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呼检测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9381291阅读:来源:国知局
码为主叫号码,下次呼叫时优先呼叫该号码。
[0162]步骤17、安全策略服务器向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发送外呼安全策略,该外呼安全策略指示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该呼叫转移号码还需要甄别。
[0163]步骤18、CRM系统识别出是真实用户,则该呼叫转移号码有效,将该呼叫转移号码添加到对应的用户信息,并设置为主呼叫号码,下次优先呼叫该号码。否则放弃该呼叫,将该呼叫转移号码对应的用户加入黑名单。
[0164]其中,可以通过系统校验识别真实用户,如身份认证等。
[0165]对于会话发起协议(Sess1n Initiat1n Protocol,简称:SIP), AO)设备在接收到呼叫用户消息后,ACD设备与运营商设备之间交互采用的消息与图3所示ACD设备与运营商设备之间交互采用的消息不同,具体的,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呼检测方法流程示意图,参照图4,ACD设备与运营商设备之间交互采用的消息可以但不限定为:邀请消息(Invite) >100尝试消息(10trying)、18x消息、181消息。其中,181消息携带相关呼叫转移信息,即为信令检测结果。需要说明的是,图4中所示各个步骤与图3类似,其中,图3针对ISUP用户采用的REL消息,在图4中为了适应SIP,因此替换为了 Bye消息。相应的,图3中的RCL消息替换为200ok消息。由于其他步骤均与图3 —致,类似的,为了适应不同的通讯协议,可以将本发明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消息进行进行等同替换,其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0166]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5,该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包括:呼叫模块10、接收模块11、发送模块12、处理模块13。
[0167]呼叫模块10,用于向用户发起呼叫;
[0168]接收模块11,用于接收用户的发送的呼叫响应消息,所述呼叫响应消息包含呼叫信息,所述呼叫信息包含呼叫转移号码和本次呼叫转移次数;还用于接收所述安全策略服务器发送外呼安全策略响应消息,所述外呼安全策略响应消息包含外呼安全策略;
[0169]发送模块12,用于向安全策略服务器发送外呼安全策略请求消息,所述外呼安全策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和所述本次呼叫转移次数;
[0170]处理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外呼安全策略确定是否根据所述呼叫转移号码进行呼口 H ο
[0171]本实施例提供的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通过CRM外呼装置向用户发起呼叫,并接收用户的发送的呼叫响应消息,所述呼叫响应消息包含呼叫信息,所述呼叫信息包含呼叫转移号码和本次呼叫转移次数,再由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向安全策略服务器发送外呼安全策略请求消息,所述外呼安全策略请求消息包含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和所述本次呼叫转移次数,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接收所述安全策略服务器发送外呼安全策略响应消息,所述外呼安全策略响应消息包含外呼安全策略,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根据所述外呼安全策略确定是否根据所述呼叫转移号码进行呼叫,实现了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根据获取到的呼叫转移号码和本次呼叫转移次数,针对用户使用呼叫转移时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信用判断,提高了主动外呼的准确性,从而避免了不可靠的呼叫转移号码对主动呼叫流程效率的影响。
[0172]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具体用于若所述外呼安全策略指示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与号码黑名单匹配,则将所述用户加入黑名单。
[0173]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具体用于若所述外呼安全策略指示呼叫转移至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次数超过阈值,则将所述用户加入黑名单;
[0174]进一步的,所述发送模块12,还用于在所述处理模块13将所述用户加入黑名单之后,向所述用户发送释放呼叫消息,并接收所述用户的释放应答消息。
[0175]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具体用于若所述外呼安全策略指示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与用户信息匹配,则将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作为主呼叫号码。
[0176]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3,具体用于若所述外呼安全策略指示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与用户信息不匹配,则对用户身份进行识别,若识别成功,则将所述呼叫转移号码添加到所述用户信息,并将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作为主呼叫号码;
[0177]若识别不成功,则延时呼叫。
[0178]对于图5所述的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所述呼叫响应消息为181消息;或者,所述呼叫响应消息为呼叫进展通知消息。
[0179]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全策略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6,该安全策略服务器包括:接收模块20、确定模块21、策略生成模块22、发送模块23。
[0180]接收模块20,用于接收CRM外呼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发送的外呼安全策略请求消息,所述外呼安全策略请求消息包含呼叫转移号码和本次呼叫转移次数;
[0181]确定模块21,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和所述本次呼叫转移次数,确定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信用;
[0182]策略生成模块22,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信用生成外呼安全策略;
[0183]发送模块23,用于向所述CRM外呼系统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发送包含所述外呼安全策略的外呼安全策略响应消息。
[0184]本实施例提供的安全策略服务器,通过安全策略服务器接收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发送的外呼安全策略请求消息,所述外呼安全策略请求消息包含呼叫转移号码和本次呼叫转移次数,再由安全策略服务器根据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和所述本次呼叫转移次数,确定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信用,安全策略服务器根据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信用生成外呼安全策略;最终安全策略服务器向所述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发送包含所述外呼安全策略的外呼安全策略响应消息,从而使得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根据获取到的呼叫用户的相关信息,如呼叫转移号码和本次呼叫转移次数,从而针对用户使用呼叫转移时的呼叫转移号码进行信用判断,并依据的呼叫转移号码的信用判断是否将该呼叫转移号码作为主呼叫号码,提高了主动外呼的准确性,从而避免了不可靠的呼叫转移号码对主动呼叫流程效率的影响。
[0185]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21,具体用于将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与号码黑名单匹配,若匹配成功,则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不可信;
[0186]所述策略生成模块22,具体用于所述根据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信用生成外呼安全策略,所述生成外呼安全策略,所述外呼安全策略指示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与号码黑名单匹配。
[0187]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21,具体用于将呼叫转移至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次数与阈值进行比较,若超过所述阈值,则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不可信;
[0188]所述策略生成模块22,具体用于所述根据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信用生成外呼安全策略,所述生成外呼安全策略,所述外呼安全策略指示呼叫转移至所述呼叫转移号码的次数超过阈值。
[0189]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21,具体用于将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与用户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则所述呼叫转移号码可信;
[0190]所述策略生成模块22,具体用于所述外呼安全策略指示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与用户信息匹配。
[0191]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21,具体用于将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与用户信息进行比较,若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与所述用户信息不匹配,则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不可信;
[0192]所述策略生成模块22,具体用于所述外呼安全策略指示所述呼叫转移号码与所述用户信息不匹配。
[0193]参照图3和图4可知,外呼检测系统,包括:图5所不的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直和图6所示安全策略服务器,该客户关系管理外呼装置可以执行图1所示的各个步骤以及图1对应实施例的各种可行的实施例,并能实现图1对应的技术效果,该安全策略服务器可以执行图2所示的各个步骤以及图2对应实施例的各种可行的实施例,并能实现图2对应的技术效果。另外,参照图3和图4可知,该外呼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A⑶设备、CTI服务器,其中ACD设备具有程控交互功能、排队功能以及路由功能,以实现话务的交换、排队和转发。CTI服务器控制呼叫处理,包括呼叫转移、呼叫中止、智能呼出等服务。该外呼检测系统还可以包括其他一些必要的设备,本实施例中不一一列举。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模块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194]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0195]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0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019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