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用屏蔽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19615发布日期:2023-08-04 12:04阅读:46来源:国知局
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用屏蔽箱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用屏蔽箱,尤其涉及一种在以ota(over theair)方式执行对具有多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各种测试时,防止屏蔽箱内部的温度上升,以便能够执行稳定的测试的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用屏蔽箱。


背景技术:

1、最近,随着各种通信环境的变化,移动通信终端中不仅使用支持多频段的天线,还使用用于增大信道容量的多个天线(以下,将其称为“多天线”),随之趋于喜好ota(overthe air)方式的测试。

2、当移动通信终端为了协议及各种功能测试而使用ota信道时,大体上采用使用天线收发信号的方式及使用近场耦合器(coupler)收发信号的方式等两种方式。在这两种方式中,为了切断对移动通信终端的外部干扰而使用屏蔽室(shield room)或屏蔽箱(shieldbox),但在规模相对较大的屏蔽室的情况下,空间费用高,因此通常使用屏蔽箱。

3、另一方面,当在屏蔽箱的内部设置天线例如贴片天线使用时,根据天线的位置和放置移动通信终端的位置,移动通信终端所收发的信号的电平产生大幅偏差,会对数据传输速度产生很大的影响。

4、下述现有文献1是本技术人的现有专利发明,公开一种无线终端测试用屏蔽箱,其大体包括如下而构成:金属制箱;探针天线,内置于金属制箱中,并位于容纳在金属制箱中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部位的正上方或正下方,以非接触方式被传递来自移动通信终端天线的信号;第1电波吸收材料,附着于除以与移动通信终端相同的尺寸构成的终端容纳空间以外的金属制箱的整个内表面,防止从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发射的电波在金属制箱的内部被反射;及第2电波吸收材料,以介于探针天线与移动通信终端的天线之间的方式附着于探针天线上。

5、下述现有文献2也是本技术人的现有专利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文献1的问题点,即如下问题点而提出的:按移动通信终端的种类,应改变探针天线的位置及电波吸收材料的位置和尺寸,因此无法通用地适用于各种移动通信终端。

6、这样的现有文献2公开一种用于多天线无线设备的测试的干扰成分抵消装置及方法,其通过使用信号处理技术抵消在将具有多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与屏蔽箱无线(非接触方式)连接并进行测试的过程中产生的干扰成分来支持能够简单地且高可靠性地执行对具有多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各种测试。

7、下述现有文献3也是本技术人的现有专利申请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具有多天线的终端的无线连接装置,其包括如下而构成:屏蔽箱,容纳移动通信终端;多个探针天线,配置于屏蔽箱的内部;及rf连接器,配置于屏蔽箱的适当的位置,以与探针天线一对一或多对一对应的方式具备,所述无线连接装置使用移动通信终端的终端天线个数以上的探针天线,与终端天线执行无线通信。

8、但是,前述的现有文献1至3均为针对以非接触方式(无线)与移动通信终端连接并执行对移动通信终端的各种测试的屏蔽箱的概念性的发明,缺乏能够对多种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测试的通用性,并且为了切断屏蔽箱外部的电波干扰而具备封闭结构,因此随着测试的进行,会发生移动通信终端的温度持续上升的问题。

9、现有文献1:韩国10-1689530号登记专利公报(发明名称:无线终端测试用屏蔽箱)

10、现有文献2:韩国10-2129268号登记专利公报(发明名称:用于多天线无线设备的测试的干扰成分抵消装置及方法)

11、现有文献3:韩国10-2020-0144010号公开专利公报(发明名称:用于具有多天线的终端的无线连接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前述的问题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以ota(overthe air)方式进行对具有多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的各种测试时,防止屏蔽箱内部的温度上升,以便能够执行稳定的测试的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用屏蔽箱。

2、用于实现前述的目的的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用屏蔽箱包括如下而构成:屏蔽箱主体,由金属制成,在前表面形成有夹具出入口,且在上侧及后侧分别具备形成有多个1~10㎜大小的通气孔的通气口;测试夹具组装体,设置成能够以搭载有非接触无线连接用pcb的状态通过所述夹具出入口出入,所述非接触无线连接用pcb上排列有与移动通信终端以非接触方式无线连接而收发信号的多个非接触无线连接部;及换气扇,安装于所述上侧通气口或所述后侧通气口。

3、在前述的结构中,所述上侧通气口为吸气口,所述后侧通气口为排气口,在所述吸气口安装有吸气扇,在所述排气口安装有排气扇。

4、在所述吸气口安装有吸气扇托架,所述吸气扇托架上形成有所述吸气孔并固定有所述吸气扇,在所述排气口安装有排气扇托架,所述排气扇托架上形成有所述排气孔并固定有所述排气扇。

5、所述屏蔽箱主体的上半部分由上部罩覆盖,所述上部罩由金属制成,且在两侧面的至少一侧形成有多个散热孔,所述屏蔽箱主体的下半部分由下部罩覆盖,所述下部罩由金属制成,且在两侧面的至少一侧或下表面形成有多个散热孔,在所述下部罩的下表面的各角部设置有用于使屏蔽箱从底面分离的支架。

6、所述测试夹具组装体包括:夹具框架,搭载有所述非接触无线连接用pcb;前表面面板,安装于所述夹具框架的前表面,并设置有rf电缆连接器;pcb薄板,设置于所述夹具框架,并放置有所述非接触无线连接用pcb;终端接口盒,具备与移动通信终端的各种接口;及夹紧构件,设置于夹具框架的后方,利用压缩弹簧的伸缩力将多种尺寸的移动通信终端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夹具框架的所规定的位置。

7、在所述pcb薄板的下部的所述屏蔽箱主体上设置有用于释放所述pcb薄板的热量的散热片。

8、在所述散热片上以与其上表面不形成高低差的方式安装有磁铁,在所述pcb薄板的下表面形成有磁性体固定槽,具有磁性的磁性体铁片以与所述下表面无高低差的方式插入到所述磁性体固定槽中。

9、所述非接触无线连接部为贴片天线。

10、所述非接触无线连接部为rf耦合器。

11、所述非接触无线连接用pcb由在电介质的上部及下部配置有接地线的cpwg(coplanar waveguide with ground)结构的pcb构成。

12、在所述非接触无线连接用pcb的上表面配置有rf耦合器,所述rf耦合器以横向2行以上及纵向2列以上的矩阵形态构成且为了将传输线路之间的感应分量最小化而以线路之间的间隔最大化的方式设计,在所述非接触无线连接用pcb的下表面配置有用于向所述rf耦合器馈电的馈电部,各个所述rf耦合器和各个所述馈电部通过其表面由导电体构成的过孔连接部而电连接。

13、所述非接触无线连接用pcb的上表面接地线和下表面接地线通过其表面由导电体构成的过孔而相互连接。

14、所述夹具框架由露出有所述rf耦合器的开口构成,且具备容纳移动通信终端的终端容纳口,并且由非金属材质成型。

15、在所述终端容纳口的前表面中央的所述夹具框架上形成有usb电缆固定槽,连接于移动通信终端的usb连接插孔的usb电缆固定于所述usb电缆固定槽中。

16、所述pcb薄板由金属材料制成,且在中央部位形成有电缆通过槽,连接所述馈电部和所述rf电缆连接器的内部rf电缆穿过所述电缆通过槽。

17、在所述前表面面板上具备:开闭用手柄,用于将所述测试夹具组装体握在手上使其从所述屏蔽箱主体出入;及锁杆,内部具备弹簧而具有用于将容纳于所述屏蔽箱主体中的所述测试夹具组装体牢固地固定于所述屏蔽箱主体的夹紧功能。

18、在所述前表面面板上贴附有表示各个所述rf耦合器的排列位置的rf耦合器排列表。

19、还具备:夹具出入引导部件,设置于所述屏蔽箱主体的两侧,引导所述测试夹具组装体的出入;及弹簧柱塞,在所述屏蔽箱主体的内部容纳有所述测试夹具组装体的状态下,对所述夹具出入引导部件施加压力而固定到位。

20、所述终端接口盒具备蓝牙通信模块,所述蓝牙通信模块与移动通信终端的音频插孔及usb插孔电连接,并与音频编解码器及移动通信终端进行蓝牙通信。

21、发明效果

22、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终端测试用屏蔽箱,在对具有多天线的移动通信终端进行测试时,能够具有高耦合性能,并且能够适用于mimo信道,提供变动性最小化的无线(ota)信道环境,且与外部温度环境无关地维持恒定的温度,从而能够在无网络转换的情况下长时间进行5g互通测试(interworking test)。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