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的消磁方法

文档序号:7569431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阴极射线管的消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阴极射线管的消磁方法,特别涉及在制造单枪三束彩色阴极射线管(注册商标)的过程中的消磁方法。
按这种方式制造彩色阴极射线管,以便红绿和兰三阴极射线(电子束)分别轰击在玻璃荧光屏内表面的荧光面上的相应荧光材料上。可是,如果阴极射线的着屏点相对于荧光材料发生偏移,则由于着屏误差而损害色纯。因此,在荧光面的各光材料之间的间隔填充着黑色非发光材料碳。因而该碳给阴极射线着屏一限度并能改善色纯。
在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制造过程中,选色极或阴极射线管玻壳的热变形、在排气密封管壳时玻璃管壳的变形、选色极位置的机械偏移或在诸如焊接选色极等制造过程中的磁化有时可引起在荧光面上的阴极射线着屏点偏离靶点位置。通常,在阴极射线着屏点偏离靶点位置时,由于色纯被损害或亮度降低而不能获得所希望的图像质量。
为了校正在荧光面上的阴极射线着屏点偏离靶点,已公知一种方法(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62-290034),在该方法中,具有直流(下文中称为"d.c.")偏置磁场的消磁线圈施加衰减交变磁场,该偏置磁场由围绕在阴极射线管选色极区的环形线圈施加给制得的阴极射线管,从而磁化选色极和改变阴极射线轨迹。并且还推荐了产生静电偏置磁场的线圈和产生衰减交变磁场的线圈的形状和设置(参见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平6-223724),以能有效地磁化选色极。
然而,在上述情况中,由于施加一叠加在强衰减交变磁场上的d.c.偏置磁场而磁化在阴极射线管内的磁性材料(选色极等),从而校正由在荧光面上的阴极射线着屏点偏离靶点位置所引起的色纯损害,但在将阴极射线管成品装入诸如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或监视器等显示装置时,由于装在显示装置中的消磁器或由于在制备或调整显示装置过程中的消磁使磁性材料退磁。因为由磁化而校正被损害的色纯的校正量变小,所以有时这会在使用中引起颜色变化。
鉴于该问题,如

图1所示,在进行了被损害的色纯校正以使磁化包括预消磁量进行之后,利用用于调节显示装置的消磁棒[HOZAN HC-21(商标)]81,多次扫描阴极射线管82的前表面从而模拟由装在显示装置内的消磁器和在制备以及调节过程中的消磁磁场。但是,利用消磁棒81的消磁(所谓棒消磁),消磁棒产生的磁通不足以穿过配置在阴极射线管内后侧的内磁屏蔽(IMS)。因此用该方法不能很好地模拟由装在显示装置内的消磁器产生的消磁和在制备及调节时的消磁。这使用于色纯调节的消磁量改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的消磁方法,在该方法中能够很好地模拟由装在显示装置内用于对阴极射线管内磁性材料消磁的消磁器产生的消磁和在制备及调节时的消磁,并能实施这种消磁。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消磁方法,在利用磁化过程对阴极射线管进行被损害的电子束色纯校正工艺之后,其中所说的磁化具有包括在将阴极射线管装入显示装置时的预消磁量的磁化,设置一对固定在阴极射线管顶部和底部、另一对固定在其左右侧的两对消磁线圈。然后,利用消磁线圈,对在阴极射线管内的磁性材料以预消磁量进行消磁。
在阴极射线管的这种制造过程中,在用d.c.偏置磁场和衰减交变磁场进行了磁化之后,其中所说的磁化具有包括由装在装有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内的消磁器产生的预消磁量和在制备及调节时的消磁,配置一对固定在阴极射线管顶部和底部、另一对固定在其左右侧的两对消磁线圈。然后,由这些消磁线圈产生的磁势提供相应于上述预消磁量的磁通,能够对在阴极射线管内的磁性材料进行消磁。
图1是表示使用消磁棒的现有技术例的透视图;图2是表示使用本发明消磁方法的单枪三束阴极射线管的局部剖切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消磁过程的流程图;图4是展示电子束中心与荧光质条中心的偏移△的图;图5是展示偏移△测试点的图;图6是表示用于磁化过程中的磁化装置结构例的透视图;图7是表示设置一对固定在阴极射线管的顶部和底部、另一对固定在阴极射线管的左右侧的两对消磁线圈例的透视图;和图8A和8B是表示设置一对固定在阴极射线管的顶部和底部、另一对固定在阴极射线管左右侧的两对消磁线圈的另一例的视图,其中,图8A是透视图,图8B是平面图。
以下是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图2是表示采用本发明消磁方法的单枪三束彩色阴极射线管的局部剖切的透视图。如图2所示,单枪三束彩色阴极射线管13包括条状帘式荫栅(AG)1,包括用于支撑该帘式荫栅1的AG框架A2和AG框架B3的选色极4,具有荧光条的玻璃荧光屏5,以及密封在锥体7内的电子枪。通过玻璃密封熔料8连接玻璃荧光屏5和锥体7。在锥体7内配置内磁屏蔽(IMS)9以屏蔽地磁等的影响。铁类磁性材料通常用作这些结构的主成份材料。
对于这种阴极射线管,在其制造过程中,用d.c.偏置磁场和衰减的交变磁场使管中的磁性材料磁化,该衰减的交流磁场用于校正由于选色极4或玻璃管的热变形,由抽真空引起的玻璃管变形、选色极4位置偏移或者在诸如焊接选色极4之类的制造过程中的磁化,而产生的在荧光表面上阴极射线(电子束)着屏点与靶点位置的偏移。并且,在利用磁化过程校正被损害的电子束色纯之后,进行对由装在配有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内的消磁器产生的消磁及在制备和调节过程中的消磁进行模拟的消磁操作。本发明涉及在该消磁操作中的消磁方法。
下面按照图3的流程图说明本发明的消磁方法,其中图3示出了包括上述磁化过程的各步骤。
首先,测量如图4所示的电子束12的中心Hb与荧光粉条11的中心Ha的偏移△(步骤S1),以便通过磁化过程对电子束的色纯进行校正。在测量该偏移△时,用光敏元件测量单绿色荧光粉条的亮度,同时使电子束移过绿荧光粉条。这样在亮度为最大值时,即在电子束Hb的中心位于绿荧光粉条的中心Ha时,由电子束12的偏移量得到偏移△。
在沿水平方向的三个不同点和沿垂直方向的三个不同点进行测量,从而获得的九个点,如图5所示。取图像尺寸的90%为端点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对角上的四个点(图5中的点1、3、7和9)进行测定。根据角上的数据,以X轴两端端点作为参考,利用D1′=D1-D4,D3′=D3-D6,D7′=D7-D4,D9′=D9-D6对图5中点1、3、7和9的电子束中心与荧光条中心的偏移△进行测定,以避免设置偏转线圈的位置变化的影响。
在测量电子束中心与荧光条中心的偏移△之后,利用磁化过程,依据该偏移△(步骤S2)对电子束进行被损害的色纯校正。用d.c.偏置磁场和强衰减交变磁场,施加附加磁场,使在阴极射线管13内的磁性材料(例如选色极4和内磁屏蔽9)磁化,从而校正这种颜色偏离。用于进行这种磁化的磁化装置结构例示于图6中。在图6中,为产生d.c.偏置磁场,采用在阴极射线管13四周分别沿X、Y和Z轴方向同轴设置的三对线圈14、15和16。并且,为产生衰减交变磁场,在阴极射线管13的Y轴方向同轴地设置两线圈17和18。
在本实施例中所用的阴极射线管13是17模式(常规的17英寸尺寸)。使由线圈产生的衰减交变磁场的最大磁势为1000安匝(kA·turns),各线圈对14、15和16之间的间隔为700mm。然后,例如在将电流加至用于产生d.c.偏置磁场的线圈对15、以产生沿图6中的Z轴方向具有300μT的磁通密度的d.c.偏置磁场之后,使电流流过用于产生衰减交变磁场的两线圈17和18,从而将衰减交变磁场叠加在d.c.偏置磁场上,并磁化阴极射线管13内的磁性材料。由产生d.c偏置磁场的线圈产生的磁势和衰减交变磁场由所获得的电子束中心与荧光条中心的偏移量△以及包含制成的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的预消磁量决定。
在上述方式中,利用磁化过程校正被损害的电子束色纯。
在利用磁化过程校正被损害的电子束色纯结束后,配置两对消磁线圈21a和21b以及22a和22b,如图7所示,一对设置在阴极射线管13的顶部和底部,另一对设置在阴极射线管13的左侧和右侧(步骤S3)。然后利用消磁线圈21a和21b以及22a和22b对包括阴极射线管成品的显示装置消磁的模拟磁场进行消磁操作(步骤S4)。
例如,在上部和底部的一对消磁线圈21a和21b具有300mm×150mm的外部线圈尺寸,并将它们设置在阴极射线管13其一侧沿Z轴方向与管壳表面齐平的安装板23a和23b之间,并距防爆带24约10mm。并且,由消磁线圈21a和21b产生的磁势为800安匝。另一方面,在左侧和右侧的一对线圈22a和22b距防爆带24约20mm,并将它们设置为其线圈中心与防爆带24侧边的中心一致。由消磁线圈22a和22b产生的磁势为1000安匝。
根据装有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的消磁量确定由消磁线圈21a和21b产生的磁势以及由消磁线圈22a和22b产生的磁势。一种用于装有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的公知方法可预先测量该消磁量。并且,各线圈匝数和流过每个线圈的电流值决定由消磁线圈对21a、21b和22a、22b产生的磁势。图7中的箭头方向表示电流流动方向。
按照这种消磁,由上下消磁线圈对21a和21b产生的磁场位于阴极射线管13的垂直方向,因而主要对在阴极射线管13内的荫栅1和选色极4的AG框架B3(参见图2)进行消磁。由左右消磁线圈对22a和22b产生的磁场位于阴极射线管13的水平方向,因而主要对选色极4的AG框架A2和在锥体7内的内磁屏蔽9(参见图2)进行消磁。
例如,在消磁过程中,首先利用左右消磁线圈22a和22b进行消磁,然后在不进行同时消磁的情况下,由上下消磁线圈21a和21b进行消磁。其理由是消磁线圈21a、21b、22a和22b在相邻的不同对线圈之间的距离小于各对线圈之间的距离,因而如果由消磁线圈对21a和21b以及22a和22b同时进行消磁,在相邻的不同对线圈之间产生不同于消磁用的磁场,从而不可能提供预期的消磁。当然,也可以以相反的顺序进行消磁,即在用上下消磁线圈21a和21b进行消磁后,由左右消磁线圈22a和22b进行消磁。
在上述实施例中,已设置左右线圈对22a和22b使线圈的中心与防爆带24侧边的中心一致,但也可如图8A和8B所示,沿阴极射线管13后侧的锥体7设置该线圈。在这种方式中,消磁线圈22a和22b就更靠近在锥体7内的内磁屏蔽9,并使在由消磁线圈22a和22b产生的磁场中的内磁屏蔽9获得足够的磁通量。因而以更有效的方式实施对内磁屏蔽9的消磁。
表1示出了以下情况下利用磁化过程已校正被损害的色纯的电子束偏移△(1)未进行消磁;(2)按在现有技术中所述的方法,用三根消磁棒沿X轴向以50cm/s的移动速度进行消磁;(3)利用一对设置在阴极射线管13的顶部和底部、另一对设置在其左侧和右侧的两对消磁线圈21a和21b、22a和22b进行消磁;及(4)沿锥体7设置固定在左右侧的一对消磁线圈22a和22b,利用固定在顶部和底部的一对线圈21a和21b以及在左右侧的一对线圈22a和22b进行消磁;通过手动转动消磁棒来模拟在装配阴极射线管的显示装置后以及在调节时产生的消磁,并利用装在显示装置内的消磁器进行消磁。
表1
表1中,电子束偏移△是以在由装在装置中的消磁器的消磁和在制备和调节显示装置的过程中的消磁之后的偏移为参考的变化量。这是在图5的四个角处(△1′、△3′、△7′和△9′)获得的这种偏移的平均值。从表1可清楚地看出,在用两对分别设置在阴极射线管13的顶部和底部以及左右侧的消磁线圈21a和21b、以及22a和22b校正被损害的电子束色纯之后进行的磁化,并不容易改变由在磁化过程中的磁化产生的阴极射线(电子束)的校正轨迹。换句话说,能使由装在显示装置内的消磁器产生的消磁和在制备和调节显示装置时的消磁的变化变小。
按照本发明,在利用包括将阴极射线管装入显示装置时的预消磁量的磁化过程校正阴极射线管13被损害的电子束色纯之后,设置一对固定在阴极射线管13的顶部和底部、另一对固定在其左侧和右侧的两对消磁线圈。然后,利用消磁线圈,对阴极射线管13内的磁性材料进行具有以上预定量的消磁。以这种方式,由于在磁化过程中由磁化而校正的阴极射线轨迹在将管子装入显示装置后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变化,因此能给彩色阴极射线管提供无损害的色纯。
权利要求
1.一种在阴极射线管的制造过程中的阴极射线管的消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利用磁化过程对所说阴极射线管进行被损害的电子束色纯校正工艺之后,设置一对固定在所说阴极射线管顶部和底部、另一对固定在所说阴级射线管左侧和右侧的两对消磁线圈,其中所说的磁化过程具有包括在将所说阴极射线管装入显示装置时对所说阴极射线管进行的预消磁量的磁化;和利用所说的两对消磁线圈,对在所说阴极射线管内的磁性材料进行具有所说预消磁量的所说消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消磁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使之沿着在所说阴极射线管后侧的锥体方式设置固定在所说阴极射线管左右侧的所说的一对消磁线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射线管消磁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利用所说两对消磁线圈中的一对进行消磁,然后利用所说两对消磁线圈中的另一对线圈进行消磁。
全文摘要
一种阴极射线管消磁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利用磁化过程对阴极射线管进行被损害的电子束色纯校正工艺之后,设置一对固定在阴极射线管顶部和底部、另一对固定在其左右侧的两对消磁线圈。其中所说的磁化具有包括在将所说阴极射线管装入显示装置时对阴极射线管进行的预消磁量的磁化。然后利用两对消磁线圈,对在阴极射线管内的磁性材料进行具有预消磁量的消磁。以这种方式,能提供无损害的色纯的彩色阴极射线管。
文档编号H04N9/29GK1146062SQ9611101
公开日1997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6月14日
发明者吉田昭彦, 伊藤寿浩 申请人:索尼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