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连接方法、双连接切换方法及相应的系统和设备的制造方法_5

文档序号:8366206阅读:来源:国知局

[0246]实施例五:
[0247]本发明实施例五还描述了一种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三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宏基站,如图11所示,所述宏基站包括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11、隧道建立模块12和指示模块13,其中:
[0248]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11用于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0249]隧道建立模块12用于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
[0250]指示模块1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0251]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ro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0252]优选地,所述指示模块13具体用于通过RRC信令发送所述连接重配消息。
[0253]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与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的优化方式如下:
[0254]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本次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并在接收到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0255]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具体用于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服务小区servingcell,或者,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0256]优选地,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还与MME建立E-RAB,具体为: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还用于与MME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0257]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分别与微基站和MME建立E-RAB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0258]方式一:
[0259]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后,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和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确定双连接方式,之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
[0260]方式二:
[0261]所述隧道建立模块12具体用于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并在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将包括自身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进行本地的连接重配置操作后,向MME返回建立响应消息,以及,在完成与MME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之后,再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并将包括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0262]在本实施例五中,还描述了受所述宏基站指示确定双连接方式的终端,如图12所示,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模块21和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22,其中:
[0263]接收模块21用于接收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信息;
[0264]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F1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0265]实施例六:
[0266]本发明实施例六描述了一种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四属于同一发明构思下的宏基站,如图13所示,所述宏基站包括切换判断模块31、隧道建立模块32和指示模块33,其中:
[0267]切换判断模块31用于判断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否需要切换;
[0268]隧道建立模块32用于在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需要切换时,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S-GW,否则,上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
[0269]指示模块33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HXP层配置信息、印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切换后的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0270]优选地,所述宏基站还包括:路径切换请求模块34,用于向MME发起路径切换请求,其中,在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宏基站切换至所述微基站,否则,所述路径切换请求中包含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宏基站,指示所述MME将下行隧道终结点从微基站切换至宏基站。
[0271]在本实施例六中,还描述了受所述宏基站指示确定双连接切换方式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接收模块和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其中:
[0272]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信息;
[0273]双连接方式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其中:所述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HX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确定双连接方式由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确定双连接方式由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切换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0274]通过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系统及设备,由宏基站在与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后,向终端发送包含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终端根据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是否中有微基站的F1DCP层配置信息、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来确定双连接方式或双连接切换方式,完善了 3GPP中终端无法获知双连接方式的问题;同时,微基站根据宏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OAM中配置的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上行隧道终结点或标识号)来确定本次双连接方式,也是对目前双连接方案的有效补充。
[0275]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0276]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0277]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0278]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0279]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带磁磁盘存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非持续性的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0280]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281]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双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宏基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宏基站与终端接入的微基站之间建立无线接入承载E-RAB后,向所述终端发送包含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的连接重配消息,指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连接重配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 其中:在所述连接重配消息包含的所述微基站配置信息中有微基站的分组数据汇聚协议HXP层配置信息、基于演进的分组系统承载eps-bearer标识和数据无线承载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时,双连接方式为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否则,双连接方式为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重配消息是通过无线资源控制RRC信令发送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具体包括: 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所述E-RAB建立请求中包含使所述微基站获知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指示信息; 宏基站在接收到所述微基站返回的建立响应消息时,完成与所述微基站之间的E-RAB建立过程。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消息为:在操作管理维护OAM中配置的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使得微基站根据所述宏基站的资源配置信息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 所述指示消息为:上行隧道终结点,使得微基站在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宏基站时,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在确定所述上行隧道终结点是服务网关S-GW时,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或者 所述指示消息为:表示终端的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还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的标识号,使得微基站根据所述标识号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后,且接收到所述建立响应消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微基站根据所述指示消息确定双连接方式是非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在本地配置HXP层、印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中的至少一个信息,在确定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无需在本地配置F1DCP层、eps-bearer标识和DRB标识。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建立请求之前,或宏基站向微基站发起E-RAB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宏基站向所述微基站请求添加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服务小区serving cell,或者,宏基站向所述微基站请求已添加的用于建立所述E-RAB的serving cell。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所述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的E-RAB的上行隧道终结点为服务网关S-GW。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宏基站与移动管理实体MME之间建立E-RAB,其中,在双连接方式是承载分离的资源聚合时,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所述宏基站;否则,宏基站与MME之间建立的E-RAB的下行隧道终结点为微基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宏基站与分别所述微基站和MME之间建立E-RAB以及将连接重配消息发送给所述终端,具体包括: 宏基站确定终端的双连接方式之前,接收所述MME发起的E-RAB建立请求; 宏基站与所述微基站之间建立E-RAB ; 宏基站在完成与微基站之间的E-
当前第5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