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向通信系统中提供确认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7487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在双向通信系统中提供确认的方法和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送消息的一种方法和系统、以及该系统中使用的主站和从站。这种系统的一个例子是应答返回寻呼系统,而且为了方便起见,将参照应答返回寻呼系统进行讨论,但是应该理解,本发明的概念可以应用于其它双向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应答返回寻呼系统已经在诸如WO96/14716中揭示。这种系统的基本形式需要一个寻呼网络控制器(PNC),用于安排要发送到预定的收信人的消息。接收到呼叫的收信人能够通过包含在寻呼机中的低功率发射机来发送简单的应答。上述专利说明书揭示了一种系统,其中一串消息发送到各个收信人,然后PNC向收信人发出邀请,使它们基本上同时地以伪随机数据序列形式发出应答,该序列在PNC中解扩,并将应答转发到需要应答的相应的一方。为了避免必须在寻呼机中应用功率控制技术以确保PNC在一定的电平上收到应答,PNC以阶梯式递增(或递减)的电平发送它的邀请,并且只有能收到各自邀请的那些寻呼机才能发送应答。这种已知技术的特点是对接收功率相对严格的控制是必要的。
PCT专利申请IB97/00492揭示了上述方法的一个变形,为了描述的方便起见,现将其称之为逐次消除(Progressive elimination)。在这种技术中PNC在下行链路上向分别寻址的寻呼机发送一串消息。然后PNC在下行链路上发送一个控制信号,邀请希望进行上行链路传输(例如对消息的应答、业务请求或注册请求)的那些寻呼机基本上同时地以伪随机数据序列形式发送应答。PNC分析可读懂的那些上行链路传输,然后重复邀请,其中包括对已成功分析的那些上行链路传输的确认,因此只有那些已第一次响应但却没有收到确认的寻呼机必须重试。
实际上这些已知技术需要每个寻呼机存储很多伪随机数据序列,每一个针对一种特定的响应。但是当对组消息进行处理、分别对几个存储消息以及分段消息进行响应时,这会导致一些不灵活。
发明的揭示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对应答返回通信系统的操作引入更多的灵活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对消息传输系统进行操作的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在下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主站以及多个在上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从站,每个从站具有自己的地址,该地址作为下行链路消息的一部分发送,其特征在于,上行链路传输包括伪随机数据序列,从站至少根据分配给从站的地址及/或消息中包含的信息来使用该伪随机数据序列。
上行链路上的传输可能包含对下行链路上发送消息的响应及/或业务请求。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在下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装置的主站以及多个具有在上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装置的从站,每个从站有自己的地址,该地址作为下行链路消息的一部分发送,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站中的所述装置产生对消息的响应,所述响应包括伪随机数据序列,从站在任意时刻至少根据分配给从站的地址及/或消息中包含的信息来产生该伪随机数据序列。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消息传输系统中使用的一种从站,在系统中至少一个主站在下行链路上向被寻址的从站发送消息,该从站具有用于在上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站中的所述装置响应所收到的消息来产生伪随机数据序列,该伪随机数据序列在任意时刻至少根据分配给从站的地址及/或消息中包含的信息来产生。
根据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消息传输系统中使用的一种主站,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在下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装置的主站以及多个具有在上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装置的从站,所述上行链路传输包括伪随机数据序列,其特征在于,主站具有用于接收消息、对消息编码、附加从站地址、以及将多个消息组合成在下行链路上传输的消息流的装置,主站还包括用于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对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解码、确认已成功接收的那些上行链路传输、以及邀请那些没有收到确认的从站重复它们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装置。
附图的简单描述本发明现在将通过例子参考所附的图来描述,其中

图1是消息传输系统的示意框图,图2是表示发送邀请信号、接收CDMA响应以及分析该响应的图,图3是表示系统的伪随机数据序列响应类型的交替操作,图4A和4B说明确认是如何与下行链路上发送的邀请信号合并的,图5是PNC 10的示意框图,图6是表示操作序列的流程图,图7是寻呼机的示意框图,图8和9是说明用于产生伪随机数据序列的装置的实施例的框图,图10是序列定时规则的例子,图11是切普(chip)定时序列的例子,图12是说明寻呼系统发送邀请控制序列以及寻呼机发送确认的定时图,图13是与寻呼系统得到寻呼机的使用已经显示了一条消息的证实有关的定时图,以及图14和15是与寻呼系统从寻呼机用户得到应答有关的定时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引用号用于表示相应的特性。
实现发明的方式参考图1,消息传输系统包括寻呼网络控制器(PNC)10,它具有从配备了个人计算机(PC)的操作员或直接从具有PC和调制解调器的用户那里接收寻呼机地址以及有关消息的消息输入端口12。在PNC所包括的目录之中含有如下信息诸如寻呼机无线标识码(RIC)、被寻呼的区域、频率、寻呼机类型、主要协议--例如POCSAG(或CCIR无线寻呼码No 1)以及ERMES、以及寻呼机的状态,PNC 10将消息和它们的有关的RIC与其它相关信息一起组装成数据分组,并将其转发到寻呼区域控制器(PAC)14,在那里将RIC和有关消息格式化成可以由基站发射机(或基站收发机的发射机部分)16通过下行链路分别发送到双向寻呼机18、20的格式。
如果双向寻呼机20识别出正发送的消息具有RIC,它就接收该消息并对其解码。如果用户希望发送简单的响应,那么他通过集成的键盘,选择预先存储的响应并当被PAC 16邀请时通过上行链路发送其响应。响应信号可以作为伪随机数据序列(PRDS)同时发送。
提供一个或更多的接收机(或收发机的接收机部分)22接收响应并将它们中继到PAC 14,响应在那里被解码并作为数据分组发送到PNC10。PNC 10包括用于分析信号和用于将响应与下行链路上发送的消息相匹配的装置。
匹配的响应以任何合适的形式(例如通过电子邮件或通过单向寻呼消息形式的发送)被中继到各自的用户。或者响应被发送到寻呼网络所操作的消息应答业务。在任一情况下,确认都要发送到相应的双向寻呼机20。但是,不是所有的响应都匹配,因为,例如,由于近远效应,强的响应阻碍了弱的响应。如果PNC 10确定只有下行链路上发送的一小部分消息收到了响应,那么它就对未响应消息或没有收到确认的那些寻呼机发出一个通用邀请,请它们在上行链路上发送或重发响应。分析最近收到的响应,出现匹配就发送确认。如果确定了成功响应的总数仍然低于按统计确定的门限水平,就通过在下行链路上发送另一个邀请信号而重复该循环。重复该过程直到经过了预定循环数或者已经超过了门限水平而且显然不再有对这一批消息可懂的响应可以恢复。
在基本上同时发送的PRDS响应信号的情况下,每次收到一批响应信号,这些被成功分析的响应信号一般在接收机22的天线处有最大的电平。因此,当它们从响应信号集中被去掉、然后当下一个邀请信号被发送时,来自较弱源(即来自较远的寻呼机)的信号将被解码并匹配。这个操作序列在这里被称之为逐次消除(ProgressiveElimination)。
图2说明了系统的一个例子,其中响应包括为应答下行链路上的邀请信号而同时发送的PRDS信号。在图2中,消息(未表示)已经在下行链路上发送。第一个邀请INV1在下行链路上发送。寻呼机检测到向它寻址的消息后,通过发送规定时隙RES1内的码序列来响应邀请信号INV1。在时隙结束之后启动一个搜索程序SCH。在搜索程序中,PNC 10(图1)中存储的码连续地与响应数据序列比较,并且逐一识别对特定消息的响应。但是由于近/远问题,只能检测最强的响应信号,通过在下行链路上发送确认信号以通知已经成功的那些寻呼机不响应序列中接下来的邀请信号INV2以及INV3,从而将这些信号从下一次搜索中去掉。
预计在实际系统中,大多数寻呼机18、20(图1)都与接收机(多个接收机)22的天线(多个天线)有一定距离,这意味着它们在天线处的功率较低。因此,尽管时隙RES1、RES2和RES3的持续时间可以相等,如图所示,但是最好根据预计的响应数目分配可变的时隙长度,例如较高功率的响应数目少,较低功率的响应数目多。最初分配较短的时隙,这样,对抗低噪声及干扰的很少的强功率可以有效地去除。然后分配较长的时隙,以便容纳对抗高电平的噪声及干扰的较弱的接收功率。
如果需要,寻呼机18、20可以对它们的发射机进行功率控制,以便改变它们的响应信号的强度并通过这样做来降低邀请/响应的循环数。
在参考图2描述的实施例的改进中,图3表示将所有寻呼机分成两组,并将其中一组Gp1的消息及邀请在下行链路上的发送与对上行链路上另一组Gp2的响应的分析交织在一起。
划分所有寻呼机的一种方法是将奇数编号的寻呼机分为一组,即Gp1,偶数编码的寻呼机分成第二组,即Gp2。另一种方法是对寻呼机测量所接收的下行链路信号的强度(RSSI),并通过使用预设的门限确定它们属于所述两组中的哪一组。
发送邀请消息并同时通知已经那些已成功分析了其响应的那些寻呼机的一种方法是在图4A所示的顺序的序列中发送消息M1到M14,并在图4B的邀请信号中提供一个域FD,它按照1对1关系带有相应的时隙号,因此时隙3对应于消息M3。当第一个邀请信号INV1发送时,域FD的所有比特都为0,表示没有收到过响应。但是,第一轮分析之后,通过将域FD的时隙1、3、4、9、11及13中的比特从“0”改变到“1”,表示确认发送到消息M1、M3、M4、M9、M11及M13所寻址的那些寻呼机。当更多的消息被确认时再改变其它比特。
发送邀请的循环数可以固定。但是,如果确定成功解码的响应数超过了统计确定的门限值,那么其余的循环就可停止。
图5以框图形式表示连接到PAC 14和基站发射机16及接收机22的PNC 10。输入端口12连接到微控制器24,项目26到36与之连接,它们分别涉及RIC、寻呼区域、频率、寻呼机类型、主要协议以及状态。消息存储器38连接到微控制器24,用于存储输入端口12接收的消息。存储器38具有区域40,用于存储证实各个消息的响应已经接收并被确认的指示。微控制器24的输出42连接到PAC 14,用于提供在由发射机16对基发射之前进行了格式化的数据分组。
接收机22收到的响应通过PAC 14被中继到信号分析器44。当每个响应被成功地分析时,它们被转发到微控制器24,以便与存储器38中的消息匹配。一旦匹配,微控制器在下行链路上发送下一个邀请信号时便安排发送确认。在适当时刻,通过例如电子邮件或单向寻呼消息通知响应的接收者,或者将响应与各个寻呼机号码存储在一起从而使用户在方便的时候可以查询存储器。一旦微控制器24确定实际上所有响应都已收到,就擦除消息存储器38中的消息,准备通过输入端口12接收更多的消息。更方便的是存储器38由两半组成,一半处理已经在下行链路上发送的消息的确认,另一半存储要发送的消息。
图6是表示包括在发送消息、接收响应以及确认响应中涉及的操作序列的流程图。模块52涉及消息序列的传输,随后在模块54中发送邀请信号。模块56涉及PRDS响应的接收,然后模块58将其分析并与各自的消息匹配。模块60涉及确认的传输。在模块62中,进行检查,看成功响应的数目是否超过表示尽可能多的响应已经收到的门限值。如果回答为否(N),流程图进行到模块64,进行检查,看是否已经超过预定的最大邀请数。如果回答为否(N),流程图就返回模块54。来自模块62和64的是(Y)回答使流程回到模块52并且重复该循环。
参考图7,寻呼机20包括连接到解码器70的接收机68,解码器70再连接到控制处理器72。处理器72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74中的程序操作。处理器也包括地址存储器(未表示),它包含该寻呼机的唯一地址。寻呼机收到消息时,就将其存储在随机访问存储器76中。随后消息可以显示在LCD面板80上,LCD面板80具有关联的驱动器78,它与控制处理器72相连。通知设备可能包括语音转换器82、发光转换器84以及震动器86,它们被连接到控制处理器72。键盘88提供人机接口,藉此,用户可以指示处理器实现各种功能,例如在面板80上显示存储的消息。发射机90连接到处理器72的一个输出端以及天线92上。接收功率控制级94连接在处理器72和接收机68之间,以便根据所遵循的寻呼协议的规定进行电池节省。在寻呼机发送作为PRDS信号的响应信号时,控制存储器72包括用于确定要发送的具有有关寻呼机的标识及/或原来下行链路消息中的信息的序列的装置。然后PRDS被中继到发射机90以便向前传输。如果对发射机90使用可选用的功率控制,那么由处理器72通过控制线96提供一个功率控制信号。
在上行链路上发送的信号也可以包括业务请求,例如注册,因此本发明同等地用于处理这种业务请求,除了不对输出消息进行匹配以外,其方式与响应相同。
确定上行链路PRDS的方法当响应下行链路消息时可得到更大的灵活性。参考图8,使用两个12-抽头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100、102和6抽头的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104(它们的输出连接到异或(XOR)门106)来产生响应PRDS。每个移位寄存器包括n比特的XOR掩模108、110、112以及n比特的移位寄存器114、116、118,这里对于序列发生器100、102,n=12,对于序列发生器104,n=6。所有的序列发生器100、102、104都是时钟同步的。
图9说明了n比特序列发生器的例子,这本来是已知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例中,掩模108、112、和110的缺省参数ha、hb以及hc分别是829h、30h和B64h,移位寄存器114、118以及116的缺省参数,即a、b和c,分别是001h、([X]DIV2N)DIV212、以及([X]DIV2N)MOD212,这里的下标h代表十六进制,在POCSAG标准中,[X]指21比特地址和寻呼机RIC的帧,[N]是定义为3和7(包含3和7在内)之间的常数的运算符。缺省的相位由(212DIV2N)×([X]MOD2N)确定。在下面描述中,以下参数以及它们的缺省值是寻呼机所需要的。
它们在随后的描述中更详细地解释相位阶梯8发送允许在发送之前,需要寻呼机将序列发生器启动到给定的相位。注意序列的相位0对应于最初装载的寄存器。相位n通过将寄存器移位n次来实现。如果得到指示,寻呼机可以使用不同的参数。
注意参数‘ha’、‘hb’以及‘hc’定义P.N.系列。给定系统中的所有寻呼机将使用相同的系列。参数‘b’和‘c’定义码序列。应答返回码指的是序列和相位。
当需要传输时,序列发生器受同步时钟控制产生切普序列。要求开始时钟同步的时间点将根据如下原则ⅰ.寻呼机只在收到邀请控制序列ICS之后响应。
ⅱ.发送序列将在邀请消息要结束之后的第二同步码字的开始处起动。
例子示于图10。
ⅲ.发送序列的第一比特将在同步码字的第一比特开始的时候开始,如图11所示。其容差为±100微秒。
ⅳ.发送长度由邀请命令序列确定。寄存器移位L次,这里L由邀请控制序列中的[Length(长度)]参数规定。
ⅴ.码序列的切普速率为每秒9600切普,容差为10ppm。
在调制之前,所产生的切普序列被滤波,使得相邻25kHz信道中的总干扰为-50dBc。
以下将描述双向命令序列。
基本原则如下寻呼机只响应寻呼PNC系统发送的邀请而发送。一个以上的寻呼机可以同时发送,每个寻呼机使用不同的序列。寻呼机不必用特殊的返回信道RIC或其它信息重新编程。
寻呼机使用在POCSAG(或CCIR无线寻呼码No.1)消息中嵌入的控制序列来确定如何响应以及何时响应。控制序列作为一般文字消息的一部分发送给用户,有一些可以作为特殊寻呼消息主动地发送。
字符用如下两种方式之一定义<Valueh>16进制格式的ASCII字符。有效范围从<00h>到<7Fh>。
“Character”显示的ASCII字符。
例如“A”和<41h>定义相同的字符。注意,根据POCSAG标准,每个字符的最低有效比特先发送。
控制字符是从<00h>到<1Fh>(含)的任意字符以及<7Fh>。可打印字符是任意其它字符。
表1总结了控制序列,这些命令随后将详细定义。未正确接收的控制序列或者结构不正确的序列必须由寻呼机加以忽略。
注意,在这些序列中只有三个(邀请、响应分配、以及快速邀请控制序列)是有效的双向通信所必须的。所有其它的控制序列提供各种增强。对于只希望实现自动确认的操作员来说,只需要快速邀请控制序列。
表1前向信道应答控制序列

邀请控制序列ICS定义寻呼机应该如何响应。ICS可以发送到单个寻呼机或一组寻呼机。ICS与响应分配控制序列RACS结合使用。
可以发送快速邀请控制序列FICS,代替发送RACS/ICS对。
寻呼机可以立即发送响应。
邀请控制序列ICS为寻呼机做如下定义允许的应答类型。
引用参数。
当实现前面描述的逐次消除技术时使用的时隙号。
以下是可选的参数寻呼机将要发送的时间长度。
时间标记。
一些识别比特。当使用逐次消除时,寻呼机使用这些比特确定是否收到了它们的传输、以及是否需要重传。
邀请控制序列ICS有以下格式<1Eh>’I’[Type][RefICS][Slot]{[Length]}{[Time]}{[REC]}这里[Type]定义允许来自寻呼机的何种类型的应答返回响应,以及将使用哪种可选的参数。[Type]可以是<20h>和<5Fh>(含)之间的值。它被译为6比特数如下如果比特5被设置请求的响应邀请。
比特0确认。如果这个比特(最低有效)被设置,寻呼机可以发送确认响应。
比特1显示的响应。如果这个比特被设置,寻呼机可以发送显示的响应。
比特2对特殊消息的用户应答准备好响应。如果这个比特被设置,寻呼机可以发送特殊用户应答准备好响应。
比特3对任何消息的用户应答准备好响应。如果这个比特被设置,寻呼机可以发送通用用户应答准备好响应。
比特4用户应答响应。如果这个比特被设置,寻呼机可以对消息发送实际的应答。
如果比特5清除。非请求的响应邀请。
比特0到4非请求的响应号(URN),这里比特0到4定义0和31(含)之间的5比特数。
请求的和非请求的响应随后描述。
定义邀请的唯一标识。[RefICS]是单个字符,可以是<20h>和<7Eh>(含)之间95个值中的一个。它允许寻呼机记录系列及有关的邀请控制序列ICS。
当[RefICS]匹配RACS中的[RefRACS]时,寻呼机可只对消息发送确认。对于其它类型的消息响应,在响应分配控制序列RACS中的[Time]参数中定义一个时间限制。
用于实现逐次消除,并定义系列的邀请控制序列ICS。[Slot]是30h和3Fh(含)之间的一个单个字符。它的值从最低4位有效比特中确定。如果不使用逐次消除,它总是为0(<30h>)。
{[Length]}一个参数,它在[Type]为<20h>时不出现。定义寻呼机的序列发生器应该受到的时钟同步控制的次数,它被表示如下比特4和比特5设置L=2N,这里N是0和15(含)之间的数,由比特0到3规定。
比特4清除,比特5设置L=3×2N。
比特4设置,比特5清除L=5×2N。
比特4设置且比特5清除L=75×2N。
{[Time]}一个参数,如果[Type]为<20h>或<21h>时它不出现。它包含如下格式的3个字符dhm;d是从1到31的31天值中的一个;h是从0到23的24小时值中的一个;m是从0到59的60分钟值中的一个;在所有情况下,这些值都从所发送的字符的6位最低有效比特中确定,这里使用<20h>和<5Fh>之间的字符。
它定义当前时间。
或者如果[Time]为“i”(<59h>),寻呼机使用自己的内部时钟确定当前时间。
{[REC]}如果[Slot]为0(<30h>)时这个参数不出现。它包含识别比特,以便通知寻呼机响应被寻呼系统接收。这个参数的使用随后描述。
这个命令必须结束该消息。
响应分配码序列RACS总是嵌入在消息中发送,并定义需要响应的消息。它可以被发送到单个寻呼机或者成组的寻呼机。注意寻呼机直到收到了ICS才发送响应。
ICS和RACS定义为单独的控制序列可以保证在需要的时候很多寻呼机可以同时发送它们的响应。
RACS为寻呼机定义如下类型参数限制消息允许的响应类型,并定义将使用哪个可选的参数。
下面是可选参数引用参数。与ICS中的引用参数结合使用。
限制非确认响应的时间标记。
用于当前消息的分配响应比特ARB。
它用于实现逐次消除,并结合ICS中的[REC]参数使用以使寻呼机确定是否需要响应或者是否收到了以前的响应。
ARB的时间标记。
用于消息的应答返回码。
响应分配码序列RACS具有如下格式<1Eh>’T’[Type]{[RefRACS]}{[Time]}{[ARB]}{[TimeARB]}{[Code]}[Type]限制寻呼机只提供消息响应的子集。[Type]是一个具有<20h>和<5Fh>(含)之间值的字符。应该译为6比特数如下比特0 确认。如果这个比特(最低有效)被设置,寻呼机可以对这条消息发送ACK响应。
比特1 显示的响应。如果这个比特被设置,寻呼机可以对这条消息发送DISP响应。
比特2 对特殊消息的用户应答准备好响应。如果这个比特被设置,寻呼机可以对这条消息发送ANR、FLAG或ANSn响应。
比特3 分配REC比特。如果被设置,则[ARB]包括在RACS中。
比特4 ARB的单独超时。如果被设置,则[TimeARB]包括在RACS中。仅当比特3被设置时才可以进行设置。
比特5 码出现。如果被设置,[Code]包括在RACS中。
{[RefRACS]}一个参数,如果[Type]的比特0被设置时它才出现。它定义响应的唯一标识。它是具有<20h>和<7Eh>(含)之间95个值中一个的单个字符。
当[RefRACS]匹配ICS中的[RefICS]时,寻呼机可以只向消息发送确认。对于其它类型的消息响应,使用[Time]参数中规定的时间限制。
{[Time]}一个参数,它设置非确认的寻呼机发送的时间限制。如果[Type]参数的比特1和2被清除,这个参数就不出现。
不能在这个时间限制之外对消息发送响应。该时间限制用两种方式之一规定通过使用时间标记,或者通过使用寻呼机内部时钟。如果使用时间标记,[Time]的格式类似于ICS的[Time]参数。它的内容是当前时间加上所要求的邀请窗口。当ICS[Time]参数小于[Time]中的值时,只能对消息进行响应。
如果使用寻呼机的内部时钟,那么[Time]是从<60h>到<7Eh>(含)的单个字符。只能在带有如下含义的下一个[Time]中对消息进行响应<60h>到<6Eh>时间限制以分钟计,使用4位最低有效比特;<70h>为30分钟;<71h>为60分钟;<72h>为120分钟;<73h>为180分钟;<74h>为360分钟;<75h>为12小时;<76h>为24小时;所有其它值保留。
例如,如果[Time]为‘e’(<65h>),那么寻呼机只能在下一个5分钟后对消息发送响应。如果[Time]为‘JF!’(<4Ah><46h><21h>),那么寻呼机只能当ICS包含本月10日0633之前的时间标记时对消息发送响应。
{[ARB]}如果[Type]的比特3被设置,这个参数才出现,定义寻呼机的REC比特。
对于到单个寻呼机的呼叫这个参数包含两个十六进制字符,每个具有‘0’和‘9’、‘A’和‘F’(含)之间的值。它们一起组成2位数的十六进制数,其范围从‘00’到‘FF’。
对于到成组寻呼机的呼叫这个参数包含三个字符‘Gn1n2’,这里n1n2是两个十六进制字符,每个具有‘0’和‘9’、‘A’和‘F’(含)之间的值。它们一起组成2位数的十六进制数,范围从‘00’到‘FF’。
或者,可以包含一个字符‘L’。它指示寻呼机使用[ARB]的原有值。
{[TimeARB]}如果[Type]的比特4被设置,这个参数才出现。这个参数内容的格式与[Time]中相同。定义了提供给[ARB]的时间限制。如果这个参数不出现如果[Time]出现,定义提供给[ARB]的时间限制。
否则,仅当[RefRACS]匹配邀请控制序列ICS中的[ReflCS]时提供[ARB]。
{[Code]}如果[Type]的比特5被设置,这个参数才出现。这个参数定义了仅对这条消息的所有响应的寻呼机所使用的码。它可以代替临时序列分配控制序列TSACS和临时相位分配控制序列TPACS而被使用。
包含如下格式的2、3或5个字符2个字符[Phase]3个字符[Init b][Init c]5个字符[Init b][Init c][Phase]这里 包含一个字符。6位最低有效比特定义‘b’,6比特的初始序列(initialiser)。比特7被忽略,它可以具有任何值。
包含两个字符。每个字符的6位最低有效比特一起定义‘c’,12比特的初始序列。两个字符的第一个包含6位最高有效比特,第二个包含最低有效比特。两个字符的比特7被忽略,它可以具有任何值。
包含两个字符。每个字符的6位最低有效比特一起定义一个0和4095之间的12比特数。两个字符的第一个包含6位最高有效比特,第二个包含最低有效比特。两个字符的比特7被忽略,它可以具有任何值。
这个命令需要一个分隔符,因为RACS的长度未知。
快速邀请控制序列FICS是邀请控制序列ICS和响应分配控制序列RACS的组合,它可以发送到单个寻呼机,也可以发送到一组寻呼机。寻呼机可以立即发送一条响应。
FICS具有以下格式<1Eh>’F’[Length]这里[Length]与ICS命令中的相同。
注意FICS等效于以下的ICS和RACS<1Eh>’I’<21h>[Ref]<30h>[Length]<1Eh>’T’<41h>[Ref]这里[Ref]是任意字符。它只限于确认响应而且不能用于实现逐次消除。
这条命令不需要分隔符,因为FICS的长度是已知的。
嵌入应答控制序列(EACS)用于使用户对消息给出应答。EACS只可以在与RACS相同的消息中发送而且只适用于该消息。
支持两种形式的嵌入应答。首先,实际应答消息嵌入在消息内发送。其次,规定预定的响应字典。在这种情况下,在消息中只能发送一个EACS。
这些形式必须单独使用。一条消息可能包含任一种形式的EACS,但是不能包含两种形式的EACS。
在第一种形式中,EACS具有如下格式<1Eh>’R’[Answer][Answer]是使用可打印字符的任意字串。不允许不在范围<20h>到<7Eh>(含)内的字符。
这条命令用随后的任何命令(例如另一个EACS,或EOC)的控制字符、或该消息的结束来分界。
消息中可以发送一个或多个这种形式的EACS。收到这种消息时,寻呼机将提示用户选择一个应答。也有附加的隐含EACS。它不是由寻呼系统发送的,但是如果需要的话可以由用户作为响应来选择。即“None of these”(这些都不是)例如一条消息可以是Can you meet me at McDonalds tonight?(今晚你能在麦当劳见我吗?)<1Eh>R6pm<1Eh>R7pm<1Eh>R8pm<1Eh>Rno<1Eh>RI will callyou later(我稍后将呼你)。
收到这种消息时,寻呼机将提示用户从中选择一个应答6pm7pm8pmNo(不)I will call you later(我稍后将呼你)None of these(这些都不是)用第二种形式,可以使用预先存储在寻呼机中的已存应答。只有一个EACS可以用如下格式在消息中发送<1Eh>’rx’这里x是‘0’和‘9’、‘A’和‘F’(含)之间单个的十六进制数字。
这可识别寻呼机中已存的16个应答字典中的一个。注意,字典可以是多达256项的任意长度。已存应答字典是可选的,而且所需的数目是操作员定义的。
这种形式的命令不需要分隔符,因为长度是已知的。
存储缺省分配控制序列RDACS用于存储寻呼机所使用的缺省反馈掩模、初始序列、以及相位。它可以在个人消息和组消息中发送。这条命令去掉了PPFACS、PSACS和PPACS的影响。
RDACS可以在任何时候发送,但是必须在包含RACS的消息中发送。这使寻呼系统可以确定RDACS是否正确接收。
RDACS具有如下格式<1Eh>’D’而且没有参数。这条命令不需要分隔符,因为RDACS的长度是已知的。
命令结束(EOC)控制序列可以作为分隔符在任何消息中发送,以便在需要的时候标志控制序列的结束。注意任何其它控制序列或者消息的结束也标志一条控制序列的结束。
EOC具有如下格式<1h>’E’而且没有参数。
临时序列分配控制序列TSACS可以在个人消息和组消息中发送。TSACS只能在与不包含[Code]参数的、与RACS相同的消息中发送,并只适用于该消息的响应。
TSACS的格式如下<1Eh>’x’[Init b][Init c][Init b]包含一个字符。6位最低有效比特定义‘b’,6比特的初始序列。比特7被忽略,它可以具有任意值。
包含两个字符。每个字符的6位最低有效比特一起定义‘c’,12比特的初始序列。两个字符的第一个包含6位最高有效比特,第二个个包含最低有效比特。两个字符中的第7比特被忽略,它可以具有任意值。
注意如果TSACS作为组呼叫发送,则要临时调整序列和相位,如随后所描述的那样。
临时相位分配控制序列TPACS只能送到寻呼机的唯一RIC,不能作为组呼叫发送。它用于替换寻呼机使用的缺省相位。TPACS只能在不包含[Code]参数的、与RACS相同的消息中发送,并只适用于该消息的响应。
TPACS具有以下格式<IEh>’z’[Phase][Phase]包含两个字符。每个字符的6位最低有效比特一起定义0到4095之间的一个12比特数。两个字符中的第一个包含6位最高有效比特,第二个包含最低有效比特。两个字符中的第7比特被忽略并且可以具有任意值。
寻呼机所使用的序列相位是[Phase]。这个参数的使用将随后结合表2来描述。
这个命令不需要分隔符,因为TPACS的长度是已知的。
发送允许/禁止命令序列(TEICS)可以被发送,以便禁止或允许寻呼机的发送。TEICS的格式如下<1Eh>’A’禁止<1Eh>’a’允许这个命令改变寻呼机的发送参数。如果允许,寻呼机就可以发送。如果禁止,寻呼机就不能发送,而且只能作为单向寻呼机。
这个命令不需要分隔符,因为TEICS的长度是已知的。
永久P.N.系列分配控制序列(PPFACS)只能发送到寻呼机的唯一RIC,不能作为组呼叫发送。它用于替换序列发生器使用的缺省XOR反馈掩模。
PPFACS只能在不包含[Code]参数的、与RACS相同的消息中发送,并用于该消息以及所有随后消息的响应。
寻呼系统中的所有寻呼机将使用相同的系列。这个命令必须发送到使用不同缺省系列的漫游寻呼机。
PPFACS的格式如下<1Eh>’P’[Mask ha][Mask hb][Mask hc][Mask ha]包含两个字符。每个字符的6位最低有效比特一起定义‘ha’,12比特反馈掩模108(见图8)。两个字符中的第一个包含6位最高有效比特,第二个包含最低有效比特。两个字符中的第7比特被忽略而且可以具有任意值。
包含一个字符。6位最低有效比特定义‘hb’,6比特反馈掩模112(见图8)。比特7被忽略而且可以具有任意值。
包含两个字符。每个字符的6位最低有效比特一起定义‘hc’,12比特反馈掩模110(见图8)。两个字符中的第一个包含6位最高有效比特,第二个包含最低有效比特。两个字符中的第7比特被忽略而且可以具有任意值。
这个命令不需要分隔符,因为PPFACS的长度是已知的。
临时P.N.系列分配控制序列TPFACS只能发送到寻呼机的唯一RIC,不能作为组呼叫发送。它用于替代序列发生器使用的缺省XOR反馈掩模。TPFACS只能在不包含[Code]参数的、与RACS相同的消息中发送,并只用于该消息的响应。
TPFACS的格式如下<1Eh>’Q’[Mask ha][Mask hb][Mask hc]这里的参数与上面对PPFACS的描述相同。这个命令不需要分隔符,因为TPFACS的长度是已知的。
永久序列分配控制序列PSACS只能发送到寻呼机的唯一RIC,不能作为组呼叫发送。它用于替代寻呼机使用的缺省序列寄存器。PSACS只能在不包含[Code]参数的、与RACS相同的消息中发送,并用于该消息以及所有随后消息的响应。
PSACS的格式如下<1Eh>’W’[Init b][Init c]这里的参数与上面对TSACS的描述相同。
这个命令不需要分隔符,因为PSACS的长度是已知的。
永久相位分配控制序列PPACS只能发送到寻呼机的唯一RIC,不能作为组呼叫发送。它用于替代寻呼机使用的缺省相位。PPACS只能在不包含[Code]参数的、与RACS相同的消息中发送,并用于该消息以及所有随后消息的响应。
PPACS具有以下格式1Eh>’Y’[Phase][Phase]包含两个字符。每个字符的6位最低有效比特一起定义0到4095之间的一个12比特数。两个字符中的第一个包含6位最高有效比特,第二个包含最低有效比特。两个字符中的第7比特被忽略并且可以具有任意值。
这个命令不需要分隔符,因为PPACS的长度是已知的。
相位阶梯定义序列PSDCS定义允许的码之间的相位阶梯。它一般用于对漫游寻呼机重编程。
PSDCS的格式如下<1Eh>’S’[Phase Step]这里[Phase Step]包含一个具有任意值的字符。6位最低有效比特定义寻呼机使用的相位阶梯。比特7被忽略,它可以具有任意值。
这个命令不需要分隔符,因为PSDCS的长度是已知的。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发送一个控制字符,它作为消息一部分中的一个字符显示给用户。在这种情况下,操作员要定义一个换码控制字符。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双向寻呼机不使用音频呼叫。相反地,使用单地址码字的寻呼呼叫将被解释为对寻呼机发送的确认。它们是对邀请控制序列ICS中使用REC参数的替代。
对于POCSAG寻呼机,地址码字中使用的功能比特(即比特20和21)标识寻呼机所响应的ICS。功能比特匹配ICS[RefICS]参数中的两位最低有效比特。
这种呼叫的使用是可选的。
现在将描述前面已描述的命令序列在寻呼系统中的使用以及寻呼机应该如何响应命令序列以实现双向寻呼。
下面提供寻呼机可以发送的两类传输ⅰ)请求的这是由于一条消息而希望寻呼机进行的传输。
ⅱ)非请求的这是寻呼机进行的未预期的传输--例如,当注册漫游时,或当用户请求信息时。
寻呼机只能在收到邀请控制序列ICS或快速邀请控制序列FICS之后才能发送响应。控制序列中的参数用于确定是否允许以及允许何种类型的响应。除了当邀请非请求的响应时,ICS都要与RACS结合使用。FICS被独立使用。
寻呼机可以响应一条消息发送几个码中的一个。不同码的含义随后定义。
应答返回码为三类之一ⅰ)缺省这些已经结合图8和9的描述定义了。
ⅱ)永久有时可以指示寻呼机使用不同的应答返回码来响应消息。这种指示一般是给漫游寻呼机的。RDACS使寻呼机恢复使用缺省码。
ⅲ)临时消息可以包括只由寻呼机用于该消息的应答返回码。随后对消息的响应都使用缺省或者永久码。
操作员可以使用两种基本策略之一
1)邀请寻呼机立即对消息响应。这通过在同一消息中发送ICS和RACS或者通过发送FICS来实现。一般只有几个寻呼机会同时发送响应。
2)邀请寻呼机一起响应。这通过在单个消息中发送RACS然后通过发送作为组呼叫的ICS来实现。如果使用相同频率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传输,就需要这种技术。
共有218种序列可供寻呼机用于发送对消息的响应。根据相位阶梯,每个序列可提供多达512个码。这意味着多达227个码可供使用。
这些码可用于两种目的之一作为各个寻呼机保留码,或者作为通用的空闲码。
常数[N]和参数[Phase Step](如以前结合码产生所描述的)提供了多种选择。对于8和16的相位阶梯值,这些在表2中表示。
表2相位及序列

以前定义的命令序列使码(序列和相位)按消息逐一分配。提供三种策略1)永远不使用序列或相位重分配而且没有空闲序列。这个策略意味着一次只有一个双向消息可以发送到寻呼机。
2)只使用相位重分配。在这种情况下,一组多个寻呼机可以共享它们给定序列的相位。例如如果[N]为4而且[Phase Step]为8,则16个寻呼机可以共享同一序列的所有256种相位。
3)总是使用序列和相位重分配。在这种情况下[N]应该设置为较高的数而且应该总是对消息使用空闲序列。
可以使用各种混合。注意如果支持漫游,漫游寻呼机必须使它们的[Phase Step]参数重编程。
寻呼机可以发送各具有不同含义的多个序列中的一个。为了限制基站处理,通过适当使用ICS和RACS中的[Type]参数,ICS可以将寻呼机的发送限制到一个子集。
由寻呼网络控制器请求的传输包括ACK确认。它通知寻呼网络控制器消息已正确接收。
DISP显示。它通知寻呼网络控制器消息已正确接收而且已显示给用户。
ANR应答准备好。它通知寻呼网络控制器对消息的用户应答准备好了。
FLG任意应答准备好。它通知寻呼网络控制器对任意消息的用户应答准备好了。
ANSn对消息的实际应答,这里n是一个数字。
未请求的传输包括REG注册。
DAT数据,这里使用较高的上行链路数据率。
寻呼机使用的伪随机数据序列已经在上面结合图8和9的描述做了定义。但是通过接收表1中定义的命令可以将其改变。
寻呼机将使用应答返回相位如下Phase-ACK或REG消息确认或注册Phase+Phase Step -DISP消息显示Phase+2×Phase Step -ANR或FLG应答准备好Phase+3×Phase Step -ANSO ‘None of These’(这些都不是)Phase+4×Phase Step -ANS1用户应答1Phase+5×Phase Step -ANS2用户应答2Phase+(N-3)×Phase Step -ANSN用户应答N这里寻呼机缺省的相位和相位阶梯如前面所定义。相位阶梯可以由表1中定义的命令来改变。提供如下限制REG和FLG响应不能在临时序列或相位上发送。
如果一个以上需要响应的消息发送到寻呼机,应该使用RACS[Code]参数,或TSACS及TPACS。
如果寻呼机具有为一个以上消息准备的响应,应该给出对最旧消息的响应。除非发送分段消息并使用其它规则。
必须用以下规则来确定一条响应是否允许由寻呼机来发送。参考ICS、RACS以及FICS。如果将使用逐次消除,那么也使用后面结合逐次消除的讨论所定义的规则。
只有适用如下条件,才能发送对消息的确认响应ACK所有如下情况之一RACS[Type]参数允许确认。
ICS[Type]参数允许确认。
RACS[RefRACS]和ICS[RefICS]参数相同。
ICS是RACS之后收到的第一个ICS。
或者发送FICS。
另外适用如下情况消息已经接收而且纠正了所有错误。
消息的寿命小于一天。
只有适用所有以下条件,才能发送消息的DISP响应消息已经显示给用户。注意这是与寻呼机有关的功能。
RACS[Type]参数允许显示响应。
ICS[Type]参数允许显示响应。
RACS[Time]参数大于ICS[Time]参数。
消息寿命小于16天。
如果消息的前一个DISP传输已经发送而且没有确认。
不再对消息进行[R]DISP之外的传输。
这里[R]由操作员定义。例如,如果R是3,那么只能对消息进行3次DISP传输,不计算由于逐次消除进行的重发。
ANR、FLG以及ANSn响应用于将用户应答传递给消息。它们的使用如下ANR用户应答准备好进行发送。这种响应使操作员能在搜索应答之前确定应答是否准备好,降低了处理负担。
FLG如果一个以上消息发送到具有应答的寻呼机,才能使用这个响应。它表示对任一未完成消息的应答已准备好。
ANSn这是对消息的实际应答。
这使得可以使用三种策略之一1)请求ANR响应,然后请求ANSn响应。当预计响应数目较多时应该这样使用。
2)请求FLG响应,然后请求ANSn响应。
3)只请求ANSn响应。这在预计的响应数目不高时使用。
只有提供所有如下条件,才发送消息的ANR响应用户具有对消息的应答。注意这是与寻呼机有关的功能。
RACS[Type]参数允许用户应答响应。
ICS[Type]参数允许特殊用户应答准备好响应。
RACS[Time]参数大于ICS[Time]参数。
消息寿命小于16天。
对消息不再进行[R]ANR以外的传输。只有提供所有以下条件,才能发送FLG响应用户具有对任意消息的应答。注意这是与寻呼机有关的功能。
RACS[Type]参数允许用户应答响应。
ICS[Type]参数允许通用用户应答准备好响应。
RACS[Time]参数大于ICS[Time]参数。
消息寿命小于16天。
对消息不再进行[R]FLG以外的传输。只有提供所有以下条件,才能对消息发送ANSn响应用户已经选择对消息的应答。注意这是与寻呼机有关的功能。
RACS[Type]参数允许用户应答响应。
ICS[Type]参数允许用户响应。
RACS[Time]参数大于ICS[Time]参数。
消息寿命小于16天。
对消息不再进行[R]ANSn以外的传输。这里[R]与DISP响应的相同。
只有适用如下条件,才发送注册响应REG必须发送REG命令。(这是与应用有关的。)
ICS[Type]参数表示未请求的响应(比特5被清除)。
ICS[Type]参数中定义的URN小于或等于18(<52h>)。
寻呼机为注册使用的应答返回码是结合图8和9的描述所描述的缺省码、或者是通过表1中命令所修改的永久码。这个码字还可修改如下URN定义了将分别应用到序列发生器(图8)的b和c移位寄存器118和116的掩模。掩模将与这些移位寄存器中的值和移位寄存器118和116中存储的结果进行与操作。<

寻呼机使用的相位保持不变。注意如果URN为0,那么序列也保持不变。
URN的使用使操作员能够反复地识别希望注册的寻呼机。这防止基站必需寻找几千个应答返回码。
双向通信不限于个人呼叫。对于到成组寻呼机的双向呼叫,提供两种技术1)使用缺省或永久码,2)使用临时码。
使用缺省码或永久码的组呼叫是发送组双向消息最简单的机制。适用如下情况组呼叫在其它寻呼机共享的公共RIC上接收。
临时码不在消息中规定。
寻呼机按照对个人呼叫相同的方式响应组双向呼叫。
寻呼机不必知道组RIC和个人RIC之间的区别,而且每个寻呼机都以本身的唯一码来响应。
注意这种技术有两个限制ⅰ)一次只能发送一个这样的双向呼叫。
ⅱ)提供给应答的码数目是受限的。
使用临时码的组呼叫是发送组呼叫的较复杂的机制,但是它克服了使用缺省或永久码时的局限。适用如下情况每个寻呼机必须有一个允许组呼叫ID的公共RIC,而且每个寻呼机必须有唯一的子地址[2]。组呼叫定义为至少使用一个通配字符的那些呼叫。
所有组呼叫将包括临时序列以及相位,或者使用RACS的[Code]参数,或者使用TSACS以及TPACS命令。
寻呼机使用的相位为{[Phase Step]×[CN]×[Sub-address+Phase]}MOD 212寻呼机使用的序列为([Init b][Init c]+([Phase Step]×[CN]×[sub-address+Phase])DIV212)MOD 218这里[Phase Step]如前面所描述,而且[Init b][Init c]和[Phase]如RACS的[Code]参数所定义,或者如TSACS和TPACS中的定义。
定义了对消息可能响应的数目,可以计算如下如果RACS[Type]参数允许ACKs,rack=1,或者rack=0。
如果RACS[Type]参数允许DISPs,rdisp=1,或者rdisp=0。
如果RAGS[Type]参数允许ANRs,ranr=1,或者ranr=0。
如果ranr=1;如果使用已存字典,rans=256,或者rans=1+可能的应答数。
如果ranr=0;rans=0CN=rack+rdisp+ranr+rans如果接收机站址很可能遭受到与CDMA传输有关的近远问题,逐次消除就特别适用。如果在具有很多接收机站址的分布式寻呼系统中这个问题被认为不太严重,那么这个技术是可选的。
如果不使用逐次消除,ICS[Slot]参数总是0。
逐次消除实现如下几个ICS作为一个系列发送。
所有寻呼机响应第一个ICS。
然后发送包括[REC]参数的第二个ICS。通知寻呼机它们的响应是否已收到。
只有响应没有收到的寻呼机才响应第二个ICS重发。
可以发送第三以及随后的ICS,其每个都包含[REC]参数。
一般,[Length]参数对第一个ICS设置为较低值,并在系列中随后的ICS中增加。
在应答返回系列结尾,可能有一些寻呼机的响应仍然没有被寻呼系统检测到。在这种情况下,寻呼系统可以重发原始消息。操作者可以规定消息应该发送的最大次数。
为了防止寻呼机在不同系列中混淆,ICS中的[RefICS]和[Slot]参数被使用如下[RefIGS]参数在每个系列中相同,在下一个系列中递增一。如果[RefICS]达到&lt;7Fh&gt;,就复位到&lt;20h&gt;。
系列中第一个ICS的Slot参数为0,对系列中每个ICS递增一。仅当[RefICS]参数递增时它才复位为0。
仅当[Slot]非0时,[REC]参数才出现。
例如,一个系列可能是&lt;7Eh&gt;&lt;30h&gt;,&lt;7Eh&gt;&lt;31h&gt;,&lt;7Eh&gt;&lt;32h&gt;,&lt;7Eh&gt;&lt;33h&gt;
下一个系列将是&lt;20h&gt;&lt;30h&gt;,&lt;20h&gt;&lt;31h&gt;,&lt;20h&gt;&lt;32h&gt;,&lt;20h&gt;&lt;33h&gt;
下一个&lt;21h&gt;&lt;30h&gt;,&lt;21h&gt;&lt;31h&gt;,&lt;21h&gt;&lt;32h&gt;,&lt;21h&gt;&lt;33h&gt;
等等。
ICS[REC]参数与RACS[ARB]参数结合使用,而且它们被用于实现逐次消除。
在逐次消除系列的前一个ICS中进行传输的寻呼机用它来确定它们的传输是否接收到。它包含可变的比特数,用以识别已收到响应的寻呼机,这里一个比特标识一个寻呼机。
寻呼机这样来确定它们关联于哪一个比特对于到单个寻呼机的呼叫,比特号唯一地从RACS中的[ARB]参数定义,从0开始计算。(例如当[ARB]是5时,对应于第6比特)。
对于到成组寻呼机的呼叫,比特号是group+n1n2中的寻呼机号,在RACS中的[ARB]参数中被定义。
提供如下规则如果该比特设置为1,那么寻呼机需要发送响应。
如果该比特设置为0,那么收到前一个响应,不需要重发。
如果ICS[Slot]参数为0,(没有[REC]参数),那么寻呼机需要发送一个响应。
ICS[REC]参数可以较早结束并包含比预计较少的比特。从[REC]截取的比特假设值为0。
值可以有时间限制。这使它可以重用于其它寻呼机的随后传输。如果时间限制被设置(RACS[TimeARB]参数存在),那么逐次消除只能使用到规定的时间。
注意如果时间限制没有规定,[ARB]值提供给所有逐次消除序列,用于对消息的响应。
现在将给出并于控制序列和寻呼机响应如何使用的描述。
为了有利于理解各种用途,将不考虑逐次消除。
图12是表示发送邀请控制序列ICS的寻呼系统PS的定时图,消息被发送确认ACK的单个寻呼机PG所接收。
如果没有收到ACK,寻呼系统可以继续重复该消息,如按照操作员所确定的那样。
当消息显示给用户,出现了寻呼系统要被告知的情况。示于图2。在一些情况下,寻呼机可以进行ACK和DISP响应(例如当寻呼机用户没有立即看到消息时)。在其他情况下,只有DISP响应就足够了。
如图13所示,寻呼机PG响应包括ICS的消息而发送一个ACK。寻呼系统PS通过发送“Request for DISP”消息来请求被告知何时消息已经显示给用户,对其必须重复发送。一旦用户已经阅读了消息;寻呼机就发送DISP。
注意“Request for DISP”意味着发送了ICS,其中[Type]参数的比特1和5被设置。ICS可以在个人或组消息中发送。
在消息需要应答的情况下,ANR、FLG以及ANSn响应用于传递用户对消息的应答。
这允许使用三种策略之一1)请求ANR响应,然后请求ANSn响应。
2)请求FLG响应,然后请求ANSn响应。
3)只请求ANSn响应。
为了最小化寻呼网络控制器PNC中的处理,用户对消息的应答在两个响应中给出。在第一响应中,寻呼机发送‘ANR’,它对PNC表示提供了应答。然后PNC向寻呼机发送另一个ICS,请求应答。寻呼机发送对该消息的用户应答作为响应。
然后PNC必须搜索对该消息所有可能的应答。
寻呼系统PS和寻呼机PG之间的信令序列示于图13。
简单地说,寻呼系统向寻呼机发送一条消息,其中包括RACS和ICS。寻呼机通过发送ACK确认其接收。寻呼系统通过发送ANR请求一个应答,并在用户阅读该消息并给出应答的这段时间之间重复发送。发送了应答ANR,并且为了响应对其的接收,寻呼系统发送对ANSn的请求,并由寻呼机对其进行响应。
注意“Request for ANR”意味着发送了ICS,其中[Type]参数的比特2和5被设置。“Request for ANSn”意味着发送了ICS,其中[Type]参数的比特4和5被设置。
另一种最小化寻呼网络控制器PNC处理的方法是要求寻呼机当发送它的第一个响应时应发送一个‘FLG’,以便向寻呼网络控制器表示提供了对任一消息的应答。然后,基站对寻呼机发送另一个ICS以请求该应答。寻呼机发送对该消息的用户应答作为响应。在图5中对此做了显示,它在很多方面类似于图14,不同之处是寻呼系统不发送“Request for ANR”而和寻呼机不发送“ANR”,而是寻呼系统发送“Request for FLG”、寻呼机发送“FLG”。
然后基站必须对所有以前消息搜索所有可能的应答。
注意“Request for FLG”意味着发送了ICS,其中[Type]参数的比特2和5被设置。“Request for ANSn”意味着发送了ICS,其中[Type]参数的比特4和5被设置。
如果来自寻呼机的响应数很少,寻呼网络控制器可以直接请求应答,而不是如图14和15所示的在ICS中发送ANR或FLG请求。相反,寻呼系统发送“Request for ANSn”,寻呼机通过发送ANSn来响应它。
注意“Request for ANSn”意味着发送了ICS,其中[Type]参数的比特4和5被设置。
基站必须对所有以前消息搜索来自所有寻呼机的所有可能的应答。
注册使寻呼机注册到寻呼系统。这可以有两种用法,第一种是告知寻呼系统寻呼机的位置。第二种是使得可以请求业务。以如下业务为例通过设置标志比特的注册呼叫,用户可请求业务。这个请求可以在对发送全局ICS的寻呼系统的响应中发送,请求非请求的响应。
对寻呼机的消息包括描述可提供业务的EACS。
用户选择响应(例如,业务新闻)对寻呼机提供信息的消息以一系列分段的形式发送长消息可以使用自动重请求ARQ协议。例如可以使用一个ACK来确认对几个分段的接收。发送双向分段消息的规则如下ⅰ.除最后一段外所有分段以单向或双向消息发送。最后一段必须是双向消息。
ⅱ.双向分段的确认应解释为这意味着到此为止的所有分段、包括该段在内都成功接收。
ⅲ.除了最后的双向分段以外的所有分段应只使用ACK响应。最后一段使用ACK、DISP、ANR、FLG以及ANSn响应,这适于整个的消息。
ⅳ.对于带嵌入应答的分段消息,应答的编号以及允许用户选择一个响应只在所有分段成功接收而且消息重建之后才能被允许。
操作员可以使用这些规则实现几种ARQ方案,寻呼机不必了解使用了哪个协议。如下子部分描述了如何实现一些标准的ARQ方案。
在对整个消息请求一个ARQ的情况下,寻呼系统按照单向消息发送除最后一段以外的所有分段。最后一段的成功确认意味着所有其它的分段都成功接收。
如果没有确认该消息,那么整个消息必须重发。但是注意寻呼机从不同传输的各分段中重建消息应该是可能的。尽管方案的效率不高,但这是很简单的,其主要目的是降低对其它用户的系统消息延时。
另一种方法称为停等(stop and wait)协议,其每个分段都作为双向消息发送。发送下一个分段之前,寻呼系统要等待成功的确认。
在另一种方法中,每个分段作为双向消息发送,而不必等待对前一段的成功确认。每个分段需要不同的应答返回码。如果提示后寻呼机没有确认最近的一个分段,系统将重发被确认分段之后的所有分段。
在另一种方法中,每个分段作为双向消息发送,而不必等待对前一段的成功确认。每个分段需要不同的应答返回码。如果提示后寻呼机没有确认最近的一个分段,系统将只重发被确认分段之后的一个分段。
可以使用这些不同方法的组合。例如,停等协议可以和单个ARQ结合,在此每第N个分段是双向消息。
从本揭示的阅读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然可以理解其它各种修改。这些修改可能包括消息传输系统或其部件的设计、制造以及使用中已知的其它特性,可以使用这些特性取代或附加上这里已经描述的特性。
工业应用双向消息传输系统,例如应答返回寻呼系统。
权利要求
1.一种对消息传输系统进行操作的方法,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在下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主站、以及多个在上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从站,每个从站具有自己的地址,该地址作为下行链路消息的一部分发送,其特征在于上行链路传输包括伪随机数据序列,从站至少根据分配给从站的地址及/或消息中包含的信息来使用该伪随机数据序列。
2.一种消息传输系统,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用于在下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装置的主站、以及多个具有用于在上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装置的从站,每个从站具有自己的地址,该地址作为下行链路消息的一部分发送,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站中的所述装置产生对消息的响应,所述响应包括伪随机数据序列,该伪随机数据序列由从站在任意时刻至少根据分配给从站的地址及/或消息中包含的信息来产生。
3.权利要求2中要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站中的所述装置还基于响应类型的性质来选择伪随机数据序列。
4.权利要求2或3中要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站对多个所述从站发送组消息,而且在所寻址的从站中的所述装置产生唯一的伪随机数据序列作为响应。
5.权利要求2、3或4中要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从站具有用于存储多个接收消息的存储装置,以及用于对所述多个消息中每一个产生唯一响应的装置。
6.权利要求2到5任意一个中要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站具有用于将长数据消息进行分段的装置,而且接收所述分段的从站至少在收到最后一段之后发送一个伪随机数据序列。
7.权利要求6中要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从站响应于成功收到的每个分段而发送伪随机数据序列。
8.权利要求2到6任意一个中要求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主站具有用于邀请所述从站发送它们的响应的装置,所述装置重复该邀请,并且通过这样做来确认那些成功收到的响应接收,而且那些收到对它们的响应的确认的所述从站禁止对重复邀请的响应。
9.用于消息传输系统的一种从站,该系统中至少一个主站在下行链路上对被寻址的从站发送消息,从站具有用于在上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站中的所述装置响应收到的消息来产生伪随机数据序列,该伪随机数据序列在任意时刻至少根据分配给从站的地址及/或消息中包含的信息来产生。
10.权利要求9中要求的从站,其特征在于响应于主站来发送组消息,从站中的所述装置产生唯一的伪随机数据序列作为响应。
11.权利要求9或10中要求的从站,其特征在于,具有用于存储多个接收消息的存储装置,而且所述装置对所述多个消息中的每一个产生唯一的响应。
12.权利要求9到11任意一个中要求的从站,其特征在于响应于对分段长数据消息的接收,从站至少在收到最后一段之后发送一个伪随机数据序列。
13.消息传输系统中使用的一种主站,该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具有用于在下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装置的主站,以及多个具有用于在上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装置的从站,所述上行链路传输包括伪随机数据序列,其特征在于主站具有用于接收消息、对消息编码、附加从站地址、以及将多个消息组合成在下行链路上进行传输的消息流的装置,主站还包括用于接收上行链路传输、对收到的上行链路传输解码、确认已成功接收的那些上行链路传输、并邀请那些没有收到确认的从站重复它们的上行链路传输的装置。
全文摘要
至少包括一个具有在下行链路上进行发送的装置的主站(10、14、16、22)和多个具有在上行链路上进行发送的装置的从站(18、20)的消息传输系统,每个从站具有自己的地址,该地址作为下行链路消息的一部分发送。每个从站具有以伪随机数据序列对消息产生响应的装置(100、102、104-图8没有表示),伪随机数据序列由从站在任意时候至少根据分配给从站的地址及/或消息中所含的信息来产生。
文档编号H04W84/02GK1215531SQ97193616
公开日1999年4月28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2月6日
发明者R·W·吉布森, P·M·雷尔夫, J·R·贝尔 申请人: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