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52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资源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和通信技术,尤其涉及资源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系统中,比如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网络将UE (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在上下行可采用的系统带宽通过广播信令通知给UE,比如下行带宽通过PBCH通知通知给UE,上行带宽通过D-BCH通知给UE。UE根据检测到的资源分配类型,确定被分配的时频资源的位置,利用该时频资源接收或发送数据。
其中,资源分配类型对于网络侧和终端来说,是确定的几种类型。比如,在LTE系统中下行资源分配中,资源分配类型包括typeO、typel和type2。该资源分配类型承载在控制信道中,通过该控制信令下发给UE。
对于分配类型typeO,采用bitmap (比特映射)指示被调度UE的RBGs (ResourceBlock Groups,资源块组)资源。每个RBG的大小,也就是一个RBG包括的最小RB (ResourceBlock,资源块)个数,是系统带宽的函数,如表一所示。其中,系统带宽用包含的最小RB个数表示,即Neb'在资源分配指令中需要TVmcj =[^/p] bits(比特)来指示RBGs时频资源的分配。其中P为RBG的大小,也就是一个RBG包括的最小RB个数。由于不同的系统带宽对应的P值不同,也就是资源分配的最小粒度不同,所以在不同带宽情况下,资源分配信息所占用的比特数目会比较接近,不会因为系统带宽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表一
权利要求
1.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根据终端当前的业务需求和网络的资源使用情况,确定终端将采用的频谱聚合模式标识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 动态通知所述频谱聚合模式标识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给终端; 其中,所述动态通知所述频谱聚合模式标识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给终端包括:将所述的频谱聚合模式标识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承载在多条控制信道上,将所述多条控制信道承载在一个确定的载波上发给终端,所述载波通过专有信令通知终端或由网络和终端已知的随机化方法来确定。
2.如权利要求
1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之前进一步包括通知终端能够采用的频谱聚合模式和每种具体频谱聚合模式定义的方法。
3.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终端能够采用的频谱聚合模式和每种具体频谱聚合模式定义的方法具体为:通过终端特定的方式、终端组特定的方式或者小区特定的方式通知终端能够采用的频谱聚合模式和每种具体频谱聚合模式定义的方法。
4.如权利要求
3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终端特定的方式通知终端能够采用的频谱聚合模式和每种具体频谱聚合模式定义的方法具体为:通过RRC(Radi0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专有信令通知终端能够采用的频谱聚合模式和每种具体频谱聚合模式定义的方法。
5.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聚合模式为不同层频率的载波聚合模式,带宽的载波聚合模式,或者小区频谱资源共享的载波聚合模式。
6.如权利要求
1或2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资源分配信息采用资源分配类型来指示该资源分配信息,其中,在相同的资源分配类型,或是具有相同信息长度的资源分配类型,资源分配信息在控制信道中所占的比特数目相同。
7.如权利要求
6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资源分配类型相同情况下,与资源分配信息所需要的比特数目最多的长度对齐,使得资源分配信息在控制信道中所占的比特数目相同;或者使各种模式的资源分配信息所占用的比特数目折中某一长度,使得资源分配信息在控制信道中所占的比特数目相同。
8.如权利要求
2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知该频谱聚合模式标识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给UE具体为,把包含该频谱聚合模式标识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或者把包含资源分配信息的经过扰码加扰的控制信令发送给终端,其中,所述的扰码用来区分频谱聚合模式标识信息。
9.如权利要求
8所述的资源分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频谱聚合模式标识信息在包含该频谱聚合模式标识信息和资源分配信息的控制信令中所占用的比特数目与所述的终端能够采用的频谱聚合模式个数对应。
专利摘要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资源分配的方法、系统和装置,实现灵活的资源分配。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资源分配方法,把UE在一段时间内可以采用的频谱聚合模式以及具体每种频谱聚合模式定义的方法发送给UE,可以适应终端能力、业务以及各载波负载等的变化。结合半静态信令通知可能采用的几种载波聚合模式及动态的控制信道指示具体载波聚合模式标识和具体资源分配信息,可以减少对控制信道的盲检测次数。
文档编号H04B7/26GKCN101616484 B发布类型授权 专利申请号CN 20081006804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6月24日
发明者曲秉玉, 薛丽霞, 刘德平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专利引用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