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基站、用户终端以及通信控制方法_4

文档序号:9816748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各小型小区中使用多个CC的情况下,仅凭一个用户终端对特定的小型小区中的特定的CC的RSRP以及RSSI进行测量以及报告,宏基站就能够算出全部CC中的各小型小区的RSRQ。因此,与对全部CC中的各小型小区的RSRP以及RSRQ进行测量以及报告的情况相比,能够减轻每个用户终端中的测量负荷以及报告信息量。
[0125]图17是第3方式的通信控制方法的效果的说明图。如图17A所示,在第3方式的通信控制方法中,用户终端I在CCl的DS发送期间中测量RSRPn、RSRP12,在不发送发现信号的测量期间Tl中测量RSSI1。此外,用户终端2在CC2的DS发送期间中测量RSRP23,在不发送发现信号的测量期间T2中测量RSSI2。此外,用户终端3在CC3的DS发送期间中测量RSRP34,在不发送发现信号的测量期间T3中测量RSSI3。
[0126]由此,不需要由一个用户终端对于全部CC测量RSRP以及RSSI,因而能够缩短每个用户终端的整体测量时间,能够减轻测量负荷。另外,如在图1OA中说明的那样,在图17A的CCl的DS发送期间中除了RSRPn-RSRP13之外还测量RSSIj^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RSSI测量期间Tl。
[0127]此外,如图17B所示,在第3方式的通信控制方法中,组内的各用户终端报告被分配给本终端的RSRP和RSSI即可。例如,在图16所示的情况下,由用户终端I所报告的两个RSRP和一个RSSI的合计成为最大的报告信息量。在此,RSSI的信息量比RSRQ还要少。从而,在第3方式的通信控制方法中,能够比Release 11更加减轻报告信息量。
[0128](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
[0129]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在该无线通信系统中,应用上述的第1-3方式的通信控制方法。另外,在以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设使用发现信号作为测量用信号。此外,设使用RSRP作为测量用信号的接收功率、使用RSSI作为总接收功率、使用RSRQ作为测量用信号的接收质量,但不限于此。
[0130]图18是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的概略结构图。如图18所示,无线通信系统I包括形成宏小区Cl的宏基站11、在宏小区Cl内配置且形成比宏小区Cl更窄的小型小区C2的小型基站12a以及12b。此外,在宏小区Cl以及各小型小区C2中配置有用户终端20。另外,宏小区Cl(宏基站11)、小型小区C2(小型基站12)、用户终端20的数目不限于图18所示的数目。
[0131]此外,在宏小区Cl以及各小型小区C2中配置有用户终端20。用户终端20能够与宏基站11和/或小型基站12进行无线通信。
[0132]用户终端20和宏基站11之间使用相对低的频率段Fl(例如,2GHz)。另一方面,用户终端20和小型基站12之间使用相对高的频率段F2 (例如,3.5GHz等)。另外,在小型基站中也可以使用多个频率段(分量载波)。此外,在宏基站11和小型基站12中也可以使用同一频率段。
[0133]此外,宏基站11和各小型基站12可以通过X2接口等相对低速的线路(非理想回程,Non-1deal backhaul)连接,也可以通过光纤等相对高速(低延迟)的线路(理想回程,Idealbackhaul)连接,也可以无线连接。此外,小型基站12之间也可以通过X2接口等相对低速的线路(非理想回程,Non-1deal backhaul)连接,也可以通过光纤等相对高速的线路(理想回程,Ideal backhaul)连接,也可以无线连接。
[0134]宏基站11以及各小型基站12分别连接到核心网络30。在核心网络30中设置MME(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S_GW(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P_GW(分组网关,Packet-GateWay)等的核心网络装置。
[0135]此外,宏基站11是具有相对宽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eNodeB、宏基站、汇聚节点、发送点、发送接收点等。小型基站12是具有局部的覆盖范围的无线基站,也可以被称为小型基站、微微基站、毫微微基站、HeNB(归属eNodeB,Home eNodeB)、RRH(远程无线头,Remote Rad1 Head)、微型基站、发送点、发送接收点等。
[0136]以下,在不区分宏基站11以及小型基站12的情况下,统称为无线基站10。用户终端20是支持LTE、LTE-A、FRA等各种通信方式的终端,不仅是移动通信终端,还可以包含固定通信终端。
[0137]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I中,作为下行链路的物理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EI3DCCH(增强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Enhanc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广播信道(PBCH)等。通过I3DSCH传输用户数据、上位层控制信息。通过roccH、EroccH传输下行控制信息(dci )。
[0138]此外,在无线通信系统I中,作为上行链路的物理信道,使用在各用户终端20中共享的物理上行共享信道(PU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等。通过PUSCH传输用户数据、上位层控制信息。此外,通过PUCCH传输下行链路的无线质量信息(信道质量指示符(CQ1: Channe IQuality Indicator))、送达确认信息(ACK/NACK)等。
[0139]参照图19以及20说明无线基站10(包含宏基站11、小型基站12)、用户终端20的整体结构。图19是无线基站10的整体结构图。如图19所示,无线基站10包括用于M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101、放大器单元102、发送接收单元103(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呼叫处理单元105、传输路径接口 106。
[0140]在下行链路中,从无线基站10被发送到用户终端20的用户数据,从设置于核心网络30的S-GW经由传输路径接口 106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0141]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进行rocp层的处理、用户数据的分害U/结合、RLC(无线链路控制,Rad1 Link Control)重发控制的发送处理等的RLC层的发送处理、MAC(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重发控制例如HARQ的发送处理、调度、传输格式选择、信道编码、快速傅立叶反变换(IFFT:1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处理、预编码处理而被转发到各发送接收单元103。此外,关于下行控制信号(包含参考信号、同步信号、广播信号等)也进行信道编码、快速傅立叶反变换等的发送处理而被转发到各发送接收单元103。
[0142]各发送接收单元1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按每个天线进行预编码而输出的下行信号变换为无线频率。放大器单元102将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放大而通过发送接收天线101进行发送。
[0143]另一方面,关于上行信号,由各发送接收天线101所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102中被放大,在各发送接收单元103中进行频率变换而变换为基带信号,并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
[014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中,对于在所输入的上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进行FFT处理、IDFT处理、纠错解码、MAC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RLC层、PDCP层的接收处理,并经由传输路径接口 106被转发至核心网络30。呼叫处理单元105进行通信信道的设定、释放等呼叫处理、无线基站10的状态管理、无线资源的管理。
[0145]图20是本实施方式的用户终端20的整体结构图。用户终端20包括用于MMO传输的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放大器单元202、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单元、接收单元)、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应用单元205。另外,用户终端20可以通过一个接收电路(RF电路)对接收频率进行切换,也可以具有多个接收电路。
[0146]对于下行信号,由多个发送接收天线201接收的无线频率信号分别在放大器单元202中被放大,在发送接收单元203中进行频率变换,并被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FFT处理、纠错解码、重发控制的接收处理等。在该下行信号中包含的用户数据被转发给应用单元205。应用单元205进行与比物理层、MAC层更高的层有关的处理等。此外,在下行链路的数据中广播信息也被转发给应用单元205。
[0147]另一方面,对于上行链路的用户数据,从应用单元205输入到基带信号处理单元
204。在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中,进行重发控制(HARQ(混合式ARQ,Hybrid ARQ))的发送处理、信道编码、预编码、DFT处理、IFFT处理等而转发给各发送接收单元203。发送接收单元203将从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输出的基带信号变换为无线频率。然后,放大器单元202对频率变换后的无线频率信号进行放大而由发送接收天线201发送。
[0148]下面,参照图21-23详细叙述宏基站11、小型基站12以及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图21所示的宏基站11以及图22所示的小型基站12的功能结构主要由基带信号处理单元104构成。此外,图23所示的用户终端20的功能结构主要由基带信号处理单元204构成。
[0149]图21是本实施方式的宏基站11的功能结构图。如图21所示,宏基站11具备测量指示生成单元301、计算单元302、分组单元303、开启/关闭控制单元304。另外,分组单元303在本发明的第I方式、第2方式中也可以省略。
[0150]测量指示生成单元301生成包含对于用户终端20的测量指示的测量指示信息。在此,测量指示信息可以包含特定的CC的RSRP和特定的CC的RSSI的测量指示(第I方式)。或者,测量指示信息也可以包含特定的CC的RSRP和RSRQ的测量指示(第2方式)。或者,测量指示信息也可以包含在后述的分组单元303中所分配的特定的小型小区C2中的特定的CC的RSRP和该特定的CC的RSSI的测量指示(第3方式)。
[0151]在测量指示生成单元301中所生成的测量指示信息被输入到发送接收单元103,且被输入到用户终端20。另外,测量指示信息也可以使用RRC信令等上位层信令、广播信息等进行发送。
[0152]在计算单元302中从发送接收单元103被输入测量报告。计算单元302基于在该测量报告中包含的特定的CC的RSRP,计算多个CC的RSRQ。此外,在第I方式中,测量报告除了特定的CC的RSRP之外,还包含多个CC的RSSI。在第I方式中,计算单元302基于该特定的CC(例如,CCl)的RSRP和在测量报告中包含的多个CC(例如,CC1-3)的RSSI,计算该多个CC的RSRQ(参照图9B)。
[0153]此外,在第2方式中,测量报告除了各小型小区C2中的特定的CC的RSRP之外,还包含该特定的CC的RSRQ。在第2方式中,计算单元302基于各小型小区C2中的特定的CC(例如,CCl)的RSRP和其他CC(例如,CC2、CC3)的开启/关闭状态,计算该其他CC的RSSI。计算单元302基于该特定的CC(例如,CCl)的RSRP和算出的其他CC(例如,CC2、3)的RSSI,计算该其他CC的RSRQ(参照图12B以及12C)。
[0154]此外,在第2方式中,计算单元302也可以基于各小型小区C2中的特定的CC(例如,CCl)的RSRP和该特定的CC的
...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