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防盗处理方法_4

文档序号:8945951阅读:来源:国知局
F1、蓝牙或蜂窝链路的连接)以传送报警信号,以使可穿戴设备或智能家居。
[0083]协处理器320确定移动终端300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特征时,示例性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0084]a)利用陀螺仪传感器通过检测加速度变化检测移动终端300异常运动状的变化,检测倾斜角度变化监控移动终端300方位的变化(移动终端300被盗过程中手产生异常运动或者倾斜角度变化);
[0085]b)利用压力传感器340检测到移动终端300边框的握持操作(移动终端300被盗可能是盗贼用手去握持移动终端300,而握持手机时必然会对移动终端300边框,背面等产生压力);
[0086]c)利用GPS定位检测到移动终端300位置的异常变化;
[0087]d)利用无边框移动终端300的边缘交互区域检测到用户对移动终端300的握持操作(如果是无边框移动终端300,边缘交互区域可以检测到用户的握持操作)。
[0088]协处理器320确定移动终端300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的特征时,示例性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
[0089]a)利用红外距离传感器检测到有物体靠近移动终端300 ;
[0090]b)利用光线传感器检测到环境亮度变化,(当移动终端300被从包里面偷到包外面,环境亮度会发生很大变化);
[0091]c)利用麦克风(MIC)传感器检测到环境噪音变化,(当移动终端300被从包里面偷到包外面,环境声音的强度会发生很大变化)。
[0092]下面结合实际的使用场景进行说明。
[0093]I)用户挤公交或者狂商城时,由于人比较多,而且肢体接触多,此时如果手机被盗也很难察觉。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则可以利用:a)压力传感器340/无边框手机边缘触控区域等结合检测手机被拿起的操作山)光线和红外传感器330检测环境亮度变化(口袋内为弱光,皮包外时为强光)检测手机状态;c)MIC检测环境噪音变化(口袋内噪音要远小于口袋外);监测手机状态。识别到手机被盗后,则自动报警,用户很容易察觉;
[0094]2)用户剧烈运动(游泳,打球)时,不方便携带手机,一般选择放在旁边的皮包内;此时手机很容易被人顺手盗走。基于本发明实施例,则可以利用:a)陀螺仪传感器/压力传感器340/无边框手机边缘触控区域等方面的传感数据,分析出手机的状态发生变化的特征与手机被拿起的操作对应,即判定手机被盗取;b)光线和红外传感器330检测环境亮度变化(皮包内时弱光,皮包外时强光)等方面的传感数据监测手机所处环境发生变化的特征,如由弱光变为强光,则识别出手机被盗,可以发出报警信号(声音或发送信息给可穿戴设备),用户可以很容易觉察;c)利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输出的传感数据,检测到手机运动状态和所处方位发生异常变换(即此时手机被拿起,因为有可能小偷将皮包和手机一起拿走),则确定手机被盗取。
[0095]示例性地,防盗处理模式可以存在多种,当主处理器310切换为休眠模式时,协处理器320可以基于移动终端300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来确定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对应的防盗处理模式,并切换进入对应的防盗处理模式;由于的不同的防盗处理模式所需要的传感数据的类型不同,因此协处理器320会控制移动终端300中对应所需类型的目标传感器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移动终端300中的非目标传感器处于关闭状态,以进一步降低移动终端300的电量消耗。
[0096]以下结合不同的防盗处理模式进行说明,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所记载的防盗处理模式仅仅时示例性的,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可以针对多种不同的使用场景设置有对应的防盗处理模式:
[0097]I)运动模式,对应移动终端300的用户持有移动终端300发生剧烈运动的场景,例如跑步等,此时由于陀螺仪、重力感应计等获取运动类传感数据的传感器将持续输出由于剧烈运动而产生的传感数据,这些传感数据对确定移动终端300的环境变换以及状态变化没有实质意义,因此将陀螺仪、重力感应计等获取运动类传感数据的传感器标识为非目标传感器,可以将压力传感器340、光线和红外传感器330以及MIC作为运动模式中所使用的目标传感器来判断移动终端300的状态发生变化,利用红外传感器330、压力传感器340、GPS和无边框移动终端300的边缘交互区域来判断移动终端300所处的环境发生变化的特征。
[0098]2) 口袋模式,对应用户将移动终端300长时间置入口袋、包中的场景,主要依赖红外传感和光感来检测移动终端300所处环境的变化,当然,还可以结合其他的传感器如陀螺仪、压力传感器340作为目标传感器来检测移动终端300状态的变化,例如是否被握持等,以提升判断移动终端300是否被盗取的判断精度。
[0099]3)噪音模式则主要通过MIC检测环境噪音以确定移动终端300所处环境发生变化的特征,当然还可以结合其他的传感器如陀螺仪、压力传感器340作为目标传感器来检测移动终端300状态的变化,例如是否被握持等,以提升判断移动终端300是否被盗取的判断精度。
[0100]4)智能模式,智能模式是指协处理器320不是一直停留在最先切换进入的防盗处理模式,而是可以基于移动终端300使用场景的变换来对应切换不同的防盗处理模式(如上述的口袋模式、噪音模式和运动模式),并在不同的防盗处理模式中获取基于控制对应的目标传感器处于开启状态,控制非目标传感器处于关闭状态(实际应用中非目标传感器也可以不关闭),利用目标传感器输出的传感数据判断移动终端300的环境变化特征和状态变化特征,进而判断移动终端300是否被盗,智能模式更符合用户日常使用移动终端300的特征,能够对用户的使用场景进行自适应的防盗检测。
[0101]在智能模式中,移动终端300中的传感器可以一直处于开启状态,以便协处理器320利用全部传感器输出的传感数据来周期性判断移动终端300的使用场景是否发生变换,如果发生变化则切换至对应的防盗处理模式,利用切换到防盗处理模式需要的传感器输出的传感数据进行防盗检测;当然,在智能模式中,移动终端300中的全部传感器可以进行周期性开启,以便协处理器320利用全部传感器输出的传感数据来周期性判断移动终端300的使用场景是否发生变换,如果发生变化则切换至对应的防盗处理模式,利用切换到防盗处理模式需要的目标传感器输出的传感数据进行防盗检测,并关闭非目标传感器。
[0102]协处理器320确定移动终端300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来确定当前所处的使用场景对应的防盗处理模式时,可以基于用户指令确定移动终端300所处的使用场景,如图4所示,用户在图形界面中触发开启移动终端300的防盗功能,还可以设置防盗功能的持续时间(该时间段可以是一次性有效,也可以是多次有效,如工作日有效等)并在图5示出的界面中设置期望的防盗处理模式,例如,如果用户后续一直处于运动状态则可以选取运动模式,如果用户将移动终端300放置入包中乘坐交通工具,则可以选择口袋模式;如果用户将持有移动终端300处于比较吵闹的环境中,则可以选择噪音模式;当然,用户也可以选择智能模式,由协处理器320基于从传感器获取的传感数据来分析出用户终端所处的使用场景,例如当陀螺仪输出的数据的特征与跑动特征匹配时则表明用户在运动,从而切换到运动模式;当MIC输出的数据表明用户所处环境的噪声较大,则协处理器320切换到噪音模式;
[0103]如前所述,不同防盗处理模式所需要的类型的传感数据的不同,如果协处理器320总是处于一种防盗处理模式,如果移动终端300的使用场景发生变化,则可能会导致该放到处理模式所需要的传感数据的精度出现大的误差,影响对移动终端300是否被盗的检测;在智能模式中通过根据移动终端300所处的使用场景来切换到对应的防盗处理模式,可以避免总是处于一种防盗处理模式中时导致对防盗误判的情况。
[0104]如图4所示,用户可以在开始移动终端300的放到功能时设置放到功能的持续时间,当持续时间到达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安全性,如图6所示,在协处理器320退出放到处理模式前,需要验证用户为防盗功能所设置的密钥,如果匹配,退出防盗处理模式;不匹配时,进入报警处理模式以提示移动终端300可能被盗取;当然,如果用户触发移动终端300的防盗功能,并设置了持续时间(如果没有设置持续时间,则需要用户手动关闭移动终端300的放到功能),后续如果需要关闭移动终端300的防盗功能,则可以实施防盗处理模式终止操作,在协处理器320确定用户实施的操作的与防盗处理模式终止操作的特征匹配时,退出防盗处理模式,在退出防盗处理模式之前还可以进一步利用密钥来验证用户的身份是否合法;
[0105]示例性地,防盗处理模式终止操作可以为以下形式的操作:密码的种类包括但不限于:数字密码,字母密码,图案密码,指纹密码,眼纹密码,人脸密码,压力密码(如对手机实施的一系列不同的压力值的组合),无边框边缘握持密码(如对手机边框的特定握持方式)等不同的密码或密码组合。
[0106]为了保证移动终端300的安全,协处理器320在报警处理模式中输出报警信号时,输出报警信号的形式如前所述可以包括控制扬声器发出报警铃声,控制电动马达发生振动,控制屏幕或其他的发光器件(如LED)发出强光,通过射频信号通路(包括前述的射频模块、基带模块和天线模块)发送紧急短息以及拨打紧急电话,如果用户期望关闭报警处理模式(比如当前的报警处理模式是误触发的情况)时,协处理器320会验证用户输入的密钥是否与预设密钥匹配,匹配时,才退出报警处理模式;不匹配时,进入被盗处理模式,也即确认移动终端300被盗取,此时可以通告移动终端300被盗取的信息,例如向预先设定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