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及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80140阅读:来源:国知局
[0068]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69]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70]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的流程图。
[0071]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中步骤Sll的流程图。
[0072]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的流程图。
[0073]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的流程图。
[0074]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的流程图。
[0075]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的流程图。
[0076]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中接收端的界面图。
[0077]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的流程图。
[0078]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的流程图。
[0079]图10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装置的框图。
[0080]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装置中记录模块的框图。
[0081]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装置的框图。
[0082]图1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装置的框图。
[0083]图1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装置的框图。
[0084]图1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装置的框图。
[0085]图1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装置的框图。
[0086]图1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适用于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的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87]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8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该方法的实施过程中涉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发送端即为发送消息的终端设备,接收端即为接收消息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是具有即时通讯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以下分别以发送端和接收端为角度来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
[0089]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用于发送端,包括以下步骤S11-S12。
[0090]在步骤Sll中,在接收输入的消息的过程中,记录消息的附属信息。
[0091]其中,附属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消息中每个元素的输入时间、发送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端相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度、发送端所处环境的声音信息。
[0092]在步骤S12中,将消息和消息的附属信息发送给接收端,接收端用于根据附属信息确定消息的显示方式,并按照显示方式显示消息。
[0093]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消息的同时,将消息的附属消息也发送给接收端,从而使得接收端用户不仅能够查看消息,还能详细地感知到与发送端用户相关的其他信息,使得消息的收发过程不再枯燥,增强了用户进行即时通讯的乐趣,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0094]上述方法中,当消息的附属信息包括消息中每个元素的输入时间时,如图2所示,步骤Sll可以实施为以下步骤SI I 1-Sl 13。
[0095]在步骤Slll中,将消息的第一个元素的输入时间记录为零。
[0096]在步骤S112中,计算接收到的第一个元素之后的其它元素与第一个元素之间的时间差。
[0097]在步骤S113中,将时间差记录为其它元素的输入时间,获得消息中每个元素的输入时间。
[0098]例如,发送端用户输入的消息为“我们今天一起吃饭吧! ”,该消息由多个字或词组组成,也就是说消息中的元素可以是字也可以是词组,发送端将用户输入的第一个元素的输入时间记录为0,由于大多数输入法中词组是一起输入的,因此发送端将消息的第一个元素“我们”的输入时间记录为00,假设用户每秒输入一个字或词组,那么发送端接收到第二个元素“今天”与第一个元素“我们”之间的时间差即为I秒,则发送端将第二个元素“今天”的输入时间记录为11 ;发送端接收到第三个元素“一起”与第一个元素“我们”之间的时间差即为2秒,则发送端将第三个元素“一起”的输入时间记录为22 ;发送端接收到第四个元素“吃饭”与第一个元素“我们”之间的时间差即为3秒,则发送端将第四个元素“吃饭”的输入时间记录为33 ;发送端接收到第五个元素“吧”与第一个元素“我们”之间的时间差即为4秒,则发送端将第五个元素“吧”的输入时间记录为4 ;发送端接收到第六个元素“ ! ”与第一个元素“我们”之间的时间差即为5秒,则发送端将第六个元素“ ! ”的输入时间记录为5。因此,发送端记录的该消息中每个元素的输入时间为“0011223345”。本实施例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消息的同时,能够将消息中每个元素的输入时间发送给接收端,从而使接收端用户不仅能够查看消息,还能够感知到发送端用户输入消息时的时间快慢,使得消息的收发过程不再枯燥,增强了用户进行即时通讯的乐趣,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0099]当消息的附属信息中包括发送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端可通过自身的GPS系统来测试当前的地理位置信息(例如经玮度信息)。当消息的附属信息中包括发送端相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度时,发送端可通过自身安装的陀螺仪来测试当前的倾斜角度。当消息的附属信息中包括发送端所处环境的声音信息时,发送端可以通过自身安装的麦克风来采集周围环境的声音,进而得到发送端所处环境的声音信息。
[0100]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即时通讯消息的呈现方法用于接收端,包括以下步骤S31-S33。
[0101]在步骤S31中,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和消息的附属信息,附属信息为发送端在接收用户输入的消息的过程中记录的。
[0102]其中,附属消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消息中每个元素的输入时间、发送端的地理位置信息、发送端相对于地平面的倾斜角度、发送端所处环境的声音信息。
[0103]在步骤S32中,根据附属信息,确定消息的显示方式。
[0104]在步骤S33中,按照显示方式显示消息。
[0105]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接收端接收发送端发送来的消息的同时,还能够接收到消息的附属信息,从而使得接收端用户不仅能够查看消息,还能详细地感知到与发送端用户相关的其他信息,使得消息的收发过程不再枯燥,增强了用户进行即时通讯的乐趣,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0106]上述方法中,接收到的附属信息不同,消息的显示方式也随之不同。下面针对不同的附属信息说明如何确定消息的显示方式及如何显示消息。
[0107]在一个实施例中,当附属消息包括消息中每个元素的输入时间时,如图4所示,上述步骤S31-S33的方法还可以实施为以下步骤S41-S43。
[0108]在步骤S41中,接收发送端发送的消息和该消息中每个元素的输入时间。
[0109]在步骤S42中,根据消息中每个元素的输入时间,确定消息中每个元素的显示时间间隔。
[0110]在步骤S43中,按照每个元素的显示时间间隔以及每个元素的输入顺序,依次显示消息的每个元素。
[0111]本实施例中,步骤S42为步骤S32的一种实施方式,步骤S43为步骤S33的一种实施方式。例如,接收端接收到的消息为“我们今天一起吃饭吧! ”,该消息由多个字或词组组成,也就是说消息中的元素可以是字也可以是词组,接收到的该消息中每个元素的输入时间为“0011223345”,那么接收端可根据时间序列“0011223345”确定出该消息中每个元素的显示时间间隔。其中,第一个元素“我们”对应的输入时间为00,第二个元素“今天”对应的输入时间为11,第三个元素“一起”对应的输入时间为22,第四个元素“吃饭”对应的输入时间为33,第五个元素“吧”对应的输入时间为4,第六个元素“ ! ”对应的输入时间为5,那么接收端可确定出每个元素的显示时间间隔分别为:第二个元素“今天”与第一个元素“我们”之间的显示时间间隔为I秒,第三个元素“一起”与第一个元素“我们”之间的显示时间间隔为2秒,第四个元素“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