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系统和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366206阅读:来源:国知局
地,所述宏基站,还用于在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或者,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0072]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可在建立E-RAB之前或同时请求微基站分配serving cell,所述serving cell可以是微基站新添加的,也可以是微基站已添加的,以确保有小区资源用于建立E-RAB。
[0073]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
[0074]MME,用于与所述宏基站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0075]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通过配置不同的下行隧道终结点,实现不同的双连接方式。
[0076]优选地,所述MME,具体用于向所述宏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并在接收到所述宏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宏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0077]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后,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之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0078]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一种宏基站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具体实现过程,是双连接方案的一种可行方案。
[0079]优选地,所述MME,具体用于向所述宏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并在接收到宏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宏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0080]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以及,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0081]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另一种宏基站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具体实现过程,是双连接方案的另一种可行方案。
[0082]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双连接切换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宏基站、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的微基站,其中:
[0083]宏基站,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0084]所述微基站,用于与所述宏基站建立E-RAB。
[0085]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在双连接切换中确定切换前后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0086]优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MME,其中:
[0087]所述宏基站,具体用于向所述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
[0088]所述MME,用于在接收到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时,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在接收到的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时,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0089]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通过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的不同,来触发MME实现双连接的切换。
[0090]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宏基站,所述宏基站包括:
[0091]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0092]隧道建立模块,用于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
[0093]指示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0094]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ro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0095]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微基站配置信息来确定本次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0096]优选地,所述指示模块,具体用于通过RRC信令发送所述连接重配消息。
[0097]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给出了一种可用的发送连接重配消息的方式。
[0098]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0099]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在与微基站建立E-RAB时,使微基站获知实际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
[0100]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服务小区servingcell,或者,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0101]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可在建立E-RAB之前或同时请求微基站分配serving cell,所述serving cell可以是微基站新添加的,也可以是微基站已添加的,以确保有小区资源用于建立E-RAB。
[0102]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还用于与MME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0103]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通过配置不同的下行隧道终结点,实现不同的双连接方式。
[0104]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后,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不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之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0105]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一种宏基站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具体实现过程,是双连接方案的一种可行方案。
[0106]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以及,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0107]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描述了另一种宏基站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具体实现过程,是双连接方案的另一种可行方案。
[0108]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0109]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信息;
[0110]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P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0111]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根据接收到的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微基站配置信息来确定本次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0112]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宏基站,所述宏基站包括:
[0113]切换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否需要切换;
[0114]隧道建立模块,用于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S-GW,否则,上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
[0115]指示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HXP层配置信息、印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
口 O
[0116]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在双连接切换中确定切换前后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0117]优选地,所述宏基站还包括:
[0118]路径切换请求模块,用于向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0119]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宏基站通过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的不同,来触发MME实现双连接的切换。
[0120]本发明实施例还描述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0121]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信息;
[0122]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HX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由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0123]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案,使终端在双连接切换中确定切换前后的双连接方式,是对目前3GPP标准的优化。
【附图说明】
[01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125]图1为【背景技术】中终端与宏基站和微基站的双连接示意图;
[0126]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双连接方法步骤示意图;
[0127]图3?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双连接流程示意图;
[0128]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双连接切换方法步骤示意图;
[0129]图8、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双连接建立的流程示意图;
[0130]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双连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131]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宏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0132]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0133]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宏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3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份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135]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双连接以及双连接切换方案,来完善目前3GPP标准中没有使终端获知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后续简称bearer-splitting方式)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后续简称非bearer-splitting方式)的情况,由宏基站在向终端发送的连接重配消息中携带相关信息,使终端获知所使用的双连接方式。
[0136]所述相关信息是指微基站配置信息中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 F1DCP)层配置信息、基于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Evolved PacketSystem-bearer, eps-bearer)标识和数据无线承载(Data Rad1 Bearer, DRB)标识,如果微基站配置信息中包含上述三种信息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表示本
当前第2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