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8128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通信终端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简易型手持电话、手持电话等的优良的通信终端设备。详细地说,本发明涉及这样的通信终端设备,即把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之相对应的位置信息予以组合,存储于存储装置中,将依次接收可用的公共基地台的控制信道而得到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多种组合的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相比较,获得构成基地台识别信息一致个数最多的组合的位置信息,由此可容易地识别设备主体的位置。
近年来,通信终端设备例如简易型手持电话在小型轻量化方面的进步使其携带变得容易。一般,不论简易型手持电话的携带者在何处通过与其手持电话打电话可以与该携带者进行通话。
但当携带者是不熟悉地理环境者例如幼儿、儿童等时,当给他们所携带的电话机打电话,即使和携带者通话,有时也难识别手持电话携带者在何处。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例如即使不与携带者通话也能识别携带者的所在处即装置主体位置的通信终端设备。
本发明的通信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之对应的位置信息的多种组合的存储装置;在顺次接收可用的公共基地台控制信道所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之中,获得与接收信号强度进入上一级预定数的前述控制信道有关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成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信息取得装置;将此信息取得装置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多种组合中的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相比较,而获得构成基地台识别信息一致个数最多的上述组合的位置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
存储装置中存储着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之对应的位置信息的多种组合。这种存储装置例如由IC卡等构成,也可设置成能相对终端设备主体自由装卸。此外,这种存储装置中也可接收与存储例如来自其他通信终端设备或业务中心等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之对应的位置信息的组合。
此外,存储装置中还设有作为存储上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之对应的位置信息的组合的位置输入操作方式的方式设定装置;以及用于输入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输入装置,作为位置输入操作方式,也可以将由信息取得装置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由位置信息输入装置输入的位置信息组成对,而存储于存储装置中。这时,当由信息取得装置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所定组合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一致时,将此情形显示于显示装置上,就能避免将同一信息重复地存储于存储装置中。
信息取得装置,通过搜索操作,即从顺次接收可用的公共基地台的控制信道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之中,获得接收信号强度进入上一级预定数的控制信道有关基地台识别信息组成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获得这种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操作例如每隔一定时间执行,或是在接收的数据发生劣化时执行,再在特定电话号码的对方来话时执行。当接收数据发生劣化时,为获得能建立同步的控制信道虽有必要进行搜索操作,但这种搜索操作可兼用作为获得上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搜索操作。
在信息处理装置中,将由上述信息取得装置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多种组合中的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相比较,获得构成基地台识别信息一致个数最多的上述组合的位置信息。此位置信息成为示明终端设备主体位置的信息。将此位置信息所示位置通知报告装置例如字符或图像的显示部或声音输出部,使手持电话携带者能容易识别自己在何处。此外,通过将此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对方也容易识别手持电话携带者的所在处。当此位置信息是字符串数据时,例如可用DTMF信号传送。
这时,与一致个数相对应,将示明此位置信息精度的数据附加到位置信息中而发送给对方时,对方能识别此位置信息的精度。作为显示精度的数据,例如在一致个数少的情形,则成为“接近…”、“…附近”等的字符信息。此外,把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多种组合中各个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由信息取得装置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各自根据上述接收信号强度分成多个组,将信息取得装置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多种组合中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每个这样的组比较,获得一致个数,由此能获得精度更高的位置信息。
位置信息的发送是对应于发送侧(监控侧)对位置信息的要求按下述时间进行。例如在主叫用户来话时,当此来话的主叫用户的电话号码是特定的号码时,则在自动应答之后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又例如来话时在由对方将特定信息通知码发送出时,于自动应答后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信息通知码例如配送给终接子地址。再例如在通话状态中,当由对方用DTMF信号送出位置信息要求时,即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
在此配备有将位置信息发送给上述对方的位置探测方式的方式设定装置,位置信息发送装置当只是由方式设定装置设定于位置探测方式中时也可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这样,通过终端设备本身的设定,就可避免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此外,当存储装置中只存储着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之对应的位置信息的组合时,此方式设定装置也可设定于位置探测方式中。由此,位置探测方式的设定能够避免空耗的设定。
另外,信息取得装置当由特定电话号码的对方来话时,也可执行能获得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操作,然后,位置信息发送装置即号码特定电话号码的对方,而将信息处理装置获得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这时由于需要通过搜索操作来获得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为了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就需要号码对方。
再有,也可选择位置信息的数据的种类。例如可从字符串数据、声音数据、图像数据等进行选择。这时由对方(监控方)指定通知方法,根据此指定来选择所发送的位置信息数据的种类。这样,对方就能以所希望的数据种类获得位置信息。例如当对方是一般的电话机时,即指定声音数据或字符串数据,对方是传真机时即指定图像数据,而当对方是个人计算机(调制解调器)时,则可以一并指定字符串数据、声音数据与图像数据。
此外,也可将隔一定时间自动取得的或是根据对方(监控方)的位置信息要求时取得的位置信息与此时的时刻组成对,而将这种对作为履历信息保持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在有位置信息要求时,将此履历信息发送给对方(监控方)。由此,对方就能容易地获知被监控方的移动履历。再有,这种履历信息也可由从被监控方接收位置信息的对方保持。


图1是示明作为本发明最佳实施形式的简易型手持电话结构的框图。
图2示明逻辑控制信道(LCCH)的结构。
图3示明BCCH的结构。
图4示明SCCH的结构。
图5示明PCH的结构。
图6示明排队接收状态下PCH的间歇式接收的操作。
图7示明通话时通信用物理时间段的结构。
图8是说明位置输入操作方式中控制作业的流程图。
图9例示位置探测的开/关选择时的显示。
图10A与10B例示信息通知码输入时的显示。
图11是说明作为实施形式的简易型手持电话操作的流程图(1/2)。
图12是说明作为实施形式的简易型手持电话操作的流程图(2/2)。
图13示明号码起始信息一部分的结构。
图14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1/2)。
图15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2/2)。
图16是说明位置输入操作方式另外的控制操作的流程图。
图17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
图18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
图19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1/2)。
图20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2/2)。
图21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1/2)。
图22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2/2)。
图23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1/2)。
图24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2/2)。
图25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1/2)。
图26是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另外操作的流程图(2/2)。
图27A与27B例示履历信息的存储状态。
图28是示明发送方(监控方)电话机操作的流程图。
图29是示明发送方(监控方)电话机另外操作的流程图。
图1示明作为实施形式的简易型手持电话100。此手持电话100具有微机的结构,包括用于控制系统全体的控制部101;收发用天线102;无线部103,它在把天线102捕获的预定频率的接收信号下变频而获得π/4相移PSK(四相移相键控)信号的同时,对由后述的数字调制解调部输出的π/4相移QPSK信号作上变频而获得预定频率的发送信号;数字调制解调部104,它对无线部103输出的π/4相移QPSK信号进行解调处理获得接收数据的同时,对后述TDMA(时分多址联接)处理部输出的发送数据进行调制处理,而获得π/4QPSK信号。
手持电话100还有TDMA处理部105,它根据数字调制解调部104输出的接收数据(多个时间段的时分复用数据),选择预先设定的下行时间段的数据,分离控制数据与压缩声音数据,并且将后述的声音编码器输出的压缩声音数据和控制部101输出的控制数据复用于预先设定的上行时间段中。
手持电话100还包括声音编码部106,它相对于TDMA处理部105输出的压缩声音数据进行译码处理(包括纠错处理)获得接收的声音信号,相对于发送的声音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处理(包括纠错码的附加处理)而获得压缩声音数据;低频放大器107,它将上述声音编码部106输出的接收声音信号放大;扬声器108,它用作为将上述放大器107的输出声音信号得到的声音加以输出的受话器;DTMF解调器109,它在声音编码部106输出的接收声音信号为DTMF信号时,解调此DTMF信号而得到4位(一个四位字节)的DTMF信号码。此时,由DTMF解调器109得到的DTMF信号码供给控制部101。
此手持电话100还具有作为送话器的传声器111、将此传声器111输出的声音信号放大的低频放大器112、将控制部101供给的DTMF信号码变换为DTMF信号的DTMF调制器113、将放大器112的输出声音信号或DTMF调制器113的输出DTMF信号有选择的取出而作为发送声音信号供给声音编码部106的转换开关114。
此时,在转换开关114的a方固定端子上连接着放大器112的输出端,而其b方的固定端子上则连接着DTMF调制器113的输出端。转换开关114由控制部101控制,在发送DTMF信号时与b方连接,而在进行其他通话等时与a方连接。
手持电话100还具有用户进行各种键操作的操作部115、液晶显示器等构成的显示部116、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来话时通过控制部101的控制输出号码音的号码音输出部118。上述操作部115、显示部116、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以及号码音输出部118分别与控制部101连接。
操作部115中配备有指令号码等,用于来话时应答的通话键、用于结束通话时的终话键、用于输入电话号码的0~9数字键、用于检索电话帐数据的键、用于转换位置输入操作方式的键等。显示部116中除显示系统状态外,还显示有通过电话帐单数据的检索所选择的电话帐单数据以及由0~9数字键输入的电话号码等。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中除存储电话帐单数据等,还存储有在位置输入操作方式下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之对应的位置信息的组合以及履历信息等。
控制部101配备有ROM,其中写入有前面未述及的微机操作程序以及用来将DTMF信号码变换为字符码的变换格式等;RAM,它用于暂时存储由DTMF解调器109获得的DTMF信号码等。
下面说明图1所示简易型手持电话100的作业。电源开通时,由于与控制信道处于异步状态,故在接收从基地台发送的控制信道时,进行与控制信道确立同步。这时进行顺次接收可用公共基地台的控制信道的搜索操作,选择接收信号强度(RSSI)在选择电平之上和最大的控制信道,建立与此控制信道的同步。然后在与进行同步确立的控制信道有关的基地台区域中,进行所谓的位置登录。位置登录结束之后,返回到进行同步确立的控制信道的接收状态,成为等待状态。
图2例示逻辑控制信道(LCCH)的结构。但这是把TDMA帧的第一时间段分配给逻辑控制信道(LCCH)的同时,由每隔n个TDMA帧的m个间歇发送时间段构成LCCH超级帧的例子。
基地台(CS)使用的时间段由下行(发送)的4个时间段和与之相连接的4个时间段构成5[mS]的TDMA帧。构成下行逻辑控制信道(LCCH)的时间段存在于每n个TDMA帧中。这就是说下行间歇发送周期为5×n[ms]。
指定所有的LCCH成分的时间段位置的下行逻辑控制信道(LCCH)的最小周期(5×n×m[ms])定义为LCCH备有帧。下行逻辑控制信道(LCCH)由报知信道(BCCH)、全呼信道(PCH)与个别信元用信道(SCCH)构成。BCCH于LCCH备有帧的起始时间段发送,通过此BCCH的发送,通知LCCH的起始位置。另一方面,上行逻辑控制信道(LCCH)的时间段位置,由BCCH的无线信道信息报告消息中的控制用载波结构信息要素从基地台(CS)通知移动台(PS)。
图3示明BCCH的结构。BCCH是用于从CS将控制信息通知PS的下行单向信道。通过此BCCH传送有关信道结构的信息、系统信息等。
BCCH由报头模式(PR(preamble pattern))、同步用独特码(UW)、信道类别码(CI)、发话识别码、数据(PCH)与循环校验码(CRC)构成。号码识别码(CS-ID)由商家识别码、全呼区号与附加ID构成。此外,数据(BCCH)由八位字节1~八位字节8构成。于是由八位字节的下位7位示明八位字节2~八位字节8构成的信息类别。
图4示明SCCH的结构。SCCH是CS与PS之间号码连接时传送必要信息的点-点双向信道。此SCCH将独立信息传送给各信元。
SCCH由报头模式(PR)、同步用独特码(UW)、信道类别码(CI)、发话识别码、来话识别码数据(SCCH)与循环校验码(CRC)构成。然后,SCCH(下行)中,发话识别符(CS-ID)由商家识别码、全呼区号与附加ID构成,来话识别码由PS号码码(PS-ID)构成。图中未示明,SCCH(上行)中,上述发话识别码成为来话识别码,而上述来话识别码成为发话识别码。此外,数据(SCCH)由八位字节1~八位字节5构成。然后,由八位字节1的下位7位示明八位字节2~八位字节5构成的信息类别。
PCH是从CS相对于PS用单一信元或多个信元构成的广范围区域(全呼区)将同一信息一并传送的点-多点下行单向信道。CS通过此PCH将有来话情形通知PS。如图2所示,LCCH超级帧中存在多个PCH(PCH1~PCHn)。
图5示明PCH的结构。PCH由报头模式(PR)、同步用独特码(UW)、信道类别码(CI)、发话识别码、数据与循环校验码(CRC)构成。然后,号码识别码由商家识别码、全呼区号与附加ID构成。此外,数据(PCH)由八位字节1~八位字节8构成。
此时,PCH由于只定义单一信息,没有显示信息类别的区域。于八位字节1的5~7位,表示没有号码,由BCD13位以下的PS序号的号码服务、16进制7位的PS序号的号码服务等的号码服务类别。然后由八位字节1~7表示PS呼号。进而由8位字节的8进行报知信道(BCCH)的接收指示。在后述间歇接收中发生变化时,PS根据此接收指示,接收BCCH。
此外,PS根据来话组呼号,识别由多个PCH(PCH1~PCHn)应接收的PCH。PS基于PS呼号和来自CS的BCCH的内容(nPCH、ngroup、控制用载波构成),由下式(1)算出来话组呼号。这里的nPCH为同一来话组数,ngroup为来话组分组系数。此外,使用两种频率(2LCCH),PCH来话组相互有关时,X=2,其他情形X=1。
来话组呼号=(PS呼号)MOD(nPCH×ngroup×X)+1…(1)如上所述,在位置登录结束之后,返回到控制信道的接收状态,成为等待状态。在这种等待状态下,手持电话(PS)10转换为只接收与算出的来话组呼号相对应的PCH的间歇接收。这时由于算出的来话组呼号相对应的PCH存在于每个LCCH超级帧中,故在既有的等待状态下,例如进行每隔1.2秒的间歇接收。
图6示明等待状态下PCH的间歇接收操作,与本身来话组呼号相对应的PCH是PCHa。首先,开始时进行控制信道的连续接收,接收BCCH。根据此BCCH中的信息,算出本身的来话组呼号,根据此来话组呼号,算出接收时刻,接收PCHa。这以后在一定的接收时刻,间歇地接收仅仅是PCHa。
现在说明进行通话时的操作。这时,例如通过操作部115的键操作,输入对方的电话号码,或在检索电话帐单数据后操作通话键,进行号码处理。具体地说,由控制部101将作为控制数据的电话号码等供给TDMA处理部105,经控制信道发送给基地台。由此,进行与对方的电路连接,成为可通话状态。
这里的通话虽然是使用通话信道进行,但在电路连接处理时则使用控制信道,由基地台将通话信道的通信频率与时间段位置数据作为控制数据发送,由TDMA处理部105供给于控制部101。控制部101根据通信频率数据控制无线部103,为了使收发频率与通话信道的通信频率一致,根据时间段位置数据设定由TDMA处理部105所选择的时间段。由此,便使用根据基地台通知的通话信道进行通话。
现参看图7说明通话时通信用物理时间段的结构。基地台(CS)使用的时间段由下行(发送)的4个时间段和与之相接的上行(接收)的4个时间段,构成5[ms]的TDMA帧。PS对于各TDMA帧由上行的设定时间段将数据发送给CS,将下行的设定时间段的数据作为接收数据。
此外,使用控制信道由基地台作为控制数据发送出号码数据,当此号码数据由TDMA处理部105供给控制部101而探测出来话时,就由控制部101控制号码声音输出部118而输出振铃音。
在这一号码操作处于进行状态下时,当操作通话键而有响应时,由控制部101将响应数据作为控制数据供给TDMA处理部105,经控制信道发送给基地台。由此成为与对方作电路连接而成为可通话状态。此时的通话也使用由基地台通知的通话信道进行。
在通话状态中,能由通话信道发送的压缩声音数据由TDMA处理部105输出。此压缩声音数据供给声音编码部106,进行译码处理后变换为模拟信号。然后,由声音编码部106输出的接收声音信号经放大器107供给扬声器108,此扬声器108输出由接收声音信号产生的声音。
由传声器111输出的发送声音信号经放大器112放大后,供给声音编码部106,变换为数字信号后,经压缩编码处理形成压缩声音数据。然后,由声音编码部106输出的压缩声音数据供给于TDMA处理部105,经通话信道发送给对方。
下面用图8的流程图说明通过用户对操作部115的键操作成为位置输入操作方式时的操作。
成为位置输入操作方式后,首先于步骤ST1,判定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用于存储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及与之对应的位置信息的字符串组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是否空缺,空缺时立即进入步骤ST2。
在没有空缺时,于步骤ST3,将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存储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之对应的字符串各组合中的字符串组合起的号码共同显示于显示部116中。在此情形下,当显示部116的显示范围狭窄时,则例如可通过滚动将各组合中的字符串按顺序反复显示。
然后于步骤ST4,用户通过对操作部115的操作,判定是否选择重写许可区,在步骤ST5判定步骤ST3中显示的字符串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例如30秒。这种情形下,当在步骤ST3中用户通过操作部115的操作输入了在显示部116显示的字符串中所附组合号码的其中一个时,即可判定已选择了重写许可区。在步骤ST4选择了重写许可区时,进到步骤ST2,而在步骤ST5判断为经过了预定时间时则进入步骤ST6,进行等待状态。
在步骤ST2,对可用的公共基地台的控制信道顺次进行接收的搜索操作。然后于步骤ST7,判定上述的控制信道是否已接收。在没有接收时,于步骤ST8作失败显示,然后进到步骤ST6,进入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在已接收时,于步骤ST9,把接收信号强度进入上一级预定数的控制信道有关的CS-ID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的存储区中。这时,当于步骤ST4选择了重写许可区时,即存储于此重写许可区中。
然后于步骤ST10,判定作为字符信息的字符串是否已输入;于步骤ST11,判定作为字符串的输入等待是否经过规定时间。这时,用户可通过操作部115的操作,将输入的字符串显示于显示部116中,而由用户确认加以确定。又当于步骤ST4已选择重写许可区时,最初存储于此重写许可区中组合内的字符串显示于显示部116中,以修正此字符串的形式进行字符串的输入。
当字符串未输入并经过了预定的时间时,于步骤ST12,使步骤ST9中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存储无效,然后进入步骤ST6,成为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有字符串输入时,于步骤ST13,将输入的字符串和于步骤ST9存储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组成对,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然后于步骤ST14,将位置输入的成功显示于显示部116上,然后进入步骤ST6进入等待状态。
这样,由于每次取位置输入操作方式时是进行按图8的流程图的操作,故当用户携带手持电话移动在多个移动位置取位置输入操作方式时,能够与将多个移动位置有关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字符串的组合顺次地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
此外,在图8的流程图中,在步骤ST14虽将位置输入成功于显示部116中显示,但也可通过声音将此位置输入成功通知用户。再有,图8的流程图说明中虽未提到下述事实,但在步骤ST9中,拟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域中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已存储的预定组合中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相一致时,可将与这种情形相对应的字符串共同显示于显示部116中,这样用户能选择是否进行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存储,或直接进入等待状态。于是能够避免同一信息重复地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
此外,当用户通过操作部115的操作而成为位置探测方式的开/关选择状态时,显示部116的显示例如便成为图9所示形式。在这种状态下,按“1”键时将位置探测方式设定为“开”,按“3”键时,将位置探测方式设定为“关”。如后所述,当位置探测方式设定为“开”的情形下,将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的数据传送给发送一方。再有,当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只存储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之对应的字符串的组合时,也可把位置探测方式设定为“开”。由此能够避免位置探测方式进行无用的“开”设定。
当用户通过操作部115的操作进入信息通知码的输入状态时,显示部116的显示例如成为图10A所示情形。在此状态下,用户操作操作部115输入信息通知码为如“现在您在何处”时,显示部116的显示如图10B所示,设定信息通知码。
再参看图11与图12的流程图说明简易型手持电话100的控制部101的控制操作。
首先于步骤ST21,进行顺次接收可用公共基地台的控制信号的搜索操作,于步骤ST22,将接收信号强度进入上一级预定数的控制信道有关的CS-ID,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存储于RAM120中。在此,当未接收上述控制信道时,则成为于RAM120中未存储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任何一个CS-ID的状态。
然后在步骤ST23,判定有无号码和来话等的事件;在步骤ST24,判定作为事件等待的规定时间例如15分钟已经过否。当此事件未经过预定时间时,则返回步骤ST21。具体地说,在不存在事件时,每隔预定的一段时间进行搜索操作,将接收信号强度进入上一级预定数的控制信道有关的CS-ID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存储于RAM120中。由此,RAM120中存储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每隔预定的一段时间更新。
于步骤ST23存在有事件时,在步骤ST25判定是否是与特定拨号者号码有关的来话。当不是与特定拨号者号码有关的来话时,进到步骤ST26以进行与该事件相对应的通作操作的控制。另一方面,如果是与特定的拨号者号码(电话号码)有关的来话时,则于步骤ST27判定位置探测方式是不是“开”。当位置探测方式未“开”时,进到步骤ST26,为进行对应于来话的通常操作而作控制。由此,通过手持电话100本身中的设定,能避免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
在步骤ST27,位置探测方式开通时,于步骤ST28(图12)判定来话时由基地台送来的号码设定信息的来话子地址,是否配置有与上述预设的信息通知码相一致的码。因此在号码起始信息中,如图13所示,包括主叫用户电话号码(发话号码)、附于此主叫用户电话号码上的发话子地址、主叫用户对方(来话方)的电话号码(来话号码)以及附随于此来话方电话号码上的来话方子地址。
于步骤ST28,当来话方子地址中配置有与信息通知码一致的码时,进到步骤ST29中。在步骤ST29,将步骤ST22中存储于RAM120内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域内所存储的多个组合的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比较,检查与此多个组合各个中的CS-ID一致的个数,以获得构成一致个数最多的组合的字符串。此字符串表明了手持电话100的位置,即手持电话100携带者(用户)的位置。
当RAM120中处于未存储有任何一个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CS-ID的状态时,一致的个数当然为零。在这种一致个数为零的情形下,与上述多个组合中有关的字符串不同,能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等获得“现在的位置未登录”等的字符串。
然后于步骤ST30进行自动响应,于步骤ST31,将此字符串的数据传送到发送方(监控方),然后于步骤ST32,断开电路,于步骤ST33,进入等待状态。字符串的数据例如以DTMF信号传送给发送方。这时,转换开关114连接到b方。然后,由控制部101将与字符串的数据相对应的DTMF信号码供给于DTMF调制器113,与此DTMF调制器113输出的字符串的数据对应的DTMF信号,作为发送声音信号供给声音编码部106。
本实施形式中,是把这种与特定主叫用户号码相关的来话和在来话子地址中配置与信息通知码相一致的码为条件,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发送给对方,但也能只以特定主叫用户号码有关的来话和来话子地址中配置有与信息通知码相一致的码为条件。
但在只以与特定主叫用户号码有关的来话为条件时,则成为相对于特定主叫用户号码所有的来话,来传送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的操作,而不能从此特定的主叫用户号码的手持电话来拨打用于进行通话的通常电话。另一方面,若只以来话子地址中配置有与信息通知码相一致的码为条件时,如果在来话子地址中配置了与信息通知码相一致的码,则即使是对于特定的主叫用户号码的手持电话以外的电话也能传送位置信息,但这就会发生保密性的问题。
此外,于步骤ST28,在来话子地址中不设置与信息通知码相一致的码时,则于步骤ST34中控制号码音输出部118,使输出号码音。然后于步骤ST35判定用户进行了操作部115的操作否,而在步骤ST36,则判定从输出号码音后是否经过了规定的时间或是否已切断对方(发送方)。在没有响应经过了规定时间或与对方断开时。于步骤ST37控制号码音输出部118,停止号码音的输出,于步骤ST33成为等待状态。
当于经过规定时间之前或断开对方连接之前有响应时,在步骤ST40,成为通话状态。然后于步骤ST41判定发送方(监控方)有无位置信息的要求,在步骤ST42判定有无其他事件。在由DTMF解调器109获得表示位置信息要求的DTMF信号码时,即判定有了位置信息的要求。
当存在有位置信息的要求时,则进到步骤ST43。于步骤ST43,和步骤ST29相同,检查多个组合各个中CS-ID的一致个数,以获得构成一致个数最多的组合的字符串。显然,在一致个数为零时,可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等获得“现在的位置未登录”等字符串。随即在步骤ST44将此字符串的数据发送给对方,然后进到步骤42。这样,对方(监控方)使处于通话状态,用DTMF信号传送出位置信息的要求,就能通过DTMF信号接收到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
当于步骤ST42中有其他事件而在步骤ST45断开此事件(通过用户的断开操作或由对方断开)时,于步骤32断开电路,于步骤33进入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当事件未断开时,于步骤ST46对此事件作相应的处理。
这样,在本实施形式中,在涉及到特定主叫用户号码的来话时,当来话子地址中配置有与信息通知码相一致的码,即自动响应,将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的数据发送给发送方(监控方)。在通话状态下,从发送方接收到位置信息的要求时,也把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传送给发送方。这样,发送方通过传送的字符串的数据表示位置,容易识别手持电话100的携带者所在位置。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是把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的数据原样地传送给发送方,但也可对应于CS-ID的一致个数将示明其精度的数据附加到字符串的数据中而传送给发送方。这样发送方可以识别以字符串所示位置的精度。作为示明精度的数据,例如在一致个数少时,也可以考虑“与…接近”、“…附近”等字符串的数据。
上述实施形式仅仅是把RAM120中存储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和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所存储的多个组合的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相比较,获得与各多个组合CS-ID的一致个数。但是,也可以将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所存储的许多组合中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RAM120中存储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根据各自的接收信号强度分成许多个群,而将RAM120中存储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所存储的许多组合中各个基地台识别信息组,每次比较各个群来获得一致个数。由此能获得更高精度的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
上述实施形式中,在等待状态下每隔预定时间例如15分钟将得到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而存储于RAM120中,获得这种基地台识别信息组而存储于RAM120中的操作,在接收的数据产生失真时,或也可以由特定电话号码的对方于有来话时进行。接收数据产生退化时,为获得应建立同步的控制信道虽有必要进行搜索操作,但这种搜索操作可以兼用作为获得上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搜索操作。
此外,当从特定的电话号码的对方有来话时,在执行获得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情形中,其后即号码特定电话号码的对方,发送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的数据。此时,由于有需要根据搜索操作获得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为了将字符组的数据传送给对方,必须号码对方。
下面参看图14与15的流程图,说明上述情形下简易型手持电话100的控制部101的操作。
首先于步骤ST51判定有无号码和来话等事件,在有事件时,于步骤ST52判定是否是与特定主叫用户号码(电话号码)有关的来话。当不是与特定主叫用户号码有关的来话时,进到步骤ST53,执行控制以进行与该事件相对应的通常的操作。当这是与特定主叫用户有关的来话时,则于步骤ST54判定位置探测方式开通否。当位置探测方式未开通时,进到步骤ST53,执行进行与来话相应的通常操作的控制。由此,通过电话机100本身中的设定,能避免将位置信息发送给对方。
于步骤ST54,当位置探测方式开通时,于步骤ST55判定,来话时在由基地台送来的建立号码信息的来话子地址中,是否配置有与预先设定的信息通知码相一致的码。当来话子地址中配置有与信息通知码一致的码时,进到步骤ST56,进行顺次接收可用的公共基地方的控制信道的搜索操作,于步骤ST57,把接收信号强度进入上一级预定数的控制信道有关的CS-ID,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存储于RAM120中。在此,于不能接收上述控制信道时,则成为RAM120中未存储任何一个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CS-ID的状态。
然后于步骤ST58,将RAM120中存储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所存储的多个组合中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比较,检查此多个组合的各个中CS-ID的一致个数,以获得构成一致个数最多的组合的字符串。此字符串表示了手持电话100的位置,即手持电话100的携带者的位置。
在此,当处于RAM120中未存储任何一个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的状态时,显然,一致个数为零。在这样的一致个数为零时,不同于与上述多个组合有关的字符串,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等可得到“现在的位置未登录”等字符串。
其次于步骤ST59,相对发送方(监控方)进行号码。然后于步骤ST60判定发送侧是否有响应,再在步骤ST61判定从号码后是否经过了预定时间。当于发送方未响应而经过预定时间时,于步骤ST62进入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已响应发送方时,则在步骤ST63将上述步骤ST58获得的字符串的数据由DTMF信号发送到对方,然后于步骤ST64断开电路,而在步骤ST62进入等待状态。
当在步骤ST55,当来话子地址中未配置与信息通知码一致的码时,于步骤ST66(图15)控制号码音输出部118,输出号码音。然后于步骤67判定用户用操作部115进行了操作否,而于步骤ST68判定从输出号码音后是否经过预定时间,或是否与对方断开。当无响应而经过预定时间或与对方断开时,则于步骤ST69控制号码音输出部118,停止号码音的输出,在步骤ST62进入等待状态。
当在经过预定时间前或与对方断开前有响应时,于步骤ST70取通话状态。然后于步骤ST17判定发送方(监控方)是否有位置信息的要求,而在步骤ST72判定是否有其他事件。在由DTMF调制器109获得表示位置信息要求的DTMF信号码时,判定存在有对位置信息的要求。
在有位置信息的要求时,于步骤ST73断开电路,而后进到步骤ST56。此后与上述相同,进行搜索操作,获得作为文字信息的字符串,号码发送方(监控方),通过DTMF信号将此字符串数传送给发送方(参看ST56~ST63)。这样,发送方(监控方)处于通话状态,通过由DTMF信号传送对位置信息的要求,就能通过DTMF信号接收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的数据。
当于步骤ST72有其他事件,则在步骤ST74断开此事件(由用户执行断开操作或由对方断开)时,于步骤ST64断开电路而于步骤ST62进入等待状态,而在不断开事件时则于步骤ST57对此事件进行相应的处理。
在上述实施形式下,示明的是将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传送给发送方(监控方)的,但作为位置信息,不仅可以传送字符串数据,也可以传送声音数据和图像数据等。这样,在发送方(监控方)就能按所希望的数据形式取得位置信息。
下面举例说明能同时传送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和声音数据情形中的操作。
首先用图16的流程图说明由用户通过操作部的键操作进入位置输入操作方式情形的作业。在图16的流程图9,与图8流程图中相对应的步骤,附以相同标号而略去其详细说明。
在步骤ST69,当把接收信号强度进入上一级预定数的控制系统有关的CS-ID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之后,于步骤ST15判定是否有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与声音的输入。这种情形下,字符串是由用户通过操作部115的操作输入,而声音则是在用户通过操作部115的操作进入声音输入状态后,由传声器111输入。
当字符串与声音未输入而经过了预定时间时,于步骤ST12使步骤ST9中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存储无效,然后进到步骤ST6进入等待状态。另一方面,若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有字符串与声音输入时,则于步骤ST16,将输入的字符串与声音同步骤ST9中存储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组成对,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其次,于步骤ST14将位置输入成功显示于显示部116中,而后进到步骤ST6,成为等待状态。其他操作与图8流程图中的操作相同。
这样,每次取定位置输入操作方式时,进行依照图16流程图的操作,这样,当用户携带手持电话100移动时,通过在多个位置取位置输入操作方式,能在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顺次存储与多个移动位置有关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字符串以及声音的组合。
在以上的说明中虽然是以由传声器输入声音进行说明,但也可根据输入的字符串的数据,通过于控制部101内的声音合成处理而自动地生成声音数据。这种声音数据的生成,如后所述,也可由发送方(监控方)最初在指定声音为通知方法的情形中进行。此时可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只存储与多个移动位置有关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字符串的组合。
下面参看图17的流程图,说明能把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以及声音数据同时传送的简易型手持电话100的控制部的控制操作。这时,能在来话时取得发送方(监控方)指定的通知方法。在此图17的流程图中,与图12的流程图相对应的步骤附以相同的标号,略去其详细说明。
在步骤ST28之前的各步骤则与图11的流程图相同。在步骤ST28于来话子地址中配置了与信息通知码一致的码时,则于步骤ST80将发送方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存储于RAM120中,进到步骤ST29。这时,在来话子地址中配置有通知方法(声音或字符)的信息。此外,在来话子地址中没有附上通知方法时,则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为“未指定”。
在步骤ST30进行自动响应,然后于步骤ST81判定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是声音还是其他。在此,当指定内容为“未指定”时,根据预先设定的将字符串传送给发送方,来判定指定内容是声音还是其他。在指定内容为“未指定”的情形,在预先设定把声音传送给发送方时,判定指定内容是字符串还是其他。
在步骤ST81中指定内容为声音时,于步骤ST82将步骤ST29取得的字符串对应的声音数据传送给发送方(监控方),然后于步骤ST32断开电路,在步骤ST33进入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当步骤ST81中指定内容为其他内容时,将步骤ST29中获得的字符串数据发送给发送方,然后于步骤ST32断开电路,于步骤ST33进入等待状态。这样,发送方(监控方)通过指定通知方法,能根据此通知方法从被监控方接收位置信息。
再于步骤ST43中获得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后,由步骤ST84判定发送方(监控方)是否指定通知方法,再于步骤ST85判定等待通知方法的指定是否已经过预定时间。在由DTMF解调器109获得示明通知方法的DTMF信号码时,判定是否已指定通知方法。然后于步骤ST86将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存储于RAM120中。当由发送方(监控方)未于规定时间内指定通知方法时,指定内容成为“未指定”。
其次于步骤ST87判定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为声音还是其他。当指定内容为声音时,于步骤ST88将步骤ST43获得的与字符串对应的声音数据传送给发送方(监控方),然后进到步骤ST42。若于步骤ST87中指定内容为其他形式时,于步骤ST89将步骤ST43获得的字符串数据传送给发送方,然后进到步骤42。这样,发送方(监控方)在通话状态下用DTMF信号传送位置信息的要求,进而指定通知方法,就能根据此通知方法从被监控方接收位置信息。其他的操作则与图12流程图中的操作相同。
再行参看图18的流程图,说明能同时传送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以及声音数据的简易型手持电话100的控制部101控制作业的其他例子。这时,于自动响应后能获得发送方(监控方)指定的通知方法。在图18的流程图中,与图12和图17的流程图相对应的步骤附以相同的标号,略去其详细说明。
在步骤ST28之前的步骤则与图11的流程图相同。于步骤ST30作自动响应后,由步骤ST91判定发送方(监控方)指定了通知方法否,于步骤ST92判定等待所指定的通知方法是否经过预定时间。当由DTMF解调器获得了表示通知方法的DTMF信号码时,可判定已指定了通知方法。然后于步骤ST80,将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存储于RAM120中。当于预定时间内未能由发送方(监控方)指定通知方法时,指定内容设为“未指定”。
在步骤ST81,判定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为声音还是其他形式。当指定内容为声音时,于步骤ST82将步骤ST29获得的字符串对应的声音数据传送给发送方(监控方),然后于步骤ST32断开电路,于步骤ST33进入等待状态。若于步骤ST87中指定的内容为其他形式时,于步骤ST83将步骤ST29中获得的字符串的数据传送给发送方,然后于步骤ST32断开电路,在步骤ST33进入等待状态。这样,发送方在通过自动响应于连接上电路后的预定时间内由DTMF信号指定通知方法后,可据此通知方法从被监控方接收到位置信息。其他操作与图12与图17的流程图中的相同。
其次参看图19与图20的流程图,说明可同时传送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与声音数据的简易型手持电话100中控制部101的控制操作的另一例子。此时是于来话时获得发送方(监控方)指定的通知方法。在图19与图20的流程图中,与图14和图15的流程图相对应的步骤附以相同的标号而略去其详细说明。
于步骤ST55,当来话子地址中配置有与信息通知码一致的码时,在步骤ST101,将发送方对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存储于RAM120中,进到步骤ST56。这时,于来话子地址中配置通知方法(声音或字符)的信息。当来话子地址中未配置有通知方法时,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设为“未指定”。
在步骤ST60,当发送方(监控方)有响应时,于步骤ST102判定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是声音还是其他形式。在此,当指定内容为“未指定”时,在预先设定把字符串传送给发送方之后,进行判定指定内容是声音还是其他形式。当指定内容为“未指定”情形而预先设定将声音传送给发送方时,则判定指定内容为字符串还是其他形式。
当步骤ST102中指定内容为声音时,于步骤ST103将步骤ST58中获得的字符串对应的声音数据传送给发送方(监控方),然后于步骤ST64断开电路,于步骤ST62进入等待状态。但当步骤ST102中指定内容为其他形式时,由步骤ST62进入等待状态。这样,发送方(监控方)通过指定通知方法,而能据此通知方法从被监控方接收到位置信息。
另外当于步骤ST71有了位置信息的要求后,于步骤ST105判定发送方指定通知方法否,于步骤ST106判定等待指定通知方法的预定时间已经过否。在由DTMF解调器109获得示明通知方法的DTMF信号码时,可判定已指定了通知方法。在于步骤ST73断开电路后进到步骤ST101,将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存储于RAM120中。当于预定时间没有由发送方(监控方)指定通知方法时,设指定内容为“未指定”。
在步骤ST101的操作后,与前述相同,进行搜索操作,获得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号码发送方(监控方),根据指定的通知方法将位置信息传送给发送方(参照ST56~ST103,104)。这样,发送方(监控方)处于通话状态下,由DTMF信号送出位置信息的要求,再指定通知方法,根据此通知方法就能从被监控方接收位置信息。其他操作与图14和图15流程图中的操作相同。
再来参看图21与21的流程图,说明可同时传送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与声音数据的简易型手持电话100中控制部101的控制操作的又一例子。此时是在自动响应后获得发送方(监控方)指定的通知方法。此图21与图22的流程图中,与图14、15、19和20的流程图相对应的步骤附以相同的标号,略去其详细说明。
在步骤ST55于来话子地址中配置了与信息通知码一致的码时,于步骤ST107作自动响应,于步骤ST108判定发送方(监控方)是否已指定通知方法,再于步骤ST109判定等待指定通知方法的预定时间经过否。当由DTMF解调器获得了示明通知方法的DTMF信号码时,可判定已指定了通知方法。于步骤ST110断开电路后一进到步骤ST101,将通知方法的指定内容存储于RAM120中。若从发送方(监控方)未于预定时间内指定通知方法,则将指定内容设作“未指定”。
当于步骤ST71(图22)有来自发送方(监控方)的位置信息要求时,由于电路已处于连接状态,可直接进到步骤108,判定发送方是否已指定通知方法。其他操作则与图14、15、19与20的流程图中的操作相同。
上述实施形式是根据发送方(监控方)的位置信息的要求,只将一处的位置信息传送给发送方的,但也可在同时将包含时刻信息的履历信息传送。由此,发送方就能容易地知道手持电话100携带者的移动履历。
下面参看图23与24的流程图,说明还可根据位置信息的要求传送履历信息时的操作例。在图23与24的流程图中,对于与图11与12流程图相应的步骤附以相同的标号,略去其详细说明。
在步骤ST22,当于RAM120中存储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后,于步骤ST121,对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和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存储的多个组合中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加以比较,检查多个组合各个中CS-ID的一致个数,以获得构成一致个数最多的组合的字符串。此字符串表明手持电话100的即此手持电话携带者的位置。
当RAM中未存储有任何一个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CS-ID时,在此状态下,显然一致个数为零。在这样的一致个数为零的情形下,与上述多个组合有关的字符串不同,可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等获得“现在的位置未登录”等字符串。
随后于步骤122,使步骤ST121获得的字符串与此时的时刻组成对,以这种对作为履历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中。然后于步骤ST23判定有无号码或来话等事件,于步骤ST24判定预定时间已经过例如15分钟否。当事件没有且经过了预定时间时,返回到步骤ST21。这就是说,当没有事件时,每隔预定时间进行搜索操作,将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此时的时刻按对组成的履历信息顺次存储于存储装置中。图27A例示这种情形中履历信息的存储状态。
这里,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中存储的履历信息的最大个数例如根据其与存储装置容量的关系限制为一定个数。因而当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中已存储有最大个数的履历信息时,旧有的履历信息便顺次消除。此外,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每隔一定时间写入履历信息,而此一定时间既可以操作电话机100的操作部115设定,也可以由发送方(监控方)例如由DTMF信号传送指令设定。
在步骤ST28(图24),在来话时,当由基地台送来的号码建立信息的来话子地址中配置有与信息通知码一致的码,便进入步骤ST123,进行顺次接收可用的公共基地台的控制信道的收索操作,于步骤ST124,把接收信号强度进入上一级预定数的控制信道有关的CS-ID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存储于RAM120中。在没有接收上述控制信道的情形,即成为在RAM120中未存储任何一个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CS-ID的状态。
然后于步骤ST125,将RAM120中存储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的识别信息组存储区中存储的多个组态中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CS-ID组)相比较,检查多个组合的各个之中CS-ID的一致个数,以获得构成一致个数最多的组合的字符串。此字符串表明了手持电话100即此手持电话携带者的位置。
在此,当RAM120中未存储有任何一个作为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CS-ID时,在此状态下,显然一致个数为零。在这样的一致个数为零的情形,与上述多个组合有关的字符串不同,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等可以获得“现在的位置未登录”等字符串。
其次于步骤ST126,号码发送方(监控方)。然后于步骤ST127判定发送方是否响应过,还在步骤128判定从号码后经过了预定时间否。当发送方未响应而经过了预定时间时,于步骤ST33求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发送方已响应时,则于步骤ST129,将上述步骤ST125获得的字符串数据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中存储的履历信息,由DTMF信号传送给发送方,再将此字符串与其时的时刻组成对,以之作为履历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中(参照ST56~ST132)。
这样,在非易性存储装置117中,陆续存储着发送方(监控方)每次进行位置信息要求的履历信息。图27B例示这种情形下履历信息的存储状态。由此,当发送方(监控方)在号码时或通话状态下,通过提出位置信息的要求,可由DTMF信号接收作为现在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以及履历信息。其他操作与图14和15流程图中的操作相同。
此外也可考虑,取代如上所述由手持电话100存储履历信息而由发送方(监控方)存储履历信息。下面参考图28的流程图,说明存储了履历信息的发送方(监控方)的手持电话操作例子。这时被监控方手持电话100的操作设定为图11与12流程中所示的操作。
首先于步骤ST151判定有无来话或号码的状态,于步骤ST152判定作为事件等待的预定时间已经过否。当于预定时间经过之前存在有事件时,于步骤ST153进行此事件的处理。
于步骤ST154,当没有事件且经过了预定时间时,相对被监控方进行在来话子地址中含有信息通知码的号码。然后于步骤ST155判定被监控方有无响应,于步骤ST156判定作为响应等待的预定时间是否已经过。当被监控方未响应而经过了预定时间时,于步骤ST157,进入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被监控方有响应时,于步骤ST158,判定接收了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数据否,而在步骤ST159,判定是否经过了作为字符串数据的接收等待的预定时间。
当经过了预定时间但并未接收到字符串的数据时,于步骤ST160断开电路,然后于步骤ST157进入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当在预定时间经过之前接收到字符串的数据时,于步骤ST161将此字符串数据与其时的时刻组成对,以之作为履历信息而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而后于步骤ST160断开电路,于步骤ST157进入等待状态。
这样,发送话(监控方)的手持电话能把每隔一定时间要求位置信息而获得的字符串的数据与时刻组成对,以之作为履历信息存储。图27A例示这种情形下履历信息的存储状态。由此,通过用户的操作,将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履历信息显示于显示部中,而能看到被监控方每隔一定时间的移动履历。
下面参看图29的流程图,说明存储有履历信息的发送方(监控方)手持电话的其他的操作例子。此时也将被监控方的手持电话100的作业设定为图11与图12流程图中所示的操作。
首先于步骤ST141判定有无来话或号码等事件。在存在有事件时,由步骤ST142判定于来话子地址中有无含有信息通知码的号码。当设有于来话子地址中含有信息通知码的号码时,则于步骤ST143中进行与此事件相对应的通常的操作。
在来话子地址中含有信息通知码的号码时,于步骤ST144判定被监控方有无响应,在步骤ST145判定在作为响应等待的预定时间经过否。当被监控方未响应而经过预定时间时,于步骤ST146进入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当于预定时间经过之前被监控方有响应时,于步骤ST146判定是否已接收作为位置信息的字符串的数据,而在步骤147判定作为字符串数据接收等待的时间经过否。
当经过了预定时间而没有接收到字符串数据时,于步骤ST148断开电路,然后于步骤ST146进入等待状态。另一方面,在经过预定时间之前未接收到字符串数据时,于步骤ST149,根据此字符串的数据将字符串显示于液晶显示元件构成的显示部中。据此,监控方手持电话的用户可获知被监控方现在的位置。
随之于步骤ST150,将接收的字符串与其时的时刻组成对,以之作为履历信息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然后于步骤ST148断开电路,于步骤ST146进入等待状态。图27B例示这种情形下履历信息的存储状态。这样,发送方(监控方)的手持电话可将要求位置信息而获得的字符串数据与时刻组成对,以之作为履历信息存储。从而,通过用户的操作,能将存储于非易失性存储装置中的履历信息显示于显示部中,能观察到被监控方的移动履历。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下是在把非易失性存储装置117中存储的履历信息传送给发送方(监控方)时,也将刚刚于此之前获得的位置信息(字符串数据)送出,但是也可只传送履历信息。此外,上面并未涉及处理这种履历信息的形式,但显然,不仅是字符串数据,也可使用声音数据或图像数据。
又在上述实施形式中,传送给对方(监控方)的位置信息数据的种类虽然是一种,但取决于对方机器的种类(一般的电话机、传真机、个人计算机等),通知方法的指定将复杂化,因而传送给对方(监控方)的位置信息的数据种类也会有两种以上。
再有,上述实施形式中的通信终端设备所示的虽然是简易型手持电话,但显然本发明同样适用于手持电话之外的其他通信终端设备。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终端通信设备特别适用于简易型手持电话、携带式话机等的终端设备。
权利要求
1.一种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包括存储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其对应的位置信息的多个组合的存储装置;在顺次接收可用的公共基地台的控制信道而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之中,获得接收信号强度进入上一级预定数的上述控制信道有关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成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信息取得装置;将上述信息取得装置取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所述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多个组合中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比较,获得构成基地台识别信息一致个数最多的上述组合的前述位置信息的信息处理装置。
2.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还备有将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示明的位置进行报知的报知装置。
3.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还备有将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传送给对方的位置信息传送装置。
4.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是字符串数据,所述位置信息传送装置将此字符串数据以DTMF信号传送给所述对方。
5.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传送装置在来话时与此来话有关的电话号码为特定号码时,作自动响应而将此位置信息传送给所述对方。
6.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传送装置在来话时由对方传送来特定信息通知码时,作自动响应而将此位置信息传送给所述对方。
7.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信息传送装置在来话时与此来话有关的对方电话号码为特定号码时,而且在来话时由对方将特定的信息通知码送来时,作自动响应而将此位置信息传送给所述对方。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通知码是附于来话子地址中送来的。
9.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由上述对方以DTMF信号送来位置信息要求时,将此位置信息送给所述对方。
10.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配置有设定将上述位置信息传送给所述对方的位置探测方式的方式设定装置,而所述位置信息传送装置只当上述方式设定装置设定该位置探测方式时,才将所述位置信息传送给所述对方。
11.权利要求10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方式设定装置只当所述存储装置存储有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其对应的位置信息的组合时,才能设定前述位置探测方式。
12.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信息传送装置与所述一致个数相对应,将表明此位置信息精度的数据附加于此位置信息中,传送给所述对方。
13.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取得装置每隔一定时间执行获得所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操作。
14.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还配置有接收对方位置信息要求的位置信息要求接收装置,而上述位置信息传送装置在接收到上述位置信息要求时,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获得的上述位置信息传送给所述对方。
15.权利要求14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取得装置是在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要求时执行获得所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操作。
16.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取得装置在接收数据产生失真时执行获得所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操作。
17.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取得装置是在有特定电话号码的对方来话时,执行获得所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操作;上述位置信息传送装置通过号码上述特定电话号码的对方,由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获得所述位置信息。
18.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处理装置将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多个组合中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于所述信息取得装置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根据前述各接收信号强度分成多个群,而将此信息取得装置获得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多个组合中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所述各个群比较。
19.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还具有通知方法指定接收装置,它从上述对方接收其对所述位置信息通知方法的指定;数据种类选择装置,它对所述位置信息传送装置传送给所述对方的前述位置信息的数据种类,根据所述接收的通知方法来选择。
20.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数据种类选择装置对于作为传送给上述对方的位置信息数据的种类的字符串数据、声音数据与图像数据,选择其中的一种或多种。
21.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通知方法指定接收装置是在所述对方来话时接收此通知方法指定。
22.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通知方法的指定是附于来话子地址中传送。
23.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通知方法指定接收装置是在相对于所述对方的来话的响应之后接收所述通知方法的指定。
24.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通知方法的指定由DTMF信号传送。
25.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还具有,在将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与其时的时刻信息组成对时,把这种对作为履历信息保持的履历信息保持装置。
26.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还具有,在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要求时,将上述信息处理装置获得的所述位置信息与上述履历信息保持装置所保持的前述履历信息两者之中至少是此履历信息,传送给所述对方的位置信息传送装置。
27.权利要求25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取得装置每隔一定时间自动地执行获得所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操作。
28.权利要求26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信息取得装置是在接收到所述位置信息的要求时,执行获得所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的操作。
29.一种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包括将位置信息要求传送给对方的位置信息要求传送装置;接收由上述对方送来的所述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接收装置;报知由上述位置信息得知的位置的报知装置。
30.权利要求29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信息接收装置除所述位置信息之外,还接收表示上述对方的移动履历的履历信息;上述报知装置除所述位置之外,还报知由所述接收的履历信息得到的前述对方的移动履历。
31.一种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包括将位置信息要求传送给对方的位置信息要求传送装置;接收由所述对方传送来的上述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接收装置;在上述接收的位置信息与其时时刻组成对时将这种对作为履历信息保持的履历信息保持装置;根据上述履历信息保持装置保持的所述履历信息,报知上述对方移动履历的报知装置。
32.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上述位置信息要求传送装置每隔一定时间自动地传送上述位置信息的要求。
33.权利要求3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还具有在上述位置信息要求传送装置中对所述位置信息要求的传送进行操作的操作装置。
34.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设备成能相对于此终端设备主体自由装卸。
35.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还具有接收上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和与其对应的位置信息的组合,将存储于所述存储装置中的信息写入的装置。
36.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还具有于上述存储装置中,将上述基地台识别信息和与其对应的位置信息的组合进行存储的位置输入操作方式的方式设定装置;用于输入上述位置信息的位置信息输入装置,而前述位置输入操作方式则把所述信息取得装置获得的所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所述位置信息输入装置输入的上述位置信息组成对存储于前述存储装置中。
37.权利要求36所述的通信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此设备还具有显示控制装置,用来在上述信息取得装置获得的所述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与所述存储装置中存储的所定组合的基地台识别信息组一致时,将这种情形显示于显示装置中。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简易型手持电话、携带式话机的通信终端装置。将CS-ID组和与其对应的位置信息(字符串)的组合存储于存储装置中。在等待状态下每隔一定时间作搜索操作,从顺次接收获得的CS-ID中求出接收信号强度(RSSI)进入上一级预定数的控制信道有关的CS-ID组成的CS-ID组,将其存储于RAM中。在特定号码号码的来话情形且来话子地址中配置有与信息通知码一致的码时(ST29),将RAM中存储的CS-ID组与存储装置中存储的多个组合中各CS-ID组比较,检查多个组合各自中CS-ID的一致个数,获得构成一致个数最多的组合的位置信息(ST30),将此位置信息(示明终端设备的位置)传送给发送方(监控方)。据此,发送方易于识别此终端设备主体所在位置。
文档编号H04W8/18GK1286835SQ98813174
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17日
发明者安达直史, 大竹旭 申请人:爱华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