻尼片7表面设置的透音孔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阻尼片7表面设有的透音孔在尼龙阻尼片7上均匀分布。具体的,透音孔可以是线性阵列形式分布,也可以是圆周阵列分布,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线性阵列分布,这样在生产加工过程更加方便,效率更高。
26.此时尼龙阻尼片7的透音孔主要还是需要保持透音量(透气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阻尼片7厚度为0.05mm-0.2mm,尼龙阻尼片7透音孔的目数为400目-800目。具体的,此时的尼龙阻尼片7的厚度为0.1mm,目数为600目。
27.传统的单指向咪内的阻尼片是采用多层嵌入式,即把阻尼片做成环状,然后嵌入到塑料腔体6的沟槽内,加工以及组装工艺繁琐,效率低,正反向拉差的一致性难以控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阻尼片7贴压在腔体6与线路板8之间,由于采用的是尼龙阻尼片7,因此,此时采用贴压安装的方式,将尼龙阻尼片7进行安装,可以提高装配效率,同时,由于尼龙阻尼片7具有一定的挺度,因此可以实现自动化的装配。
28.最后,对于电容驻极体传声器的整体结构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尼龙阻尼片7和线路板8设有用于管芯9针脚穿过的连通孔,所述管芯9针脚穿过尼龙阻尼片7和线路板8后至线路板8下侧,与线路板8上的线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电容驻极体传声器还包括极板5、垫片4、膜片3、钢网2,所述极板5、垫片4、膜片3、钢网2从下至上依次设置在腔体6的上侧。更进一步的,所述电容驻极体传声器还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内有:线路板8、尼龙阻尼片7、腔体6、管芯9、极板5、垫片4、膜片3、钢网2,所述外壳1靠近钢网2的一侧设有通孔。
29.在此时,线路板、腔体设有通孔,用于形成透气孔(透音孔),在安装的过程中,管芯下侧的针脚穿过腔体、尼龙阻尼片和线路板,可以通过管芯的针脚进行定位,从而将腔体和线路板上的透气孔对齐,使其透气顺畅。
30.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1.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