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移动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85163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Cdma移动终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使用的移动终端装置,特别是采用作为无线接入方式的码分多址(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
近些年来,采用CDMA方式的移动通信系统正受到关注。
CDMA移动通信系统由于使用频谱扩展通信方式,所以如下述那样进行通信。即,发送端的通信装置,首先通过PSK调制方式等的数字调制方式对数字化的声音数据及图像数据进行调制。然后利用扩展码将该被调制的数据变换为宽信道的基带信号,再将扩展的发送信号变换为射频的信号后发送。另一方面,接收端的通信装置对接收的射频信号,首先采用与发送端通信装置中使用的扩展码相同的码进行频谱反扩展。然后对该反扩展后的接收信号通过PSK解调方式等的数字解调方式进行数字解调后,再生接收数据。
CDMA方式具有(1)由于采用频谱扩展技术,所以容易对衰落等通信环境的变化,维持很高的通信质量;(2)由于采用RAKE接收方式,所以可以实现软件切换,实现无通信瞬断稳定的切换。
(3)由于多数用户共有一个射频,所以可以实现很高的频率利用效率。等的频分多址方式(FDMAFrequenc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及时分多址方式(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中所没有的优点。
但是,CDMA移动终端装置与采用FDMA方式及TDMA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相比,还存在一般消耗功率大、电池使用时间短的问题。
即,在蜂窝无线通信系统中,随着移动终端装置的移动就要切换成为建立同步对象的无线信道,即进行所谓的切换。在进行切换时,移动通信终端装置检测从基站发来的信号的接收质量,根据其结果判断是否进行切换。在检测上述接收质量时,对采用FDMA方式及TDMA的移动终端装置来说,是检测从基站来的无线信号的接收电场强度。与此相比,采用CDMA方式的移动终端装置,是将从基站发来的无线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之后,还需要进行数字处理。这是因为在CDMA方式中很多移动终端装置共用一个载频(Carrier),为了对各信道进行分离,必须进行包括扩展码的反扩展处理在内的数字信号处理的缘故。
因此,在CDMA移动终端装置中在进行切换时,不限于无线接收机工作,接收系统的很多电路也工作,这样接收系统就消耗很多电流。
而且,CDMA移动终端装置在进行切换时,对建立同步的信道的接收质量与作为建立同步候选的另一信道的接收质量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有比建立同步的信道在接收质量上超过规定判断基准值的良好的建立同步候选的信道。而且当发现满足该条件的建立同步候选的信道时,则从上述建立同步的信道向建立同步候选的信道进行切换。
但是,在现有的CDMA的移动终端装置中,不论建立同步的信道接收的质量好坏,都将判断上述接收质量的判断基准值固定在一定值。因此,即使建立同步的信道的接收质量比较良好,不需要进行切换时,即使有比该建立同步的信道接收质量更好的建立同步候选信道,也无条件进行切换。结果,切换的次数就变得非常多,每次终端装置都消耗很多功率。
另外,在CDMA移动终端装置中每当进行切换时,都要测量与建立新的同步的信道相关的周围所有信道的接收质量。所以每次切换时所消耗的功率都非常大。其影响表现为连续等待接收时间大幅度缩短。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DMA移动终端装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切换,降低消耗功率,从而可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1个发明是一种CDMA移动终端装置,具有接收从多数基站分别发送的信号,从这些信号中选择最佳的信号,对该选择的信号建立同步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第2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至少一个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计算装置,该装置具有表示上述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与根据该接收质量而变化予先所设定的判断基准值之间对应关系的信息,根据该信息计算出对应于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接收质量的判断基准值;判断装置,用于判断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是否比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由上述计算的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及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只在根据该判断装置判断出上述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比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上述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时,才进行使建立同步对象从第1信号切换到上述第2信号上的处理。
而第2发明,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第2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至少一个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质量分类装置,将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分类为予先确定的不同的多个质量等级;选择装置,具有存储对应于上述各个质量等级予先设定的判断基准值的存储器,从上述存储器中选择对应于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接收质量的判断基准值;判断装置,用于判断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检测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是否比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及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只在根据该判断装置判断出上述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比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上述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时,才进行使建立同步对象从第1信号切换到上述第2信号上的处理。
即,在第1和第2发明中,根据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设定不同的判断条件,根据该判断条件判断是否要切换。
例如,当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未产生错误,具有非常良好的可接收的质量时,使该第1信号切换给其他信号的必要性很低。因此只要未检测出比该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还足够好接收质量的第2信号,就不进行切换。
与此相比,当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降低到不能容许的程度时,才有必要使该第1信号切换到其他的信号上。因此,如果有比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少许良好的第2信号,就进行向该第2信号的切换。
由于这样的构成,所以当切换的必要性很低时就变得很难进行切换,结果可降低切换处理造成的功率消耗,这一部分电池使用时间就可以延长了。另一方面,当切换的必要性很高时就能很容易进行切换。因此可以维持质量良好的通信。
另外,第1及第2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当建立同步候选的第2信号有多个时,则从该多个第2信号中选择部分信号,只对该选择的信号检测接收质量。
由于这样的构成,变为从中抽出接收质量检测对象的信号。为此与总是对所有信号检测其接收质量的情况相比,可降低接收质量检测处理中所需要的消耗功率,从而可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另外还对各个建立同步候选的多个第2信号管理与其接收质量有关的历史信息。而且在对上述第2信号进行从中抽出时,根据上述历史信息可为将来对能提供良好接收质量的可能性高的信号进行选择。
这样的构成可对有力作为建立同步候选的信号进行接收质量的检测。因此,尽管只对部分的信号检测接收质量,也很少有漏掉接收质量良好的信号的不良情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第3发明所涉及的移动终端装置如以下构成。
即,在从第1信号向第2信号进行切换之后,新建立同步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保持着良好的可能性较高。因此再从第2信号向其他信号进行切换的必要性较低,为此一般不用进行确认再切换必要性的处理,即不用占有状态处理。
本发明正是着眼于这一点,除具有切换控制装置之外还具有方式转移控制装置。而且,在该方式转移控制装置中,在通过上述切换处理对第2信号建立同步后,可以省去用于判断使建立同步对象是否有必要从该第2信号向其他信号再切换的确认处理。
这样的构成中,当切换结束后,省去了对由该切换建立同步的信号进行的占有状态处理,移动终端装置例如直接转到间歇接收方式。从而,与例如在切换后无条件执行该占有状态处理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功率消耗,这样就可以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另外第3发明的特征还在于在方式转移控制装置中,在通过切换控制装置对第2信号建立同步后,对该第2信号由质量检测装置检测出的接收质量是否是在规定值以上进行判断。而且,当判断为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是在规定值以上时,则省去对该第2信号的占有状态处理,直接转到间歇接收方式。反之当判断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小于规定值时,则对该第2信号执行上述占有状态处理。
这样的构成中,在切换之后当新建立同步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恶化时,对该第2信号进行占有状态处理。因此,当需要从第2信号向其他信号再切换时,可以立即执行。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目的、优点及特征将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而得到进一步说明,在这些附图中

图1表示本发明有关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第1实施例的概要图。
图2表示第1实施例有关的移动终端装置构成的电路方框图。
图3表示空闲的切换控制的步骤及内容主要部分的流程图。
图4表示空闲的切换控制的步骤及内容的其他部分的流程图。
图5表示空闲的切换控制的步骤及内容的其他部分的流程图。
图6表示本发明第2实施例有关的空闲的切换控制的步骤及内容主要部分的流程图。
图7表示本发明第3实施例有关的空闲的切换控制的步骤及内容主要部分的流程图。
图8为说明现有空闲切换动作的图。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有关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第1实施例)图1表示有关本发明的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第1实施例的概要图。
在系统的服务区中分散配置有多数基站(在图1中只图示BSa、BSb、BSc 3个基站)。这些基站BSa、BSb、BSc分别形成小区。而且这些小区再分别分割成多个扇区(在图1中所示为3个扇区Sa1、Sa2、Sa3,Sb1、Sb2、Sb3,Sc1、Sc2、Sc3)。在各扇区Sa1、Sa2、Sa3,Sb1、Sb2、Sb3,Sc1、Sc2、Sc3中分别分配有扩展码。这些扩展码的构成中使位移值相互不同。各基站BSa、BSb、BSc在各个扇区Sa1、Sa2、Sa3,Sb1、Sb2、Sb3,Sc1、Sc2、Sc3中使用上述分配的扩展码,播放导频信道PNa1,PNa2、PNa3,PNb1、PNb2、PNb3,PNc1、PNc2、PNc3。
而在扩展码中采用例如PN码(Pseudo Noise Code)与正交码(Orthogonal Code)的组合码。使用正交码的理由是为了提高信道相互间的正交性,进一步抑制干扰。正交码的例子有Walsh Sequence及Orthogonal Gold Sequence。
移动终端装置MS与上述基站BSa、BSb、BSc播放的导频信道PNa1,PNa2、PNa3,PNb1、PNb2、PNb3,PNc1、PNc2、PNc3中的某一个建立同步进行通信。这时,为了进行质量良好的通信,需要对接收质量良好的导频信道建立同步。而且,移动终端装置MS在等待过程中进行空闲切换。
移动终端装置MS在等待过程中,空闲切换在进行间歇接收动作的同时,分别定期对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与建立同步候选的其他多个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进行检测,并对其进行比较。并且在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其他多个导频信道中,当发现与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相比还有接收质量在判断基准水平以上的良好导频信道时,使建立同步对象切换到该导频信道上。
在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MS中,对判断要否该空闲切换,通过独自的方式进行。
图2表示关于本实施例的移动终端装置MS构成的方框图。
在该图中,从话筒10a输出的说话者的送话声音信号由模拟-数字变换器(A-D)11a变换为数字信号后,输入到声音编码-解码器(VoiceCoder-decoder以下称Vocoder声音编解码器)。声音编解码器12采用可变速率声音编码方式,例如从9600bps、4800bps、2400bps、1200bps四种编码速率中选择一种,通过该选择的编码速率对上述输入数字声音信号进行编码。编码速率从微处理器(MPU)13指示出来。
微处理器(MPU)13在上述声音编解码器12所输出的编码数字声音信号上加上控制信号等,由此生成传输数据。该传输数据由数据生成电路14加上错误检测码及错误校正码之后,由卷积编码器15进行编码。然后,该已编码的传输数据在交织电路16中进行交织的处理。从交织电路16输出的传输数据由频谱扩展器17通过扩展码使频谱扩展为宽信道的信号。
该被频谱扩展的发送信号由数字滤波器18去除不要的频率成分之后,由数字-模拟变换器(D-A)19变换为模拟发送信号。然后,该模拟发送信号由模拟前置电路20上变频为规定的射频后控制到规定的给定发送功率电平,从天线21向基站发送。
另一方面,由天线21所接收的频谱扩展无线信号在模拟前置电路20上通过低噪声放大器进行放大后,下变频为中频或基带频率。从模拟前置电路20输出的接收信号由模拟-数字变换器(A-D)22以规定的取样周期变换为数字信号之后,分别输入到搜索接收机23、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24及PAKE接收机25。
PAKE接收机25具有3个指状电路、及将这些指状电路的输出信号进行符号合成的符号合成器。各指状电路分别对要求接收电平大的通路的接收信号进行频谱反扩展,将不同的3个通路的接收信号从多通道无线信号中分离出来后各自再生。
搜索接收机23用于对从基站播放的导频信道的扩展码进行搜索,捕捉其位移,基本构成与指状电路相同。通过该扩展码的搜索操作所得到的接收质量数据及功率控制数据输入到微处理器13中。
从上述PAKE接收机25输出的解调符号与定时信息一起输入到去交织电路26,在该去交织电路26中进行去交织处理。该去交织后的解调符号在维特比译码器27上进行维特比译码,该维特比译码后的解调符号再由错误校正电路28进行错误校正解码处理,变为接收数据,输入到微处理器13中。
在微处理器13中,上述输入的接收数据被分离为声音数据和控制数据。其中声音数据由声音编解码器12进行声音解码之后,由数字-模拟变换器(D-A)11b变换成模拟信号,然后从场声器10b扩音输出。
键盘/显示器29的设置用于用户进行拨号数据及控制数据等的输入及设定,以及显示移动终端装置MS的工作状态有关的各种信息。该键盘/显示器29的操作由微处理器13控制。
因此,微处理器13除了具有与发送及接收有关的通信链路连接控制、及通信控制等的通常控制功能外,还具有空闲切换控制功能。
该空闲切换控制功能对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进行检测,将其分类为予先确定的不同的三个质量等级。这时空闲切换控制功能对上述三个质量等级的每一个都予先准备了相互不同的判断基准值。并且,从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其他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检测值(第2值)减去上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检测值(第1值),对该相减后的值与判断基准值进行比较。在此时所使用的判断基准值中选择对应于分类为上述第1值的质量等级的值。并且,当上述相减后的值小于判断基准值时不进行切换,而大于时则进行切换。
下面,说明在上述构成的移动终端装置MS中空闲切换的操作。图3至图5是表示该控制步骤及控制内容的流程图。
移动终端装置MS在等待过程中进行间歇接收操作。在该间歇接收操作过程中,微处理器13在步3a上判断本装置是否为应接收的定时。例如判断是否变为图8中所示的接收定时T11、T12、……。并且在每当变为这些接收定时T11、T12、……时,检测出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接着通过该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接收所发送的系统参数。然后,根据在该系统参数中所包含的邻近表(Neighbor List)信息,对由该邻近表所指定的各邻近导频信道分别进行接收质量的判断(步3b)。该接收质量的判断是通过在搜索接收机23上接收所要求的邻近导频信道,取得该接收功率的检测数据而进行的。
接着,微处理器13在步3c中由于n=1,而选择上述各邻近导频信道中的一个。在步3d中,将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根据其接收质量的检测数据分类成3个质量等级。例如,分别设定质量等级“1”为“-10dB”以上、质量等级“2”为“-10~-12dB”、质量等级“3”为“-12dB以下”。而且,上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根据其接收质量检测数据分类为上述3个质量等级的某一个。
另外,微处理器13对应于上述3个质量等级的每一个,设定不同的切换条件,即判断基准值。判断基准值是在从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向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切换时,表示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超过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接收质量几个dB以上才可以的值。例如,分别设定为对质量等级“1”为6dB、对质量等级“2”为4dB、而对质量等级“3”为2dB。
根据上述质量等级的分类,现在例如假设上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分类为质量等级“1”。这样,微处理器13从步3e转到步3j,在此判断上述选择的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的接收质量是否比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的接收质量还大6dB以上。
例如,微处理器13进行下式的运算。
(PNj1)n-(PNik)a≥6dB而且,如果(PNj1)n-(PNik)a小于6dB时,则判断为没必要进行切换,不进行切换控制,转到图5中所示的步5a。
在该步5a上,判断是否还有其他未选择的邻近导频信道。该判断的结果,如果还有未选择的导频信道时,微处理器13在步5b上对n进行增量(n=n+1),选择下一个未选择的邻近导频信道。然后返回步3d,重复判断上述的要否切换。反之,如果没有未选择的邻近导频信道,则在步5c返回间歇接收方式。
另一方面,假设上述选择的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的接收质量比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的接收质量还好于6dB以上。即,假设(PNj1)n-(PNik)a在6dB以上。这样微处理器13判断为该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适合于切换,转到图4中所示的步4a。在步4a上进行从上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向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切换的处理。
当该切换处理结束后,微处理器13在步4b将本装置设定为连续接收方式。并且,在步4c上通过由上述切换而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j1)n接收基站播放的系统参数。然后转到步3b,以后根据步3b以下的控制步骤,对上述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j1)n判断是否有必要进行再切换。即,对建立同步后的导频信道执行占有状态处理。该判断结果,如果是没必要切换,则在图5的步5c上使装置的工作方式返回间歇接收方式,结束空闲切换控制。
质量等级“1”实质上是设定在不需要切换的高接收质量上。因此,当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分类为该质量等级“1”时,也可以判断为不需要进行切换,立刻结束切换控制。
另一方面,假设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不被分类为质量等级“1”,而分类为质量等级“2”。这样,微处理器13从步3f转到步3g。然后,在该步3g上判断上述选择的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的接收质量是否比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的接收质量还大于4dB以上。
例如微处理器13进行下式的运算(PNj1)n-(PNik)a≥4dB如果(PNj1)n-(PNik)a小于6dB时,则判断没有适合切换的邻近导频信道,不进行切换处理,转到图5中所示的步5a。
在该步5a上判断是否有其他未选择的邻近导频信道。该判断的结果,当还有未选择的导频信道时,微处理器13在步5b对n进行增量(n=n+1),选择下一个未选择的导频信道。然后返回步3d,重复进行上述的要否切换的判断。对此如果没有未选择的邻近导频信道,则在步5c返回间歇接收方式。
另一方面,假设上述选择的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的接收质量比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的接收质量还好于4dB以上。即,假设(PNj1)n-(PNik)a在4dB以上。这样微处理器13判断为该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适合于切换,转到图4中所示的4a。在步4a上进行从上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向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切换的处理。
这样,当该切换处理结束后,微处理器13在步4b将本装置设定为连续接收方式。并且,在步4c上通过由上述切换而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j1)n接收基站播放的系统参数。然后转到步3b。以后根据步3b以下的控制步骤,对上述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j1)n进行占有状态处理。根据该占有状态处理,当判断为不必要再切换时,在图5的步5c上使装置的操作方式返回间歇接收方式,结束空闲切换控制。
假设上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即未分类为质量等级“1”,也未分类为质量等级“2”,而是分类为质量等级“3”。这样微处理器13从步3h转到步3i。然后,在该步3i上判断上述选择的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的接收质量是否比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的接收质量还大于2dB以上。
例如微处理器13进行下式的运算(PNj1)n-(PNik)a≥2dB而且,如果(PNj1)n-(PNik)a小于2dB时,则该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因接收质量不够而判断为不适合切换,在不进行切换控制的情况下转到图5中所示的步5a。
反之,假设上述选择的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的接收质量比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n的接收质量还好于2dB以上。这样微处理器13判断该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适合切换,转到步4a后执行从上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向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的切换处理。
在该切换处理结束后,通过上述导频信道(PNj1)n接收新的系统参数,关于根据该系统参数中所包含的邻近表信息进行占有状态处理,与上面所述的操作相同。
如上所述,第1实施例在空闲切换控制中,将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分类为可无错误地接收数据的质量等级“1”、在可容许的错误范围内可接收数据的质量等级“2”、及难于以好的质量接收数据的质量等级“3”中的某一等级,并在这些质量等级上分别设定6dB、4dB、2dB等不同的判断基准值。
并且判断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其他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与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相比是否大于对应于该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所分类的质量等级的判断基准值。而且,只在判断是大于的时候才进行切换处理,除此之外时不进行切换处理,仍保持对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同步状态。
从而,根据第1实施例,在实质上没有切换的必要性时,就不进行切换,结果可降低由于切换处理造成的功率消耗,可延长该部分的电池使用时间。
附带说明的是,在不考虑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总是以一定的判断条件判断要否切换的现有装置中,即使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良好,实质上不必要进行切换,也仍然进行频繁的切换,结果将招致消耗功率增大、电池使用时间缩短。
图8表示该操作例。在等待期间,移动终端装置每当在接收定时T11、T12、……时,就使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PNik与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其他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PNj1进行比较。并且,当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只要比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大于例如2dB左右,就无条件进行切换。因此,如图8所示,当同等程序接收质量的导频信道有多个,其接收质量的上下关系频繁变化时,在每个接收定时上都进行切换,由此产生过大的功率消耗,造成电池使用时间缩短。
(第2实施例)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在空闲切换控制功能中,在切换处理结束后可以省去对由该切换所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进行占有状态处理,直接转到间歇接收方式。
图6表示在该第2实施例中空闲切换控制步骤主要部分的流程图。而对于空闲切换控制的其他部分,与上述第1实施例的情况相同,在此其说明予以省略。
在图6中,微处理器13在步6a上使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ik)a向建立同步候选的导频信道(PNj1)n进行切换处理结束后,然后在步6b上将本装置设定为连续接收方式。并且在步6c上通过由上述切换所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j1)n,接收基站所播放的系统参数。而且当该系统参数接收结束后,在步6d直接转到间歇接收方式,切换控制结束。
从而,在该第2-实施例中,可以省去对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j1)n的占有状态处理。因此可以降低该部分功率消耗,使电池使用时间进一步延长。
另外,当省略对上述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j1)n的占有状态时,设定条件即可。
例如,如图7所示,在步6c中,切换处理结束后,当通过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j1)n接收基站所播放的系统参数时,微处理器13转到步7b。然后在步7b上判断先前在步3b上检测的上述邻近导频信道(PNj1)n的接收质量是否在规定电平例如-12dB以上。
当导频信道(PNj1)n的接收质量是-12dB以上时,则判断为不要进行向其他导频信道的再切换,省略占有状态处理。反之当导频信道(PNj1)n的接收质量小于-12dB时,则判断有进行再切换的可能性,返回应进行占有状态处理的图3的步3b。
这样的构成中,当由切换而新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PNj1)n的接收质量恶化时,可以进行占有状态处理,这样如果有接收质量更良好的其他邻近导频信道,则可以立即进行向该邻近导频信道的切换。
在上述占有状态处理之后,当进行向其他导频信道进行再切换时,从向上述导频信道(PNj1)n进行切换的时刻开始,至少在经过0.2秒之后进行。该0.2秒的计时通过微处理器13的软件计时器进行。该软件计时器的起动在步7a上进行。
这样的构成中,例如当建立同步及建立同步候选的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是同等程度而且都已恶化时,可以减轻在这些导频信道之间以很短的时间间隔频繁重复进行再切换的不良情况。这样可以降低因切换造成的功率消耗,可延长电池使用时间。
(第3实施例)本发明的有关第3实施例是在图3的步3b中所述的邻近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检测处理中,对各个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多数导频信道管理该接收质量相关的历史信息。然后以该历史信息为基础,从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上述多数导频信道中选择部分的导频信道,只对该选择的信号检测接收质量。
在这样的构成中是采用从中抽取成为检测接收质量的导频信道的办法。因此与对邻近表信息指定的所有导频信道进行检测其接收质量的情况相比,可以降低接收质量检测处理所需的消耗功率,并由此可延长电池的使用时间。而且尽管是抽取的接收质量检测对象的导频信道,仍具有对作为建立同步候选的经常稳定的信号可进行接收质量检测的优点。
(其他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中,以该接收质量为基础将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分类为多个质量等级,采用各个质量等级中设定的判断基准值,判断要否切换。但是也不仅限于此,例如备有表示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与其对应的判断基准值关系的表数据。并且也可以使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检测值作为地址付予表数据,从表数据中读出对应于上述接收质量检测值的判断基准值,利用该判断基准值判断要否进行切换。
另外,也可以不用上述表数据,取而代之的是存储表示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及与其对应的判断基准值间对应关系的数学式,从建立同步的上述接收质量检测值对应的判断基准值及该数学式求出对应于上述接收质量检测值的判断基准值。
此外,本发明并不仅于上述各实施例,也可以有种种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CDMA移动终端装置,具有接收多数基站所分别发送的信号,从这些信号中选择最佳的信号,对该选择的信号建立同步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第2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至少一个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计算装置,该装置具有表示上述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与根据该接收质量而变化予先所设定的判断基准值之间对应关系的信息,根据该信息计算出对应于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接收质量的判断基准值;判断装置,用于判断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是否比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由上述计算的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及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只在根据该判断装置判断出上述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比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上述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时,才进行使建立同步的信号从第1信号切换到上述第2信号上的处理。
2.一种CDMA移动终端装置,具有接收从多数基站分别发送的信号,从这些信号中选择最佳的信号,对该选择的信号建立同步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第2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至少一个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计算装置,该装置具有表示上述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与根据该接收质量而变化予先所设定的判断基准值之间对应关系的信息,根据该信息计算出对应于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接收质量的判断基准值;判断装置,用于判断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是否比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由上述计算的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及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当根据该判断装置判断出上述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不是比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上述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时,禁止进行使成为建立同步对象的信号从上述第1信号向上述第2信号切换的处理。
3.一种CDMA移动终端装置,具有接收从多数基站分别发送的信号,从这些信号中选择最佳的信号,对该选择的信号建立同步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第2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至少一个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质量分类装置,将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分类为予先确定的多个不同的质量等级;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对应于上述多个质量等级的判断基准值;选择装置,从上述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多个判断基准值中选择对应于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接收质量的判断基准值;判断装置,用于判断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是否比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及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只在根据该判断装置判断出上述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比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上述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时,才进行使成为建立同步的信号从第1信号切换到上述第2信号上的处理。
4.一种CDMA移动终端装置,具有接收从多数基站分别发送的信号,从这些信号中选择最佳的信号,对该选择的信号建立同步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第2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至少一个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质量分类装置,将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分类为予先确定的多个不同的质量等级;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对应于上述多个质量等级的判断基准值;选择装置,从上述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多个判断基准值中选择对应于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接收质量的判断基准值;判断装置,用于判断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是否比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及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当根据该判断装置判断出上述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不是比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上述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时,禁止进行使成为建立同步对象的信号从上述第1信号向上述第2信号切换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CDMA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检测装置当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第2信号有多个时,从该多个第2信号中选择部分信号,只对该选择的信号检测接收质量。
6.根据权利要求5记载的CDMA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接收质量检测装置具有对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多个第2信号的每一个,管理有关其接收质量的历史信息的装置,根据该历史信息对检测对象的信号进行选择。
7.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CDMA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断装置从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所得到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检测值减去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得到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检测值,并判断该相减后的值是否是在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判断基准值以上。
8.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CDMA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断装置从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所得到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检测值减去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判断基准值,并判断该相减后的值是否是在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得到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检测值以上的值。
9.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CDMA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判断装置在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得到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检测值上加上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判断基准值,并判断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所得到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检测值是否是上述相加后的值以上的值。
10.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CDMA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存储装置,对应于上述多个质量等级的每一个,存储有质量等级越高设定越大的值的判断基准值。
11.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CDMA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有当通过上述质量分类装置将上述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分类成为分类规定值以上的接收质量而设置的规定质量等级时,禁止由上述判断装置进行判断处理的装置。
12.一种CDMA移动终端装置,具有接收从多数基站分别发送的信号,从这些信号中选择最佳的信号,对该选择的信号建立同步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检测装置,用于分别检测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及至少一个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切换控制装置,对由该质量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与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进行比较,当判断上述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比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规定值以上的良好值时,进行使建立同步对象从上述第1信号切换到上述第2信号的切换处理;及方式转移控制装置,在通过该切换控制装置对第2信号建立同步后,禁止判断是否有必要使成为建立同步对象的信号从该第2信号再切换到其他信号的确认处理。
13.一种CDMA移动终端装置,具有接收从多数基站分别发送的信号,从这些信号中选择最佳的信号,对该选择的信号建立同步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质量检测装置,用于分别检测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及至少一个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切换控制装置,对由该质量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与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进行比较,当判断上述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比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规定值以上的良好值时,进行使建立同步对象从上述第1信号切换到上述第2信号的切换处理;判断装置,在通过上述切换控制装置对第2信号建立同步后,对该第2信号判断上述质量检测装置检测的接收质量是否是在规定值以上;禁止装置,当由上述判断装置判断为上述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是在规定值以上时,禁止对该第2信号的上述确认处理;及确定处理执行装置,当通过上述判断装置判断为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小于规定值时,对该第2信号执行上述确认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3记载的CDMA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确认处理执行装置当通过判断装置判断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小于规定值时,在从对该第2信号建立同步的时刻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之后执行对该第2信号的确认处理。
15.一种CDMA移动终端装置,具有接收从多数基站分别发送的信号,从这些信号中选择最佳的信号,对该选择的信号建立同步的功能,其特征在于,包括第1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建立同步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第2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至少一个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质量分类装置,将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分类为予先确定的多个不同的质量等级;存储装置,用于存储对应于上述多个质量等级的判断基准值;选择装置,从上述存储装置中所存储的多个判断基准值中选择对应于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接收质量的判断基准值;判断装置,用于判断由上述第2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是否比由上述第1检测装置所检测的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切换控制装置,该装置只在根据该判断装置判断出上述第2信号的接收质量比第1信号的接收质量具有上述判断基准值以上的良好值时,才进行使成为建立同步的信号从第1信号切换到上述第2信号上的处理;及方式转移控制装置,在通过该切换控制装置对第2信号建立同步后,禁止判断是否有必要使成为建立同步对象的信号从该第2信号再切换到其他信号的确认处理。
16.根据权利要求15记载的CDMA移动终端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方式转移控制装置在通过切换控制装置建立对第2信号的同步后,禁止判断是否有必要使成为建立同步对象的信号从该第2信号再切换到其他信号的确认处理,并转移到间歇接收方式。
全文摘要
在空闲的切换控制中,将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分类为可无错误数据接收的质量等级“1”、在可容许的错误范围内数据可接收的质量等级“2”、及难于以好的质量数据接收的质量等级“3”中的某一等级,并在这些质量等级上分别设定6dB、4dB、2dB等不同的判断基准值。并且判断成为建立同步候选的其他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与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接收质量相比是否大于对应于该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所分类的质量等级的判断基准值。而且,只在判断是大于时才进行切换处理,除此之外不进行切换处理,而保持对建立同步的导频信道的同步状态。
文档编号H04W36/36GK1275294SQ99801429
公开日2000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199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24日
发明者小林卯幸, 榎昌行, 沢豊太郎, 平井克已 申请人:株式会社东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