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业务链路的建立方法、装置及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814100阅读:来源:国知局
域业务的始发节点的信息和跨域业务的终止节点的信息,将该跨域业务请求消息分别发送至源单域控制器和目的单域控制器,以便于源单域控制器在第一自治域内建立域内业务链路,目的单域控制器在第二自治域内建立域内业务链路。
[0094]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S102和S104可以同时执行,也可以先执行S102,再执行S104,还可以先执行S104,再执行S102,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
[0095]S106、目的单域控制器根据跨域业务请求消息,为跨域业务分配出域伪线路PW标签和隧道Tunnel标签。
[009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出域PW标签和TunneI标签为跨域业务在域间链路中传输时需要携带的标签。
[0097]S107、目的单域控制器将出域PW标签和Tunnel标签发送至多域协同控制器。
[0098]S108、多域协同控制器将其接收到的出域PW标签和Tunnel标签转发至源单域控制器。
[0099]S109、源单域控制器在第一自治域内建立与第二自治域的对应关系。
[0100]S110、源单域控制器将第一自治域内的出域节点的信息发送至多域协同控制器。
[0101]S111、目的单域控制器将第二自治域内的入域节点的信息发送至多域协同控制器。
[0102]其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出域节点包括第一自治域边界主节点和第一自治域边界备节点,入域节点包括第二自治域边界主节点和第二自治域边界备节点。
[0103]进一步地,源单域控制器还将其确定的出域端口的信息发送至多域协同控制器,目的单域控制器还将其确定的入域端口的信息发送至多域协同控制器。
[0104]S112、多域协同控制器在出域节点和入域节点之间建立域间业务链路。
[0105]具体的,多域协同控制器在第一自治域边界主节点和第二自治域边界主节点之间建立域间业务主链路,在第一自治域边界备节点和第二自治域边界备节点之间建立域间业务备链路。
[0106]多域协同控制器在建立域间业务链路后,将第一自治域内的域内业务链路、域间业务链路和第二自治域内的域内业务链路拼接,形成从跨域业务的始发节点到跨域业务的终止节点的完整链路,这样,即可实现跨域业务从第一自治域到第二自治域的传输。
[0107]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业务数据在第一自治域内的传输或第二自治域内的传输和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详细赘述。不同的是,业务数据在出第一自治域时,业务数据携带的标签替换为出域PW标签和Tunnel标签,以便于匹配域间链路和第二自治域中节点的识别。
[0108]具体的,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链路的建立方法与第一种应用场景中业务链路的建立相同,即与上述S101-S112相同。
[0109]在第二种应用场景中,业务数据在经过承载网传输时,需要携带两层隧道标签,夕卜层隧道表示跨域节点间的通道Tunnel,内层隧道表示跨域节点间的电路即PW,业务数据需要有这两层隧道标签才能实现正确转发。这里业务数据经过承载网传输携带的两层隧道标签与现有技术中L2VPN业务携带的两层标签相同,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0110]进一步地,为了能够更加清晰的说明业务链路的建立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以图3所示的网络系统为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该系统中包括多域协同控制器、单域控制器A、单域控制器B、单域控制器A管理的自治域A内包含节点AX、AY和A,单域控制器B管理的自治域B内包含有六个节点BX、BY和D,其中,AX和AY为自治域A中自治域边界节点,BX和BY为自治域B中自治域边界节点。
[0111]多域协同控制器负责监控网络中AX与BX之间以及BY与AY之间的链路负载流量。假设AX-BX链路的负载流量较低,BY-AY之间的链路负载较高,则多域协同控制器将该监测结果通告单域控制器A和单域控制器C。单域控制器A选择AX节点作为下一条要建立的业务的主节点(即自治域A中的自治域边界主节点),AY作为下一条要建立的业务的备节点(即自治域A中的自治域边界备节点)。同理,单域控制器B选择BX节点作为自治域B中的自治域边界主节点,BY作为自治域B中的自治域边界备节点。
[0112]如图4所示,当多域协同控制器接收到跨域业务请求消息时,业务链路的建立方法的流程为:
[0113]1、多域协同控制器接收APP发送的跨域业务请求消息。该跨域业务请求消息中包含跨域业务的始发节点A和跨域业务的终止节点D。
[0114]2、多域协同控制器将跨域业务请求消息分别发送至单域控制器A和单域控制器B。
[0115]3、单域控制器A建立从节点A到AX的域内业务主链路,从节点A到AY的域内业务备链路。单域控制器B建立从节点D到BX的域内业务主链路,从节点D到BY的域内业务备链路。
[0116]4、单域控制器B为跨域业务分配TUNNEL标签和出域PW标签。
[0117]5、单域控制器B将TUNNEL标签和出域PW标签上报给多域协同控制器。
[0118]6、多域协同控制器将TUNNEL标签和出域PW标签发送至单域控制器A,以帮助在单域控制器A在自治域A中建立TUNNEL标签、PW标签与自治域B的对应关系。
[0119]7、在自治域A和自治域B内均建立了针对跨域业务的隧道对应关系之后,单域控制器A将自治域A中的边界主节点AX的信息和边界备节点AY的信息发送至多域协同控制器,单域控制器B将自治域B中的边界主节点BX的信息和边界备节点BY的信息发送至多域协同控制器。
[0120]8、多域协同控制器在AX和BX之间建立域间业务主链路,在AY和BY之间建立域间业务备链路。
[0121 ] 9、多域协同控制器将自治域A中的域内业务主链路、建立域间业务主链路和自治域B中的域内业务主链路进行拼接,形成从A节点到D节点的完整主链路。同理,多域协同控制器将自治域A中的域内业务备链路、建立域间业务备链路和自治域B中的域内业务备链路进行拼接,形成从A节点到D节点的完整备链路。
[0122]这样,跨域业务即可使用建立好的主链路或备链路进行传输。
[0123]综上可知,本方案通过多域协同控制器分别与源单域控制器、目的单域控制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源单域控制器管理的第一自治域域内业务链路、目的单域控制器管理的第二自治域域内业务链路以及第一自治域与第二自治域之间域间业务链路的建立,进而使得跨域业务通过建立好的业务链路进行传输,实现跨域业务在第一自治域与第二自治域之间的传输。本方案只需要多域协同控制器、源单域控制器和目的单域控制器的相关配置,即可实现跨业业务的互通,配置简单快捷,效率较高。
[0124]实施例二
[012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业务链路的建立方法中,在多域协同控制器接收到跨域业务请求之前,该多域协同控制器就监控源单域控制器管理的第一自治域和目的单域控制器管理的第二自治域之间的域间链路的负载信息,并将其获取到的负载信息分别发送至源单域控制器和目的单域控制器,以便于源单域控制器和目的单域控制器分别在自身管理的自治域内确定自治域边界主节点和自治域边界备节点,实现了对链路负载的动态调整。
[0126]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步骤均在实施例一的步骤之前。
[0127]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自治域边界主节点和自治域边界备节点的地方法,包括:
[0128]S201、多域协同控制器监测并获取第一自治域与第二自治域之间的至少两条域间链路的负载信息。
[0129]其中,域间链路为第一自治域中任一第一自治域边界节点与第二自治域中任一第二自治域边界节点之间的已有链路,第一自治域边界节点与第二自治域边界节点存在一对一关系映射。
[0130]本发明实施例中源单域控制器管理第一自治域,目的单域控制器管理第二自治域。
[0131]S202、多域协同控制器将获取到的至少两条域间链路的负载信息发送至源单域控制器。
[0132]对于至少两条域间链路中的某一条域间链路而言,若该域间链路由第一自治域边界节点A和第二自治域边界节点B组成,则该域间链路的负载信息包含第一自治域边界节点A的负载信息和第二自治域边界节点B的负载信息。
[0133]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多域协同控制器可以是周期性的将至少两条域间链路的负载信息发送至源单域控制器,也可以是在检测到其获取到的至少两条域间链路的负载信息中其中一条域间链路的负载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时,将至少两条域间链路的负载信息发送至源单域控制器,还可以是在检测到其获取到的至少两条域间链路的负载信息中其中一条域间链路的负载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阈值,且另外一条域间链路的负载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时,将至少两条域间链路的负载信息发送至源单域控制器,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0134]S203、源单域控制器根据负载信息和预设规则在第一自治域内确定自治域边界主节点和自治域边界备节点。
[0135]源单域控制器在接收到多域协同控制器发送的负载信息后,获取归属于第一自治域内的边界节点的负载信息,并根据预设规则确定第一自治域内的自治域边界主节点和自治域边界备节点。<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