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以太网传输路径的切换方法、装置及以太网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67750阅读:来源:国知局
径;
[0048]步骤24,若所述第一路径为主用路径,则切换节点选择一个未被记录为故障路径的备用路径,执行主备切换。
[0049]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知道,在本发明的切换方法中,下游节点在检测出下游链路故障后,会向切换节点的上游方向传递故障报文。由于节点之间的报文传递速度很快,因此切换节点能够及时了解哪些路径无法传输网络流量,从而能够合理执行传输路径的主备切换,以保障网络流量的正常传输。
[0050]此外,在一些特别的场景下,如相邻两个节点之间的传输速度因为某些原因过慢,可能会使故障报文并未及时向上游传递出去,最终导致了切换节点不能及时发现路径出现问题。
[0051]为此,作为优选方案,因避免上述现象发生,即,本发明的切换方法还包括:
[0052]步骤25,切换节点检测出与自身直连的、所述第一路径的下游链路故障时,记录所述第一路径为故障路径;
[0053]其中,所述第一路径的下游节点在检测出与自身直连的、所述第一路径的下游链路故障时,关闭其对应于第一路径的上游端口,使得与其自身直连的、所述第一路径的上游链路故障。
[0054]在现有技术中,以太网采用传递心跳报文的方法来确定某一链路是否发生故障的。因此,当节点关闭路径上的端口,其相邻的节点就检测出故障发生(即,第一路径的链路发生故障包括该链路的端口被对应的节点关闭)。可见,在本发明的切换方法中,一旦故障发生后,故障侧上游的所有非切换节点会陆续关闭第一路径上的上游端口,从而使得切换节点最终感知到与自身直连的下游链路发生故障,并确定第一路径为故障路径。即,路径任一地方发生故障,最终都会导致切换节点直连的下游链路发生故障,从而使切换节点能够感知整个路径不再适合传输网络流量。
[0055]这样一来,即便是不通过故障报文,切换节点最终也能够会获知第一路径发生故障。
[0056]同理,上述方案也可以让切换节点能够及时了解第一路径的故障是否恢复。S卩,所述第一路径的下游节点在检测与自身直连的、第一路径的下游链路恢复故障后,开启其对应于第一路径的上游端口,使得与其自身直连的、所述第一路径的上游链路恢复故障;在本发明的切换方法中还包括:
[0057]步骤26,切换节点在检测到与自身直连的、第一路径的下游链路恢复故障后,取消所述第一路径为故障路径的记录。
[0058]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知道,一旦故障链路恢复后,上游侧的所有非切换节点会陆续打开第一路径上的上游端口,最终使得切换节点直连的下游链路恢复故障,使切换节点能够感知到。需要给予说明的是,若第一路径为主用路径,则在确定主用路径恢复故障后,切换节点可以但不一定选择路径回切(根据原先设置决定),即上述步骤26后还可以执行:
[0059]步骤27,切换节点将当前使用的备用路径回切至第一路径。
[0060]此外,为了不额外添加本方法的实施难度,优选将现有的以太网报文来作为故障报文。在具体实现时,只需要在以太网报文中添加用于报文识别的预设type字段以及预设目的MAC地址。S卩,节点通过预设type字段以及预设目的MAC地址,来识别接收到的以太网报文为故障报文。图3即一个示例性的故障报文,其中预设type字段只占用2个字节,预设目的MAC地址占用6个字节。
[0061]下面结合实现方式对本发明的切换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0062]<实现方式一 >
[0063]图4所示的是实现方式一中的以太网双规链路的组网结构。其中,SI为切换节点,S3、S4、S5、S6以及S7均为非切换节点(非切换节点包括中间节点和尾节点)。SI — S2—
S4—S6为主用路径,SI—S3—S5—S7为备用路径。
[0064]假设S4检测到S4 — S6链路间发生故障,S4向网元S2发送SF报文,并将其主用路径上的端口置down。
[0065]S2收到SF报文后,将其向SI转发,并将自身对应于主用路径上的端口置down。若S2没有收到SF报文,则在检测到S2 — S4链路之间发生故障后,也可将自身对应于主用路径上的端口置down。
[0066]SI收到SF报文后,将主用路径标记为故障路径,并执行路径的主备切换,使网络流量使用备用路径进行传输。若SI没有收到SF报文,则在检测到SI — S2之间发生故障后,也可将主用路径标记为故障路径,并发起主备切换。
[0067]当S4检测到S4 — S6链路间的故障恢复后,将其对应于主用路径的端口置UP。
[0068]S2检测到S2 — S4链路间的故障恢复,将其对应于主用路径的端口置UP。
[0069]SI检测到SI—S2链路间的故障恢复,取消对主用路径为故障路径的记录,并发起主备回切。
[0070]<实现方式二 >
[0071]图5所示的是实现方式二中的以太网组网结构。其中,SI为切换节点。SI — S2—
S5—S8为主用路径,SI—S3—S6—S9备用路径1,SI—S4—S7—SlO为备用路径2。
[0072]假设S4检测到S7 — SlO链路间发生故障(可能是节点故障也可能是链路故障),S7向S4发送SF报文,并将自身对应于被用路径上的端口置down,使得S4 — S7之间发生故障。
[0073]S4收到SF报文后,将其向SI转发,并将自身对应于主用路径上的端口置down。若S4没有收到SF报文,则在检测到S4 — S7之间发生故障后,也可将自身对应于主用路径上的端口置down。
[0074]SI收到SF报文后,将备用路径2记录为故障路径,并在后续执行路径的主备切换时,不考虑使用被记录为故障路径的备用路径。若SI没有收到SF报文,则在检测到SI—S4链路间发生故障后,也可将备用路径2记录为故障路径。
[0075]当S7检测到S7 — SlO链路间的故障恢复后,将其对应于主用路径的端口置UP,使得S4 — S7间的故障恢复。
[0076]S4检测到S4—S7链路间的故障恢复后,将自身对应于主用路径的端口置UP,使得SI—S4链路间的故障恢复。
[0077]SI检测到SI — S4链路间的故障恢复后,取消对备用路径2为故障路径的记录。
[0078]综上所述,本发明的切换方法使切换节点能够获知非直链路是否发生故障,从而能够合理进行路径的主备切换。
[0079]此外,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以太网传输路径的切换装置,如图6所示,包括:
[0080]第一接收模块,用于获得来自第一路径的下游节点发起的故障报文;所述故障报文是由所述第一路径的下游节点因检测出与自身直连的、所述第一路径的下游链路故障所发起的,或者是转发其下游节点的;
[0081]记录模块,用于记录所述第一路径为故障路径;
[0082]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路径被记录为故障路径后,判断该第一路径是否为主用路径;
[0083]切换模块,用于若所述判断模块判断出所述第一路径为主用路径,则选择一个未被记录为故障路径的备用路径,执行主备切换。
[0084]通过上述描述可以知道,本实施例的切换装置能够让下游节点在检测到下游链路发生故障后,向切换节点传递故障报文,可使切换节点及时了解传输路径的状态,从而合理进行主备切换,以保证网路流量的正常传输。
[0085]此外,作为优选方案,本实施例的切换装置还包括:
[0086]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切换节点直连的、所述第一路径的下游链路是否故障;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