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站装置、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24887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基站装置、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0001]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8年8月13日、申请号为200880110965. 9、发明名称为"无 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方法、无线通信装置、接收装置以及程序"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 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基站装置、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和通信系统。
[0003] 本申请基于2007年8月13日在日本申请的特愿2007-210936号以及特愿 2007-210937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0004] 近年来,正在积极进行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宄,作为用于提高系统的频率利 用效率的方式,提出了各小区使用相同频带从而各小区可以利用分配给系统的全部频带的 1频率反复蜂窝系统。
[0005] 在下行链路(从基站装置向移动站装置的通信)中,O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正交频分多址连接)方式成为最有力的候选。 0FDMA方式是米用对信息数据实施64QAM(64-ary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64 值正交振幅调制)或BPSK (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 :2相相位调制)等根据接收状况 而不同的调制方式来进行通信的OFDM信号,对多个移动终端装置灵活地分配由时间轴和 频率轴构成的无线资源来进行通信的系统。
[0006] 在该情况下,因为使用OFDM信号,所以有PAPR(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 峰值对平均功率比)变得非常高的情况,在发送功率放大功能比较有余量的下行链路的通 信中,高峰值功率不会成为大问题,但在发送功率放大功能没有余量的上行链路(从移动 站装置向基站装置的通信)中,高峰值功率成为致命的问题。
[0007] 因此,在上行链路(从移动站装置向基站装置的通信)中,希望以峰值对平均功率 比PAPR低的单载波方式为基础的通信方式。
[0008] 但是,采用单载波方式时,具有不能进行如OFDM方式那样的使用了时间轴和 频率轴的灵活的资源分配的问题。作为解决该问题的通信方式,提出了SC-ASA(Single Carrier-AdaptiveSpectrumAllocation:单载波自适应频谱分配,也称为 DFT-S-OFDM(DiscreteFourierTransform-SpreadOFDM:DFT扩散OFDM))(例如,非专利 文献1)。
[0009] 这样的通信方法,采用了与单载波通信方式同样的方法,所以峰值对平均功率比 PAPR变低。此外,如OFDM信号那样,通过插入循环前缀(cyclicprefix)可以无块(block) 间干扰地处理数据(在本说明书中,将插入循环前缀的间隔、即进行DFT的数据处理单位称 作DFT-S-0FDM符号(symbol))。而且,通过DFT暂时生成了频率波形,所以具有可以容易地 进行在副载波单位的资源控制的优点。
[0010]在图40中不出利用该SC-ASA方式来进行MIMO(Multi_InputMulti-Output:多 输入多输出)传输时的发送装置结构。但是,图40可以看做具备多个发送系统的一个发送 装置,也可以看做各个不同的发送装置。下面说明这点。在图41A中,一个基站与两个移动 站进行无线通信。各基站、移动站分别具备两个天线。将图40的发送装置结构看做具备多 个发送系统的一个发送装置时,成为图41C的单一用户MIMO传输的情况,看做各个不同的 发送装置时,成为图41B的多用户MMO传输的情况。其中,用白块表示使用的副载波,未记 载白块的编号的副载波是在SC-ASA方式没有被选择的副载波。
[0011] 在图40的各发送系统中,各个发送数据1、2通过编码部1000U001被编码,在调 制部1002、1003中被调制。调制信号在S/P(串行/并行)变换部1004、1005中被并行化, 通过DFT部1006、1007变换为频率轴上的信号。在两个频谱映射部1008、1009中,如图41B、 图41C所示,按照发送数据1和发送数据2的信号相互使用相同频率的副载波的方式被映 射。在利用SC-ASA方式时,成为使用接收SNR或SINR高的副载波,但是因为是MMO传输, 所以从两个发送系统分别发送的信号在接收侧互相干扰。因此,为了还考虑相互干扰的程 度,不得不在发送天线(用户)共同选择考虑了两个发送系统以及两个接收系统全部的传 播路径的结果良好的副载波。
[0012] 接着,被映射的频率轴上的发送信号在IDFT部1010U011中变换为时间轴的信 号,在P/S(并行/串行)变换部1012、1013中将信号串行化。之后,在循环前缀CP插入部 1014、1015中插入循环前缀,在D/A变换部1016、1017中变换为模拟信号。最后,在无线部 1018、1019中上变频(upconvert)为无线频率,从各发送天线1020、1021被发送。
[0013] 在图42中示出表示接收这样被MM0传输的信号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的概略模块 图。其中,图42所示的接收装置具有消除器(canceller),所以用这种结构的接收装置进行 接收能够获得更加良好的特性。图42所示的装置由天线部1100、1101、RF部1102、1103、 A/D变换部 1104、1105、CP去除部 1106、1107、S/P变换部 1108、1109、1133、1134、DFT部 1110、1111、1116、1117、1135、1136、传播路径推断部 1112、1113、消除部 1114、信号均衡 / 分 离部 1115、频谱解映射(rY7匕°>夕)部 1118、IDFT部 1119、1120、1138、1139、P/S变换 部1121、1122、解调部1123、1124、解码部1125、1126、反复控制部1127、1128、判定部1129、 1130、副本(r印lica)生成部1131、1132、频谱映射部1137、传播路径乘法部1140构成。 [0014] 对于从图40所示的发送装置发送的信号,在接收装置中,首先在天线部1100、 1101中分别接收,在RF部1102、1103中从无线频率进行下变频(downconvert),在A/D变 换部1104、1105中变换为数字信号之后,在CP去除部1106、1107中去除在发送侧所附加的 循环前缀CP(GI)。然后,在S/P变换部1108、1109中变换为并行信号,在DFT部1110、1111 中进行DFT处理并变换为频域的信号。这样变换为频域的信号中,作为传播路径推断用而 采用在发送侧所附加的已知信号,在传播路径推断部1112U113中进行各发送天线-接收 天线间的传播路径推断。在该例中,对于发送天线数X接收天线数=4的路径的传播路径 推断值分别被算出副载波数个。
[0015] 被DFT处理并变换为频域信号的数据信号输入消除部1114。在消除部1114中,进 行接收信号与基于解调数据的可靠性而生成的接收信号的副本的减法,在可以生成完全的 副本(发送信号)的情况下,该输出仅成为噪声成分。设由两个天线接收的接收数据矢量 为R、传播路径矩阵为S、发送数据矢量的副本为S'(在后述的副本生成部~频谱映射部中 被生成)时,用(100)式表示该运算。
[0016]【数1】
[0017]Q=R-SS' (100)
[0018] 其中,Q是表示第2次以后的反复处理时的消除部1114的输出(消除后的残差) 的矢量,R、S、S'用以下的(101)~(103)式表示。在这些式中,括弧内的数字是副载波 编号,下标表示发送以及接收天线编号。此外,S的两个下标表示接收天线和发送天线的 组合,例如S21表示从发送天线1向接收天线2的传播路径。另外,这些式能够用于单一用 户-MMO、多用户-MMO的任意情况。
[0019]【数2】
【主权项】
1. 一种基站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发送部,其将表示由分配给第1通信装置的两个以上的副载波构成的第1副载波的第 1信息、和表示由分配给第2通信装置的两个以上的副载波构成的第2副载波的第2信息分 别发送给该第1通信装置以及该第2通信装置,所述第2副载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