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装置和解码方法

文档序号:7581633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解码装置和解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放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的活动图象时使用的解码装置和解码方法。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社会的进展,向他人传输超越时间和距离的障碍的活动图象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相对应,用记录装置来记录和重放活动图象并且使用通信网络进行远距离传输变为可能。在该信息的传输存储中利用了数字技术,此外不仅在通信领域中而且在广播领域中,也采用使用了数字技术的编码方式。
在由数字信号所进行的活动图象和声音信号的记录中,一般要利用大容量的数字记录媒体。作为这种数字记录媒体,广泛使用的是在CD(CompactDisc)中记录数字活动图象的VCD以及以比VCD更高质量记录长时间的数字活动图象的DVD。
但是,由于这些数字记录媒体的存储容量在长时间记录活动图象时没有足够的存储容量。因此,为了高效率地记录和传输活动图象和声音信号等,必须利用能够高效率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信息压缩)的技术。
虽然从前已经研究出了高效率地对数字信号进行编码(信息压缩)的技术,但在目前,必须使用符合与“把向数字存储媒体的应用作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图象·声音的压缩编码”相关的国际标准(Information Technology-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storagemedia at up to about 1,5Mbits/s(ISO/IEC11172-2)的方法。该国际标准被统称为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标准。
下面对MPEG标准中的数字活动图象的编码方法和比特流进行说明。
图6(a)表示MPEG标准的数字活动图象,由一系列的图象帧700所构成,对被称为序列的一连串的图象帧组500进行编码。通常的序列被分割成所谓图象组(以下用「GOP」代表)的每0.5秒的一连串图象帧组600来进行编码。
在图6(b)中模式地表示出GOP的一例。如图所示的那样,GOP由I图象、P图象和B图象所构成。其中,I图象是指使用自己本身的图象帧的数据来进行编码的图象,被称为帧内编码(Intra-Picture)图象。另一方面,P图象是指从时间上以前的图象(I图象和P图象)的数据进行预测编码的图象,被称为帧间正向预测编码图象(Predictive-Picture)。B图象是指从实际上以前和以后的I图象和P图象来进行内插预测编码的图象,被称为双向预测编码图象(Bidirectionally Predictive-Picture)。
图7(a)中示出了各图象内的构造。各图象由在一个以上的所谓切片的画面上的带状的连续区域所构成,而且,切片由集中了一个以上的所谓宏块800的横16象素、纵16线的图象数据的图象块所构成。
在图7(b)中表示了宏块800的一例。宏块由多个图7(c)所示的横8象素、纵8线的图象块组成,其中,表示了亮度信号Y的4个块和2制式的色度信号Cb及Cr各一个块的总计6个块所构成的宏块。在此情况下,色度信号以把原图象作为基础相对于亮度信号的二分之一的分辨率进行取样。
在上述这样构成的多个分层构造中,在作为上位的层的序列、GOP、图象、切片中设置保持所谓首部的分层信息。在首部中分别具有由在比特流中能够唯一确定的23比特以上的0代码和接着其的1比特的1代码所构成的所谓开始码的代码串、各层的编码信息、作为从MPEG标准向MPEG2标准(Information technology-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associated audio for digital information(ISO/IEC13818-2))的扩展部分的信息的扩展等。
在图8中表示了该比特流构成的一个例子。
在宏块层以下的层中,表示了详细的图象的编码信息。即,于图象中的二维位置相关,存在表示距上次编码的宏块的位置的距离的宏块地址增量、表示在编码时所选择的宏块的编码方式信息的宏块类型、表示量化宽度的量化器标度、用于运动补偿的活动矢量、表示哪个块的数据在比特流中进行编码而存在的编码块模型、编码的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系数信息等的信息。
在上述宏块层以下的各信息的编码中,使用可变长编码,出现频率越大,则分配的代码越短,由此,能够有效地对占据比特流的大部分的宏块层以下的信息进行编码。
具体地说,序列以下的比特流如图9所示的那样每隔一定长度进行分割,被存储在构成包的有效载荷部分中。在这些有效载荷中赋予了在开头部分由包开始码、流ID、包长、PTS(Decoding Time Stamp)等字段所构成的包首部,这些包被复合起来而构成比特流。
按上述那样编码的信息被存储在VCD和DVI)等数字记录媒体中,通过用解码装置进行处理而完成活动画面重放。
另一方面,在使用数字存储媒体的解码装置中,不仅具有按照活动图象所记录的顺序进行正常重放的功能,还必须具有进行快放和倒放重放等特殊重放的功能。下面对上述比特流中的快放和倒放的特殊重放方法进行说明。
在正常重放的情况下,对在上述比特流中所存储的全部图象进行解码并显示,而在快放的情况下,通过下列任一种来显示图象。一种方法是把在数字存储媒体中所记录的比特流依次传输给解码装置,仅对其中的I图象进行解码并显示。另一种方法是从数字存储媒体有选择地仅把存储I图象的信息的包传输给解码装置,通过解码装置对I图象进行解码而显示。
实际上,前者存在比特流的解析能力不足和I图象的选择繁杂等问题,而后者大多用于实现特殊重放。例如,在前者中,在使快速重放的速度为正常重放的速度的100倍的情况下,对于解码装置要求正常重放的100倍的比特流解析能力。这样就产生了用一般的解码装置不能实现的问题。
下面使用

图10来说明后者的解码方法。图10(a)是数字存储媒体上的全部比特流,图10(b)是由包含I图象的信息的包组成的比特流断片,图10(c)是由在比特流断片300、310、320、…的付费下载中所容纳的数据组成的比特流(基础流)。
在快放重放的情况下,不是向解码装置供给全部比特流,而是依次供给由存储I图象的数据的包组成的比特流断片300、310、320、…,通过依次重放在该比特流断片中所存储的I图象而实现上述快速重放。
在倒放重放的情况下,通过时间上回溯传输提供给解码装置的比特流断片来实现。例如,在图10(b)中,按照比特流断片320、310、300、…的顺序提供给解码装置来进行解码。
此时,包含了在图10(a)所示的GOP中包含的最初I图象的数据包一般可以通过使用另外记录在盘上的管理信息来确定,在此情况下,能够容易地按自己的意图有选择地向解码装置供给比特流断片。
但是,在由上述那样的数字记录媒体的解码装置所进行的快放和倒放重放时,断续的比特流断片被提供给解码装置,图象的数据结束之前的断片与后续的比特流断片被连接起来。这样就产生了与原来不同的数据的解码的问题。
即,在比特流断片的连接部分上进行错误的代码解释,其结果,使与原来完全不同的图象被重放,而发生图象混乱。而且,在进行连接部分的错误(误差)检出时,在连接部位以后,进行与原来不同的数据解释,而出现未被定义的数据,由此进行错误检出。但是,在错误检出发生的时刻,由于接在连接部位之后的比特流的一部分已经由解码装置进行了错误的代码解释,而同样重放了与原来完全不同的图象,因此会与所选择的该比特流断片无关,不能重放显示原来的图象。
下面使用附图来说明上述情况的一个例子。
图10(c)是在快速重放时提供给解码装置的比特流(基本数据流)。其中,在连接部位A之前的比特流断片中所存储的图象的数据在最后之前未完结。而且,在连接部位A以后,后续着用于识别下一个I图象的I图象首部。
图11表示该连接部位A前后的比特流80。在连接部位A上,周围表示以前所重放显示的I图象的宏块N以下的数据的DCT系数信息与识别以后的I图象的图象首部被连接起来。
图12是表示符合MPEG标准的DCT系数的代码串(可变长代码)的一个例子。如图所示的那样,在MPEG标准中,在DCT系数等宏块层以下的信息中使用可变长代码。所输入的比特流,首先对上述那样的可变长代码进行解码,然后,进行该图象的解码。
首先,在快速重放中,仅选择包含必要的I图象的信息的包,300、310、320、…这样的比特流断片被依次连接起来,而构成图10(c)的比特流。在该比特流的连接部位A中,之前的比特流断片300为宏块N以下的DCT系数信息未完结的状态。此时,在原来的DCT系数信息部位中存储着“0000 1001(run2,level-2)”这样的代码串,而从其中间后续了图象首部的代码串,因此,代码串83被错误解释为“0000 1000(run2,level2)”,成为与原来不同的DCT系数信息。
即,由于与原来完全不同的图象被解码,则发生了严重的图象混乱。
另一方面,后续的比特流断片310在图象首部的开始码处开始。其中,用由连续的23比特以上的0代码和接着其的1比特的1代码组成的代码串来定义开始码。但是,连接部位之前的DCT系数信息按由上述代码串83所示的那样进行与原来不同的解释,结果,后续的开始码被解释为存在块n+1的后续的DCT系数信息,例如进行由代码串85所示的那样的错误解释。其中,在代码串85不是根据MPEG标准所定义的可变长代码的情况下,在解码时,进行了错误检出。即使在连接部位之后立即不进行错误检出,如果首部的出现或者不按照该顺序所定的规则,则错误发生而进行错误检出。在错误检出发生的情况下,目前解码中的解码结果成为无效的,则检索其后所出现的I图象的首部,从该位置(图10(c)恢复位置B)进行代码串的解码处理。在此情况下,虽然在比特流断片310中所存储的I图象被本来已选择,却不被输入解码装置,该I图象的画面不进行重放显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编码处理装置和编码方法,即使在对成为分层构造的代码串进行解码处理时检出了错误的情况下,也能不浪费目前解码中的解码结果,而对原来的代码串进行解码处理而完成信息。
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解码装置包括解码装置,把成为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作为输入,进行该第一代码串中的预先所选择的第一层以上的代码串的解码处理,当在该解码处理中检出了错误时,在输出检出信号之后,从所设定的代码串解释位置,在成为上述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中,进行表示第一层以上的层的信息的开始的第二代码串的检出;代码串解释位置设定装置,接受上述检出信号,从上述第一代码串的目前解释位置按已经进行代码串的解释的方向回溯,来设定上述解码装置的代码串解释位置。
本发明(方案2)所述的解码装置是,在方案1所述的解码装置中,上述解码装置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使目前解码过程中的第一层以下的解码结果无效。
本发明(方案3)所述的解码装置是,在方案1所述的解码装置中,上述解码装置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在目前解码过程中的解码结果中,对于对上述第一代码串中被推定出现的第一层的下位的层的代码串进行解码而得到的信息,以已经解码的解码结果为基础而进行预定加工,而成为解码结果,由此,完成属于第一层下位的信息。
本发明(方案4)所述的解码方法包括解码处理步骤,把成为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作为输入,进行该第一代码串中的预先所选择的第一层以上的代码串的解码处理,上述解码处理步骤当在该解码处理中检出了错误时,从上述第一代码串的目前解释位置按照已经进行代码串的解释的方向回溯来设定代码串解释位置,从上述代码串解释位置,进行在成为上述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中表示第一层以上的层的信息的开始的第二代码串的检出。
本发明(方案5)所述的解码方法是,在方案4所述的解码方法中,上述解码处理步骤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使目前解码过程中的第一层以下的解码结果无效。
本发明(方案6)所述的解码方法是,在方案4所述的解码方法中,上述解码处理步骤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在目前解码过程中的解码结果中,对于对上述第一代码串中被推定出现的第一层的下位的层的代码串进行解码而得到的信息,以已经解码的解码结果为基础而进行预定加工,而成为解码结果。由此,完成属于第一层下位的信息。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优点及特征将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到进一步说明。在这些附图中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解码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图2是上述实施例1的解码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解码装置的构成的方框图;图4是上述实施例2的解码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说明上述实施例2错误隐藏处理的示意图;图6是说明MPEG标准中的数字活动图象的图象层之前的编码方法的示意图;图7是说明MPEG标准中的数字活动图象的切片层之后的编码方法的示意图;图8是说明MPEG标准中的比特流构成的示意图;图9是说明比特流的打包的示意图;图10是说明在特殊重放中由比特流断片组成的基础流的构成的示意图;图11是详细说明基础流中的比特流断片的接合部位的示意图;图12是表示MPEG标准中的DCT系数的可变长代码的一个例子的图。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快放和倒放的特殊重放中,不是向解码装置提供全部比特流,而是连续供给图10(b)所示的比特流断片300、310、320,对在该比特流断片中所存储的I图象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而重放图象。
但是,在上述特殊重放中,由于供给图10(c)所示的比特流断片连接所构成的基本流,则不一定是输入由MPEG标准所定义的代码串。即,在图10(c)所示的比特流断片的连接部位80上存在进行错误的代码串解释的情况。在此情况下,由错误的代码串解释不能重放本来所重放的I图象的画面,产生重放图象的显著混乱。
实施例1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解码装置的图,表示了该解码装置的构成。
上述解码装置100包括进行所输入的基础流的代码串的复合的解码部分101、决定从目前的代码串解释位置回溯预定比特数的代码串解释位置决定装置103、根据代码串解释位置决定装置103的输出设定基础流的代码串解释位置的代码串解释位置设定装置102。
上述解码装置101包括存储所输入的比特流的比特缓冲器10、进行从该比特缓冲器所输出的代码串的可变长解码的可变长解码器11、对可变长解码处理所进行的代码串进行解码的解码器12、存储解码结果的帧存储器13。
上述可变长解码器11为这样的构成具有检出在构成上述基础流的比特流断片的连接位置上产生的错误的错误检出功能,当检出错误时,把错误检出信号输出给上述解码器12和代码串解释位置决定装置103。即,可变长解码器11,在因在图10(c)所示的比特流断片的连接部位80上进行错误的代码串解释而检出图12那样的不是由MPEG标准所定义的可变长代码的情况下,输出错误检出信号,然后,检索开始码。
上述解码器12具有这样的功能在接受该错误检出信号时,输出把在帧存储器中所存储的解码结果作为非显示的控制信号。帧存储器13具有多个存储帧显示信息和帧数据(解码结果)的区域,该帧显示信息对应于该帧数据而存在,包含表示各个帧数据的显示或非显示的信息。
下面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2中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动作的流程图。在特殊重放中所供给的基础流首先被存储在比特缓冲器10中,然后,由可变长解码器11仅选择I图象而进行可变长解码处理(步骤S1)。此时,检查是没有发生不是由MPEG标准所定义的可变长代码(错误发生)还是在构成基础流的比特流断片的连接部位上没有进行错误的代码解释(步骤S2)。
在错误未发生的情况下,上述可变长解码器11继续进行可变长解码处理。另一方面,在错误发生的情况下,错误检出信号被输出给代码串解释位置决定装置103。接受了该信号的代码串解释位置决定装置103向代码串解释位置设定装置102指示从基础流的可变长解码处理所进行的目前位置回溯的比特数N。该比特数N是预先设定的固定值。该代码串解释位置设定装置102指示比特缓冲器10的引导指针的地址,以便于从目前的位置回溯与所指示的N比特相当的程度(步骤S3)。比特缓冲器10从该地址向可变长解码器11再次输出基础流,可变长解码器11检索开始码(步骤S4)。
在此,由可变长解码器11来判定所检索的开始码是否是表示图象层以上的首部的。
当所检索的开始码是表示图象层以上的首部的时,解码器12中止现在进行的解码处理,输出用于使在帧存储器13中所存储的错误代码解释所进行的I图象无效的控制信号(步骤S6)。因此,不显示被无效的I图象画面,对具有所检索的开始码(首部)的I图象进行解码处理,并显示该图象。
在基本流是符合MPEG标准的正确的比特流的情况下,通常,上述所检索的开始码未图象层以上的首部。但是,在比特流原样包含错误的情况下,不一定是检索图象层以上的开始码。在这样的情况下,即,在所检索的开始码是表示低于图象层的下位的切片层的开始码的情况下,可变长解码器11进一步检索开始码(步骤S7),判定该开始码是否是图象层以上的首部(步骤S8)。在图象层以上的开始码被检索的情况下,通过错误隐藏处理来完成现在解码中的图象(步骤S9),并显示该图象。然后,再次执行步骤S1。
其中,所谓错误隐藏处理是指通过任意的修复装置来修补因输入数据的错误发生而丢失的图象区域。在图5中表示了一个例子。图5表示在对I图象210进行解码处理中错误发生时的错误隐藏处理。虽然现在进行解码处理的I图象210因错误的发生而丢失了错误发生位置250以后的图象,但是,在该丢失的图象区域中补入了相当于I图象210之前所解码的I图象200中的该图象区域的图象。此时,可以原封不动地补入以上的I图象的图象,也可以在每个宏块中使用活动矢量进行活动补偿处理后进行补入。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例1中,检出了在构成基础流的比特流断片的连接部位上发生的代码解释的错误(误差),从现在进行解码处理中的位置回溯而检索图象层以上的开始码,然后,对该图象层以上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并且,使错误发生的图象无效,因此,能够预先防止显著的图象混乱,并且,能够确实地对所供给的基础流进行解码处理。
实施例2图3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解码装置的图,表示了该解码装置100a的构成。
上述解码装置100a包括解码器12a,该解码器12a除了具有在接受错误检出信号时修复现在进行的解码处理的错误发生部分以后的错误隐藏功能之外,其他部分与实施例1的解码装置100相同。
下面对其动作进行说明。
在图4中表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解码装置100a的动作的流程图。在解码装置100a的动作中,在特殊重放中所供给的基础流中发生错误的情况下,从进行解码处理的目前位置回溯N比特来检索图象层以上的开始码(从步骤S1至步骤S4),这与实施例1的解码装置100相同。
可变长解码器11,在检索的开始码(步骤S4)是图象层以上的首部的情况下(步骤S5),解码器12a在现在进行解码处理的I图象中对因错误发生而丢失了的图象进行错误隐藏处理并进行显示(步骤S6’)。另一方面,在该开始码不是图象层以上的首部的情况下,重复进行开始码的检索,直到检索到图象层以上的首部为止。
如上述那样,在本实施例2中,检出在构成基础流的比特流断片的连接部位上发生的代码解释的错误(误差),从现在进行解码处理中的位置回溯来检索图象层以上的开始码,然后,对该图象层以上的数据进行解码处理,并且,对错误发生的图象进行错误隐藏处理并进行解码,因此,能够预先防止显著的图象混乱,并且,能够确实地对所供给的基本流进行解码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描述的是在快放和倒放的特殊重放时仅选择I图象来进行解码并显示的情况,但是,同样能够用于对I图象和P图象进行解码和显示的情况以及显示适当选择的全部类型的图象的情况。
并且能够用于采用统称为MPEG2的标准的解码方法和统称为H.261(VideoCodec for Audiovisual services at p x 64kb/s(CCITT RecommendationH.261))标准的解码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对数字活动图象的解码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也适用于使用数字声音的解码和重放、可变长代码的数据信号。
如上述那样,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解码装置包括解码装置,把成为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作为输入,进行该第一代码串中的预先所选择的第一层以上的代码串的解码处理,当在该解码处理中检出了错误时,在输出检出信号之后,从所设定的代码串解释位置,在成为上述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中,进行表示第一层以上的层的信息的开始的第二代码串的检出;代码串解释位置设定装置,接受上述检出信号,从上述第一代码串的目前解释位置按已经进行代码串的解释的方向回溯,来设定上述解码装置的代码串解释位置,在所输入的代码串的解码处理中产生代码解释的错误时,从目前解码处理中的位置回溯,检索表示第一层以上的信息的开始的代码串,来进行解码处理,因此,能够预先防止在预先选择的代码串中由错误发生所引起的重放图象的混乱。
本发明(权利要求2)则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装置中,上述解码装置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使目前解码过程中的第一层以下的解码结果无效,错误发生的图象被无效,因此,不仅能够预先防止在预先选择的代码串中由错误发生所引起的重放图象的混乱,而且能够确实地重放所选择的被供给的重放图象。
本发明(方案3)是,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装置中,上述解码装置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在目前解码过程中的解码结果中,对于对上述第一代码串中被推定出现的第一层的下位的层的代码串进行解码而得到的信息,以已经解码的解码结果为基础而进行预定加工,而成为解码结果,由此,完成属于第一层下位的信息,因此,不仅能够预先防止在预先选择的代码串中由错误发生所引起的重放图象的混乱,而且能够确实地重放错误发生的重放图象。
本发明(方案4)所述的解码方法包括解码处理步骤,把成为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作为输入,进行该第一代码串中的预先所选择的第一层以上的代码串的解码处理,上述解码处理步骤,当在该解码处理中检出了错误时,从上述第一代码串的目前解释位置按照已经进行代码串的解释的方向回溯来设定代码串解释位置,从上述代码串解释位置,进行在成为上述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中表示第一层以上的层的信息的开始的第二代码串的检出,在所输入的代码串的解码处理中产生代码解释的错误时,从目前解码处理中的位置回溯,检索表示第一层以上的信息的开始的代码串,来进行解码处理,因此,能够预先防止在预先选择的代码串中由错误发生所引起的重放图象的混乱。
本发明(方案5)所述的解码方法是,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码方法中,上述解码处理步骤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使目前解码过程中的第一层以下的解码结果无效,错误发生的图象被无效,因此,不仅能够预先防止在预先选择的代码串中由错误发生所引起的重放图象的混乱,而且能够确实地重放所选择的被供给的重放图象。
本发明(方案6)所述的解码方法是,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码方法中,上述解码处理步骤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在目前解码过程中的解码结果中,对于对上述第一代码串中被推定出现的第一层的下位的层的代码串进行解码而得到的信息,以已经解码的解码结果为基础而进行预定加工,而成为解码结果,由此,完成属于第一层下位的信息,错误发生的重放图象进行错误隐藏处理并进行解码,因此,不仅能够预先防止在预先选择的代码串中由错误发生所引起的重放图象的混乱,而且能够确实地重放错误发生的重放图象。
权利要求
1.一种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解码装置,把成为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作为输入,进行该第一代码串中的预先所选择的第一层以上的代码串的解码处理,当在该解码处理中检出了错误时,在输出检出信号之后,从所设定的代码串解释位置,在成为上述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中,进行表示第一层以上的层的信息的开始的第二代码串的检出;代码串解释位置设定装置,接受上述检出信号,从上述第一代码串的目前解释位置按已经进行代码串的解释的方向回溯,来设定上述解码装置的代码串解释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码装置,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使目前解码过程中的第一层以下的解码结果无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解码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解码装置,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在目前解码过程中的解码结果中,对于对上述第一代码串中被推定出现的第一层的下位的层的代码串进行解码而得到的信息,以已经解码的解码结果为基础而进行预定加工,而成为解码结果,由此,完成属于第一层下位的信息。
4.一种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解码处理步骤,把成为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作为输入,进行该第一代码串中的预先所选择的第一层以上的代码串的解码处理,上述解码处理步骤,当在该解码处理中检出了错误时,从上述第一代码串的目前解释位置按照已经进行代码串的解释的方向回溯来设定代码串解释位置,从上述代码串解释位置,进行在成为上述分层构造的第一代码串中表示第一层以上的层的信息的开始的第二代码串的检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解码处理步骤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使目前解码过程中的第一层以下的解码结果无效。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解码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解码处理步骤在检出了上述第二代码串之后,在目前解码过程中的解码结果中,对于对上述第一代码串中被推定出现的第一层的下位的层的代码串进行解码而得到的信息,以已经解码的解码结果为基础而进行预定加工,而成为解码结果,由此,完成属于第一层下位的信息。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数字活动图象的特殊重放时,即使在构成基础流的比特流断片的连接部位上发生了代码解释的错误(误差),也能预先防止重放图象的显著混乱,并且,能够确实地对所供给的基础流进行解码处理。本发明的解码装置包括:进行所输入的基础流的代码串的复合的解码装置101、决定从目前的代码串解释位置回溯预定比特数的代码串解释位置决定装置103、根据代码串解释位置决定装置103的输出设定基础流的代码串解释位置的代码串解释位置设定装置102。
文档编号H04N7/50GK1230856SQ9910076
公开日1999年10月6日 申请日期1999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2月13日
发明者安田诚, 中谷信太郎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