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校正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141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东-西校正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偏转电路,其中偏转电流的幅度在较宽的范围内可以改变或调制。而实际上,不会影响高压幅度或偏转回扫时间。偏转电流幅度的调制是为东-西枕形失真的校正和图形宽度调节而设置的。
已知偏转线圈的一个缺点是,当回扫变压器次级线圈中的回扫负载电流突然改变时,容易发生正扫偏转电流的瞬时干扰。当一个明亮的水平和垂直条带的方格测试图形显示在显象管屏上时,此瞬时干扰是非常明显的。
在一些通常用的电视接收机中,水平偏转电路是由一个包括水平偏转线圈的输出级和一个在每次正扫时间期间为偏转线圈提供偏转电流的正扫电容器组成的。在回扫时间期间,一个回扫电容器耦合在偏转线圈的两端,在回扫期间经过回扫变压器补充能量。在回扫变压器的次级线圈中,大束流的重负载产生在显示过程中,例如,方格测试图形的每一根水平条带,表示在回扫期间回扫变压器的一个重负载。由于这个负载,回扫电容器在回扫期间缓慢地放电,其结果,导致一个放电电流通过偏转线圈从正扫电容器进入回扫电容器。当方格测试图形水平条带非常亮时,在正扫电容器两端的电压稍微下降。在回扫期间,补充正扫电容器的电荷与在高亮度水平条下面显示低亮度的图象的扫描线有关。由此产生一个以相反方向通过偏转线圈的小电流,正扫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流产生一个小光栅位移,导致调制偏转线圈正扫电流的低频振荡。这个低频振荡可以使得方格测试图象的每一根垂直条带呈现为锯齿形,而不是直线,锯齿形的出现是在一根给定的垂直条带中,就立即低于与水平条带的交叉之点。此失真有时被称为“鼠牙”失真,在图2a的方格测试图象中标明。在大束流发生在瞬变期间和在发生瞬变之后立即出现这种失真。因为偏电路呈现为一个低阻抗储能,它为第二阳极电路提供了瞬时增加能量的需要。于是由偏转线圈将能量转移到第二阳极电路,可能导致偏转线圈正扫电流产生变化。
德国0〈S33144〉0,在1983年11月3日发表。它相当于美国专利No.4,429,257,以P.E.Haferl命名的题为“能够提供东-西枕形失真校正的可变水平偏转电路”,下文所称的Haferl专利泄露了一种减少“鼠牙”失真的偏转电路,在Haferl专利中泄露的一种偏转电路是用一个可控开关控制的。当每个正描时间期间,以一个偏移速率操作可控开关与偏转线圈耦合,使在偏转线圈中产生扫描电流。在每个回扫时间期间,一个第一偏转回扫电容和偏转线圈构成了一个偏转回扫谐振电路。回扫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与第二回扫电容耦合,在回扫时间内,且与可控开关构成第二谐振电路,产生了一个脉冲电压供给第二阳极电路。
在回扫时间期间,两个谐振电路在偏转回扫时基本上相互去耦,并通过采用感性阻抗的较高频率使两个谐振电路去耦。这种去耦避免了两个谐振电路之间能量传递的不需要的干扰,于是防止了“鼠牙”失真的发生。两种谐振电路可产生两个不同持续时间的回扫脉冲,因为,由于谐振电路之间的去耦,在第二谐振电路中回扫周期可随束流的变化而变化。但是,在包括偏转线圈的谐振电路中的回扫周期是不可能改变的。
在Haferl专利中,东-西枕形失真校正是通过一个经过去耦感性阻抗改变帧频的调制电流源供给的调制电流完成的。在回扫期间,对于回扫谐振电路所提供的总能量,直接与调制源提供的调制电流有关。因此,在正扫开始时,流入偏转线圈中的峰值电流,例如,也是为了改变帧频,以抛物线的方法达到东-西枕形失真的校正。
所希望的是构成一种如同Haferl专利中所要求的偏转电路,减少“鼠牙”失真,也需要将两个包括回扫变压器和偏转线圈的谐振电路结合起来,分别得到带有组合谐振电路同步信息的回扫脉冲。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目的,谐振电路包括一个第一回扫电容和一个偏转线圈,而回扫脉冲电压是在一个电源的电感两端取得的。第二回扫电容和谐振电路耦合,从电源电感回扫脉冲电压中得到一个电压,一个调制电流源通过一个阻抗耦合到谐振电路,该阻抗在偏转回扫频率下,基本上高于相应的偏转线圈的阻抗。
在实行现有发明的目的时,谐振电路由一个调谐谐振频率低于回扫频率的并联谐振电路组成。这个并联谐振电路与包括回扫变压器的初级线圈的一个串联谐振电路耦合,该串联谐振电路也是调谐到低于回扫频率的一个频率上。串联谐振电路的感性分量用作补偿并联谐振电路容性分量,以致用两个谐振电路构成的组合电路谐振在所要求的回扫频率上。
实行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偏转线圈是由回扫变压器去耦的,经过较大的电感扼流圈,以便避免“鼠牙”失真。回扫变压器的初级线圈和偏转线圈包括在一个谐振电路中,在回扫变压器的线圈中,每偏转一周得到一个回扫脉冲。因此,回扫变压器线圈中的回扫脉冲表示在偏转线圈两端的回扫电压,因为在两个谐振电路之间电容耦合是由第二回扫电容提供的,这样,回扫脉冲可用来提供偏转线圈中偏转电流的相位同步信息。
在附图中
图1表示一种实施本发明目的的偏转电路,它包括一个可控制的开关。
图2a和图2b分别说明了有以及没有“鼠牙”失真的方格测试图。
图3说明了一个包括A类状态电流凹陷的偏转电路是本发明的一个目的的具体化。
图4说明了图1或图3的偏转电路的一个等效电路图。
图5说明了引用不同刻度的波形,用于解释图3电路的作用。
图1的偏转电路100,是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目的,例如,为一个菲利普30A×110°彩色显象管提供水平偏转。在图1中,端22与地之间得到的一个稳定直流电压B+,通过电阻器R1接到水平回扫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W1的一端22a,线圈W1的另一端接到接点23。泸波电容器C1并联接在端22a到地,稳定电压B+是用一个开关型电源90产生的,变压器T1的一个次级线圈W3供给一个第二阳极电压U和通过二极管D4提供束流。
一个行输出晶体管Q1,把它的基极连接到一个通用的激励器和振荡器电路50,用它的集电极对发射极通路接在接点23与地之间,晶体管Q1的主导通电路与两个整流二极管D1和D2的串联电路并联,水平偏转线圈LH和一个S形的或扫描电容器CS的串联装置接在二极管D1的阴极和阳极之间。一个偏转回扫电容器CRD也接在二极管D1的阴极与阳极之间,与电容器CS和偏转线圈LH构成一个并联回扫谐振电路27。第二回扫电容器CRT接在结点28和地之间。扼流圈L1和包括一个开关晶体管Q5的可控开关电流装置25的串联电路接在端28和地之间。扼流圈L1的电感实际上比偏转线圈LH的电感大。
在扫描期间,电路包括初级线圈W1、晶体管Q1、二极管D1和D2、电容器CS和电感LH,起一般大家熟悉的偏转电路的作用。开关晶体管Q1是由回扫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W4提供的相位信息脉冲HS同步的。这将在以后叙述。
当在回扫时间期间,由流经扼流圈L1的下降电流i1给回扫电容器CRD充电,广义积分为∫i1·dt,当整个回扫时间期间,例如,电容器CRD两端的电压V4变得比较高,不用说,在扫描时间期间,流过偏转线圈LH的峰值偏转电流iy是直接与在回扫时间中间的电容器CRD的两端的峰值电压V4有关。通过以帧频的调制电流i1,开关电流电路25为行扫描电流提供了东-西枕形失真校正。
在可控开关电流电路25中的控制电路,包括一对差动晶体管Q2和Q3,晶体管Q2和Q3的两个发射极分别都接到电阻器R9的一端41,而电阻器R9的另一端是接到电压源V4,流入电阻器R9的电流i2,在晶体管Q2和Q3之间分开,分别响应于晶体管Q2和Q3基极之间所得的电压V6和V5的差。
晶体管Q2的集电极电流,经过倒相激励晶体管Q4,控制电路25的一个开关晶体管Q5,该管工作于共发射极模式。晶体管Q5的集电极接到扼流圈L1的端29,也就是远离谐振电路27。这样,根据电压V6和V5之间的电压差值,晶体管Q5可以分别导通和截止。扼流圈L1的端29也通过二极管D3接到端22a,那就是接近电压B+的电位。由D3(二极管)维持着流过扼流圈L1的变换电流i1,并且流经扼流圈L1,且在接点29箱位在电压V3,当晶体管Q5截止时,此电压出现在电容器C1的两端,相反地,当晶体管Q5导通时,电流i1通过晶体管Q5流到地,所产生的电压V3接近于地电位。
由回扫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W2的两端得到的水平回扫脉冲HP,是通过电阻器R2接到晶体管Q2的基极的,并且加到一个电阻器R3和一个电容器C2的串联电路的两端。一个帧频信号VS,有一个把抛物线型叠加在一个垂直锯齿形上,那由一个普通的垂直偏转电路32产生的,通过电阻器R6、R5和电容器C3的串联光栅控制电路接到晶体管Q2的基极,因此,晶体管Q2的基极起了一个把电压总和在一个结点上的作用。在垂直偏转电路32的一个取样电阻R5的两端的垂直锯齿电压V9,具有一个帧频的锯齿分量。电压V9通过一个梯形控制电阻器R13,也就是与电阻器RS并联,加到电阻器R12的一端。电阻器R12的另一端接到晶体管Q3的基极,梯形控制电阻器R13,通过共模抑制,调节去抵消晶体管Q2的基极的垂直锯齿部分。在晶体管Q3基极的偏压电平V5是用一个可变电阻器R10和和一个固定电阻R11的串联电路控制的,电阻器R10和R11的串联电路是插在电源V+和晶体管Q3的基极之间。
扼流圈L1的两端28和地之间的电压V2也通过电阻器R4接到晶体管Q2的基极,为稳定偏转电路100提供反馈。因此,接到晶体管Q2基极的电容C2和电阻器R3把电压V2的脉冲电压积分,这在下文将描述,以便提供一个帧频抛物线波形的反馈。
当每一个水平正扫时间与扫描束在阳极射线管屏的垂直位置一致期间,在晶体管Q5截止的时候,电压V6和V5之差被调制了。
当每个水平扫描正扫时间期间,电流i1通过二极管D2、扼流圈L1和晶体管Q5流到地,直到晶体管Q5截止在可控时间为止。当晶体管Q5截止时,电流i1转移到导通二极管D3,当在扫描时间的剩余期间,这便产生了一个电流i1的慢衰变。在回扫时间期间,电流i1增加。因为在回扫期间,扼流圈L1相对于偏转线圈LH是高阻抗,在初级线圈中,对与高频及负载有关的电流,使回描谐振电路27和初级线圈W1之间产生不明显的耦合。因为,扼流圈L1没有为此提供电流低阻通路,用在前面提到的Haferl专利详细叙述的同样方法,避免或有效地减小了“鼠牙”失真。图2a说明了当方格测试图形用现有技术使用的一些电路显示时产生的“鼠牙”失真。图2b说明了方格测试图形免除了“鼠牙”失真,当使用图1的偏转电路100时,便可得到此图形。
图4说明了在回扫期间,图1的偏转电路100的等效电路,初级线圈W1和电容器CRT构成一个串联谐振电路31,它在低于水平回扫频率的一个频率上,有一个谐振频率。电容器CRD和偏转线圈LH构成一个并联回扫谐振电路27,它在低于水平回扫频率的一个频率上,也有一个谐振频率。这电路是由串联和并联的谐振电路组合构成的,它被调谐到回扫谐振频率。在初级线圈W1内的回扫脉冲电压,包括有相同的同步信号,它是包含在偏转线圈LH内回扫脉冲的电压中。
如上所解释,图1的变压器T1的次级线圈W4直观地提供了水平同步脉冲HS。每个脉冲HS代表在偏转线圈LH中的回扫间隔,水平同步脉冲HS耦合到驱动和振荡电路50,用来提供同步信号。包含在脉冲HS中的同步信号可用偏转线圈LH中的电流iy的相位表示,它可连同电视信号的水平同步脉冲直观地使用,它没有表示在图1中,调节振荡信号的相位激励晶体管Q1的基极。
变压器T1的初级线圈W1和回扫谐振电路27之间的耦合是通过一个包括电容器CRD和CRT的电容分压器做到的。电容器CRT是串联地耦合在初级线圈W1和电路27之间,防止了由一个突然回扫电流负载引起的,如突然增加束流引起电容CS放电。高阻扼流圈L1,在偏转回扫谐振电路27和回扫变压器线圈W1之间提供了另一个电流通路,防止能量快速地传递到回扫谐振电路27和变压器T1。因此,当使用图1的偏转电路100时,“鼠牙”失真基本上被消除了。
图3说明了本发明的具体目标的另一种偏转电路101,图3的电路101通常类似于图1的电路100,当使用图3的偏转电路时,“鼠牙”失真同样会基本上消除。在图1和图3中的数字和符号表示了类似的条目和功能。
在图3的偏转电路101中,工作在A类状态的可控电流电路125,接到扼流圈L1的端29,通过可控电流电路125的调制电路提供了东-西枕形失真校正,图1和图3的电流电路25和125分别可以互换,那是容易理解的。
图3的可控电流电路125工作在A类状态,包括一个在扼流圈L1的端29和地之间的耦合电容器CC,晶体管Q6,它的集电极接到端29,下降的直流电流也就是等于通过扼流圈L1的电流i1的平均值,晶体管Q6的集电极电流,当受一个接常规建立的控制块70控制时,有一个帧频抛物线波形提供东-西枕形校正。由端29耦合的一个反馈电压,稳定光栅校正和宽度。
图5说明了对于偏转电路101的回扫脉冲电压V1的波形。图5也说明了在电容器CRT两端的电压V2,对于顶/底和中间扫描的例子分别用虚线和实线表示。
权利要求
1、一种偏转电路,包括
一个偏转线圈;
当一个偏转周期的正扫时间期间,开关装置接到该偏转线圈,且以一个偏转速度工作,在该偏转线圈中产生扫描电流;
一个供电电源;
当偏转周期的回扫时间期间,一个馈电电感接到该开关装置和该供电电源,产生一个回扫脉冲电压;
当偏转周期的回扫时间期间,第一回扫电容和该偏转线圈构成一个回扫谐振电路。
当回扫时间期间,一个负载电路接到该馈电电感,并使能量增加。其特点在于
在偏转周期期间,一个第二回扫电容(CRT)接到该回扫谐振电路(27),由该回扫脉冲电压,也就是在该馈电电感(W1)得到的一个电压耦合到该回扫谐振电路(27),并去补充该偏转线圈(LH)中的能量损耗;
在该扫描电流的回扫频率上的一个阻抗(L1),基本上高于该偏转线圈(LH)的值;而
一个调制电流源(25)接到该回扫谐振电路(27),通过该阻抗(L1),便产生该扫描电流的调制,在某种意义上,因该调制电流的变化而减小了枕形失真,其中该阻抗(L1)插在该回扫谐振电路(27)和该馈电电感(W1)之间的电流通路中,在每一个回扫时间期间,减少了该回扫谐振电路(27)和该负载电路(W3、D4)之间的能量的显著传递。
2、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路,其特征在于一个正扫电容(CS)接到偏转线圈(LH),加上了一个正扫电压,其中该扫描电流的幅度是随该正扫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其中该阻抗(L1)将该调制电流接到该回扫谐振电路(27),使该正扫电压随该调制电流变化而改变的。
3、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偏转电路包括一个水平偏转电路(100),和包含一个接到该调制电流源(25)的帧频信号源(32),在一个帧频上,以抛物线的型式改变该调制电流,提供一个东-西枕形校正的扫描电流波形。
4、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流,该CIT偏转电路包括一个水平偏转电路(100),而其中该调制电流源(25)工作在A类状态,在帧频上以抛物线形式变化,该调制电流提供东-西枕形校正。
5、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阻抗包括一个调制电感(L1)。
6、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馈电电感包括一个回扫变压器(T1)的一个初级线圈(W1)。
7、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调制电流源(25)接到该第二回扫电容器(CRT),当回扫时间期间,控制在第一回扫电容器(CRD)两端的电压。
8、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开关装置(Q1)包括一个接在该第二回扫电容器(CRT)两端的整流二极管(D2),在正扫时间期间,为该调制电流提供一条电流通路。
9、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回扫谐振电路(27)包括一个并联谐振电路,其中该馈电电感(W1)和该第二回扫电容器(CRT)构成一个第二回扫谐振电路(31),而其中该并联(27)和第二(31)谐振电路构成一个组合谐振电路(图4)。
10、根据权项9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并联(27)和第二二(31)谐振电路,至少一个谐振频率低于该扫描电流的回扫频率。
11、根据权项10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组合谐振电路(图4)调谐到该扫描电流的回扫频率。
12、根据权项11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第二回扫谐振电路(31),由该馈电电感(W1)的串联电路和该第二回扫电容器(CRT)组成,该串联电路是接在该第一回扫电容器(CRD)的两端。
13、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路,当回扫期间,CIT一种谐振电路(图4),它包括该第一(CRD)和第二(CRT)回扫电容、馈电电感(W1)和偏转线圈(LH)。在该馈电电感(W1)中显著地产生一个回扫脉冲,提供了同样的同步信息。也就是当每个回扫时间期间,该同步信息包含在该偏转线圈(LH)两端的回扫脉冲中。
14、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阻抗(L1)显著地减少了在该回扫谐振电路(27)和该负载电路(W3、D4)之间的能量传递,并显著地减少了鼠牙失真。
15、根据权项1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调制电流源(25)包括一个开关电路装置(Q5)、在该阻抗(L1)、端(29),也就是远离该第一偏转回扫谐振电路(27),供给一个第一电压电平,当回扫时间期间,增加了通过阻抗(L1)的电流。同时,一个第二电压电平,至少在一般正扫时间期间,在该回扫时间开始以前,减小通过该阻抗(L1)的电流,一个控制电路(Q2、Q3)接到该开关装置(Q5),在帧频以抛物线形式调制通过该阻抗(L1)的电流。
16、根据权项15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开关电流装置包括,在导通的情况下,将第一电压电平耦合到该阻抗(L1)第一开关Q5,和第一开关在非导通的情况下,将第二电压电平耦合到该阻抗(L1)的二极管(D3)端。
17、一种偏转电路包括
一个偏转线圈;
开关装置接到该偏转线圈,在一个偏转周期的一个正扫时间期间,工作在一个偏转速率并在该偏转线圈中产生扫描电流;
一个偏转回扫电容器与该偏转线圈构成了第一偏转回扫谐振电路;
一个供电电源;
一个回扫变压器的第一线圈接到该开关装置,当该偏转周期的回扫时间期间,该供电电源提供了一个回扫脉冲电压;
当回扫时间期间,一个阻抗接在该第一偏转回扫谐振电路和该第一线圈之间的电流通路中,该阻抗值显著地高于该偏转线圈的阻抗值;
一个调制电流源接到该第一偏转回扫谐振电路,通过该阻抗达到东-西校正;而且
一个第二电容器接到该第一线圈构成一个第二谐振电路,该第一和第二谐振电路相结合构成一个组合谐振电路,在该第一线圈(W1)中,CIT回扫脉冲电压包含了同样的同步信息,也就是包含在该偏转线圈(LH)中的回扫脉冲电压中。
18、根据权项17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调制电流源(25)包括一个开关电流装置(Q5),在该阻抗(L1)端29,也就是远离该第一偏转回扫谐振电路(27),在回扫时间期间,供给的一个第一电压电平,以增加了通过该阻抗(L1)的电流。而当至少在一段正扫时间期间,在该回扫时间开始以前,一个第二电压电平减小了通过该阻抗(L1)的电流,因此,控制电路(Q2、Q3)接到该开关电流装置(Q5),在帧频以一个抛物线形式调制通过该阻抗(L1)的电流。
19、根据权项18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阻抗包括一个电感器(L1)。
20、根据权项18的一种偏转电路,该CIT开关电流装置包括一个第一开关(Q5)。在导通的情况下,将它的第一电压电平耦合到该阻抗(L1)的该端(29),和当该第一开关(Q5)在非导通的情况下,一个二极管(D3)将该第二电压电平耦合到该阻抗(L1)的该端(29)。
专利摘要
在偏转线圈(100)中,回扫变压器(T1)和包括偏转线圈(LH)的回扫谐振电路(27),在回扫时间期间是通过一个较小的电容(CRD)互相耦合的,以致减小由束流的突变引起的瞬时畸变。东-西调制经过一个在回扫频率上具有较大阻抗(L1)提供给偏转电路的输出级(Q1)。包括偏转线圈(LH)和回扫变压器(T1)的谐振电路(31)调谐到回扫频率。通过偏转线圈(LH)的同步电流信息可由回扫变压器(T1)的线圈产生。
文档编号H04N3/22GK85104380SQ85104380
公开日1986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1985年6月7日
发明者彼得·爱德华·哈弗尔 申请人:美国无线电公司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