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声重放方法、电脑、话筒设备、音箱设备和电视与流程

文档序号:37643638发布日期:2024-04-18 18:08阅读:15来源:国知局
立体声重放方法、电脑、话筒设备、音箱设备和电视与流程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音频,具体涉及立体声重放方法、电脑、话筒设备、音箱设备和电视。


背景技术:

1、立体声是具有方位层次等空间分布特性的声音。目前,在实现立体声重放时,通常采用的方式为:通过大量的扬声器在具备相当容积的三维空间内进行分布式布局,或通过对原始音频流的双耳差异化渲染,并经蓝牙耳机、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设备等可穿戴设备对用户左、右耳进行重放,形成立体声效。

2、然而,发明人发现,当采用上述方式重放立体声时,经常会存在如下技术问题:首先,采用通过对原始音频流的双耳差异化渲染的方式,实现不同位置的收听对象(例如,左耳、右耳)听觉独立的立体声效,需要用户的耳道被可穿戴设备封闭,一旦耳道与可穿戴设备之间为开放状态,这种立体声效将严重弱化,用户左耳、右耳收听到的音频成分将趋于一致;其次,采用通过大量的扬声器在具备相当容积的三维空间内进行分布式布局的方式,面向例如影院等大型场景时,每个用户的耳道都是开放的,不同位置的收听对象(例如,各个用户)所接收到的音频成分相同,从而导致上述各种立体声重放方式对于用户耳道开放的声学场景,处于同一空间、不同位置处的收听对象听到的立体声效区分度较差。

3、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所公开的以上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构思的背景的理解,并因此,其可包含并不形成本国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内容部分用于以简要的形式介绍构思,这些构思将在后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被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内容部分并不旨在标识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限制所要求的保护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2、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出了立体声重放方法、电脑设备、话筒设备、音箱设备和电视设备,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3、第一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声重放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对应目标设备的各个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组;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其中,上述目标传递函数组中的每个目标传递函数对应有目标传声路径信息,上述目标传声路径信息表征声道与收听位置之间的传声路径;根据上述主音频信号组和上述目标传递函数组,确定对应上述各个声道的副音频信号组;驱动上述各个声道重放对应上述主音频信号组与上述副音频信号组的叠加信号组,以使各个收听位置中的每个收听位置接收的目标能量最小,其中,上述目标能量为对应收听位置的目标声道以外的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的能量。

4、可选地,在上述获取对应目标设备的各个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组之前,上述方法还包括:获取对应各个用户的声道选择信息集,其中,上述声道选择信息集中的声道选择信息包括声道标识,上述声道选择信息集包括的各个声道标识对应各个声道。

5、可选地,上述目标声道对应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声道选择信息;以及上述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包括:获取对应上述各个用户的用户交互语音信息集;根据上述用户交互语音信息集,生成用户收听位置信息集;根据上述声道选择信息集和上述用户收听位置信息集,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

6、可选地,上述各个声道包括左声道和右声道,上述目标声道为声道对应的方向与收听位置的方向相同的声道;以及上述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包括:获取上述目标设备的设备位姿信息和用户语音信息;根据上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用户嘴部位置信息;根据上述设备位姿信息和上述用户嘴部位置信息,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

7、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设备位姿信息和上述用户嘴部位置信息,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包括:根据上述设备位姿信息,生成对应上述各个声道的声道位姿信息组;根据上述用户嘴部位置信息,生成用户双耳位置信息;根据上述声道位姿信息组和上述用户双耳位置信息,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

8、可选地,上述根据上述声道位姿信息组和上述用户双耳位置信息,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包括:根据上述声道位姿信息组和上述用户双耳位置信息,从预设传递函数组集合中选择满足预设位置条件的预设传递函数组作为目标传递函数组。

9、第二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体声重放装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成获取对应目标设备的各个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组;第一确定单元,被配置成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其中,上述目标传递函数组中的每个目标传递函数对应有目标传声路径信息,上述目标传声路径信息表征声道与收听位置之间的传声路径;第二确定单元,被配置成根据上述主音频信号组和上述目标传递函数组,确定对应上述各个声道的副音频信号组;重放单元,被配置成驱动上述各个声道重放对应上述主音频信号组与上述副音频信号组的叠加信号组,以使各个收听位置中的每个收听位置接收的目标能量最小,其中,上述目标能量为对应收听位置的目标声道以外的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的能量。

10、可选地,立体声重放装置还可以包括:声道选择信息获取单元。其中,上述声道选择信息获取单元可以被配置成获取对应各个用户的声道选择信息集,其中,上述声道选择信息集中的声道选择信息包括声道标识,上述声道选择信息集包括的各个声道标识对应各个声道。

11、可选地,上述目标声道对应与目标用户对应的声道选择信息。第一确定单元还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获取对应上述各个用户的用户交互语音信息集;根据上述用户交互语音信息集,生成用户收听位置信息集;根据上述声道选择信息集和上述用户收听位置信息集,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

12、可选地,上述各个声道包括左声道和右声道。上述目标声道为声道对应的方向与收听位置的方向相同的声道。第一确定单元还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获取上述目标设备的设备位姿信息和用户语音信息;根据上述用户语音信息,生成用户嘴部位置信息;根据上述设备位姿信息和上述用户嘴部位置信息,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

13、可选地,第一确定单元还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上述设备位姿信息,生成对应上述各个声道的声道位姿信息组;根据上述用户嘴部位置信息,生成用户双耳位置信息;根据上述声道位姿信息组和上述用户双耳位置信息,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

14、可选地,第一确定单元还可以进一步被配置成根据上述声道位姿信息组和上述用户双耳位置信息,从预设传递函数组集合中选择满足预设位置条件的预设传递函数组作为目标传递函数组。

15、第三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脑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电脑主体;至少两个扬声器,对应上述电脑设备的至少两个声道,设置于上述电脑主体内;音源端口,用于向上述至少两个扬声器传输对应上述至少两个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组;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16、第四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话筒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话筒主体,用于用户持握;至少两个扬声器,设置于上述话筒主体内,对应上述话筒设备的至少两个声道;麦克风组件,设置于上述话筒主体上端,包括麦克风阵列和外壳,用于采集用户的声音;音源端口,用于向上述至少两个扬声器传输对应上述至少两个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组;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17、第五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音箱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箱体;至少两个扬声器,对应上述音箱设备的至少两个声道,设置于上述箱体内;音源端口,用于向上述至少两个扬声器传输对应上述至少两个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组;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18、第六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视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存储装置,其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程序,电视主体;至少两个扬声器,对应上述电视设备的至少两个声道,设置于上述电视主体内;音源端口,用于向上述至少两个扬声器传输对应上述至少两个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组;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19、第七方面,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现方式所描述的方法。

20、本公开的上述各个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立体声重放方法,提高了对于用户耳道开放的声学场景,处于同一空间、不同位置处的收听对象听到的立体声效之间的区分度。对于用户耳道开放的声学场景,在处于同一空间、不同位置处的收听对象之间存在的传声介质(例如,空气)是整个空间内的连通性介质,未经物理隔断,因此各个收听对象听到的立体声效区分度较差,难以实现显著的听觉独立性。具体来说:首先,采用通过对原始音频流的双耳差异化渲染的方式,实现不同位置的收听对象(例如,左耳、右耳)听觉独立的立体声效,需要用户的耳道被可穿戴设备封闭,一旦耳道与可穿戴设备之间为开放状态,这种立体声效将严重弱化,用户左耳、右耳收听到的音频成分将趋于一致;其次,采用通过大量的扬声器在具备相当容积的三维空间内进行分布式布局的方式,面向例如影院等大型场景时,此时每个用户的耳道都是开放的,不同位置的收听对象(例如,各个用户)所接收到的音频成分相同,从而导致上述各种立体声重放方式对于用户耳道开放的声学场景,处于同一空间、不同位置处的收听对象听到的立体声效区分度较差。基于此,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立体声重放方法,首先,获取对应目标设备的各个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组。由此,可以得到各个收听对象需要听到的所有音频信号,从而可以用于生成副音频信号组。其次,确定目标传递函数组。其中,上述目标传递函数组中的每个目标传递函数对应有目标传声路径信息。上述目标传声路径信息表征声道与收听位置之间的传声路径。由此,可以得到各个声道对应各个收听位置的各个传递函数,从而可以用于确定每个收听位置所收听到的所有声道的音频信号。然后,根据上述主音频信号组和上述目标传递函数组,确定对应上述各个声道的副音频信号组。最后,驱动上述各个声道重放对应上述主音频信号组与上述副音频信号组的叠加信号组,以使各个收听位置中的每个收听位置接收的目标能量最小。其中,上述目标能量为对应收听位置的目标声道以外的声道的主音频信号的能量。由此,可以使各个收听位置中的每个收听位置接收的音频能量中,与该收听位置对应的目标声道的主音频成分占比最大,而非目标声道的主音频成分占比最小,从而可以提高对于用户耳道开放的声学场景,处于同一空间、不同位置处的收听对象听到的立体声效之间的区分度。无论是在面向例如可穿戴设备等微型场景中,对于不同位置的收听对象(例如,用户的左耳、右耳),还是在面向例如影院等大型场景中,对于不同位置的收听对象(例如,各个用户),其开放的耳道所接收到的音频成分彼此均不相同,在连通性传声介质中实现了显著的个体听觉独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