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4339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叠面上的采集单元只能采集到部分面部特征或无法采集到面部特征。因此,将观察者的部分面部特征进行预先保存,通过与弯折角度相邻的折叠面上的采集单元采集所述观察者的特征信息、具体是面部特征信息;当所述面部特征信息与第一预定特征信息如预先保存的部分面部特征相匹配时,确定所述观察者位于弯折角度处。除此之外,考虑到当观察位置位于弯折角度处时,观察者的眼睛也处于该弯折角度处,也就是说,如果这时通过采集单元采集到的特征信息为观察者的眼睛轮廓或者瞳孔,就可以确认观察者此时处于弯折角度处。由此可见,通过判断采集单元采集的观察者的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特征信息是否匹配,或者通过判断采集单元采集到的信息是否为眼睛的轮廓或瞳孔,即可确定出用户是否位于观看盲点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出观察者是否位于观看盲点的问题。
[0060]步骤103:当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观察者位于满足所述预定规则的弯折角度处时,调整所述弯折角度和/或调整与所述弯折角度相邻的折叠面的属性。
[0061]这里,当观察者的观察位置位于弯折角度处时,可通过调整弯折角度,和/或通过调整与所述弯折角度相邻的折叠面的形状,以此改变观察者相对于可折叠屏幕的观察位置,进而使得观察者的观察位置不再处于弯折角度处,解决了由于处于观看盲点处而无法观看到屏幕内容的问题,提升用户体验。
[0062]本实施例中,当观察者的观察位置位于弯折角度处时,可通过调整弯折角度,和/或通过调整与所述弯折角度相邻的折叠面的形状使得观察者的观察位置不再处于弯折角度处,使用户可以成功观看到屏幕内容,提升用户体验。同时,通过判断采集单元所采集的观察者的特征信息与预设的特征信息是否匹配,或者通过判断采集单元采集到的信息是否为眼睛的轮廓或瞳孔,即可确定出观察者是否位于观看盲点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检测出用户是否位于观看盲点的问题。
[0063]方法实施例二:
[0064]本实施例基于前述实施例一,对前述的当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观察者位于满足所述预定规则的弯折角度处时,调整所述弯折角度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0065]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103还可以为:
[0066]步骤103a:当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观察者位于满足所述预定规则的弯折角度处时,增大所述弯折角度至第一预定角度,或者减小所述弯折角度至第二预定角度。
[0067]这里,以将可折叠屏幕经折叠形成至少两个折叠面,该相邻的两个折叠面所构成的角度为弯折角度为例,可以通过增大所述弯折角度至350°至360°中的任意一个角度,使得两个折叠面重叠或接近重叠,或者可以通过减小所述弯折角度至170°至180°中的任意一个角度,使得该两个折叠面拼接为一个平面或近似平面,这样用户便可看到屏幕内容。
[0068]图3(a)?(C)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应用示意图。在图3(a)中,显示单元I所在的折叠面(面I)与显示单元2所在的折叠面(面2)之间的夹角为弯折角度a;当观察者的观察位置b处于弯折角度a处时,减小弯折角度a至bb = 180°,使两个折叠面拼接为一个平面,如图3(b)所示,这种情况下,用户便可看到由面I与面2拼接而成的显示单元所显示的内容。或者,当观察者的观察位置b处于弯折角度a处时,增大弯折角度a至bb’=360°,可以通过面I或面2中的一个折叠面固定不动,另一个折叠面朝着固定不动的折叠面方向移动,使得两个折叠面重叠,也可以两个折叠面同时向彼此方向移动以达到重叠,如图3(c)所示,如此,便可解决由于观察者处于观看盲点处而观看不到屏幕内容的问题。
[0069]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观察者位于弯折角度处时便可通过调整该弯折角度的大小使得观察者不再处于观看盲点处,解决了由于观察者处于观看盲点处而观看不到屏幕内容的问题,提升了用户视觉体验。
[0070]方法实施例三:
[0071]本实施例基于前述实施例一,对前述的当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观察者位于满足所述预定规则的弯折角度处时,调整与所述弯折角度相邻的折叠面的属性的方法做进一步的说明。
[0072]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103还可以为:
[0073]步骤103a’:当第一判断结果表征所述观察者位于满足所述预定规则的弯折角度处时,获取与满足所述预定规则的弯折角度相邻的两个折叠面,所述每一折叠面对应有用于支撑所述折叠面的支架,所述支架具有可弯折性;
[0074]这里,考虑到电子设备的屏幕通常具有用于支撑屏幕的保护壳,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可折叠屏幕配置用于支撑该屏幕的支架,该支架可由合金金属制作而成,具有可弯折性;当可折叠屏幕被折叠成某个形状时,该支架也随着被弯折成该形状,用以支撑相应的折叠面。也就是说,当可折叠屏幕被弯折形成所述弯折角度时,与该弯折角度相邻的两个折叠面均具有相应的支架,用以支撑折叠面。
[0075]步骤103b:获取第一触发信号,所述第一触发信号为触发用于支撑每一折叠面的相应支架进行弯折的信号;
[0076]这里,当观察者位于可折叠屏幕的弯折角度处时,生成第一触发信号,用以触发电子设备的支架进行弯折。
[0077]步骤103c:响应第一触发信号,将用于支撑每一折叠面的相应支架进行弯折;所述两个折叠面的形状通过相应支架的弯折而发生形变,得到两个形变面;由所述两个形变面构成的弯折角度相同或不同于由所述两个折叠面构成的满足所述预定规则的所述弯折角度。
[0078]这里,所述折叠面的属性为所述折叠面的形状。所述电子设备响应第一触发信号,对支架进行弯折;在支架进行弯折时,相应的折叠面的形状将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折叠面即形变面。如果未发生形变之前的折叠面与发生形变之后的形变面均为规则形状,同时可折叠屏幕的面积在形变前后未发生变化,那么未发生形变之前的折叠面与发生形变之后的形变面至少在长或宽上存在有不同;而由两个形变面构成的弯折角度可以与由未发生形变之前的两个折叠面构成的弯折角度相同或不同。
[0079]图5(a)和图5(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应用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考虑到篇幅的限制,在图5(a)和图5(b)中并未示意出支架的形状,本实施例中,支架的形状与可折叠屏幕被折叠的形状相同,不再具体说明。在图5(a)的I和图5(b)的I中,电子设备的可折叠屏幕被折叠为六面体,该六面体的每个面为一折叠面,每个折叠面均有相应的支架,用于支持该六面体的支架也为六面体形状(图5(a)及图5(b)中均未示意出),相邻两个折叠面之间的角度即弯折角度a为90° ;如图5(a)的I所示,当观察者的观察位置b位于某个弯折角度时,生成第一触发信号,在电子设备响应该第一触发信号之前,需要先确定与该弯折角度相邻的两个折叠面即面I与面2,在六面体形状下,面I与面2均具有相应的支架;响应第一触发信号,将面I对应的支架与面2对应的支架进行弯折,随着支架的弯折,面I与面2发生相应的形变,同时考虑到可折叠屏幕的面积大小通常为固定,在如图5(a)的I所示的六面体中,随着面I与面2的形变,其余4个面也将产生相应的形变,形变后的示意图可如图5(a)的2或如图5(a)的3所示。形变后的可折叠平面仍然为六面体,在图5 (a)的2中,面I形变为面1’,面2形变为面2’,相比而言,面I’的长、宽均小于面I的长、宽,面2’的长大于面2的长,面2’的宽小于面2的宽;在图5(a)的3中,面I形变为面1”,面2形变为面2”,相比而言,面I”的长、宽均大于面I的长、宽,面2”的长小于面2的长,面2”的宽大于面2的宽;且面I’与面2’之间构成的角度bb与面I与面2之间的弯折角度相同,面I”与面2”之间构成的角度bb’与面I与面2之间的弯折角度也相同,均为90°。
[0080]当然,在图5(b)的I所示的六面体发生形变后的示意图也可以如图5(b)的2或如图5(b)的3所示,形变后的可折叠屏幕仍然为六面体。与由图5(a)的I形变为图5(a)的2不同的是,从图5 (b)的I形变为图5 (b)的2时,不仅六面体的每个面的长和/或宽发生变化而且相邻两个面之间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如面I与面2之间的弯折角度a = 90°变化为面Γ”与面2”’之间的角度a’。与由图5(a)的I形变为图5(a)的3不同的是,从图5 (b)的I形变为图5 (b)的3时,不仅六面体的每个面的长和/或宽发生变化而且相邻两个面之间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如面I与面2之间的弯折角度a = 90°变化为面I””与面2””之间的角度a”。也就是说相邻两个形变面之间的角度不同于图5(b)的I中面I与面2之间的弯折角度a = 90°。
[0081]由此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当观察者位于弯折角度时,可通过改变与该弯折角度相邻的两个折叠面的形状;或者,改变所述两个折叠面的形状的同时改变弯折角度,以获取到可折叠屏幕的新形状;在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